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实际运用 对联”专题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的实际运用•对联”专题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

2.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解答对联题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
提高解答对联题的能力。

复习设想:
借典型例题的分析,总结对联题考查规律,制定复习策略,再辅以练习,深化提高解题能力。

复习课时:
一课时。

复习程序:
一、导入复习内容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很有文化韵味,我想,这里也有“对联”的一份功劳,由各地电视台选送的对联富有地方特色。

同学们猜猜,浙江与江苏台选送的对联会突出哪些景点和特产?
出示对联:
横批:联袂贺春浙江: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江苏: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这副对联简洁明了,诗意连连;江浙特色,尽在其中!
对联,是一种富含文化古典气息的文学形式,在近两年的中考语
文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内容由课内诗文涉及到各种各样课外知识,题型也是多姿多彩。

这节课让我们通过对中考典型例题的分析,推测其考查导向,来制定复习策略。

二、了解对联常识
要想在中考卷中做好对联类试题,首先应当了解对联的一般常识,掌握这种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学形式的特征。

对偶是对联最基本的修辞手法。

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

如:名
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3. 意义相关。

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
体。

4.节奏相合。

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5.平仄相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
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 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

另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三、典型例题分析
类型一:考查对联基本常识。

1、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改写题)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下面加“”的一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月送花香浮小院”(选择题)
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
3、为2005年春节晚会上出现的一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名胜古迹题)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
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填字题)上联:轻风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
解题对策:了解对联常识(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
类型二:根据材料或书本内容做对联。

1、阅读下面文字,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对联。

(撰写题)
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业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人物。

“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

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

上联: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

2、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名著题)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3、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后的苦闷抑郁之情。

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

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古诗文题)
4、张军等同学成立了“对联研究小组”,你作为小组成员参与下列对联组的分类:(综合性学习题)
(A.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
(1)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2)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读书()
(3)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者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4)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解题对策:加强诗文积累(背诵+理解+运用)
类型三:对联其他类型:
1、下面是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副对联,你能从语言、内容、哲理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这副对联的妙处吗?(简答赏析题)
青海: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甘肃: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2、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成为晚会的精彩亮点之一。

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副对联前面的横线上分别填写出省名。

3、邻居王阿妹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

(语言运用题)
解题对策:提高鉴赏能力(内容、情感、哲理、)
四、拓展性练习
(题目略)
五、内容小结
题型上:
上联:选择题、拓展题、撰写题、简答题,题题各异
下联:常识类、诗文类、名著类、赏析类,类类不同
横批:多多积累
策略上:
了解对联常识
加强诗文积累
关注名胜古迹
增加名著阅读
提高鉴赏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