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试卷3套>2018届苏州高新区XX名校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联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4个示意图分别表示对应的4个实验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
B .向一定量碳酸钙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测定生成气体的质量
C .向一定量氧化铁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测定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
D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测定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答案】B
【解析】A 、铁与盐酸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氢气的质量应该从零开始,故图象错误
B 、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向一定量碳酸钙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时,二氧化碳的质量会从零一直增加,直至碳酸钙用完,故图象正确
C 、氧化铁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时会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溶液中的铁元素会不断增加直至反应结束,故图象错误
D 、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会不断被消耗,直至耗尽,故图象错误
故选B
2.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铁丝在O 2中燃烧: 2234Fe+3O 2Fe O 点燃
B .古代湿法炼铜: ()42432Fe 3CuSO Fe SO 3Cu +=+
C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322NaHCO HCl NaCl CO H O +=+↑+
D .向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 43343NH OH FeCl Fe(OH)3NH Cl +=↓+
【答案】C
【解析】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2343Fe+2O Fe O 点燃,不符合题意; B 、古代湿法炼铜,是用铁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化学方程式为:44=Fe+CuSO FeSO +Cu ,不符合题意;
C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NaHCO HCl NaCl CO H O +=+↑+,符合题意;
D 、氨水的化学式为:NH ₃·
H ₂O ,故氨水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3343NH H O+FeCl =Fe(OH)+3NH l ·C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3.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是学科基本素养的基石之一。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变化观: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微粒观: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 .守恒观:加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D .分类观:在人体所需元素中钙、钠属于常量元素,铁、碘属于微量元素
【答案】C
【解析】A 、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从物质构成角度分析,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可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必须是参加反应的,加入反应物质量总和包含可能没参加反应或反应剩余于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 、人体中常量元素包括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包括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因此,在人体所需元素中钙、钠属于常量元素,铁、碘属于微量元素,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
4.如图是NaCl 、MgSO 4、KCl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KCl溶液
B.将80℃不饱和的MgSO4溶液降温至40℃,一定能得到其饱和溶液
C.40℃时MgSO4的溶解度比NaCl小
D.将80℃含有少量NaCl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得到KCl晶体
【答案】D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
A. 6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硫酸镁溶液;B. 将80℃不饱和的MgSO4溶液降温至40℃,不一定能得到其饱和溶液;C.由图可知40℃时MgSO4的溶解度比NaCl大;D. 将80℃含有少量NaCl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由于氯化钾的溶解度大幅度的减小,大部分氯化钾能结晶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很小,而且量少,降温时几乎不析出,可得到KCl晶体;
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溶剂的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
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
5.铁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铁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Fe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②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
③铁在自然界以铁的单质形式存在,铁粉可以做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
④磁铁矿为混合物,含有有少量硫、磷等元素,冶炼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所含主要成分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8
⑤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⑥铁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铁容易导致贫血
⑦生活中常见的不锈钢为铁的合金,具有硬度大,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⑧铁的年产量大于铝和铜,工业上用碳不充分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来冶炼铁
⑨铁在氧气、水的作用下容易生成氧化铁,俗称铁锈,其中水为铁生锈的催化剂,铁锈可以用来做颜料,生活中常用醋酸除去铁锈。
⑩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有大量棕黄色的氯化铁烟雾生成
A.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⑤⑥⑦⑧
C.④⑤⑥⑦⑧⑨D.⑥⑦⑧⑨
【答案】D
【解析】①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而不是55.85g,该说法不正确;
②铁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核外有26个电子,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失去3个电子,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3,该说法不正确;
③铁的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以铁的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该说法不正确;
④磁铁矿为混合物,含有有少量硫、磷等元素,冶炼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所含主要成分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不是+8,该说法不正确;
⑤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说法不正确;
⑥铁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较少,但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铁容易导致贫血,该说法正确;
⑦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合金比纯金属硬度大,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该说法正确;
⑧铁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大于铝和铜,工业上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该说法正确;
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铁,铁锈是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以用醋酸除去铁锈,该说法正确;
⑩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有大量棕黄色的烟生成,该说法不正确;
由以上分析,正确的是⑥⑦⑧⑨;故选:D。
6.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
若试管①中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D.水和硝酸铵
【答案】D
【解析】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会产生氧气,从①中的导管冒出,不符合题意;
B、水和生石灰反应会放出大量热,使得试管②中的空气膨胀,从①中的导管冒出,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也会放出大量热,使得试管②中的空气膨胀,从①中的导管冒出,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时,要从环境只收热量,试管②内空气遇冷体积缩小,从而①中的导管形成水柱,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物质反应或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①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也相同
③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率,并增加氧气的生成量
④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⑤向AgNO3和Cu (NO3) 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
A.2个
B.3个
C.4 个
D.5个
【答案】C
【解析】①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不是中和反应,符合题意;
②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但是化学性质不相同,符合题意;
③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能增加氧气的生成量,符合题意;
④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是属于盐溶液,符合题意;
⑤向AgNO3和Cu (NO3) 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粉,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铁,铁已经完全反应,如果铁恰好和硝酸银完全反应,或只能置换部分硝酸银,滤渣中只含银,如果铁恰好和硝酸铜完全反应,或者只能置换部分硝酸铜,则滤渣中含铜和银,故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不符合题意。
不正确的有4个。
故选C。
8.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D.二氧化碳含量增大会使温室效应加剧,属于空气污染物
【答案】D
【解析】A、生活污染是三大污染源之一,生活污水达标处理后排放,可以减少生活污染对环境的破坏,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煤、石油、天然气消耗后不能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乙醇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选项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和铝
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C
【解析】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小,最终不能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应该由小于7逐渐升高到7直至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刚开始金属不足,反应的金属质量相等时,铝反应生成的氢气多,由于稀盐酸的质量、质量分数相等,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压增大,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由于氧气消耗,最终气压小于反应前气压,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10.下列常见生活用品中,所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铝合金门窗
B.制作快艇艇身玻璃钢
C.用于气体电子打火机的压电陶瓷
D.用来包装食品的聚乙烯薄膜
【答案】D
【解析】解:A、铝合金门窗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B、制作快艇艇身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错误;
C、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错误;
D、用来包装食品的聚乙烯薄膜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
故选D.
11.健康饮食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作用重大,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每天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B.坚持用含氟牙膏刷牙
C.使用甲醛浸泡水产品防腐
D.夜盲症患者补充维生素A
【答案】C
【解析】A.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营养物质,每天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益于青少年生长发育,做法正确;
B.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可以防止龋齿,做法正确;
C. 甲醛有毒,使用甲醛浸泡水产品防腐有害健康,做法错误;
D. 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能维持人的正常视力,夜盲症患者补充维生素A,做法正确。
故选:C。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Fe3+、NO3-、OH-B.H+、K+、NO3-、HCO3-
C.K+、Ba2+、MnO4-、SO42-D.H+、NH4+、Cl-、SO4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中Fe3+和OH-反应得到褐色沉淀;B中H+和HCO3-反应得到二氧化碳;C中Ba2+
和SO42-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故选D.
考点:离子共存
二、填空题
13.下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______℃。
t1℃
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仍然饱和的是________的溶液。
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答案】t2Z Y>Z>X
【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t2时Y、Z的溶解度相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
s
100% 100g+s
,
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
(2)根据溶解度曲线,X、Y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Z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Z有溶质析出,溶液仍然饱和
(3)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X、Y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3℃时X、Y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都有晶体析出,成为t1℃时的饱和溶液,而在t1℃时:Y的溶解度大于X,故饱和溶质质量分数Y也大于X,而对于Z而言,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t3℃降温到t1℃,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而在t3℃时,物质Z的溶解度要小于t1℃时Y的溶解度,大于X的溶解度,故X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若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Y>Z>X
14.将80.0gM物质加入50.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一定属于
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在2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
【答案】50.0%C100.0g降温结晶
【解析】(1)由图可知,0℃时,溶液质量为80.0g,其中溶剂质量为50.0g,溶质质量为30g,当20℃时,溶液质量为100.0g,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为50.0g,故溶质质量分数为50.0%;
(2) A点所对应的溶液,50.0g水中没有完全溶解80.0gM为有固体的饱和溶液;
由图可知,B点所对应的溶液,刚好落在转折点上,为刚好饱和溶液;
C点温度比B点高,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规律,C点所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此空填写:C;
(3) 在20℃时,50.0g水中能溶解50.0gM物质,由此得出,100.0g水中能溶解100.0gM物质,M物质的溶解度为100.0g;
由(1)和(2)的详解可得,M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15.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分子_______;
(2)2个氢离子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答案】N22H+O
【解析】(1)氮气分子是双原子分子:N2;
(2)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个氢离子:2H+;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O。
16.甲、乙两组废液中各含有H+、K+、Ca2+、Cl﹣、OH﹣、CO32﹣六种离子中的三种,且所含离子各不相同。
为确定废液中的离子,分别向废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经实验发现:甲组废液呈红色,表明甲组废液显_____性,废液中一定含有_____,由此推断,乙组废液中的三种离子是_____。
(填离子符号)
【答案】碱;OH-;H+、Ca2+、Cl-。
【解析】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甲组废液显碱性,废液中应含有OH-;由于OH-与H+不能共存,则H+在乙组废液。
同样道理CO32-不能与H+和Ca2+共存,即Ca2+也在乙组。
阴阳离子才能构成物质,所以乙组中应有Cl-。
三、实验题
17.宏观与微观是认识事物的两种基本角度。
可以用“分”与“合”的思想设计实验证明水的组成。
实验装
置图
微观示意图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
通直流电。
一段时间后,试管a 中气体的
体积约为试管 b 中气体的体
积的_____倍。
水由_____元
素组成。
水分子中
氢、氧原子的
个数比为
_____。
切断电源,取出试管。
将
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 a 中;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b 中。
试管 a 中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试管 b 中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
在方框中画出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_____点燃氢气,伸入充满氧气
的干燥集气瓶中。
_____
【答案】2
复燃氢气燃烧,
火焰呈淡蓝色,集气瓶内壁有水珠聚集氢、氧元素2:1
【解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可以判断出a试管中为氢气,b试管中为氧气,体积比是1:2,所以试管a中气体的体积约为试管b中气体的体积的2倍,;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氢气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集气瓶内壁有水珠聚集。
【点睛】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8.根据如图仪器或装置回答问题:
写出仪器名称:②_____,⑤_____。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填标号)进行组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室可将②⑦与_____(填标号)连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该发生装置与②⑥组装成的发生装置相比较,具有的优点是_____。
某同学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除了药匙、滴管、烧杯、玻璃棒外,还需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____(填标号)。
他在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若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则所配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20%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锥形瓶量筒①③④⑥ 2K ClO3
2
MnO
Δ
2KCl+3O2↑⑩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⑧⑤ 偏小
【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制溶液时流程: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详解】(1)题中仪器②是锥形瓶,⑤是量筒。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
22MnO Δ2KClO 2KCl+3O ↑,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图为①③④⑥。
(3)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易溶于水,因此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能选的装置有② ⑦ ⑩或者② ⑥,前者相较于后者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4)配制溶液时需要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因此除了题中给出的仪器还需要天平和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若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使得读取的数值比实际的小,因此所配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20%偏小。
【点睛】 =
100%⨯溶质质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
四、计算题 19.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 18H 34O 2,请计算.
(1)该反式脂肪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
(2)141g 该反式脂肪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g .
【答案】(1)27:4(2)17
【解析】(1)该反式脂肪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816227:4⨯⨯=:
(2)141g 该反式脂肪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34141g 100%=17g 1218+134+162
⨯⨯⨯⨯⨯⨯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牛奶 蒸馏水
B .碘酒 食醋
C .冰水混合物 氧气
D .胆矾 空气
【答案】A
【解析】A 、牛奶属于混合物,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A 正确;
B 、碘酒属于混合物,食醋属于混合物,故B 错;
C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氧气属于纯净物,故C 错;
D 、胆矾属于纯净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故D 错。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否则属于混合物。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然界的水是混合物
B .利用活性炭可软化硬水
C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D .水能灭火主要因为降低了可燃物温度
【答案】B
【解析】A 、自然界的水中存在水、可溶性物质,不溶性的物质,是混合物,故A 正确;
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不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利用活性炭不可软化硬水,故B 错误
C 、水能溶解许多物质,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故C 正确;
D 、水能灭火主要因为水汽化吸热,降低了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D 正确,故选B 。
3.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准确无误的是
A .正常雨水的pH 约为5.6的原因: 2223CO H O=H CO +
B .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 24242=Mg(OH)H SO MgSO 2H O ++
C .高温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32CaCO CaO CO +高温
D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22
22MnO H O H O ↑+↑
【答案】A 【解析】A 、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弱酸性,因此正常雨水的pH 小于7。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3CO H O=H CO +,符合题意;
B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 ,不是硫酸,不符合题意;
C 、反应物是固体,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应在二氧化碳的化学式的后面加上气体符号。
不符合题意;
D 、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4.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工业制取氧气
B .大米酿成米酒
C .粘土烧成陶瓷
D .钢铁锈蚀
【答案】A
【解析】A 、工业制取氧气是根据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实现分离制取氧气,无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 符合题意;
B 、大米酿成米酒是将糖类分解生成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 不符合题意;
C 、粘土烧成陶瓷的过程中经过高温化学反应形成硅酸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 不符合题意;
D 、钢铁锈蚀是由于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使钢铁发生锈蚀,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点睛】
判断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关键看反应前后有无新物质的生成,若有新物质生成则一定为化学变化。
5.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
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由结构模型图看出,石墨烯是一种单质,错误;②三种物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别在足
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正确;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正确;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和金属相似,错误。
故选B。
6.冬天结冰后,冰浮到水面上,其原因是
A.水分子很小B.水分子在运动C.水分子间隔变大D.分子分成原子
【答案】C
【解析】物质的状态不同分子间的间隔大小不同,冬天结冰后,分子的间隔变大,所以冰的密度比水的小,因而冰浮到水面上,选C。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答案】C
【解析】A、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放入汽油中时不能形成紫色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该选项说法正确。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表中待测值应为5
C.物质a与b变化的质量比为3:8 D.物质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b的质量增加了11g,为生成物;c的质量减少了8g,为反应物;d的质量没有改变,可能是催化剂或杂质;由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a为反应物,质量减少3g,故a反应后的质量为5g。
【详解】A、该反应满足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算,表中待测值应为5,故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