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网站用户活跃程度的比较

合集下载

会员活跃率计算公式

会员活跃率计算公式

会员活跃率计算公式
一、会员活跃率的定义
会员活跃率是指统计一些会员在一定时间内所作出行为的次数与此时
间段内总行为次数的比率,是衡量网站会员的活跃度的一个量化参数,会
员活跃率是计算网站活跃水平的重要参照指标,会员活跃率越高,意味着
站点活跃度越高,用户体验也越好,从而流量也越大。

二、会员活跃率的计算
例:假设段时间内,会员A行为次数为10次,总行为次数为1000次,则会员A的活跃率=10/1000*100%=1%。

三、会员活跃率的评价
(1)比较不同会员活跃率
可以对比不同级别的会员活跃率,来了解会员活跃度的情况,哪些会
员活跃,哪些会员比较低落,比较这些情况当中的差距,以及最高会员活
跃率和最低会员活跃率的差距,了解会员的活跃程度,为后续维护网站提
供参考。

(2)比较不同时间的会员活跃率
可以对比不同时间的会员活跃率,看会员在段时间内的活跃度是否有
所提升,是否会受到热门活动的熏染,如果活跃度有所提升。

“虎扑”产品分析报告

“虎扑”产品分析报告

“虎扑”产品分析报告虎扑是一个包含篮球、体育、游戏、影视、女神等内容板块的泛娱乐社区产品,本文将结合虎扑目前的现状以及版本迭代的趋势进行分析,为虎扑的某些功能提出优化建议。

网络上流行着这样一个梗“微博女拳,虎扑直男”,由此可见虎扑是直男们的聚集地。

虎扑从专注于篮球资讯的体育产品发展为包含篮球、体育、游戏、影视、女神等内容板块的泛娱乐社区产品。

这样的变化带来爆发性的用户增长,同时也造成了元老级用户的流失。

大量新用户的涌入无疑会对赖以生存的社区造成震荡,以及社区内容质量下降。

其次虎扑聚合了大量的功能和内容,如何面对喜好不同的用户做好的内容推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最后面对其他竞品挑战,没有体育版权的虎扑要如何守住自己的用户,面对各类新型娱乐社交产品,仍然是传统论坛形式的虎扑要如何留住用户?这些问题将在下文进行讨论。

本文将结合虎扑目前的现状以及版本迭代的趋势进行分析,为虎扑的某些功能提出优化建议。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虎扑进行分析:市场分析用户分析核心功能分析社区功能分析识货板块功能分析总结一、市场分析1. 发展历程第一阶段:虎扑的前身是一个名为“hoopCHINA”的篮球论坛,立志做最专的中国篮球论坛。

以专业、精准、迅速的篮球内容新闻吸引了最初的用户。

从而建立以共同兴趣爱好(篮球)为凝聚点的垂直社区。

第二阶段:hoopCHINA开始尝试公司化运营,自此改名为虎扑,从论坛开始向门户转型。

同时增加更多的运动门类,增加如线下赛事、电子商务和游戏联运等业务,最后成功转型成为中国最大的体育门户网站之一。

与此同时,2008年,虎扑开始尝试引流到线下,他们和匹克合建了5个总面积过万平方米的篮球公园;2009年起,虎扑又开始在全国166个城市搭建球迷团,开展线下营销。

与此同时,程杭试水电商,2009年,虎扑推出主打运动鞋服的独立电商平台卡路里商城。

在虎扑商业化进程的早期,篮球公园和电商是程杭的两大重点(后期的路人王/识货)。

用户活跃度数据分析报告用户参与度与留存策略

用户活跃度数据分析报告用户参与度与留存策略

用户活跃度数据分析报告用户参与度与留存策略用户活跃度数据分析报告一、引言用户活跃度是衡量一个应用、网站或社交平台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用户参与度和留存策略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用户行为、优化用户体验,进而提高用户活跃度。

本报告将通过对用户参与度和留存策略的数据分析,探讨如何提高用户活跃度。

二、用户参与度数据分析1. 用户活跃度指标用户活跃度可以通过多个指标来衡量,其中包括日活跃用户(DAU)、月活跃用户(MAU)、日均使用时长、访问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用户在应用或网站上的参与程度。

2. 用户参与度变化趋势分析通过对用户活跃度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查看用户参与度的变化趋势。

采用线性回归或趋势图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用户活跃度是否呈现增长、下降或维持稳定的趋势。

3. 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是评估用户参与度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用户在应用或网站上的行为路径、点击热点、停留时间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用户的兴趣偏好,优化内容推荐以提高用户参与度。

三、留存策略数据分析1. 留存率指标留存率是衡量用户保持使用应用或网站的程度,通常以第一次登录后、一周后、一个月后等时间段内继续使用的用户比例来衡量。

高留存率意味着用户满意度高,对应用或网站具有较强黏性。

2. 用户流失原因分析通过对用户留存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用户的流失原因。

通过用户调查、用户反馈等方式,我们可以确定是因为内容不吸引、操作复杂、用户体验不佳等原因导致用户流失,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 留存策略优化根据用户流失原因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制定优化留存策略。

例如,改进应用或网站的内容推荐算法,简化操作流程,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等,以增加用户的满意度和黏性,进而提高留存率。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用户参与度和留存策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提高用户活跃度的关键是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用户参与度的提高需要关注用户行为,改进内容推荐和个性化服务;留存策略的优化需要解决用户流失原因,提高应用或网站的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如何分析用户的行为:5个用户分类指标,3个用户分析的重点指标

如何分析用户的行为:5个用户分类指标,3个用户分析的重点指标

如何分析用户的行为:5个用户分类指标,3个用户分析的重点指标现在产品和服务都是围绕用户来进行展开的,用户的需求、反馈、满意度、体验度等越来越受到关注。

所以,我们需要对用户进行精细的研究,以便推出更好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那么如何对用户进行分析呢?在分析前该如何对用户进行分类呢?如何根据常用的用户指标和值得关注的用户指标去发现运营和产品中的诸多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展开。

一、用户分类根据用户的行为表现有访问用户、新/老用户、流失用户、留存用户、回访用户、沉默用户、购买用户、忠诚用户等,这么多指标该如何进行系统的分类以便进一步的分析呢?我们知道,用户的细分关键得建立在以合理的体系再去将用户分成几个类别,并且每个类别都能发挥其功效,不存在累赘和混淆。

通常,将用户分成五个大指标:访问用户数、新用户数、活跃用户数、流失用户数、回访用户数。

然后再去衍生一些基础指标这样比较好。

下面说下为什么这样分以及各指标的意义:访问用户数:即每天的UV,主要体现在访问量,能够直接反应网站的受欢迎程度;新用户数:即首次访问或刚刚注册的用户,新用户数可以用于计算产品的新用户比例,用于分析产品的发展速度和推广效果;活跃用户数:这里一般会根据产品的性质设置某个要求,达到要求即为活跃用户。

活跃用户用于分析产品真正掌握的用户量,因为只有真正的活跃用户才能为产品创造价值;流失用户数:即一段时间内未访问或未登陆的用户,这里也需要根据产品性质设定一个准则,满足准则即为流失用户。

比如对于微博而言,产国一个月未登陆可能就属于流失用户,而对于电商网站而言,3个月或半年未购买才被认定为流失用户;回访用户数:即之前流失,现在又重新访问的用户数量,主要用于分析产品挽回用户的能力。

从上面可以知道,我们知道访问用户数、新用户数、活跃用户数、流失用户数、回访用户数后,接着可以推算出老用户数、留存用户等衍生指标,同时得到了新用户比例、活跃用户比例、用户流失率、用户访问率等符合指标。

CSDN博客与博客园使用对比(转载)

CSDN博客与博客园使用对比(转载)

CSDN博客与博客园使⽤对⽐(转载)前⼀篇中写到了⼀些⾃⼰对于ITEYE的使⽤感受,现在再来看看CSDN博客与博客园——两个著名的IT博客之间的⽐较(仅仅是个⼈体会,并⽆好恶之辨)。

⾸先从基本功能来说都差不多,先从主页上来看,都是三列的分布,前两个都⼀样:分类导航、热门⽂章,第三列不太相同:CSDN是公告和其他热门⽂章,⽽博客园的那⼀列主要是搜索栏和新闻,个⼈感觉博客园的设置更合理⼀些,IT业的迅猛发展需要程序员们经常关注业内新闻,这样博客园⾸页就很⽅便了,另外其右边google搜索也很⽅便(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

再看看版⾯的设置:CSDN的论坛、资源、资讯之类的被放到了页⾯的左上⾓,⽽博客主页的导航栏上只有有关博客的“专家”“排⾏榜”等索引。

与此相对⽐:博客园的导航栏就把所有业务都显⽰出来了:⾸页新闻博问闪存⼩组⽹摘招聘专题知识库。

“博问”类似于百度知道,“闪存”很像微博发状态,“招聘”包括了各种求职、猎头信息……总体说来就是⼀站式服务。

这两种布局各有各的好处,CSDN博客保持了版⾯的纯博客形式,功能整齐划⼀,除了能被分享到微博外并未与社交⽹站有任何交集,⽽博客园则是百花齐放争取多⽅⾯服务,具体的使⽤效果还得诸位⽤户来评价。

UI⽅⾯:我觉得博客园在这⽅⾯的确与CSDN有不⼩的差距,⾸先:个⼈主页与博客园主页的上部导航栏不⼀致,⽐如在我的amazingidiot 主页上部点“新闻”就切换到主页中的新闻版块了,想再回到⾃⼰的主页只能点Backspace或是右上⾓的“我的博客”,在这⽅⾯CSDN就做得很好,⽤⼀个CSDN空间来统⼀⽤户个⼈的所有窗⼝。

其次,不同层次之间的页⾯风格也没有做到统⼀,光是logo就有三种。

这种混乱确实给新⽤户带来不⼩的压⼒。

但是,从个性化的⾓度来讲,我认为博客园优于CSDN,举例来讲:CSDN的个⼈博客只有三种⽪肤(⽪肤“炫酷⿊”还是7.21上线的…),基本不能进⾏个性化,这虽然有利于快速找到所需内容,但对于追求长时间浏览的⽤户会产⽣疲劳感,另外也不利于吸纳追求个性的博主。

即时聊天软件

即时聊天软件
,MSN每月单独用户数超过了3.5亿, Hotmail活跃用户超过了1.7亿,每月有超过1.2亿 的用户登录MSN Messenger,以及820万名MSN 订阅用户。 MSN 有近30种语言的不同版本,可让您查看朋友 30 谁在联机并交换即时消息,在同一个对话窗口中 可同时与多个的联系人进行聊天。您还可以使用 此免费程序拨打电话、用交谈取代输入、向呼机 发送消息、监视新的电子邮件、共享图片或其他 任何文件、邀请朋友玩DirectPlay以及兼容游戏等 等。
即时聊天软件
刘帅
你还记得我吗?
流行的聊天软件
阿里旺旺
阿里旺旺 是将原先的淘宝旺旺与阿里巴 巴贸易通整合在一起的新品牌,诞生于 2007年1月,是淘宝网和阿里巴巴为商人度 身定做的免费网上商务沟通软件。它能帮 您轻松找客户,发布、管理商业信息;及 时把握商机,随时洽谈做生意!
根据8 月份互联网报告指出,商务即时通讯 经过几年“潜伏式”发展,终见成效,其 发展速度已远超QQ。据了解,阿里旺旺成 为用户数增长最快的网聊工具之一。截止 至7月末,阿里旺旺在线人数平均增长率为 28.6% 28.6%,网群数突破80万。数据显示,阿里 80 旺旺随着其网络购物网站热潮的带动吸引 了大量用户,阿里旺旺与 MSN的规模已接 近,排名第三,占29%。比MSN占35%市 场份额只相距6个百分点,加之2007年抢占 的6%份额累积已占35%市场。
3. 在线协同——在线协同也将吸收更多的 即时通信发展的理念,呈现动态的变化。 今天的在线协同更加重视来自于每一个用 户的参与程度,如何让员工和客户通过合 适的在线协同工具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越来越重要。
THANK YOU!
城市人群中用户对IM的依赖性高
个人用IM 产品目前已经成为互联网用户朋 友间沟通交流的必备工具,不仅仅是生活 交流、联络,也是许多企业内部员工之间 辅助工作交通的日常工具,特别是在城市 人群中。另外,企业用IM产品也探索和丰 富中,企业应用的普及将使得用户对IM的 依赖性更高。

“探探”与“积目”APP产品分析报告

“探探”与“积目”APP产品分析报告

而且目前用户量还在逐步上升(考虑到未进行大范围推广,甚至百度都百度不到任何有关信息,产品的冷启动完成的已经十分不错)。

从用户质量来看,积目的用户明显比探探用户要cool一些,这也许是积目团队对于某些领域精准推广,对音乐、纹身、滑板等地下亚文化圈子获取种子用户,从一开始就定下了用户质量高(除了颜好、“活儿好”之外年轻,开放也是质量高的体现)的基调。

猜测:在众多音乐节的五月初,积目很可能在各种音乐节进行现场推广,获取种子用户,此类用户气质与产品相符,精准定位了最初的产品风格。

二、产品结构对比两产品结构对比如下:图1 探探与积目产品结构对比两产品的基本结构类似,主流程都是“左右划”刷脸配对,然后互相喜欢的用户才可进行聊天,这种被喜欢的数据也会记录在个人名片之中。

个人名片中除了照片之外就是其他基本信息与个性信息,尽可能让用户展现自己的每一个方面1. 探探进入探探后,立刻会根据定位搜索附近的用户,然后进入主流程(左右划,配对会有提示),左上角“抽屉”导航隐藏着其他模块:个人名片,消息(此处与右上角重复),匿名暗恋,设置等。

右上角为消息模块,包括:朋友圈,配对列表,聊天列表。

整体结构主要突出主流程以及聊天功能,重点还是在于让用户不断“左右划”进行配对,然后通过聊天拉近用户之间的关系,一旦用户找到聊得来人,有可能:继续在探探上聊天(最理想情况);转移到平时习惯使用的SNS平台(如微信,微博)。

情况1的结果:保持持续良好的线上聊天关系(最理想情况,粘性增强);保持一段时间后冷淡如路人(普遍情况,用户也许会继续左右划配对,也许会慢慢放弃使用);保持一段时间良好关系后又转移到了其他SNS平台。

情况2的结果:转移到其他SNS平台后保持良好关系,甚至可能线下发展关系(很大可能在探探上的活跃度逐渐降低)转移到其他SNS平台后并未持续发展关系,渐渐不联系(很大可能重新回到探探继续左右划)总结:1.1 2.2的情况是探探团队最希望的结果,因此一切的功能逻辑都是围绕这两点设计的图2 探探主界面图 3 探探主要操作流程2. 积目进入积目后,并不是能直接左右划开始配对,而是一个主页的性质,上方大部分区域展示自己的照片与被评论的弹幕,中间为当日被赞数,交友目的设置和编辑个人资料按钮,下方则为几个模块的入口,左右划配对的入口在最显眼的中间,进入后也是类似的左右划,并且可以对用户发表弹幕评论。

bilibili社区分析

bilibili社区分析
3月13日,杜蕾斯将一部分微博用户引导到B站, 关注此次直播活动。另一方面,B站也为该次活动发 布了首页banner,将B站用户引入直播页面。
杜蕾斯选择的垂直社区——B站的受众并不是其 主力消费群体,而是更多利用他们自发的传播力去传 递、去放大该新品发售的消息。真正会去购买产品的 主力消费群体仍是传统自有媒体上的这一批受众,他 们作为传播链上的第二层级,接受了身边朋友的背书 ,对品牌的产品自然更感亲近。
Bilibili因以动漫为主打,而动漫又多集中于日本动漫上,因此其竞争对手 不仅来自于中国的主流视频网站,如土豆网、优酷网、56网、奇艺网等,也有自 境外的,如香港的myTV、Megavideo、gametrailers,台湾的I’m Vlog,还有来 自美国的YouTube、Joost、Google视频,法国的Dailymotion,日本的zoome、FC2 影音,韩国的潘多拉TV等。
Bilibili的另一个机会可能来自于国内现在对主流视频网站的管制。管制 包括对于盗版的打击、对于较极端内容的封杀。而因为Bilibili并不主流,政 策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对不会太敏感。因此它很容易在政策紧逼在上面的主流网 站上而自己得到一部分分流出来的用户群。
bilibili的SWOT分析
威胁(threats)
2014年2月8日Alexa公司的调查报告,Bilibili在全球综合排名第3804位,中国 排名第371位。综合排名的主要依据是用户链接数和页面浏览数。Bilibili目前的 威胁主要来自于其同类型的竞争对手,以及其替代产品上。
Bilibili最主要的特色是弹幕,国内其他的弹幕网站还有AcFun弹幕视频网、 MioMio弹幕网、吐槽弹幕网等。这些弹幕网站也多数是以漫画发烧友、宅男腐女、 90后为受众。其内容同样有大量重合,均是以漫画为主,影视为辅。因此,对于 Bilibili来说,最主要的竞争力还是集中在优质的视频资源和用户群上。

dau指标体系

dau指标体系

dau指标体系DAU,即每日活跃用户(Daily Active Users),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通常是一天)使用某个应用或者访问某个网站的用户数量。

DAU是衡量一款产品或者一个网站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用户行为,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或者网站的用户黏性。

DAU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户数量、用户活跃度和用户参与度。

下面我将逐个进行解释。

首先,用户数量是DAU指标体系中最基本的指标之一。

它衡量了每天使用某个应用或者访问某个网站的用户数量。

用户数量反映了一个产品或者网站的用户规模以及受众范围的大小。

当用户数量增加时,代表着产品或者网站的用户群体扩大,这意味着市场潜力和用户增长的潜力也相应增大。

同时,用户数量也是衡量产品或者网站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某个产品的用户数量增长迅速,说明它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也在提升。

其次,用户活跃度是衡量DAU的重要指标之一。

用户活跃度主要包括用户的使用时长和使用频次两个维度。

使用时长指的是用户每天在应用或者网站上的停留时间,使用频次指的是用户每天使用应用或者访问网站的次数。

用户活跃度反映了产品或者网站的吸引力和粘性。

高用户活跃度意味着用户对产品或者网站的内容、功能和服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需求,用户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产品或者网站上。

而低用户活跃度则反映了产品或者网站存在吸引力不足、用户体验差或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最后,用户参与度是衡量DAU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用户参与度主要指用户在产品或者网站上的互动行为,包括评论、点赞、分享、购买等。

用户参与度反映了用户与产品或者网站间的互动程度,用户愿意积极参与代表着他们对产品或者网站的认同和满意度,也说明产品或者网站的内容、功能和服务对用户来说具有一定的价值。

通过提升用户参与度,产品或者网站可以增强用户黏性,促进用户留存和转化。

综上所述,DAU指标体系是衡量一个产品或者网站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用户行为,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或者网站的用户黏性。

社交媒体分析范例6篇

社交媒体分析范例6篇

社交媒体分析范例6篇Facebook是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从德国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社交媒体渠道来看,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Facebook,Youtube,StayFriends,Wer-kennt-wen,Google+,VZ-Netzwerk,Xing,Twitter,MyVideo和Jappy(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Facebook在德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其帐户的受众数占整个被调查人数的72.1%,这其中每天有77%的用户至少使用一次该媒体。

YouTube为第二大社交网络平台,有38.7%的德国受众通过该平台获取信息,其中每天使用的人数也达到了41.6%。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公司的Google+在推出短短一年之内,于2023年7月成为了德国第五大社交媒体。

虽然该社交网络用户只占整个互联网人数的19.4%,但每天至少登入一次并使用其平台的德国受众人数达到了49.8%,活跃率仅次于使用Facebook的用户。

此外,尽管每十个德国互联网用户中就有一位拥有Twitter账户,而且在德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专业社交网络平台,但其受众人口数目前只排名第八位。

受众在公务活动中较少使用社交媒体商务环境中对通信设置及其安全性能的要求与在私人环境中完全不同。

在德国,虽然一些较大的公司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企业社交网络,但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完全对社交媒体开放。

一方面,他们担心在对外沟通时,不良的表现及回应会对公众、员工和客户群体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内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往往倾向放缓消息的传递速度,以求降低不必要的麻烦带来的风险,所以在新媒体及通信手段的选择上也更为慎重。

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72%的德国企业仍限制员工在工作中使用社交媒体,有9%的企业甚至阻止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的使用。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德国受众有66.2%的人在工作中从来没有使用过社交网络,75.7%的受众在职业生涯中从未使用过即时信息服务。

腾讯拍拍网SWOT分析

腾讯拍拍网SWOT分析

腾讯拍拍网SWOT分析姓名:张加扬_____ 学号: 09114027 ___专业: 09级物流管理___腾讯拍拍网的SWOT分析制作者:张加扬一、拍拍网的SWOT(1)Strength(内部优势):①网络运营优势。

腾讯的网上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从门户网站到网游,从QQ聊天到Blog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腾讯已经拥有了开展任何类型的网上服务的能力和基础。

网上业务范围广泛会使这家公司在关注一个问题时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看待,解决一些问题的提案时会从不同类型的网站特点以及同一类网站的不同侧重点来出发,充分权衡利弊之后再最终做出一个接近完美的方案。

②技术方面优势。

从先前QQ的推广到去年QQ农场的风靡,再到现在CF狂热,就可以看出来腾讯科研研发能力的强大,但我个人觉得其效仿技术和山寨能力更是一流!只有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研发团队和不拘一格的山寨能力才能使一家企业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拍拍正是这样一个有着雄厚的技术支持、丰富的企划点子的团队,这是他们在C2C行业中拼搏的有力保障。

③无形资产优势。

腾讯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接近4.5亿的QQ用户群体以及1.5的QQ活跃用户,这使腾拍拍网在广告宣传上就省下了许务。

拥有了固定的客户,你就拥有了市场,腾讯这批固定的客户为拍拍的运营提供了市场存活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2)Weakness(内部劣势):①行业地位不固定。

拍拍在C2C这个行业中没有真正拥有固定的地位。

对于腾讯拍拍来说,进入C2C这行很容易,在QQ上面做几个广告宣传一下就好,然后就会有许多QQ的用户来光顾,可是大多数的人都是抱着参观、“逛街”的心态来的,而且很多人都已经拥有淘宝或易趣的账户,在满足了好奇心之后,他们在买卖东西的时候还是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易趣和淘宝,毕竟QQ用户和拍拍用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拥有广泛的QQ用户群体并不能证明其拥有了固定的拍拍客户。

②起步晚,经验不丰富。

从发展时间的角度上,拍拍也没有足够的经历、经验去和淘宝易趣相抗衡,从这方面来说,拍拍是处于劣势的。

网站网用户体验及用户习惯的深度分析总结

网站网用户体验及用户习惯的深度分析总结

网站网页用户体验及用户习惯的深度分析总结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感受.在基于Web的产品设计中,UE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Donald Norman博士提出了“用户体验”一词,他是一个认知科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在互联网领域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重要性用户的需求决定产品如何设计.Donald Norman用户体验很重要,最大的理由是:它对你的用户很重要.◆最起码是要让产品有用,这个有用是指用户的需求.尊重用户价值+满足用户需求◆其次是能用,所有的流程都走得通,没有致命的BUG.尊重用户价值+满足用户需求◆然后是易用,操作起来很便利,这非常关键.注重用户体验◆设计的下一个方向就是友好,关注用户的情感需求.注重用户体验+关注创新以上四者都做好了,就融会贯通上升到品牌.品质:品味+质量→品牌用户的需求决定产品如何设计人的视觉通常不是先看中间,而是根据母语的读写习惯,经过大脑的指令,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路线进行查看,下图为用户浏览网站时视线注意力“F现象”研究:注:绿色、黄色、红色关注度以此升高,这说明人喜欢第一眼看左上角的内容,这告诉我们,重点要在左边偏上的部位出现.从左上角的至右下角优先比重逐级递减案例淘宝网商品搜索列表页谷歌的搜索结果出现“金三角”现象:谷歌搜索列表页对于google搜索结果的“金三角”现象也有很多前端设计师形象地描述为搜索结果的“F现象”.什么是google搜索结果的“金三角”现象这项用户对于搜索结果注意力的研究由搜索引擎营销公司Enquiro、Did-it以及专门研究人们眼睛运动行为的公司Eyetools联合完成,通过对用户观察google搜索结果页面时眼睛的运动来确定对搜索结果内容的关注程度.该调查结论是,位于google自然搜索结果“F”顶部的信息,获得了被调查者100%的注意该研究总共有50位被调查者,而位于最下面的信息则只获得了20%的注意力.以下是自然搜索结果排名前10位的信息受到被调查者关注的比例:·第1位– 100%·第2位– 100%·第3位– 100%·第4位– 85%·第5位– 60%·第6位– 50%·第7位– 50%·第8位– 30%·第9位– 30%·第10位– 20%对于google搜索结果右侧的赞助商链接内容即关键词广告,其受关注程度大约只有自然搜索结果的一半,即使位于第一位也只获得了50%的注意力.下面是被调查者对全部8个关键词广告信息的关注情况.·关键词广告第1位– 50%·关键词广告第2位– 40%·关键词广告第3位– 30%·关键词广告第4位– 20%·关键词广告第5位– 10%·关键词广告第6位– 10%·关键词广告第7位– 10%·关键词广告第8位– 10%google搜索结果金三角调查结论的分析--Search Engine Watch文章“A New F-Word for Google Search Results”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推论可总结为三点:1自然搜索结果的重要性远高于关键词广告至少对google是这样,为了使客户的利益最大化,谷歌随后在搜索列表页的最上面及最下面加入了3条付费广告;2用户对自然搜索结果的关注程度更高,除非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排名在最上端,否则很难获得用户的关注;3搜索引擎优化很重要,营销人员如果忽视这一事实,单纯依靠赞助商链接广告的搜索引擎营销方式很难取得最好的效果.调查结果发现,用户对于搜索结果页面的关注的范围呈现英文字母“F”的形状,也可以描述为“金三角”现象.这种现象证实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搜索结果中排名靠前的内容更容易受到用户的关注和点击.这个规律对于google搜索结果右侧的关键词广告同样是适用的,只是对两种内容的点击率有所不同.这正好和谋思副总裁张少华先生提到的“首屏理论”一致.网页板块规划——两栏设计研究两栏设计页面对于两栏设计,Jakbo Nielsen也曾对232位用户浏览几千个页面的过程中的眼动情况进行追踪,发现用户在不同站点上的浏览行为有明显的一致性.这种浏览行为有三个特征:1.用户首先会在内容区的上部进行横向浏览.2.用户视线下移一段距离后在小范围内再次横向浏览.3.最后用户会在内容区的左侧做快速的纵向浏览.显然,用户的浏览行为并非精确的包含这个三个过程,有时候,在这三个过程之后,还会在底部有横向浏览的热点,使得整个浏览热区图看上去更像E而不是 F.也有时候,用户浏览时只反应了上述的行为1和行为3,使得浏览热区图像一个倒写的L.但从所有数据整体上来看,用户的屏幕浏览热区图还是较一致地反应出了F图像.网页板块规划——三栏设计研究经过分析上面的纯理论性研究,我们再来看一个有趣的用户研究:中、美、韩用户浏览网页习惯.中韩两国研究者进行了一个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与网页感知webpage perception的跨文化研究,找来中美韩三国用户共27人进行了眼动测试,研究结果颇有意思.实验是让用户浏览不做任何点击以下这个仿照雅虎布局的测试页面根据用户的国籍使用相应语言版本的页面,眼动仪将做实时记录,测试过程为30秒.图1:测试页面研究者将页面分为9个兴趣区域AOI, AREA OF INTERESTS.图2:兴趣区域AOI从下图“前25秒用户访问的AOI总和”可以看出,韩国用户的眼睛一直在整个页面到处跳动.比起其他两个组别,他们更多地在各个区域中跳来跳去.在前15秒,中美两国用户的眼动比较相似:在前10秒,中国用户的AOI活动稍微高于美国用户,但很快就明显领先了.15秒之后,美国用户的AOI的增长率低于中国用户,说明美国人的眼睛活动开始稳定,并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页面的某一处.下图是“每AOI注意点时长总和”.注意点停留时长反映出该区域对用户的重要性.页头中部的区域2见图2是尤其重要的,它吸引了三国用户最长久的注意.总体来说,美国用户将注意力放在区域1、2、5的时间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中国用户则在区域2、5、6、8、9集中了更久的注意力.再来看看眼动结果由上至下依次为中、美、韩.绿色的点代表眼睛活动的开始,红色代表结束.中国用户眼动图美国用户眼动图韩国用户眼动图根据眼动结果,研究者从两个方面做出了分析:备注:◆ Sequential Reading: 眼睛随着区域块依次浏览.◆ Circular Scan: 眼睛扫描路径接近于顺时针画圆.◆ Back and Forth Scan: 眼睛在内容之间往返扫描,某个区域在短时间内被反复注视.◆ Only Scan: 用户只是扫描页面,并没有将焦点放在某个区域,也就是眼动很频密.◆ Focus on Title: 用户的注意力相对更多地放在标题上.◆ Navigation Reading: 用户的注意力更多放在导航条上,会花一定时间浏览导航内容导航的起源也在美国 .由此可见,中韩用户更倾向以扫描、打圈的方式阅读网页.同时,中韩用户更喜欢往返于各个内容区域,说明他们阅读时比较随意.相反地,美国用户比较关注细节,也很少这看一眼那看一眼.下图是从另一个角度来阐释眼动结果.◆“0” Shape: 眼动路径类似于画0.◆“5” Shape: 眼动路径类似于画5 也就是,眼睛以此访问: 2, 5, 6, 9, 8, 7区域.◆“N” Shape: 眼睛看完一列再看另一列.◆“Z” Shape: 眼睛依次扫过各行.◆“X” Shape: 眼睛以对角线的方式扫描,随意跳跃.可见,多数中国人和韩国人都采用0式浏览,而美国人更多是采用5式浏览.也就是说,中韩用户会整体去看一个页面,而多数美国人趋向于从中心向外围浏览.最后,研究者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对于采用整体思维方式holistic thinkers的中韩用户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扫描页面整体,而且以一种非线性的浏览方式,因此内容安排可以较为灵活.对于采用分析性思维方式analytic thinkers的美国用户来说,页面布局要非常清晰,每个信息区域都要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点,导航部分也尤其重要.视觉焦点之几何圆的使用由于每个人受教育程度、知识面、习惯、及生活方式、对色彩的喜好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样的设计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例如“我不喜欢这个网页的设计”、“花花绿绿不喜欢”、“是不是用黄色比较好”、“喜庆的节日当然用红色啦”、“还是采用苹果的灰色比较好”、“左边栏再宽出10像素更好”…… 这些在工作中轰炸你头脑的“建议”每天都会发生.我们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对于色彩、页面设计的喜好,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交互设计的角度来满足绝大多数的需求,这就是——视觉焦点.那么什么是视觉焦点呢视觉焦点就是在有限的视线范围内快速捕捉你自己认为吸引你的区域.反映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就是指设计的页面上最吸引人注意的地方,视线上集中交汇的地方,这个位置就叫焦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运用照相机对准人的脸部,那也是在获取一个焦点.在网页设计中,引导用户集中在你想让他关注的区域,那样会让你的设计有重心和亮点.视觉焦点的处理方式人们用视觉获取环境中的信息,对你注意的周围都会是模糊的,你视线集中的中心点是最清晰的.第一张,视觉上呈现这样的状态是:视线上没有集中,整体模糊,是成方形的视觉框架.第二张和第三张,图中的两朵花在图形中是最漂亮的亮点,漂亮的东西会引人注意,你会注意到上一朵或则下一朵,注意任何一朵花的时候,眼球集中点会以圆的形状向外逐渐模糊,最中心点就是焦点.圆形作为设计中的元素的时候,自然更加的适应视觉上的感知.视觉强弱美女其实可以独立成为一个视觉焦点,但当我们给美女加了圆形边框后,视觉焦点就转移到圆形边框包括到的美女上,最后将圆形填充,视觉焦点就转移到填充色的圆形的美女上.点对比图片图1 整体画面平平,人物排列没有层次,视觉上给人感觉很散.图2通过添加圆形背景框,会让你想表达的图形首先进入用户眼球.图3不仅添加圆形背景框,再区分人物大小,主次分明,焦点突出,画面活跃立体.几何的对比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方形过度到圆形的变化,圆形是由极其细小的边角组成,在变化当中图形变得越来越有乐趣,比较下来圆形在几何图形中具有平滑流畅的边缘,圆形更让人感觉轻松,愉悦.设计需要增加乐趣的时候,我们可以多运用流畅线条的图形来让页面活跃起来.实例效果进行比较圆型设计在这个页面上圆形挑起了大梁,支撑整个页面,人物笑脸图片组合的圆形包围着瓶子,映射了这个饮料带给我们的快乐.圆形不仅加强了焦点,更加强了页面的层次感,让页面不会单薄、无力度.实例效果进行比较方型设计虽然同样用加框的形式来集中物体焦点,同圆形边框相比整体画面呆板,僵硬,缺失了活跃的感觉.圆形在广告位中的设计圆形对价格的标注,让用户对这诱惑的价格更加的感兴趣,很好的营造了商品的气氛.圆形元素和其它几何图形比较圆形具有圆滑的特点,让人感觉轻松,愉悦,合理的运用会提高页面的层次,让焦点更加突出,增强视觉感的同时也能够营造活跃的氛围.我们都在不断尝试如何让页面变的美观而生动,创造富有活力的页面,让网站给人的视觉感受富有好感,把握好设计中的焦点,使页面信息有效传达的前提下,运用有趣的圆形来设计页面是设计中很有效的方法.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在页面设计中的应用罗里罗嗦谈了这么多,那么我们产品经理及交互设计师在原型图中如何来设计更好满足用户体验呢在做新产品原型时,需要考虑设计风格问题:符合目标客户的审美习惯,并具有一定的引导性.网站在设计之前,必须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并针对目标客户的审美喜好,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网站的总体设计风格.在页面布局方面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图文并茂.与你负责产品线目标相结合,将目标客户最感兴趣的,最重要的信息放置在焦点位置.你在和你的下一工序有的公司是美工、有的公司是用户体验师、有的是交互设计师时,需要将你的执导思想告诉给他们,不然他们不了解的话,会让你的产品偏差非常大,以至在产品开发之处你对产品的把握就已经失去了方向.1.对比图像,文字更具吸引力在浏览一个网站的时候,能够直接吸引用户目光的并不是图像.调查发现:大多数通过偶然点击进入网站的用户,他们是来寻觅的是信息而不是图像.因此,保证网站设计凸现出最重要的信息板块,这才是设计的首要原则.2.根据视觉锁定,一栏格式比多栏格式拥有更好的表现力大多数情况下,简洁更具力量.多栏内容容易被用户忽视,我们需要消除这些干扰,在砍掉板块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尽量去掉这些冗余信息.例如资讯搜索列表页.3.简短的段落相对于长段落来说有更好的表现力网页信息是为大多数强调快速浏览的互联网用户提供的.除非上下文的衔接要求,保持信息由简短的段落和句式组成.例如网站的产品介绍.4.人们大都只浏览网页的小部分内容如果在用户浏览的时候提供信息使他们尽快锁定目标,就可以把这一点发展成为你的优势.突出某些部分使网页信息容易找到和阅读.5.用户浏览网页时,首先观察网页的左上部和上层部分,之后再往下阅读,浏览右边.以前研究表明:读者常忽视大部分的横幅广告,视线往往只停留几分之一秒.因此需创新广告位,合理配置网站广告形式.读者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并不是逐字逐句,而会习惯跳跃扫视,因此,关键信息高亮显示出来更易于读者把握重要信息.标题的设置要精炼,且要传达足够的信息量.这是读者决定是否阅读这篇文章的关键.另还可增加副标题作为补充,如果副标题仍不够吸引,基本上他们就不会感兴趣去点击了,也就会出现了产品经理最不希望看到的信息——跳出率Bounce Rate.5.网站结构及页面设计微应用1页面导航方面:导航条清晰明了、突出,层级分明.2图片展示方面:比例协调、不变形,图片清晰.图片排列既不过于密集,也不会过于疏远.3图标使用方面:简洁、明了、易懂、准确,与页面整体风格统一.4广告位设计方面:避免干扰视线,广告图片符合整体风格,避免喧宾夺主. 5按钮设置方面:对于交互性的按钮必须清晰突出,以确保用户可以清楚地点击.6站内搜索方面:搜索提交后,显示清晰列表,并对该搜索结果中的相关字符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分.7栏目命名方面:与栏目内容准确相关,简洁清晰,不宜过于深奥.其实对一个网站做一次用户体验分析是很细很累的活,但是意义却很大,尤其对年销售额上千万级的电子商务网站而言,用户体验做好了,转化率能增加千分之一那就能促进数百上千万的销售额,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写在结尾事实上,互联网用户浏览网页的习惯和顾客浏览商店中物品的习惯没有多大差别.用户打开一个新的页面,扫视一些文字,并点击第一个引起他兴趣的链接. 在这过程中,页面上有大量的区域用户甚至完全没有看过.大部分用户在页面上寻找他感兴趣且可点击的内容,一旦发现目标,点击行为就会发生,但如果页面不符合期望,后退或关闭按钮也将马上被点击.1.大部分时候用户并非在阅读屏幕上的内容,而是在扫视.用户习惯扫视和快速寻找页面上一些能够引导他理解内容的关键点.2.不要考验用户的耐心当一个页面不能满足用户的期望时,离开就在所难免.希望通过添加相关内容来丰富页面和留住用户往往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一屏页面上承载的信息越多,认知的负担就会越重,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处理信息,如果这些信息中还有些不是用户期望的,那就还要花额外的精力将这些多于信息从注意力中剥离. Jakbo Nielsen的研究结论也表明:一个页面上的认识负担越重,导航和浏览就会越困难,用户离开并寻找其他替代品的可能性就越大.3. 用户并不做最佳选择用户并不是在搜寻找到最佳选项的最快途径,他们也并非用线性的方式来阅读屏幕上的内容有顺序地从一个模块到另一个模块.当用户找到第一个合理的选项,或者一旦找到了可能的目标内容,“立即点击”或“开始阅读”的可能性会非常大.其实,用户是在寻找能让他们觉得有用或者合适的内容,而非寻找最佳的选择,理由也很直观:我们不是用户的孩子,他不会关心我们的一切,他只是希望获取他想要的信息,然后走人.如何运用F形阅读行为进行设计:1. 用户并不会浏览页面上的所有内容F形之外的大片空白区2. 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头两段F热区中的两个横向热区3. 在后续的内容中,将关键词和信息放在段首,使用户在左侧纵向浏览时能更容易关注到.总结和启示1. 用户习惯扫视,而不是阅读2. 用户并不会关注到页面上的所有内容3. 不要考验用户的耐心,不要增加用户的认知负担4. 用户并不做最佳选择5. 用户在屏幕上的浏览热区整体上符合“F形”6. 针对F形浏览行为,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上部,将相关的关键内容和信息放在内容区左侧。

用Engagement衡量用户活跃度

用Engagement衡量用户活跃度

用Engagement衡量用户活跃度Engagement(参与度)是一个特殊的度量,Avinash认为Engagement不应该作为网站分析的一个度量,它更像是不愿意去寻求衡量网站是否成功的真正指标时使用的一个借口。

他列举了Engagement存在的几个缺陷:Engagement对于不同网站而言是不同的,它不是一个统一的度量,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定义它;Engagement更多的是从定性的角度来定义的,很多用户参与行为不能很好地量化,因此难以准确地度量;没有一个评判标准,对于一个网站而言用户参与度到底多少算是好;因为没有标准的定义,存在不固定性,因此不能作为衡量网站整体表现的参考指标。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Engagement是一个非标准化的度量,但绕开Avinash 所提及的那些误区之后,也许Engagement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可以作为网站自身的分析指标,衡量用户的活跃度。

如何合理地定义Engagement如果你要用Engagement来衡量网站用户的活跃度,并且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指标进行趋势分析,那么首先在定义时必须确定那些被归为Engagement的行为是相对固定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

如对于一个论坛而言,“发帖”和“跟帖”行为是持续不变的交互行为,这些可以作为识别用户是否参与的标准;而网站中的一个活动按钮或推广链接则不能作为识别Engagement的标准,因为推广活动一般是有期限的,在下线后用户的Engagement就会相应的降低,这样就会导致Engagement的不稳定性,也就失去了分析的意义(或者你只是为了单独分析该次推广活动的用户参与度,那另当别论)。

这里先举两个例子,显示电子商务网站定义Engagement的例子:∙用户的注册行为;∙用户放入购物车或购买行为;∙用户的售前和售后的反馈行为;∙用户对商品的评价。

再来看一下微博中可以定义为Engagement的一些行为:∙用户注册行为;∙发布新微博或转发微博;∙发表对微博评论;∙关注新的用户。

云平台比较

云平台比较

1. 社区篇最近笼统地学习和试用了几款比较有名的虚拟化管理软件。

学习的内容包括Eucalyptus, OpenNebula, OpenStack, OpenQRM, XenServer, Oracle VM, CloudStack, ConVirt。

借这一系列文章,对过去一个月的学习内容作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1.1 授权协议、许可证管理、购买价格等方面产品授权协议许可证管理商业模式Eucalyptus 社区版采用GPLv3授权协议社区版不需要安装许可证社区版免费使用企业版使用自定义的商业授权协议企业版需要在云控制器(CLC)节点上安装许可证企业版按处理器核心总数收费,用户购买的许可证针对特定版本永久有效。

OpenStack Apache 2.0授权协议不需要许可证免费使用OpenNebula Apache 2.0授权协议不需要许可证社区版免费使用企业版将社区版重新打包,提供补丁等程序的访问权限,使得用户能够更容易的安装、配置和管理,以订阅的模式提供服务。

企业版按物理服务器总数收费,每台物理服务器器的服务价格为250欧元每年。

OpenQRM 社区版使用GPLv2授权协议不需要许可证社区版免费使用企业版使用自定义的商业授权协议企业版将社区版重新打包,提供补丁等程序的访问权限,使得用户能够更容易的安装、配置和管理,以订阅的模式提供服务。

基本、标准和高级服务的价格分别为480、960、1920欧元每月。

XenServer Citrix XenServer系列产品均使用自定义的商业授权协议不管是XenServer还是Xen CloudPlatform都需要在每台服务器安装许可证XenServer免费版本和开源版本的Xen Cloud Platform可以免费使用基于XenServer的XenCloud Platform使用许可证每年更新一次XenServer高级版、企业版和白金版按物理服务器数量GPLv2授权协议收费,分别是1000、2500和5000美元。

关于大学生使用人人网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使用人人网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大学生使用人人网情况调查分析姓名:梁立维刘清华杨靖炜学号: 200901433002200901433004200910013448专业:09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大学生使用人人网情况调查分析调查地点:互联网、中国传媒大学中蓝公寓及梆子井公寓调查时间跨度:2011/2/8—-2010/2/28调查人:梁立维,刘清华,杨靖炜调查方式:参与调查、采访、跟踪调查、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人人网用户(以大学生用户为主)正文:千橡集团旗下的人人网正计划2011年6月前往美国市场进行IPO,这成为人人网的一个热点,引发了对于人人网的热议。

人人网号称是中国的Facebook,拥有注册用户过亿,人人网的开放平台里面,已经有超过一千款的应用。

娱乐类占大多数,但是一些高中生、大学生、白领用户,对涉及到他们学习的应用,比如英语,也是非常热衷的。

《小小战争》、《麻辣校长》、《开心农场》、《地产大亨》、《泡泡鱼》……如今,在国内最大的SNS网站人人网上,上千款应用程序每天都吸引着数以千万的网民在上面逗留。

一、人人网的使用情况调查人人网,可以说是大学生活之中十分耀眼的一个词汇。

大学与人人网,几乎到了一种不可分割的程度。

根据资料,全国有2200多万大学生注册了人人网。

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近80%的人人网用户是通过朋友同学之间的传播开始逐步了解并使用人人网的。

开始使用人人网主要是在高中毕业至大学开学之间几个月里,而其原因除人人网本身知名度以外,主要还包括学长学姐们的推荐以及随带各类大学必需品传播的广告宣传。

人人网作为一个实名制社交网站,大学生用户占其所有用户比例9成有余,这体现了人人网非常鲜明的用户定位。

可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是,尽管人人网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可是大多用户在人人网的活跃程度并非如此,一半以上的人人网用户人人网活跃时间还不足上网总时间的10%。

二、人人网的主要功能根据调查,除了1/3的用户上人人网只是习惯性地登陆,很被动的登上之外。

网站数据分析方法

网站数据分析方法

网站数据分析方法网站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对网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网站的访客行为、流量来源、内容效果等信息,从而为网站改进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网站数据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一、访客数量和趋势分析访客数量和趋势分析是网站数据分析的基础,通过统计每天、每周、每月的访客数量,可以了解网站的流量情况以及可能的变化趋势。

可以通过分析访客数量的变化,判断网站的活跃程度、推广效果以及关键时刻的访问高峰。

二、流量来源分析流量来源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访问网站的用户是通过什么渠道进入的,比如是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广告等途径。

通过分析流量来源,可以评估不同渠道的推广效果,从而合理调整推广策略,提高网站的曝光度和流量。

三、页面访问路径分析页面访问路径分析是了解用户在网站内的浏览行为和路径的重要方法。

通过分析用户从哪个页面进入、经过哪些页面,最终到达哪个页面,可以了解用户在网站内的行为轨迹。

基于这种分析,我们可以优化网站的页面布局和内容,提高用户的访问体验和网站的转化率。

四、关键词分析关键词分析是通过分析用户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的关键词,了解用户的搜索需求和兴趣。

通过关键词分析,我们可以挖掘出与网站内容相关的热门关键词,从而优化网站的SEO,提高搜索引擎的排名,增加流量。

五、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行为分析是通过统计用户在网站上的行为,比如点击、浏览、下单等,了解用户的偏好和需求。

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可以评估网站的用户体验和转化效果,发现潜在的问题,并优化网站的设计和功能,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网站的转化率。

六、用户留存分析用户留存分析是通过追踪用户访问网站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了解用户的忠诚度和留存率。

通过用户留存分析,可以评估网站的用户粘性和忠诚度,发现用户流失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用户的留存率。

七、AB测试AB测试是一种常用的网站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版本的页面或功能,判断哪个版本对用户产生更好的效果。

类似dar的指标 -回复

类似dar的指标 -回复

类似dar的指标-回复什么是类似DAR的指标?DAR(Daily Active Users, 每日活跃用户)是衡量一个应用或网站每天活跃用户数量的指标。

它被广泛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平台的用户活跃度,是衡量产品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类似DAR的指标中,还包括MAU(Monthly Active Users, 月活跃用户)、WAU(Weekly Active Users, 周活跃用户)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分析产品的用户使用情况,以及提供哪些改进和优化的机会。

那么,在如何使用类似DAR的指标方面,我们应该如何一步一步回答呢?第一步:了解类似DAR的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类似DAR的指标可以告诉我们每天有多少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或服务。

通过跟踪和分析这些指标,我们可以了解用户活跃度的趋势,衡量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并比较不同平台之间的差异。

此外,通过这些指标,我们还可以发现哪些功能或内容受到用户青睐,以及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第二步:收集数据并计算活跃用户数量。

为了计算类似DAR的指标,首先需要收集用户活跃数据。

这可以通过使用用户分析工具、访问日志或数据库查询等方式来实现。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每天、每周或每月的活跃用户数量。

第三步:定义活跃用户的标准。

活跃用户的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产品特性来定义。

比如,我们可以将活跃用户定义为每天使用产品超过5分钟的用户,或者每周至少使用产品一次的用户。

定义清晰准确的标准对于准确度量和分析活跃用户数量非常重要。

第四步:跟踪和记录活跃用户数量。

一旦确定了活跃用户的标准,我们就可以开始跟踪和记录每天、每周或每月的活跃用户数量。

这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来实现,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五步:分析活跃用户数量的趋势和差异。

根据跟踪记录的活跃用户数量,我们可以进行趋势分析和比较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将每天活跃用户数量与前一天进行比较,以了解用户活跃度的日增长或日减少趋势。

运营管理涉及到的统计

运营管理涉及到的统计

运营管理涉及到的统计1. 前言运营管理是一项涉及到各种数据统计的工作。

无论是企业的运营还是项目的运营,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

在运营管理中,统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借助统计可以实现对运营活动的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介绍运营管理涉及到的统计相关的内容。

2. 运营数据统计的重要性2.1 了解用户行为通过数据统计,可以详细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偏好,从而更好地进行产品或服务的优化和改进。

比如,可以统计用户的浏览量、点击量、购买行为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

2.2 有效管理资源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对各项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

比如,根据统计数据可以判断哪些产品或服务更受用户欢迎,从而合理安排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 进行预测和规划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对运营活动进行预测和规划。

比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市场的需求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

3. 运营统计的常见指标3.1 用户活跃度用户活跃度是衡量用户对产品或服务参与程度的指标之一。

常见的用户活跃度指标包括日活跃用户数(DAU)、周活跃用户数(WAU)和月活跃用户数(MAU)等。

3.2 用户增长率用户增长率反映了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数量变化情况,可以通过统计用户新增数量和流失数量得到。

常见的用户增长率指标包括日新增用户数、周新增用户数、月新增用户数以及整体用户增长率等。

3.3 用户留存率用户留存率是指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使用产品或服务的比例。

常见的用户留存率指标包括日留存率、周留存率和月留存率等。

3.4 转化率转化率是指用户完成某一目标的比例,比如注册转化率、付费转化率等。

通过统计转化率可以评估产品或服务的吸引力和推广效果。

3.5 支付转化率支付转化率是指用户从浏览或加入购物车到最终完成支付的比例。

通过统计支付转化率可以评估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效果和用户购买意愿。

3.6 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度是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的评估。

深度竞品分析:阿里旗下闲鱼与58旗下转转

深度竞品分析:阿里旗下闲鱼与58旗下转转

一、行业背景分析闲置分享是分享经济中最大的蛋糕。

据国外的分类信息网站中的数据,60%的流量来自于二手交易,在欧美国家二手交易早已成为生活服务领域的刚需。

今年3月,日本C2C闲置交易平台Mercari宣布了7500万美元的D轮融资消息。

该创业公司产品上线三年来,下载总量已经超过3200万次,估值超过10亿美金。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和消费升级速度不断加快,分享经济逐渐占据人们生活的重要的位置。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里提到,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参与提供服务者约为5000万,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

2016年中国闲置市场规模保守预计已达4000亿,而以滴滴为代表分享出行市场仅为1500亿。

除去房产、汽车等重资产,普通用户拥有的书籍、电子数码产品、衣服、化妆品、饰品、电器等“轻资产”的盈余要比房产和汽车大的多,也多的多,能够触及的用户量以及参与者体系更大。

近期淘宝二手平台的一份用户调研显示,98%的人都有闲置物品,而超过一半的用户倾向于将闲置物品放在一边不做处理。

而在未来,人们的物质积累会越来越丰富,闲置物品会随之增加,二手货交易成为一大电商潜力,大部分互联网企业对二手货的交易也有所尝试。

而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针对二手交易领域的产品,比如闲鱼、转转。

经过几轮的洗牌更替,58同城和微信合作推出“转转”、由淘宝二手演化而来的闲鱼遥遥领先与其他二手交易平台,形成两家独大。

图:榜单排名※统计时间截止到2016.08.10※数据来源:禅大师,其中Android总下载量来源于主流市场,包括:华为、360、百度、应用宝、OPPO、魅族、豌豆荚、联想。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 闲鱼和转转已经在二手市场拥有接近90%的的占有率2. 二手市场需要大量的用户和商品为基础,马太效应比较明显,没有基础的平台还有可能都会出局。

基于当前二手市场两极化的现状,本文对闲鱼和转转作为主要对象进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4,660,000
≈ 448,072,200
综合排名
• 淘宝网:16 • 拍拍网:245
总结:目前虽然拍拍网目前综合排名不是很 高,但是它的潜力很大,客户浏览量处于 增多的趋势,淘宝网的点击量一直处于高 的排名
↓2.1%
每百万人访问页面中访问本站的页 面数
当日数 据
变化趋 势
一周平 均
变化趋 势
一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三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7,320
↑5.7%
7,225
↓3.8%
7,307
↓6.62%
7,179
↓4.54%
页面访问量排名
当日排 名
排名变 化趋势
一周平 均排名
排名变 化趋势
一月平 均排名
排名变 化趋势
三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117
↑23
191
↑39
234
↑15
245
↑41
到访量排名情况
当日排 名
变化趋 势
一周平 均
变化趋 势
一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三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146
↑26
220
↑41
261
↑23
276
↑20
每百万人中访问人数
当日数 据
变化趋 势
一周平 均
变化趋 势
一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三月平 均
三月平 均排名
排名变 化趋势
6
↑2
7
0
7
0
7
↑1
平均每个访问者浏览的页面数
当日数 据
变化趋 势
一周平 均
变化趋 势
一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三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18.2
↑4%
18.17
↓3.8%
18.86
↓10.1%
19.73
↓2.5%
根据 网站排名 统计数据估算网站 IP & PV 值
日均 IP 访问量[一周平均] 日均 PV 浏览量[一周平均]
变化趋 势
一周平 均
变化趋 势
一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三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123
↑13
187
↑14
206
↑42
236
↑59
平均每个访问者浏览的页面数
当日数 据
变化趋 势
一周平 均
变化趋 势
一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三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7
↑1%
6.75
↓3%
6.84
↑7.4%
6.47
↑7.3%
根据 ALEXA 统计数据估算网站 IP & PV 值, 以下数据仅做参考之用、根据网站工具 条用户比例不同会产生不同误差率
排名变 化趋势
一周平 均排名
排名变 化趋势
一月平 均排名
排名变 化趋势
三月平 均排名
排名变 化趋势
17
↑1
18
0
18
0
18
0
每百万人中访问人数
当日数 据
变化趋 势
一周平 均
变化趋 势
一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三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41,900
↑2%
41,100
↓0.02%
40,080
↑3.9%
38,990
变化趋 势
7,000
↑15%
4,730
↑16%
4,070
↑7.5%
3,930
↑5.7%
每百万人访问页面中访问本站的页 面数
当日数 据
变化趋 势
一周平 均
变化趋 势
一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三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471
↑16%
309
↑13%
268.9
↑15.4%
236.9
↑13.4%
页面访问量排名
当日排 名
日均 IP 访问量[一周平均] 日均 PV 浏览量[一周平均]
≈ 2,838,000
≈ 19,156,500
淘宝网
网站外观
流 均排名
排名变 化趋势
一月平 均排名
排名变 化趋势
三月平 均排名
排名变 化趋势
14
↑1
15
0
16
0
16
↓1
到访量排名情况
当日排 名
两个网站用户活跃程度的比较 淘宝VS拍拍
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 1 流量排名情况 2 到访量排名情况 3 每百万人中访问人数 4 每百万人访问页面中访问本站的页面数 5 页面访问量排名 6 平均每个访问者浏览的页面数
拍拍网
网站外观
流量排名
当日排 名
变化趋 势
一周平 均
变化趋 势
一月平 均
变化趋 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