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例手外伤的急诊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5例手外伤的急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总结手外伤急诊治疗的方法与体会。

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125例手外伤患者的急诊治疗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

结果125例患者中,有117例患者(93.6%)经系统治疗后伤口全部实现Ⅰ期基本或全部愈合,其余8例患者(6.4%)在治疗后48 h内出现创面感染,经针对性地消除感染治疗后伤口基本愈合。

术后随访显示患者手部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手外伤的及时、系统治疗是快速恢复手部功能的关键,因此,在手外伤的临床治疗上要注意抓住抢救时机。

标签:手外伤;急诊;处理;抢救时机
手外伤是创伤急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手外伤患者占急诊创伤患者的17%~29%。

手部有着动作轻巧、结构精细、功能高度完善的特点[1],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手外伤急诊治疗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手的外观与功能。

现结合2009年2月~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125例手外伤治疗实例,将急诊治疗方法及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5例患者中,男83例,女42例,年龄3~61岁,平均31.5岁。

其中,切割伤21例、压砸伤34例、绞轧伤23例、摩擦伤13例、烧伤9例、炸伤6例,其余19例患者为其他损伤。

患者中有合并指掌骨骨折与合并肌腱断裂者分别有47例和23例。

患者于发病后10 min~20 h内来本院救治,从发病到入院就诊的平均时间为1.5 h。

入选患者排除了需要实施拇指再造、断指再生、游离皮瓣移植等要在显微条件下进行吻合神经、血管治疗者。

1.2治疗方法
1.2.1 清创早期清创与保留、修复重要组织十分重要,它是恢复功能、避免感染的基础。

对于韧带断裂与骨关节错位要尽早复位并进行妥当固定;血管、神经、肌腱争取做到Ⅰ期修复与愈合[2]。

正常的血液供应是肌腱修复的关键,必须保证肌腱的正常血液供应。

在肌腱修复时,尽量不损伤腱纽和腱周围组织,防止其中的血管受损,有利于快速愈合及术后手功能的尽快恢复[3]。

1.2.2 肌腱的微创修复在对患者实施肌腱手术时需要借助放大镜或者显微镜,尤其是缝合肌腱时,放大倍数在4~6倍为宜,在镜下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肌腱的结构、腱系膜、腱纽与腱表面的微小血管,方便在手术时避开;镜下也能够分辨出变形组织与正常组织,便于准确的缝合肌腱及肌外膜;镜下缝合肌腱时以合适的尼龙线最好,因其抗张强度优异,在后期实施功能锻炼时能够避免被拉断,且创伤小,无明显的异物反应,对肌腱组织也没有明显的损害,保证了无创手术的精度。

1.2.3 术后功能训练有学者认为过早的术后活动是不利的,为保护吻合端,在手术后需要制动3周,而结果却常引起肌腱黏连而不得不实施手术松解。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肌腱愈合后的早期活动能够激发肌腱的内源性愈合,由于运动使得滑膜组织与腱鞘的滑液分泌增多,肌腱愈合处得到充足的营养,从而使肌腱外膜的增生加快,细胞加速分化增殖,肌腱纤维在应力方向上排列整齐,愈合加快。

肌腱移动3~5 mm即能收到预防黏连的效果[4]。

在医生的指导下,手术后24 h即可有意识地忍痛活动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每天2次,每次15 min。

术后第3 天进行1次充分活动,第4~6天每天充分活动2次,第7~10天可每天充分活动3次,第10~15天可每天充分活动4次,2周后每天充分活动6~10次,3周后即可正常活动,以确保手指与关节不肿。

适度的活动关节面可以促使关节内部的结构恢复正常,加大活动幅度也可以很好的避免关节挛缩。

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尽快地恢复手功能,缩短疗程。

手术后医生要耐心指导患者的恢复锻炼,同时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

1.2.4 物理治疗在手术后24 h即可实施分米波治疗与紫外线照射,让患者保持手部与其心脏等高、水平,可以起到预防感染、消肿的作用。

其中,分米波治疗可以加快肌腱愈合,使得肌腱抗张力强度增加,能够加速再生神经功能的恢复[5]。

早期适度的活动并没有制动关节,在创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音频电疗、蜡疗、超声波治疗,可以恢复组织弹性,早期物理治疗与适度手部活动可以有效防止黏连与关节挛缩。

2 结果
125例患者中,有117例患者(93.6%)经系统治疗后伤口全部实现Ⅰ期基本或全部愈合,其余8例患者(6.4%)经治疗后48 h内出现创面感染,经针对性的消除感染治疗后伤口基本愈合。

术后本院对125例患者均进行半年的回访。

回访结果显示,半年后手部神经受损患者的神经均基本吻合并显著恢复。

骨折解剖复位>95%,无骨不连现象,手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总体上显著恢复,不影响日常生活。

3 讨论
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正是由于手部参与了人类的大部分日常活动,因此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手部非常容易受外部因素(如车祸、斗殴、工伤等)影响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手部外伤,给患者带来种种困扰,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基于手部的重要性和手外伤的突发性、严重性的特点,患者要加强危机意识,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在手部发生外伤的第一时间及时入院进行系统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对于手外伤严重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在到达事发现场的第一时间进行止血、包扎、清创等初步现场急救。

入院后的治疗首先要以早期彻底清创为主,根据患者手外伤情况进行皮肤或皮瓣移植等Ⅰ期创面的覆盖;对于手部神经损伤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早期神经修复;神经污染或神经缺损者要进行Ⅱ期皮瓣或皮肤移植。

皮肤或皮瓣移植时要根据患者手部创面的面积大小、损伤部位的功能等适当选择皮瓣或皮肤,一般来说,选择原则为先简后繁、先近后远、先带蒂后游离。

对于手部骨折脱位的患者,要首先对其进行内固定,并力求不影响关节面[5]。

手外伤的治疗应当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治疗越早越好[6]。

另外,手外伤患者要对手部损伤多加看重,万不可将其看成“小伤”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手功能恢复与美观受到影响。

实施复杂手外科急诊的医生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早期处理要综合考虑损伤类型、具体病情,诊断要做到早、精、准,为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最优的治疗,这对手部早期恢复功能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澍寰. 手部创伤的修复[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86.
[2] 诸寅. 手外伤急诊的初步处理[J]. 中国医刊,2008,43(1):12.
[3] 杨喜林,路来金,牛宏伟. 手外科急诊手术234例治疗体会[J]. 辽宁医学,2007,25(5):162-163.
[4] 冉广文,朱庆和. 203例手外伤急诊清创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07,
19(3):280-282.
[5] 苍伟,张明磊,刘玉柱,等. 手外伤的早期处理[J]. 黑龙江医学,2009,26(4):254-255.
[6] 杨秋燕.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外伤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29):105-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