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实验室到生产应用和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高精度定时设备问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军转民 45
人
员上山执行任务。
当时所在的地区是西藏一个边境县,人口仅有两万多人,经济发展十分落后。
“最好”的医院,其实只有简单的一两间房子,一个医生。
情况十分紧急,时间就是生命。
在丁其洪的带领下,试验队联系车辆,采取连续对开,两边接力的形式,连夜奔波四、五个小时终于在凌晨两点赶到了县城医院,经过会诊,医院向试验队下发了病危通知书。
在危急时刻,队长丁其洪显得非常冷静。
他悄悄地收起了病危通知书,一面向所里汇报情况,一面请求医生想尽一切办法全力抢救。
而当病号的病情刚有好转,已经40多个小时没合眼的丁其洪,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又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回试验地。
高原复杂多变的天气及常年累月刮的大风大大增加了试验难度。
在试验队员的登山途中,由于天气时雪时晴,经常是车开到一半就再也开不上去了。
为了赶进度,大家只能徒步上山,在雪山上负重爬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缺氧环境下人体机能下降费劲不说,由于雪太厚,常常是深一脚浅一脚,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大跟头。
从驻地到工作地虽说只有200多米的距离,每次
丁队长都主动要求背几十斤重的装备器材,这么短的距离有时要“走”一个半小时。
十几米高的防风罩顶上是圆弧形的球面,球顶寒风凛冽,人根本就站不稳,而安装几十公斤重的设备又需要一步一喘的爬上稳定性差、又窄又险的软梯。
“我先来”,丁队长一马当先地爬上扶梯,挂好安全绳,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为了节省时间,尽早完成任务,丁其洪带领大家放弃了住在条件相对优越的山下,主动要求住在阵地的帐篷里。
丁其洪以身作则,亲自上阵安装天
线,爬高台、架设备。
他身体瘦弱,却毫不含糊地带领队员顶风冒雪工作。
晚上,丁队长还不停地向大家嘘寒问暖,时刻关心着每一个队员的身体状况。
不停给大家加油鼓劲,他的乐观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艰苦的环境锻炼人,也能赢得信任,这话一点不假。
当航天雄鹰凯旋的时候,用户单位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发来感谢信,表达了对赴藏试验队的由衷谢意。
“我们要像雪域高原上那一只只雄鹰一样,目标就是下一座高峰。
”对于多次获得各项荣誉,他总是轻描淡写,心存感激,不忘感谢他的团队。
丁其洪爱岗敬业、顽强刻苦
的精神宛如一面闪光的旗帜,他用不懈的努力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后标营路35号8511研究所)............................................................
............................................................
打通实验室到生产应用和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高精度定时设备问世
近日,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制成功并交付高精度定时设备,该设备内置铯原子钟,与外频标铯钟同步后,10小时之内同步偏差精确到小于5纳秒,设备将10个小时之内自主保持时间。
该设备支持多频率基准信号输出,时差测量结果的实时显示,可接收全球导航系统信号模块参考时间信息,在参考丢失时具有输出连续高精度的时间信号的能力,内置电池,可保证外部供电掉电后1小时内正常工作。
为了满足搬运的需求,并且保证技术指标,在运输过程中,在四个角绑定弹簧内置减振结构进行减震,防止振动对内置铯原子钟产生影响。
所有的守时钟组都需要高精度的定时设备,这是调整相位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高精度频率和相位测量设备在无线电通信、交通提速、深空探索、卫星导航、精确打击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高精度的频率测量和相位比对设备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项目负责人于航介绍道:“设备顺利研制成功和203所技术积累是分不开的,在此之前我们已对双混频时差和相位微跃技术在理论上做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并研制成功了国内首台高精度相位微跃计,这是计量科研项目产品转化的结果。
”203所通过常年技术积累,实现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应用和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党明朝 吴巍)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