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筋保护层的常见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环境类别 一 二a 二b 三a 三b
板、墙、壳 15 20 25 30 40
梁、柱、杆 20 25 35 40 50
注: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 5mm; 2 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图示五
三、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质量 控制措施
(1)在设计图纸中,对保护层的厚度会根据情况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图 纸的要求来绑扎钢筋。施工中不使用相应的标准垫块,有时为图省事乱用垫 块或少用垫块而导致保护层偏差。 (2)注重钢筋的翻样工作。施工单位的翻样人员应熟悉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翻样时箍筋的翻样尺寸要正确。对一些钢筋密集,复杂的梁、柱交接处,主 梁与次梁的交接处必须放实样,合理安排各方向的主筋与副筋位置。同时确 保钢筋在制作时的尺寸正确,给施工现场钢筋安装、绑扎节点创造条件。避 免由于交接点处钢筋密集无法安装而造成钢筋挤占保护层位置,从而发生露 筋的情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提倡文明施工,注意成品保护。已绑扎成型并 经验收的钢筋网上施工人员毫无禁忌地乱踩乱踏,甚至将设备器具压在 上面,造成支撑马墩和垫块被压扁或踩倒,以及混凝土内钢筋弯曲变型 或位移。这样就会使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得不到保证。还有在混凝土 浇捣过程中振捣无序,局部振捣过分或振动棒触及钢筋骨架,也会使钢 筋骨架变形、错位,使保护层厚度不均。因此,在混凝土浇捣施工中, 应做到规范操作,除了对易于偏位的钢筋应作有效的固定外,应有专人 指挥监督,严禁人员在钢筋上随意行走,振捣要按操作规范要求认真有 序操作,振动捧不得随意触及钢筋骨架。
环境类别的划分
环境类别 一
a 二
b
条件
室内正常环境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 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 触的环境
三
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 滨海室外环境
四
海水环境
五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图示二
图示三
图示四
二、钢筋保护层厚度超标原因
1、设计考虑欠缺:设计单位由于对施工方面考虑欠细,有些常规的设计截面 与施工的实际情况不协调,比如井字梁梁底,主次梁和横框架梁交接处,两个 方向的钢筋保护层均一样,造成了钢筋纵横交叉,产生叠合现象,此部位较易 造成搭在次梁横向框架上的板的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偏小甚至露筋现象见图五。 2、施工操作不规范 (1)混凝土现浇板在施工过程中,钢筋绑扎时其位置往 往很规范,但到混凝土浇筑时,操作工人踩踏钢筋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上层钢 筋局部变形下弯。(2)混凝土剪力墙侧面的保护层垫块在施工过程中虽然按 要求进行了绑扎,但支设模板时的震动使垫块松动、移位,甚至脱落。
少,影响结构受力,因此需要根据耐久性要求规定不同使用环境的混凝土保 护层最小厚度,以保证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钢筋不发生降低结构可靠度的 锈蚀。
3.对有防火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及预应力构件,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
求是,为了保证构件在火灾中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确定的耐火限的这段时间 里,构件不会失去支持能力。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滨海室外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的规定环境类别的划分一钢筋保护层厚度超标的危害1钢筋保护层厚度过薄的危害钢筋保护层厚度过薄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表面混凝土脱落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减小结构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见图示二三
关于 钢筋保护层
常见问题
钢筋保护层的定义
(3)模板制作的尺寸偏差也会导致保护层的超标,所以还要注意模板工程的 制作和安装。制作要规范、尺寸要精确,特别是缩模现象很容易导致钢筋保护 层偏小甚至发生露筋现象。 (4)重视钢筋的绑扎成型工序。绑扎时要按图纸、规范操作。保证钢筋骨架 各部分尺寸及精度,确保主筋位置的安放准确,是避免出现钢筋保护层偏差的 前提。 对一些复杂的梁板结构,以及纵横交错的梁柱交接点应在认真交底的基 础上,合理安插主、次梁结构主钢筋的位置,并注意施工顺序,避免出现钢筋 挤占保护层的情况。 (5)安放、绑扎固定钢筋保护层垫块应作为钢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个是垫块设置的数量不够,导致钢筋下沉或垫块被压碎、变形的情况屡有发 生。再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垫块的混用、乱用,梁、板混凝土的钢筋保护 层,即使是相同标号的,其保护层要求也不相同,但在施工现场,有的工人将 梁的垫块用作板筋的垫块,而将板筋的垫块用作梁的垫块。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 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 土,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 (包括箍筋、 构造筋、分布筋等) 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 最小距离(这是2010版本的新规范对前版本 的修改,不再是受力纵筋表面至混凝土表 面的距离;新规范的修改使得保护层厚度 有所增加) 。
注: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的规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 控制
一、钢筋保护层厚度超标的危害
1、钢筋保护层厚度过薄的危害 钢筋保护层厚度过薄,容易造成钢筋露 筋或表面混凝土脱落,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减小,结构构件整体性受 到破坏(见图示二、三)。 2、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厚的危害 (1)构件宜横向开裂。工程实践证明,当混凝土构件纵向主筋保护层厚度 大于40mm时,其表面极易出现垂直主筋方向的多处规划性横向裂纹,大 大消弱了保护层的作用,加速主筋的锈蚀,最终导致构件提前破坏(见图 示四) 。 (2)降低构件承载力。如果保护层厚度从标准15mm增大至25mm时,其 承载能力将降低26%左右。
图示一
钢筋保护层的作用
1.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成 的复合材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是它们共同工作的基础, 从钢筋粘结锚固角度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钢筋与 其周围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强度。
2.钢筋裸露在大气或者其他介质中,容易受蚀生锈,使得钢筋的有效截面减
钢筋定位控制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