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引擎》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学设计
A.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1.课程标准: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我的理解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尤其是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2.教学内容定位:
《人类文明的引擎》一课主要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
学习本课内容可以把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等知识放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来考察。
(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但是对于两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理解并不深刻。
因此本课重点让学生科技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2.能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
3.学生能正确评价科学家对科技进步的贡献,能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概括科技促进生产发展的史实,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让学生联系具体史实,了解科技进步对生产效率提高的作用,从而认识科技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巨大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进步是人类追求进步的产物,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2.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五、板书设计
一、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三、蒸汽机和电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2)推动政治民主化
(3)推动城市化进程
(4)改变、丰富人们的生活
B.课堂系统部分
导入:
蒸汽机和电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法拉第西门子格拉姆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