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谈话类节目的交流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02
广播谈话类节目是一种以主持人和嘉宾谈话为中心的节目形式,它对社会热点问题广泛地关注,因为它的形式灵活、视角独特,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因此,是听众非常喜欢的一种节目形式。

在广播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的主导和控制能力决定了其中心地位和作用。

广播谈话类节目是一个互动对话的过程,主持人要想与嘉宾和听众进行良好的交流,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技巧,这样才能让节目更加生动、丰满,达到节目的预期效果。

一、实现主持人与嘉宾良好交流的前提
1.营造轻松、充满亲近感和人情味的谈话氛围虽然“谈话”是广播谈话类节目的目的和核心,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对提升谈话效果的辅助作用,主持人要将人文关怀与谈话主题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使节目更加精彩。

要想和嘉宾的谈话顺畅、舒适,主持人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身的优势,带动全场的气氛,营造轻松、充满亲近感和人情味的谈话氛围,“敲”开嘉宾和听众的心。

节目中,打开话题要尽可能从日常生活开始。

不过,这里所说的“日常化”并不是“平面化”的,而是应当与“生活化”密切相关。

这主要是由于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日常交流变少,更少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因此,谈话类节目就成了一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节目。

所以,在主持谈话类节目时,主持人的语言要尽可能的平和、亲切,准确地抓住观众的心,让节目更有吸引力。

要注意不能题材范围太广、内容太空洞,这样就不能让嘉宾在放松的状态下畅所欲言。

第一,为了让节目的气氛轻松自然,前期准备工作要做足。

做好全方位的准备,才能更好地把握住节目节奏。

第二,要摆正心态,进行平等的交谈。

节目嘉宾
可能是政府官员,或者知名专家学者,也可能是普通老百姓,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嘉宾,主持人都应该不卑不亢,平等对待,以平和、亲切的态度与对方交流。

当然,根据对象的不同,主持人表达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即平等的心理。

第三,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有效的引导。

很多人对着麦克风的时候不能像平时那样轻松自如地进行交流,有些人可能还会故意保持自己的形象,这样就会让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或者语无伦次,或者回避问题。

所以,在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还要适当地对嘉宾进行有效的引导,才能保持节目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2.主持人对节目主旨认识深刻
广播谈话类节目是由主持人、嘉宾两大要素构成的,主持人起着引导作用,嘉宾则起着主体作用。

要想把谈话类节目做好,就要充分发挥两个要素在节目中的作用,把握住整个节目的核心精神,通过主持人和嘉宾的交流和讨论,层层递进,点明主旨。

在每一个环节中,主持人都要紧紧围绕主题,巧妙地使用交流技巧,帮助嘉宾更好地突出主题、加深主题。

主持人必须有自己的主见,并且他所持的见解要与节目的主题相一致;主持人要有一定的经验,能将嘉宾的想法通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清晰地总结出来。

所以,在进行广播谈话类节目时,主持人要对节目主旨有深刻的认识,对嘉宾的背景、经历、思想等有一定的了解,为传达节目主旨做好铺垫。

在节目中,主持人必须随时牢记自己的意图,这个“意图”就是节目主旨。

所以,在和嘉宾交谈时,要始终围绕主题,并通过与嘉宾的交流来明确主旨。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主持人,要考虑到话语的逻辑性、连贯性,
广播谈话类节目的交流技巧
□李彦翔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越来越简单化,很多人深埋在心底的情绪问题
得不到很好的宣泄,长此下去,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身心健康。

为了有效缓解人们的矛盾与压力,广播谈话类节目逐渐出现。

广播谈话类节目具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与受众的距离也更近。

现代传播理论认为,传播是一种传达者与接受者的双向沟通。

最能反映这一沟通的就是广播谈话类节目,这是一种最贴近听众内心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广播谈话类节目有声语言交流技巧
138
2024.02要考虑到嘉宾的话语如何终止,这样才能让谈话最后回到主题上,再次明确、突出地传达出节目主旨。

3.主持人对节目嘉宾充分了解
首先,主持人必须对嘉宾的身份、经历、生活状况、性格特点等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创造一个融洽的对话氛围,找到最适合的谈话方法和内容逻辑,让双方产生共鸣,推动主旨的升华。

其次,主持人要从普通人的命运轨迹、生存状态、情感等方面,找到与嘉宾进行沟通的切入点,选择“聚焦点”,倾听嘉宾的心声,让节目真正成为洞察人生真相的窗口。

最后,在对嘉宾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主持人要在节目中把握节奏,既不会抢嘉宾的风头,又不能任由嘉宾发挥、偏离主题,以保证节目的完整、流畅。

二、节目主持人把握全局的技巧
1.心中有听众,缩短听众与主持人的心理距离在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发展中,如何产生节目效果一直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

这就需要主持人心中要有听众意识,并将听众意识贯穿节目全程。

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主持人所使用的语言不仅要让听众听得懂、能接受,而且还要让听众感到愉悦。

因此,广播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要以对等的身份、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这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能够共情,带领双方一同沉浸
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与嘉宾沟通时,除了要有良好的语言技巧外,还要有一颗丰富敏感的心。

始终把自己的真情流露在嘉宾身上,让他们与节目融为一体,以此来带动听众。

所以,主持人能够和嘉宾在思想、感情上有一定的共鸣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了前期主持人对节目主旨的深刻把握和对嘉宾的充分了解,才能让嘉宾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更好地融入节目当中,让嘉宾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用丰富的情感打动听众。

3.善于倾听,准确捕捉亮点
聆听是沟通的前提。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接受理念也在不断地改变,从接受型向思维型转变,人们更乐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实现更多的信息交互。

这就要求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不但要会表达,而且要善于倾听,一方面,使嘉宾感到自己的话语权利得到了尊重;一方面,主持人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抓住嘉宾话语中的亮点,更好地引导、调动交流进程。

例如《鲁豫有约》节目中的鲁豫,就是一位很好的听众,我们常常能在节目中见到她偏头聆听的画面,这既是一种聆听,也是一种从内心深处默默地
抓住重点、引领话题的过程。

鲁豫表示,在节目中,主持人要有分寸,要时刻关注节目的节奏和交流情况,“我已经习惯了倾听嘉宾的发言,以及听众的反应”。

正因为鲁豫是一位“好听众”,所以她总能捕捉到一个又一个的兴奋点,并将其放大,在谈话节目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同时也让她获得了更多的认同与尊敬。

4.善于引导,把控节目的节奏
节目的节奏很重要。

广播谈话类节目很容易谈着谈着就“散”了,偏离了主题或毫无重点。

主持人应组织围绕节目主题进行讨论,对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细化,次要的或者和话题相关度较低的内容,要尽可能地减少花费的时间。

对与主题无关的谈话苗头,要及时扭转,将话题引导到主题中去。

对于不同意见,主持人要认真听取,并耐心地讲解,不能表现出急躁或不满意。

对于违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的言论,主持人要坚定正确的立场,坚决制止不良言论,做好积极的舆论引导,真正起到对节目的主导作用,对观众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节目主持人与嘉宾交流的技巧
1.主持人良好的语言功底是和嘉宾进行沟通的先决条件
有声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主要手段,而在传媒中,声音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谈话类节目中更是如此。

主持人是节目和听众之间的媒介,主持人的语言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于是,在广播谈话类节目中,语音符号就成了主要角色。

事件的发生、发展,嘉宾的感想和感受,都可以用口语生动地描绘;不同思维和见解,都能透过“有声”的语言,在节目里得到充分的表达。

著名的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提出了一种理论,即人际交往是一种闭合的循环,包括编码、解码和解读。

信息的交换是双向的,人们在发送了一条消息之后,总是要等着得到另一条消息的回应之后才能说出话来。

在访谈节目中,“谈话”是一种被大量使用的语言形式,具有及时、轻松、平等、双向、开放的特点。

只有让受众体验到了语言文字传播的愉悦,广播节目才能长久地占领屏幕的制高点。

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谈话,只有从提问变成了对话,才能让嘉宾更加投入,激发他们的热情,让节目的氛围变得更加热烈,让节目更加精彩。

第一,主持人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

广播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文化功底,这对于在与嘉宾交流时的措辞、表达的准确性和清
139
2024.02
晰度都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与嘉宾进行沟通的先决条件。

第二,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沟通必须要有严谨的逻辑支持。

第三,适当的语气、语调和节奏,是和嘉宾良好沟通的必备条件。

播音主持的语音、语调、选句等,既是外在形式的体现,也是其文化、思想、智慧、情感、审美等方面的体现。

在广播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要把握好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节奏,这样才能更顺畅地与嘉宾和听众沟通,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2.学会记忆和思考
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必须保持冷静、全神贯注,认真倾听、记忆和思考嘉宾的话。

举个例子,主持人要学会在嘉宾的自我介绍之后,记住对方的名字、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

在听的同时,主持人也要积极思考。

例如,当一个话题要结束的时候,怎样很自然地衔接下一个话题;当嘉宾思维卡壳、表达不清的时候,可以给他们一些提示和铺垫,给出嘉宾意思的清晰表达;在嘉宾思维过于跳越,或者说一些不适当的话,或者离题太远的时候,要及时制止,自然地将话题引导回主题。

一个主持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思考能力,那么他就无法准确地判断当前的谈话局势,并及时作出正确的应对。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主持人就必须在交谈的时候,全神贯注,认真聆听和记忆,并尽量消除干扰自己的各种负面因素。

这种影响思维的负面因素,在客观方面,主要是来自环境噪声等的干扰;从主观方面,可能是压力等因素造成。

主持人应将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抛在脑后,保持着平静、专注、严肃的态度,全神贯注地聆听嘉宾和听众的发言,将嘉宾的每一句话都听得清清楚楚。

与此同时,主持人要对所听内容进行全面的记忆和思考。

不过,这样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主持人要有自己的定位,要抓住话题的中心思想,明确话题,使交谈围绕着一个话题进行。

所以,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有边听边记忆和思考的能力。

3.勇于发表意见
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不能只扮演“中间人”“和事佬”的角色,只报喜不报忧,只讲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而是要适时、清晰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如此,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增强听众的黏性。

4.保持平常心
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避免把自己塑造成高高在上或教育者的样子,而是应该以对等的身份和嘉宾对话,朋友般地与嘉宾热烈地探讨问题。

这种平常心,能够使主持人为听众创造适宜交谈的现场气氛,并能
在整个节目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保持平常心,在节目一开始就要想办法消除嘉宾的胆怯和紧张情绪,让嘉宾用正常的语气交谈,讲出真实的情况,讲述真实的感受,让嘉宾觉得主持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不了解情况的陌生人,更不是咄咄逼人的“审问者”。

此外,因为嘉宾的身份、职业、年龄、性别、学识等方面的不同,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需要主持人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创造一种最能让嘉宾感到“平常”的环境气氛,激发嘉宾的交流热情。

这种气氛一定要围绕着一个“点”来展开,这个“点”的选取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些时候,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往往可以从最平常的“吐槽”开始。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创造交谈气氛。

这就需要主持人让自己先进入话题所设定的“既定情境”中,然后完全沉浸其中。

要想创造一个好的谈话气氛,必须要有亲切感,它能让嘉宾和听众感到放松,能消除沟通中的紧张和防备,是树立良好的形象和进行顺畅交流的必要条件。

四、结语
随着广播谈话类节目的不断发展,谈话节目已经成为互动性非常强的节目。

这样的节目在进程中是没有剧本的,甚至有些随意。

所以,广播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必须要有把控全局的能力和高超的交流技巧,营造亲切、舒适的交流氛围,引导嘉宾围绕主题真实地表达内心所想。

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参与节目的嘉宾和听众沉浸其中。

节目主持人应该经常注重培养自己这一方面的能力,以平民的风格、平等的交流、大众的话题,让广播谈话类节目再次成为一个表达观点、输出价值观、启发思维、交流分享的“公众论坛”。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吴阳,熊剑.浅谈做好广播心理谈话类节目的策略[J].新闻前哨,2020(11):94-95.
[2]张晓宇.地方广播方言谈话栏目融媒探索——浅析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广播电台栏目《你听我说》[J].声屏世界,2020(21):34-35.
[3]李咏菁.浅析老年广播谈话节目中的三大要素[J].中国广播,2017(11):60-62.
[4]杨东芳,杨艺玲.浅谈电台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的交流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2014,5(06):142.
[5]张翯.从电视谈话类节目看主持人和嘉宾的交流[J].新学术,2008(04):247-252.
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