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时目标
1.知道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问题导入
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这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有关。

那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怎样的?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知识点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会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产生巨大的影响。

2.计划生育
(1)意义
为了控制____________和提高____________,我国已经把____________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具体要求
①晚婚:比法定结婚年龄晚________年结婚;
②晚育:婚后初次生育时达到________年龄;
③少生:稳定________水平;
④优生:通过男女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孩子。

知识点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1.负面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正面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等。

知识点三生物入侵
1.概念
科学家把生物随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迁移到______________中并对________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作生物入侵。

2.特点
生物入侵不受________和________的限制,并且随着__________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人们的____________而迅速传播开来。

3.预防
预防生物入侵,应当提高对____________危害的认识,在确实需要引进外来物种时,必须有严格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手续。

出入境部门要加强对____________的检查。

1.下列当今世界的几大问题中,与我国人口过度增长有关的问题是( )
①粮食问题
②环境问题
③能源问题
④资源问题
⑤教育、医疗、就业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2.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
B.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C.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D.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
3.下列人类行为对环境保护有利的是( )
A.尽量使用旅馆中的一次性洗漱用品
B.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
C.大量引入国外优势树种
D.举办禾花雀美食节
探究点人口增长与粮食、资源、污染的关系
【情景展示】图4-7-1是以1990~1997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污染变化情况为依据绘制的20世纪及未来50年曲线图。

图4-7-1
【问题探究】
1.导致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造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导致一定时间人均粮食迅速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4.从曲线图中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应当怎么做?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从图中曲线看,随着人口的增长,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盲目的开发利用,造成了自然资源逐渐减少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人口增长又大量占用耕地,制约了粮食生产,使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减少。

因此,人类必须控制自己,要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发展,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典例] 地球人口激增,下列哪些现象可能会发生( )
①空气清新
②资源消耗增多
③环境质量改善
④森林砍伐减少
⑤山地开发加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
D.②⑤
[答案] D
[解析] 人口增多对资源的消耗会增多,需要的空间也会加大,对山地、海洋、林地等的开发会加剧。

人口增多还会消耗很多的氧气,环境破坏也会加剧,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增多,加大森林砍伐力度。

[方法点拨] 困扰地球的十个环境因素: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森林锐减;酸雨蔓延;土地荒漠化;有害排放物有增无减;污水横流;垃圾成山;物种濒临灭绝;耕地减少。

课内小结
课外链接
水华
图4-7-2
水华,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钾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

“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

另外,海水中若出现类似现象(一般呈红色)则称为赤潮。

一、选择题
1.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是( )
A.提高粮食产量 B.实行计划生育
C.降低人口死亡率 D.提高土地利用率
2.2017·丽水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
B.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3.2016·宜兴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B.环境改变与破坏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排放污水
D.目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4.2016·绵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下列哪项做法值得提倡( )
A.预防传染病,使用一次性筷子
B.减轻白色污染,重拾菜篮子
C.响应国家二孩政策,多生优育
D.减轻水污染,使用含磷洗衣粉
5.夏日的微风,带着大自然炽热的生命气息。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已根植你的心底。

下列叙述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6.2017·成都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曾经有着茂密的森林植被,但后来许多地区变成了荒山秃岭。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频繁 B.寒流长期侵袭
C.人类过度砍伐 D.常年干旱缺水
7.2017·昆明共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昆明人在行动。

我们提倡的是( ) A.小草在呼吸,脚下要留情
B.家住盘龙江,污水直接排
C.公园鲜花美,采来嗅花香
D.徒步游西山,树干刻字迹
8.2016·广东我国政府推行了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的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有利于卫生防疫
B.为造纸厂节约生产成本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为每个家庭节约资金
9.2017·宿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过度增长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B.人口猛增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C.人口猛增会引发多种社会问题
D.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以使人口无限增长
二、非选择题
10.请阅读下面文章后,回答问题。

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地,以前曾盛长森林和草原。

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使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土质贫瘠,经过干旱风沙活动,草原急速退化成沙漠。

有人把科尔沁沙地称作“人造沙漠”。

沙漠是丧失了生产能力的土地,一旦形成,不仅恶化了气候,还破坏了许多动物栖息的场所,更为严重的是任其发展,就难以自行恢复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

(1)说“沙漠是丧失了生产能力的土地”,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生态系统的生产者________________难以自行恢复,赖以生存的消费者____________包括人也难以在此生息。

(2)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造成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因素,即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坏了这里的植被,进而导致土质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____,急速退化为沙漠。

(3)土地的沙漠化将严重地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科尔沁沙地演变的事实,警告人们应遵循法则,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更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要大规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使人类与自然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详解详析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1.资源环境社会
2.(1)人口数量人口素质计划生育
(2)①2~3 ②晚婚③低生育④婚前体检
孕妇定期检查身体
知识点二 1.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
2.植树造林救治并放归野鸟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三 1.商品贸易人员往来新的环境环境
2.时间国界全球贸易频繁交往
3.生物入侵科学论证申报审批有害生物
【牛刀小试】
1.A 2.A 3.B
【课时作业】
1.B
2.A [解析]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

3.C [解析]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

4.B [解析] 塑料购物袋容易造成白色污染,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

5.C [解析] 多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浪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环境,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6.C [解析] 由于人们对植被的过度砍伐,使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导致黄土高原变成荒山秃岭。

7.A [解析] 经常踩踏小草,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小草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小草死亡;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可严重污染环境,与文明城市的要求不相符;爱护花草树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摘公园里的鲜花破坏了环境,不符合文明城市要求;在树干上刻字,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还破坏树皮,影响树的生长。

8.C [解析] 森林资源可以提供木材,我国已在初中、小学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这有利于节约木材,保护森林,保护森林资源。

9.D [解析] 粮食问题虽然是制约人口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一,但人不是解决了吃饭问题就能够生存的,衣、住、行、资源、环境以及教育、医疗和就业等众多问题,同样制约着人口的增长。

10.(1)干旱和多风沙森林和草原植被
各种动物
(2)人为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贫瘠
干旱多风沙
(3)保护生态环境植树种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