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砚山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砚山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
为了让敌手主动出击,他不顾严寒,将里层的秋衣脱下,用树杈将秋衣挑起来,还故意大声咳嗽几声,敌手果然连着两发子弹打过来。
父亲丢下树杈,使对方以为他中弹了。
当敌手走了十多米准备察看战果时,父亲扣动扳机,可是手冻得麻木了,子弹打飞了。
对峙了近半个小时,敌手背后传来凄厉的狼嚎,危机使敌手终于起身了。
父亲一直全神贯注盯着敌手,就在敌手露头的一瞬,打了最后一枪。
父亲很镇定,撤退时没忘了将中弹的秋衣拿上。
父亲说自己太走运了,后来才知道最后一枪,击中了敌手的左肩,而那人开的最后两枪,都成了献给夜的小礼花。
雪越下越大,敌手无路可走,紧追父亲。
父亲手握钢刀,做好了决战准备。
可是敌手踩着父亲趟出的脚印,趔趔趄趄靠近他时,一头栽倒在雪地上,父亲先缴了他的枪。
敌手挣扎了最后一程,死了。
父亲在灌木丛划拉了一抱干枯的树枝,生起火来。
父亲说作为火头军,他总是背着一口铁锅;靠近胸口的地方,还缝了两个布袋,一个装盐,一个盛火柴。
篝火太美了,将它周围飘舞的雪花,映照得像一群金翅的蝴蝶!父亲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可没有可煮食的东西。
父亲突然有了救命的发现:敌手穿着的马靴,是长靴。
马靴被炖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嚼得动了,父亲吃了两块,体力恢复了,他将剩下的牛皮捞出来分别揣进裤兜。
父亲本不想天亮前出发的,可是狼逼得他必须走,因为它们窸窸窣窣地冲出灌木丛,朝向篝火了。
父亲借着残余的篝火,望见了一生难忘的情景,两条狼一前一后,呈一条直线,前面的狼高大威猛,后面的狼矮小瘦削。
前狼挣扎着向前,后狼拼死咬住前狼的尾巴,试图阻止它的步伐。
父亲认出了后狼就是瞎眼狼。
父亲“嗨一嗨一”地叫了两声,这是以往瞎眼狼尾随支队,他抛给它食物时,惯常的招呼声。
瞎眼狼显然熟悉父亲的呼唤,它更加用力地往回拽前狼,最终前狼让步了,被拖回灌木丛。
父亲长舒一口气,感恩似的分出两块牛皮,投给它们。
父亲说得逆风而行才能到密营。
走了一两里路后,风竟然没了,他等于丧失了唯一的路标。
此时,他听见了背后的声音,回身一望,是那两条狼!瞎眼狼仍叼着前狼的尾巴。
前狼见着父亲,目光柔和多了。
瞎眼狼低低叫着,安慰着陷入绝境的父亲。
父亲仔细打量前狼,发现它是条年轻的公狼,它对瞎眼狼不敢违命,原来是瞎眼狼的儿子啊!父亲说瞎眼狼所叼着的尾巴,是它生命的脐带,也是一道藏在心底的光啊。
天连阴了三天,不见日月,瞎眼狼和它的孩子在前引路,把父亲领出迷途。
他们靠着所剩的煮熟的马靴皮,和山洞的骨头,渡过难关。
而那些骨头,是瞎眼狼备下的。
而小狼很卖力地想帮他们解决伙食,其间它发现一只雪兔,可它跳跃着要扑的时候,瞎眼狼松开它的尾巴过慢,扑了个空。
母子狼最终带着他,靠近了一个村庄。
父亲说闻到炊烟的气息后,瞎眼狼松开嘴,用两只前瓜激动地刨着地,在雪地打了几个滚,然后起身抖了抖毛,沾在它身上的雪粉飞溅出来,飞进父亲的眼睛,与他的泪水相逢。
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弹孔还在,边缘处的烧灼痕迹清晰可见,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
每到小年的时候,他都要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
所以我落下了一个毛病,每年腊月二十三,我也给我的儿子,讲炖马靴的故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让隐蔽的敌人出来,父亲不顾严寒,脱下秋衣用树杈挑起来,还大声咳嗽,这表现了父亲的机智与勇敢。
B.父亲撤退时不忘拿走中弹的秋衣这一情节,看似闲笔,实则在结构上为文章后文写秋衣的去向埋下了伏笔。
C.标题“炖马靴”简洁醒目,既吸引了读者,又贯穿全文内容,是小说的线索,“炖马靴”体现了父亲的革命精神。
D.小说以“我”的口吻主要叙述了父亲与敌人战斗、瞎眼狼和小狼带父亲走出困境的故事,情节简单,但扣人心弦。
2.小说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在“残酷的战争中体现了一丝温馨”,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于各方军阀的混战,各种政权此起彼伏,但思想领域也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尤其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人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
北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
同时,先进刊物的发表给中华大地时常刮来新思想的浪潮,这些都塑造了那个时代的独特的进步青年。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这些青年们走上街头抗议,不仅仅表达他们对腐败无能的统治者的不满,对列强侵占国土的强烈谴责,更是在发出他们这一代人对于这个残破的国家的呐喊,向人们昭告着这个时代的进步青年们对这个国家还有希望,他们还在为这个国家的存亡殚精竭虑,他们还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抱有美好的希冀!这场运动留下一个非常可贵的精神财富——希望,正是这笔精神财富支撑着后来的先烈们去战斗、开辟与探索。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勇敢追求未来的精神值得一百年后我们的青年和学生思考与学习。
(“前尘尽后”微博2018年11月12日,有删改)
材料二: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他租住的上海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即今天的南昌路100弄2号,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撰写发刊词《敬告青年》。
同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决定给中国的青年办本杂志。
36岁的他,满腔热情地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一代新青年身上。
他在发刊词中列举“新青年的六大标准”,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100多年后的今天,伫立在两层小楼前,重读这篇3000多字的《敬告青年》,仍有振聋发聩之感:先有新青年,才有新国家,青年才是国家未来的主人。
如今,青年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聆听历史深处那热烈的憧憬、热情的冀望。
“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独立、进取、开放、脚踏实地、富于理性的一代人,正在为了新时代的光荣和梦想,奋发前行。
(《光明日报》2018年11月08日,有删改)
材料三:
1896年10月,高君宇出生在当地一个有名望的封建大户人家。
受父亲的影响,他思想活跃,接纳新生事物,向往变革与革命。
1916年,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各种进步社团,广泛接触有进步思想的老师和学生,在北大崭露头角,成为学生领袖。
1919年参加并领导了五四运动,带领学生上街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组织各校罢课,发表革命文章。
高君宇也以其“弘毅果敢”的爱国壮举,被誉为“中国青年革命之健将”。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高君宇是全国50余名党员之一。
1924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
1925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时年29岁。
伟大的信仰让高君宇充满力量,他因奔波不息积劳成疾,却不顾个人安危,随时准备为革命付出自己的生命。
他如同闪电一般,划破旧世界的黑暗,悄然点亮中国的未来。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这是高君宇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人民日报》2018年04月18日,有删改)
材料四:
2018年5月4日,中国青年报与腾讯QQ联合发布《00后画像报告》。
(中青在线2018年05月07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等影响下,北京大学学生拥有了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
B.陈独秀将国家希望寄托在一代新青年身上,在杂志的发刊词中提出理想中的青年的标准,强调了新青年对于新国家的意义所在。
C.高君宇思想活跃,考进北大后参加各种进步社团,成为学生领袖,参加并领导了五四运动。
D.对于“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现代化强国”,约八成的00后受访者表示知情,约三成00后受访者表示要“发奋努力,为实现强国目标尽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运动中,学生和青年走上街头抗议,表达愤怒,发出呐喊,表明了学生和青年才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B.高君宇冲破家庭阻碍,积极投身革命,参与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是那个时代青年的杰出代表。
C.绝大多数00后积极向上,认识到个人努力对成功的重要性,同时,其中一些人也相信个人天赋和良好机遇的作用。
D.前三则都淡及20世纪前期的中国青年,他们在国家民族的危急存亡关头的英勇事迹和可贵精神,给现代中国的青年树立了榜样。
3.结合前三则材料,分析要让新时代的青年,在时代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国的GPS、俄罗斯的 GLONASS、欧洲的 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起被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国际委员会确认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近年来,全球卫星导航,发展迅速,位置服务和道路应用在卫星导航市场占主导位置。
未来几年,随着车辆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取得发展,它们将成为推动面向GNSS道路应用和服务的主要驱
动力。
GNSS信息可提供汽车服务,包括精确导航和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如“电子眼”定位信息、可用停车位、天气动态更新和交通预警等)。
此外,随着无人机的崛起,未来无人机市场份额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摘编自《2018年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前瞻网2019.1.2)
材料二: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是使用卫星信号来确定用户接收机位置的系统。
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提供全球定位服务的有,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 GLONASS系统,处于完全运行状态。
此外,中国的北斗系统(也称为 Compass),欧盟的 Galileo系统,正在全球部署的进程中。
在上述四种全球导航系统中,美国的GPS从1994年起提供全球定位服务,是历史最悠久的系统。
GPS系统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更新,以提供更多的信号和更精准的定位服务。
GLO-NASS系统于2011年10月正式运行,提供全球定位服务。
俄罗斯通过使用新型 GLONASS-K卫星,发射与GPS和 Galileo类似的信号,持续的对系统进行更新升级。
北斗系统于2011年12月开始,提供有限的初始服务,2012年9月正式公布。
公布之初,北斗的空间段包括15颗卫星,向亚太地区提供区域定位服务。
据发布的规划,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设计划于2020年完成,提供特色服务。
2035年,中国还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
自2018年底,北斗三号工程建成基本系统、开通全球服务以来,北斗系统运行平稳,经全球范围测试评估,在全球区域定位精度优于10米,在亚太区城定位精度优于5米,满足指标要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年将继续高密度全球组网,计划发射8-10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所有MEO卫星发射,进一步完善全球系统星座布局,全面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
摘编自《四大全球导航系统,全球一体化谁更胜一筹》,搜狐网2019.3.7)
材料三:
l1月5日凌晨1点43分,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工程
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全部发射完毕,标志着该轨道组网顺利完成,为2020年完成北斗全球组网打下坚实基础。
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由MEO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卫星)、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包括24颗MEO卫星,3颗GEO卫星和3颗IGSO卫星。
这种由中国独创的三种不同轨道混合星座布局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既能覆盖全球,同时又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其中,北斗所具备的短报文功能更是“独门绝技”,成功把导航和通信融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双向通信,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创新。
目前,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已进入决战决胜冲刺阶段,后续还将发射6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全面建成北斗全球系统。
届时,北斗将成为覆盖全球、性能先进的卫星导航系统。
今后无论到世界哪个角落,人们都可以靠中国的卫星导航服务寻找到方向。
(摘编自《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北斗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央视新闻客户端2019.11.5)
1.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2025年,在累计收入方面,道路应用和位置服务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细分市场中占比将超过93%。
B.车辆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发展,将成为推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道路应用和定位服务的主要驱动力。
C.美国的GPS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中历史最悠久的系统,也将是全球定位服务最精准的导航系统。
D.在亚太地区,中国北斗系统在2012年9月公布之初便提供区域定位服务,2018年底其定位精度优于5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能够提供全球定位服务的有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
B.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为2020年完成北斗全球组网打下坚实基础。
C.我国将在后续再发射6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到那时北斗将成为覆盖全球、性能先进的卫星导航系统。
D.全面建成北斗全球系统之后,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人们都可以靠中国的卫星导航服务精准寻找到方向。
3.就全球导航系统建设而言,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创新”?请结合材料简要归纳。
4、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1)雷渊,字希颜,应州浑源人。
父思,名进士
...行于世。
渊庶出,年最幼,诸
..,仕至同知北京转运使,注《易》
兄不齿。
父殁,不能安于家,乃发愤入太学
..。
衣弊履穿,坐榻无席,自以跣露,恒兀坐读书,不迎送宾客,人皆以为倨。
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后改东平,河朔重兵所在,骄将悍卒倚外敌为重,自行台以下皆摩抚之。
渊出入军中,偃然不为屈。
不数月,闾巷间多画渊像,虽大将不敢以新进书生遇之。
寻迁东阿令,转徐州观察判官,拜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出巡郡邑所至有威誉,奸豪不法者立箠杀之。
至蔡州,杖杀五百人,时号曰“雷半千”。
坐此为人所讼,罢去。
倒回谷之役,渊尝上书破朝臣孤注之论,引援深切,灼然易见。
主兵者沮之,策竟不行。
为人躯干雄伟,颜渥丹,
眼如望洋,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惩创,然亦不能变也。
为文章诗喜新奇。
初登第摄
遂平县事,年少气税,击豪右
..,发奸伏,一邑大震,称为神明。
尝擅笞州魁吏,州檄召之不应,罢去。
后凡居一职辄震耀,亦坐此不达。
(节选自《金史雷渊传》)
(2)雷渊,崇庆二年进士,授泾州录事,不赴,改东平府录事,以劳绩遥领东阿县令。
东平,河朔重兵处也,骄将悍卒不可制。
渊出入军中,偃然不为屈。
不数月,家有渊画像。
虽大将亦不敢以书生遇之。
调徐州观察判官,拜监察御史,巡行河南,搒掠藏吏,风采凛凛。
蔡下一兵与权贵人有连,时以药毒民家马牛,以小直胁取之。
渊捕得,数以前后罪,杖杀之。
老幼聚观,万口称快,然亦坐是失官。
先是,北兵突入倒回谷,势甚张。
平章芮公逆击之,突骑退走,填压溪谷中,不可胜算。
诸将议不定,释之勿追。
渊请急歼之,主兵者不能用。
后闻北兵狼狈而西,马多不暇入衔,始悔不从渊言。
渊学甚博,文甚奇。
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摧折,卒不能变也。
(节选自宋濂《哀志士辞》)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B.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C.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D.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科举考试共分四级,依次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举人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B.《易》,《五经》之一,它既是儒家经典,也是道家经典。
《易》又称《周易》;后因尊儒尊孔,又称之为《易经》。
C.太学,是中国古代国立最高等学府。
入太学学习亦可称为“受业太学”、“游太学”、“观太学”;管理者称祭酒。
D.豪右,封建社会中的富豪家族。
汉代以右为上,故称豪右。
与之对应的是闾左;而在一般的兵车,侍卫在右卫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雷渊在东平做官前,当地骄将悍卒挟外敌自重;其上任后,便扭转了骄将悍卒不可制的局面,因此受到百姓拥戴。
B.前文概况写,后文详写,叙写了雷渊敢于惩治赃吏,处置权贵手下作恶多端的士兵。
其本人也因此被免了官职。
C.倒回谷一战的记叙,前文对人物描写较为粗糙;后文则写出主战、主和两派人物,从侧面表现雷渊的军事谋划能力。
D.两文都重点记叙了雷渊的铮铮风骨,嫉恶如仇的秉性。
写他遇有不平之事,则慷慨激昂、痛斥邪恶,较为生动形象。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惩创,然亦不能变也。
(2)时以药毒民家马牛,以小直胁取之。
渊捕得,数以前后罪,杖杀之。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①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②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①锦字:《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善属文。
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
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诗寄滔。
②元戎:主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女主人公是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她目睹皇城奢靡的生活,联想到夫君征戍在外,顿生愤懑不平之情与深切思念。
B.颔联的“心随明月到胡天”与李白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手法相似,都将明月当作心灵相通的媒介,都表达出对远人的担忧与牵挂。
C.颈联上句借用典故表现女主人公的绵绵愁思,回文诗可以反复回旋地阅读,恰若思妇情意百转千回;下句的“笑”字运用了拟人手法。
D.尾联写女主人公不问夫君问主帅,何时才能燕然记功,战胜而还,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相关联,赋予了本诗更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2.诗歌首联历来为人称道,其中“莺啼燕语报新年”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2)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
士也罔极,_____________。
(《诗经·氓》)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4)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5)东南形胜,三吴都会,_____________。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
7、微写作
在西班牙举行的一场自行车赛上,车手伊斯梅尔·埃斯特万在距离终点只有 300 米时不幸遭遇爆胎,他只能扛起
自行车跑向终点。
而此时他身后的竞争对手奥古斯汀·纳瓦罗拒绝超越对手,慢慢地跟随其身后。
后来,埃斯特万想把奖牌送给纳瓦罗,但遭到了婉拒。
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 150 字。
①这一消息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发表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
②请发挥想象,描写当时比赛终点的场景。
要求:具体、形象,有画面感。
③请以“对手”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8、根据下列情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欢歌热舞闹新春。
春晚是几代人的“春节标配”,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是除夕夜人们的共同期盼。
下面是2019年以“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为主题的春节联欢晚会的部分节目。
请从下列五个节目中选择两个作为上下节目撰写一段串词,不超过90字。
①《我们都是追梦人》(歌舞)②《妙言趣语》(相声)③《锦锈梨园》(戏曲)
④《可爱的中国》(朗诵)⑤《占位子》(小品)
9、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者:亚历山大•蒲柏
整个自然都是艺术,不过你不领悟;
一切偶然都是规定,只是你没看清;
一切不协,是你不理解的和谐;
一切局部的祸,乃是全体的福;
高傲可鄙,因为它不近情理。
凡存在都合理,这就是清楚的道理。
亚历山大·蒲柏(1688~1744),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
他的这首小诗是由一系列警句组成的。
而这些警句是包含了一个大道理的。
请细读“一切不协,是你不理解的和谐;一切局部的祸,乃是全体的福”两句,并谈谈这两句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