【三人行】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自我提升训练综合训练(学生)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人行】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自我提升训练综合训练
(学生)7
【三人行】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自我提升训练综合训练(学生)7 本试卷由重点中学资深教师精选国内百所重点高中语文测验密卷,运用十几年教学经验撰写详细解析编写而成。
“考点精确,试题精选,考查精准〞是本套试卷的最大特色。
考点精确。
本套试卷紧扣“寒假抓分〞目的,结合寒假作业特点,将考点确定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意理解、文言翻译等。
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极易出错的考点,需要在寒假期间反复练习,以期牢固掌握.
一、〔江西九江一中高一上10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①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释①“案堵〞:安居,“案〞通“安〞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止.宫休舍止:住下
B.还军.霸上军:驻扎
C.沛公又让.不受让:责备
D.无内.诸侯军内:同“纳〞,放……进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善于笼络人心,比如召集年老有德望及豪杰之人。
宣传他的政策,不接受百姓进献的牛羊酒食。
B.项羽破函谷关后的所作所为令秦人大失所望:烧咸阳秦宫室,所过之处无不残破。
C.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刘邦入关与民“约法三章〞,而项羽入关后则烧杀屠戮,暗示了后来刘邦的成功与项羽的失败.
D.在鲜明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刘邦是以“柔〞〔政策〕得民众,项羽则想以“刚〞〔武力〕进行征服,但民心是不能征服的,百姓并不服从项羽。
5.把文言文阅读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王〕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
二、〔山东潍坊一中高一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老苏先生墓志铭
欧阳修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
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
君之文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
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穷。
呜呼!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
曾祖讳祜,祖讳杲,父讳序,赠尚书职方员外郎。
三世皆不显。
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
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
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
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
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
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其志也悫①,故得之精。
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
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闻.于蜀之人久矣闻:闻名
B。
间.而出其所有间:间或,断断续续
C。
举进士再.不中再:又,还
D。
遂除.秘书省校书郎除:授于官职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君之.行义修于家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
①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②其.皆出于此乎
C. ①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①君生于.远方而学又晚成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洵“禀厚志悫〞的一组是〔〕
①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
②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
③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④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
⑤初,修为上其书,召试紫微阁,辞不至
⑥常叹曰:“知我者唯吾父与欧阳公也。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2〕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
〔3〕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三、美文欣赏
生命如花
西北平原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莲花。
这是禅家语。
禅家总是站在理性的高处,以超越红尘的洒脱来参悟人生和自省生命的。
那么,凡俗中人呢?
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诗人语。
多少人在赞美:姑娘好像花一样!又有多少人在咏歌:花儿与少年.
的确,人生如花.花一样的生命,理应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与清香,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五彩缤纷,充满快乐.事实上,人类自诞生起,就一代一代地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极尽智慧和勤奋地按照美的形象装扮世界,并塑造自己。
作为最富创造力和灵性的人,是生命之美中一切美的总汇和化身。
儿童如初上枝头的花蕾,娇嫩的苞里储满了晨光与希望;少年如初绽的蓓蕾,在似放非放间羞涩地打着盹儿,春心里尽是梦想;青年如怒放的花朵,瓣瓣流香滴翠,极显青春的活力与诱惑,面临一切当仁不让;中年如盛开的花朵,瓣儿渐失娇艳却已熟稔,蕊中开始累累地坐果;老年如结了果的花,萼残瓣落,但迟暮地“梅开二度〞,也更现其俏美和风流。
人的一生就是花的一生.然而,“有人尽心绽放,布施美丽与清香;有人半开半合,在智慧的黎明时分,似梦似醒;有人浑然未觉,不知开启内在的绝世之美,忍心让生命成为早夭的白莲〞。
禅家对人生阐释得可谓入木三分.那么,人生又为何应如白莲呢?
白莲乃花美中最美丽最纯粹的,人也是生命中最高雅最完美的.以莲拟人,以人喻莲,本身就是一种美.莲,濯清流而不妖,出污泥而不染,真乃绝世之洁之美。
惜乎!现实中并非人随天愿。
有高洁者一生传播真理,创造文明,也有卑劣者生来就玷污生活,行罪作恶;有急公好义者升华为英雄,也有私欲熏心者沉沦为孽障;有人一贯将爱心奉献给社会,有人一味盘剥别人占尽便宜;有人知足常乐,有人贪得无厌;有人贞守操行,有人不葆晚节。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但哪一种活法是不断地开启心中的妙法莲花呢?
答案不言自喻.生命的每一时刻都应像莲花徐徐开启,向世界播放美与清香.人生的每一阶段都应像莲花灼灼绽放,不悔错过的阳光,不惧即到的风霜,尽心尽力地直到最后.最后即便萼残瓣落,却有莲子如“舍利〞一样,光华烨烨,流芳不凋.这才是无愧的人生!《摘自《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