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高二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市高二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A . mgcosθ
B . mgtanθ
C .
D .
2. (2分)(2020·西安模拟) 如图所示,将直径为d,电阻为R的闭合金属环从匀强磁场B中拉出,这一过程中通过金属环某一截面的电荷量为()
A .
B .
C .
D .
3. (2分)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三图中,除导体棒ab棒可动外,其余部分均固定不动,乙图中的电容器C原来不带电,设导体棒、导轨、和直流电源的电阻均可忽略,导体棒和导轨间的摩擦也不计,图中装置均在水平面内,且都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足够长,今给导体棒ab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 ,在甲、乙、丙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的最终运动状态是()
A . 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最终均做匀速运动
B . 乙、丙中,ab棒最终将以相同速度做匀速运动;甲中,ab棒最终静止
C . 乙、丙中,ab棒最终将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甲中,ab棒最终静止
D . 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最终均静止
4. (2分) (2019高二下·榆树月考)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永远不为零
B . 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内能
C . 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D . 1kg的0 的冰的内能与1kg的0 的水的内能相等
5. (2分) (2017高二下·九江期末) 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且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能良好使缸内气体总能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弹簧将压缩一些
B . 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气缸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不变
C . 若气温升高,则气缸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
D . 若气温升高,则气缸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
6. (2分) (2017高二下·黄陵期中)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顺利升空,标志着我国火箭载人太空飞行有了历史性的跨越,高空实验火箭起飞前,仪器舱内气体的压强p0=1atm,温度t0=27℃,在火箭竖直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仪器舱内水银气压计是示数为p=0.6p0 ,已知仪器舱是密封的,那么,这段过程中舱内温度是()
A . 16.2℃
B . 32.4℃
C . 360K
D . 180K
7. (2分) (2017高三上·通渭期末) 带有活塞的气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达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 ,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 ,则()
A . pb>pc , Qab>Qac
B . pb>pc , Qab<Qac
C . pb<pc , Qab>Qac
D . pb<pc , Qab<Qac
8. (2分)两个分子相距r1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相距r2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则()
A . 相距r1时,分子间没有斥力存在
B . 相距r2时的斥力大于相距r1时的斥力
C . 相距r2时,分子间没有引力存在
D . 相距r1时的引力大于相距r2时的引力
二、多选题 (共4题;共12分)
9. (3分)(2020·广州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和内能一定大
B . 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C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 . 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E .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10. (3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若从外界吸收热量,则气体体积一定增大
B . 一切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C . 分子动能是由于物体机械运动而使内部分子具有的能
D . 较大的颗粒不做布朗运动是因为液体温度太低,液体分子不做热运动
E .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11. (3分) (2019高一上·大港期中) 甲、乙两辆玩具小汽车同时同地沿同一条平直路面并排行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车在0到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B . 甲车启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C . 末乙车位于甲车前方4m处
D . 时两车停在同一位置
12. (3分) (2017高一下·银川期中) 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 .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B .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
C .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 .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三、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
13. (5分)(2019·化州模拟) “用D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实验中通过增加钩码的数量,多次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

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线________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
(2)在轨道水平时小车运动的阻力f=________;
(3) (单选)图(b)中,拉力F较大时,a-F图线明显弯曲,产生误差。

为消除此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 . 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钩码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 . 在增加钩码数量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使钩码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 . 在钩码与细绳之间接入一力传感器,用力传感器读数代替钩码的重力。

D . 更换实验中使用的钩码规格,采用质量较小的钩码进行上述实验。

14. (6分)(2019·扬州模拟) 某同学测量0.5mm自动铅笔笔芯的电阻.
(1)先用欧姆表估测笔芯的电阻,在测量前发现电表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该同学应该调节________(选填“T”或者“S”).用“×10”挡和“×1”挡按正确步骤分别测量,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则笔芯电阻的测量值较为准确的是________Ω.
(2)再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定笔芯电阻,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请根据实验要求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连接.
(3)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多次测量,将数据描在U-I坐标纸上,请根据图丁中描出的点画出U-I图线________.并求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__Ω.
四、解答题 (共4题;共40分)
15. (10分)(2019·江苏)
(1)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理想气体静置足够长时间后,该气体.
A .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息下来
B . 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均相等
C . 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D . 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
(2)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荷叶上的小水滴总是球形的.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分子势能E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如题A-1图所示,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Ep的是图中__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
(3)如题A-2图所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A→B的等压过程,B→C的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其中B→C过程中内能减少900 J.求A→B→C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总功.
16. (10分) (2019高二下·常州期中) 如图所示,质量为M=40Kg的气缸开口向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缸内活塞面积为S=0.02m2 ,活塞及其上面放置的重物总质量为m=100Kg.开始时活塞到缸底的距离为h=0.2m,缸内气体温度是t0=27℃,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后温度缓慢地上升到t=127℃,系统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已知气体的内能U与温度t之间满足关系U=C•(t+273)J,其中C为常数,外界大气压为P0=1.0×105Pa,g=10m/s2 .求:
(1)缸内气体的压强P;
(2)活塞移动的距离x;
(3)缸内气体对外做的功;
(4)缸内气体从外吸收的热量Q.
17. (5分) (2018高一下·临漳期中) 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0从地面竖直上抛,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则上升的最大高度H为多少?当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h又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18. (15分) (2018高二上·葫芦岛期末) 在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y>0的区域内存在着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y<0的区域内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一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从y轴上的P(0,d)点以沿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射出。

第一次穿越x轴时,恰好能通过x轴上的D(2d,0)点,第二次穿越x轴后可再次运动到D点,不计重力的影响。

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
(2)感应强度B的大小;
(3)电子从P点运动开始计时到第二次通过D点所经历的时间。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多选题 (共4题;共12分)
9-1、
10-1、
11-1、
12-1、
三、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
13-1、
13-2、
13-3、
14-1、
14-2、
14-3、
四、解答题 (共4题;共40分) 15-1、
15-2、
15-3、
16-1、
16-2、16-3、
16-4、17-1、
18-1、
18-2、
1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