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 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CH3COOH B.Cl2
C.NH4HCO3D.SO2
解析:选C。

A项,CH3COOH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是弱电解质,错误;B项,Cl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C项,NH4HCO3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而导电,正确;D项,SO2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部分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而导电,二氧化硫自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错误。

2.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熔融MgCl2、熔融NaOH B.液氨、石灰水
C.石墨、食醋D.稀硫酸、蔗糖
解析:选A。

液氨、蔗糖是非电解质。

石灰水、食醋、稀硫酸是电解质溶液,为混合物,石墨属于单质,故四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因此B、C、D均不符合题意。

3.(2019·衡水高二检测)在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溶液呈电中性
B.溶液中无CH3COOH分子
C.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
D.c(H+)=c(CH3COO-)
解析:选C。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H2O H++OH-,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永远相等,与是否达到电离平衡无关,A错;CH3COOH是弱电解质,溶液中一定存在CH3COOH分子,B错;依据电荷守恒:c(H+)=c(CH3COO-)+c(OH-),不论是否达到平衡,都有c(H+)>c(CH3COO-),D错;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时,电离达到平衡,C正确。

4.下列各项中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C2O4的水溶液:NaHC2O4===Na++H++C2O2-4
B.熔融状态的NaHSO4:NaHSO4===Na++HSO-4
C.HF的水溶液:HF===H++F-
D.H2S 的水溶液:H2S2H++S2-
解析:选B。

A.HC2O-4是弱酸的酸式根,不能拆写,应是NaHC2O4===Na++HC2O-4,故错误;B.熔融状态下,HSO-4不能电离,故正确;C.HF属于弱酸,应是部分电离,HF H++F-,故错误;
D.H2S属于二元弱酸,应分步电离,H2S H++HS-,HS-H++S2-,故错误。

5.在含有酚酞的0.1 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 )
A.变蓝B.变深
C.变浅D.不变
解析:选C。

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时,会抑制氨水的电离,使溶液中OH-的浓度减小,则溶液颜色变浅。

6.向氨水中加入醋酸溶液,其导电能力(I)与加入醋酸溶液的体积(V)关系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氨水是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较弱,随着醋酸的加入,发生反应CH3COOH +NH3·H2O===CH3COONH4+H2O,生成了强电解质CH3COONH4,导电能力增强,恰好反应完全时,溶液导电能力最强,故A项不正确;继续加入醋酸,随着溶液体积的增大,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但溶液中存在离子,导电能力不可能为0,故B、D两项不正确。

7.根据下表数据(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可得出弱电解质的强弱顺序为( )
酸HX HY HZ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0.1 0.2 0.3
电离常数7.2×10-4 1.8×10-4 1.8×10-5
A.HX>HY>HZ B.HZ>HY>HX
C.HY>HZ>HX D.HZ>HX>HY
解析:选A。

相同温度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越大,表明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其酸性越强,即酸性HX>HY>HZ。

8.在氨水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 NH+4+OH-,下列情况能引起电离平衡右移的有( )
①加NH4Cl固体②加NaOH溶液
③通HCl ④加CH3COOH溶液
⑤加水⑥加压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③④⑤D.①②④
解析:选C。

①加NH4Cl固体相当于加NH+4,电离平衡左移;②加OH-,电离平衡左移;③通HCl,相当于加H+,中和OH-,电离平衡右移;④加CH3COOH溶液,相当于加H+,中和OH-,电离平衡右移;⑤加水稀释,越稀越电离,电离平衡右移;⑥加压,无气体参加和生成,无影响。

9.在10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热
B.加入10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
C.加入少量的0.5 mol·L-1的硫酸
D.加入少量的1 mol·L-1的NaOH溶液
解析:选D。

A项,加热促进电离,H+浓度增大;B项,醋酸的电离程度、H+浓度均不变;C 项,加H2SO4抑制电离,但H+浓度增大;D项,加NaOH,OH-与H+反应,平衡向右移动,H+浓度减小。

10.pH均为2的HCl和CH3COOH的两种溶液各1 L,分别加入足量Na2CO3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反应的平均速率相等
B.二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
C.二者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相等
D.二者中氢离子的浓度不相等
解析:选B。

A.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平均速率:CH3COOH>HCl,错误。

B.HCl为强酸,全部电离,CH3COOH为弱酸,部分电离,pH均为2的HCl和CH3COOH,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远大于盐酸,二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正确。

C.醋酸的物质的量远大于HCl,二者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CH3COOH>HCl,错误。

D.二者pH相同,氢离子的浓度相等,错误。

11.(2019·唐山期末)将0.1 mol·L-1的氨水加水稀释至0.01 mol·L-1,稀释过程中温度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释后溶液中c(H+)和c(OH-)均减小
B.稀释后溶液中c(OH-)变为稀释前的1
10 C.稀释过程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稀释过程中溶液中c(OH-)
c(NH3·H2O)
增大
解析:选D。

温度不变,水的电离常数不变,稀释后c(OH-)减小,c(H+)增大,A错误;NH3·H2O
为弱电解质,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稀释后溶液中c(OH-)大于稀释前的1
10
,B、C
错误;同一溶液中,
c(OH-)
c(NH3·H2O)

n(OH-)
n(NH3·H2O)
,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n(OH-)增大,
n(NH3·H2O)减小,故c(OH-)
c(NH3·H2O)
增大,D正确。

12.某温度下,等体积、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Ⅱ表示的是盐酸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取等体积的a点、b点对应的溶液,消耗的NaOH的量相同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解析:选B。

醋酸属于弱电解质,在稀释时会电离出H+,故稀释相同倍数时醋酸溶液中c(H+)的变化要比盐酸中c(H+)的变化小一些,即曲线Ⅰ表示盐酸的变化曲线,曲线Ⅱ表示醋酸的变化曲线,A项错误;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离子浓度b>c,故导电性b>c,B 项正确;a点、b点表示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溶质的量没有发生变化,都等于稀释前的物质的量,稀释前两溶液中c(H+)相同,但CH3COOH为弱酸,则c(CH3COOH)>c(HCl),故稀释前n(CH3COOH)>n(HCl),即CH3COOH消耗NaOH多,C项错误;a点酸的总浓度大于b点酸的总浓度,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O ”点导电能力为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b 、c 三点处,溶液中c (H +
)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a 、b 、c 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

(4)若要使c 点溶液中c (CH 3COO -
)增大,c (H +
)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由离子浓度来决定,题目中的图像说明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离子浓度随着水的加入先逐渐增大到最大值又逐渐减小,故b 点时c (H +
)最大,c 点时
c (H +
)最小,这是因为c (H +
)=n (H +)V (aq )
,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n (H +
)增大使
c (H +)有增大的趋势,而V (aq)增大使c (H +)有减小的趋势,c (H +)是增大还是减小,取决于这
两种趋势中哪一种占主导地位。

在“O ”点时,未加水,只有冰醋酸,因冰醋酸未发生电离,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故不能导电;要使CH 3COO -
的浓度增大,H +
的浓度减小,可通过加入OH -
、活泼金属等使平衡正向移动,也可通过加入CH 3COONa 等使平衡逆向移动。

答案:(1)在“O ”点处冰醋酸未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2)c<a<b (3)c
(4)①加少量NaOH 固体 ②加少量CH 3COONa 固体 ③加入Zn 、Mg 等金属(答案合理即可)
14.现有①盐酸、②醋酸、③硫酸三种稀溶液,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a .三种溶液中的c (H +
)大小关系为________。

b .取等体积上述三种溶液,分别用同浓度的NaOH 溶液完全中和,所需NaOH 溶液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__。

c .若取等质量Zn 分别跟这三种溶液反应,使Zn 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三种酸的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若三种溶液的c (H +)相等
a.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b.取等体积上述三种溶液,分别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需NaOH溶液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__。

c.若取等质量Zn分别跟这三种溶液反应,使Zn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三种酸的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__。

解析:(1)a.H2SO4为二元强酸,HCl为一元强酸,在溶液中均全部电离;CH3COOH为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故③>①>②。

b.三种酸的物质的量相等,盐酸和醋酸消耗的NaOH相等,但H2SO4为二元酸,所以消耗的NaOH是盐酸和醋酸的两倍,故③>①=②。

c.等质量的Zn完全反应,消耗的盐酸和醋酸相等,消耗的H2SO4最少,故①=②>③。

(2)a.CH3COOH是弱酸,
c(CH3COOH)≫c(H+),c(H2SO4)=1
2
c(H+),c(HCl)=c(H+),故②>①>③。

b.等体积的三种溶
液中,n(CH3COOH)>n(HCl),而HCl和H2SO4都是强电解质,两溶液中的n(H+)相等,消耗的NaOH一样多,故②>①=③。

c.等质量的Zn完全反应,消耗的n(H+)相等,所以溶液中c(H +)大的消耗体积最小,H
2SO4与HCl的
c(H+)相等,而CH3COOH在反应中会继续电离产生H+,所以消耗体积最小,故①=③>②。

答案:(1)a.③>①>②b.③>①=②c.①=②>③
(2)a.②>①>③b.②>①=③c.①=③>②
15.(1)25 ℃时,a mol·L-1CH3COOH溶液中c(H+)=10-b mol·L-1,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________。

(2)已知25 ℃时,K(CH3COOH)=1.8×10-5,K(HSCN)=0.13。

在该温度下将20 mL 0.1 mol·L
-1CH
3COOH溶液和20 mL 0.1 mol·L -1HSCN溶液分别与20 mL 0.1 mol·L-1 NaHCO
3溶液混合,
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几种弱酸常温下的电离常数:
CH3COOH H2CO3H2S H3PO4
1.8×10-5K1=4.4×10-7K1=9.1×10-8K1=7.1×10-3
①CH 3COOH 、H 2CO 3、H 2S 、H 3PO 4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多元弱酸的二级电离程度远小于一级电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电离平衡角度考虑)。

③同浓度的CH 3COO

、HCO
-3
、CO 2-3、S
2-
结合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K =c (H +)·c (CH 3COO -)c (CH 3COOH )=c 2(H +)a -c (H +)=10
-2b
a -10-b。

(2)由于K (CH 3COOH)<K (HSCN),故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HSCN 溶液中的c (H +
)大于CH 3COOH 溶液中的c (H +
),故HSCN 与NaHCO 3反应速率快。

(3)①根据一级电离常数可知,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 3PO 4>CH 3COOH >H 2CO 3>H 2S 。

③酸越弱,其对应酸根离子结合H +
的能力越强,故结合H +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
2

>CO 2-3>HCO -3>CH 3COO -。

答案:(1)10
-2b
a -10-b
(2)K (CH 3COOH)<K (HSCN),在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的两溶液中,HSCN 溶液的
c (H +)大于CH 3COOH 溶液的c (H +),故HSCN 与NaHCO 3反应速率快
(3)①H 3PO 4>CH 3COOH >H 2CO 3>H 2S
②一级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对二级电离起抑制作用 ③S 2-
>CO 2-
3>HCO -
3>CH 3CO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