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
一. 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二上》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是学生在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乘法的单元。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些内容在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数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三位数时,可能会遇到计算困难和出错的情况。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和掌握这些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
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乘法
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
与数学学习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
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
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表内乘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位数乘一位
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讲解与示范:讲解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三位
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计算的步骤和规律。

3.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计算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计算
方法,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心得。

4.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计算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了
解乘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
表内乘法(二)
三位数乘一位数:
A×B=C
A B C
a b ab
a00
0b0
两位数乘两位数:
A×B=C
A B C
a b ab+0
a00+ab
0b0+ab
两位数乘三位数:
A×B=C
A B C
a b ab+0+0
a00+ab+0
0b0+ab+0
八. 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能否正确进行计算。

2.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积极分享自己的心得和解题方法。

3.学生对乘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程度。

九. 说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本节课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进行复习和巩固。

2.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3.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知识点儿整理:
《人教版数学二上》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a.先将三位数的每一位与一位数相乘,得到三个乘积。

b.将三个乘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a.先将两位数的每一位与另一位数的每一位相乘,得到四个乘积。

b.将四个乘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3.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a.先将两位数的每一位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得到六个乘积。

b.将六个乘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4.乘法计算的运算顺序:
a.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法运算。

b.如果有多个乘法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5.乘法计算的估算方法:
a.通过观察和比较,对乘积进行估算。

b.利用乘法的性质,如“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乘以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等进行估算。

6.乘法计算的验算方法:
a.通过加法或除法等方式,对乘积进行验证。

b.利用乘法的逆运算——除法,对乘积进行验证。

7.乘法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a.计算购物时的总价和找零。

b.计算制作物品所需的材料数量。

c.计算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如行驶距离、行驶时间等。

8.乘法计算的拓展知识:
a.乘法的意义和性质,如乘法的分配律、结合律等。

b.乘法口诀和乘法表的运用。

c.乘法运算在更高级数学领域的应用,如代数、几何等。

以上是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这些知识点,并通过练习和应用让学生熟练运用乘法计算方法。

同步作业练习题:
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题:
a.计算 234 × 5 得到的结果是 ___。

b.计算 567 × 3 得到的结果是 ___。

c.计算 890 × 2 得到的结果是 ___。

a.1170
b.1701
c.178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
a.计算 12 × 34 得到的结果是 ___。

b.计算 45 × 23 得到的结果是 ___。

c.计算 76 × 58 得到的结果是 ___。

b.1035
c.4408
3.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练习题:
a.计算 12 × 456 得到的结果是 ___。

b.计算 34 × 478 得到的结果是 ___。

c.计算 56 × 234 得到的结果是 ___。

a.5472
b.16252
c.13264
4.乘法计算的运算顺序练习题:
a.计算 12 × 34 + 56 得到的结果是 ___。

b.计算 45 × 23 - 67 得到的结果是 ___。

c.计算 76 × 58 + 45 得到的结果是 ___。

c.4393
5.乘法计算的估算方法练习题:
a.估算 12 × 34 的结果(提示:可以将12估算为10,34估算
为30)。

b.估算 45 × 23 的结果(提示:可以将45估算为50,23估算
为20)。

c.估算 76 × 58 的结果(提示:可以将76估算为80,58估算
为60)。

b.1000
c.4000
6.乘法计算的验算方法练习题:
a.计算 12 × 34,然后用加法验证结果(将12分解为10+2,将
34分解为30+4,然后进行计算)。

b.计算 45 × 23,然后用除法验证结果(将23分解为20+3,将
45分解为40+5,然后进行计算)。

c.计算 76 × 58,然后用除法验证结果(将58分解为50+8,将
76分解为70+6,然后进行计算)。

a.结果正确。

b.结果正确。

c.结果正确。

7.乘法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练习题:
a.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34元,书店打八折出售,小明需
要支付多少钱?
b.小华制作一个模型,需要2米长的木头和3米长的铁丝,如
果木头和铁丝的价格分别是每米10元和每米15元,小华需要支付多
少钱?
c.小刚骑自行车去学校,速度是每小时15公里,行驶了40分
钟到达学校,小刚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a.187.2元
b.110元
c.30公里
以上是本节课的同步作业练习题及其答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给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