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一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7高二下·安阳期中) 我国人民在饮食习惯方面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
A . 地域的差异
B . 民族种类不同
C . 每个人身体状况决定的
D . 统治阶级推崇所导致
2. (2分) (2020高二下·东莞月考) 《史记》曰“(汉)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

”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解释说:“言封子弟塘土交接,若犬牙不正相当而相衢入也。

”这些史料说明汉初()
A . 承袭了秦的治理模式
B . 刘邦极力稳固皇权的治国用心
C . 郡国并行制度的实行
D . 王国严重威胁中央统治的权威
3. (2分)(2019·新乡模拟) 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由东郭成阳和孔仅出面,通过大农令奏请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

汉武帝派东郭成阳和孔仅乘车巡行天下,宣布盐铁官营法令,设置盐铁官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田官营政策。

这一政策的推行表明当时()
A . 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
B . 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
C . 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
D . 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
4. (2分) (2019高二下·上海期中) 下列政权若按照建立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东周——北周——后周
B . 西周——北周——东周
C . 后周——西周——北周
D . 北周——后周——西周
5. (2分) (2019高二下·鹤岗期中) 弗朗西斯·福山曾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

”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 . 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 . 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 . 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 . 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6. (2分) (2019高二上·江门月考) 下列几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指南针(司南)出现
③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③④①②
7. (2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期中) 11到13世纪,中国历史上一度统治今日的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是()
A . 契丹
B . 党项
C . 女真
D . 蒙古
8. (2分)下列言论中不能反映重农抑商政策的是()
A .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B .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C .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 .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9. (2分) (2019高二下·上饶期中) 元朝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A . 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划的基础
B . 扩大了元朝管辖的政治版图
C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 . 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10. (2分) (2020高三下·永安月考) 曾国藩、李鸿章等湘淮军将领上位督抚后,把地方的布政司、按察司等机构人员纳为自己的属员。

此后,督抚专政成为惯例,即便不是湘淮将领出身的,也实掌全省军政。

材料反映出当时()
A .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B . 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
C . 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形成
D . 中央行政效能遭到冲击
11. (2分) (2019高三上·南昌月考) 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
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

”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
A . 维护中国关税统一
B . 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C .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D . 提出协定关税制度
12. (2分)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 . 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 . 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 . 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 . 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13. (2分) (2019高二上·惠阳月考) 资料显示,某时期英国的出口贸易中,原材料占7%,食品占8%,工业制造品占85%。

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工业制造品仅占6%。

这一时期英国()
A . 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B . 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C . 积极推进自由贸易
D . 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变
14. (2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中)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国遭受德国两次侵略战争,于是一战结束斤,在凡尔赛体系不能完全满足自身安全需要的情况下,积极寻求安全保障。

结合下图,下列对法国寻求安全保障的步骤表述正确的是()
A . ①控制萨尔煤矿
B . ②使莱茵区成为非武装区
C . ③收回阿尔萨斯一洛林
D . ④修筑马奇诺防线
15. (2分)“妇女,赶快要觉醒。

汇入工农兵,参加闹革命。

争自由,谋解放,还得靠自身,团体要结紧,万众一条心。

推翻旧礼教,废除包办婚,自由恋爱,男女平等,建立新家庭。

”这首歌谣()
A . 体现了戊戌变法女权运动的影响
B . 表现了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成果
C . 折射了五四运动青年觉醒的进步
D . 反映了苏区社会革命动员的成就
16. (2分) (2020高三上·宜昌月考) 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以睦邻政策取代了此前以武装干涉为中心的拉美政策,并于1934—1939年先后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

这一变化()
A . 标志着美洲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B . 阻碍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
C . 表明美国改变了殖民主义立场
D . 有利于扩大美国的商品市场
17. (2分) (2018高二下·桂林期中) 据统计,1939年仅南京市区就有私塾16所,塾师162人,学生6164人,而周边地区农村私塾的数量更是大大超过正式小学,如泰县姜埝区私塾与小学的比例竟高达200:1。

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可能是()
A . 国民政府重视农村教育发展
B . 沦陷区民众抵制奴化教育
C . 日本侵略摧毁中国民族工业
D . 民众重视传统的儒学教育
18. (2分)(2016·江西模拟) 1962年10月30至31日,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亲自访问了古巴,劝卡斯特罗同意撤走苏联的导弹和轰炸机。

卡斯特罗接受了吴丹的劝说,但断然拒绝联合国观察员进入古巴,并向美国提出了“停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古巴进行的经济制裁”等条件。

这表明()
A . 美国拥有遏制苏联的绝对实力
B . 古巴不愿屈服于美等势力的压力
C . 美国与苏、古由对峙走向和平共处
D . 联合国不支持苏联的行为
19. (2分) (2020高三上·宜昌月考) 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
A . 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
B . 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
C . 全面对外开放推动中美关系改善
D . 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
20. (2分) (2018高三上·上海期中) 漫画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 区域经济一体化
B . 全球经济一体化
C . 区域一体化与主权让渡的利益冲突
D . 全球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冲突
二、综合分析题(60分) (共3题;共60分)
21. (16分)(2020·合肥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统计,自霍乱于1817年由印度传入中国,清代中国共发生了4次霍乱大流行。

尽管清代国家对霍乱等疫病的制度性救疗基本阙如,但越来越多的地方官府把日常性的疫病救疗纳入自身的职责范围。

这一趋势到清末最终演变成国家在新政中,将自身的卫生和医疗职能明确和制度化。

与官方相比,清代社会力量对霍乱的救疗更加积极主动。

除了施医送药、祈神驱疫等传统活动,上海等地的乡贤和慈善机构还在外国势力的刺激下,成立了实行强制查验和隔离的防疫医院。

国内医学人士也初步完成了中医学对霍乱医理和疗法的探索,甚至有的医家已经认识到环境污染与霍乱的关系,对居所环境和用水卫生提出了要求。

——摘编自余新忠《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应研究》等
材料二霍乱于1831年由印度传入英国后,英国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实行隔离措施,社会各界也提出了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案,但效果甚微。

1831—1832年霍乱以后,把霍乱与社会状况联系起来的观点逐渐被大多数英国人接受。

1848—1849年霍乱期间,英国政府颁布了《公共卫生法》,成立了卫生总会负责改造城市卫生。

然而,该措施并没有阻止1853—1854年霍乱的再次降临,反而因把城市污水肆意排入河流,加剧了霍乱的传播。

1866年霍乱证明了斯诺医关于霍乱病菌通过饮用水传播的理论。

据此,英国议会出台了1875年《大公共卫生法》和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切断了霍乱传播的途径。

到19世纪末,英国霍乱防治的方法被接纳为国际预防措施的基础。

——摘编自毛利霞《从隔离病人到治理环境:19世纪英国霍乱防治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国与英国霍乱防治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国与英国霍乱防治的共同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霍乱等疫病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的认识。

22. (19.0分) (2019高三上·衡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观念最早是梁启超1902年提出的。

梁启超强调“中华民族”是一“文化”的称谓,历史上那些接受了中华文化而非汉民族血统的民族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而章太炎则更看重血统对“中华民族”亦即汉民族形成的作用……又强调现实中汉族与满族没有完全同化,还存在着明显的血缘区别。

——摘自郑大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1925年夏,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才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

”1934年及其后,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如:“新生活运动”“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

中共在抗战时期主要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建设,但出于反侵略斗争的民族大义和与国民党合作的现实需要,也不讳言“中华民族复兴”这样的说法。

——摘自黄兴涛《民国各政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观念的背景。

解读梁启超与章太炎关于“中华民族”观念的差异背后所蕴含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复兴”论在当时盛行的意义。

23. (25.0分)(2020·松江模拟) 根据提示,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

(填写字母)
A.马克思 B.魏源 C.董仲舒 D.孔子 E.陈独秀 F.严复 G.伏尔泰 H.马丁·路德(一)思想引领时代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综合分析题(60分) (共3题;共60分)
21-1、
21-2、
21-3、
22-1、
22-2、
2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