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2001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 A.肉食者鄙,未能速^。

B.今之争尊,非鄙也,财寡也。

・ ・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橙,夫彳酋鄙我。

・ ・
2 .下面对"^佳人兮召予,符腾^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发誓。

3 .“殓不懑其棺,窆不^其穴”,“^”在句子中应理解为( ) A.面对 B.临视 C.哭悼死者 D.从高处向低处看4.对下列句子中 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修)从德之不脩,擘之不言氟 党羸^解]B.不情不 兽,不悱不赞。

[情:憋^,稹]C.多行不羲必自薨。

[薨:死亡]D.臧宣叔逆晋肺,且道
・ ・
之。

[逆:遑背]
5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
6 .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A.警:回磬一磬音
B.色:脍色一颜色
C.弑:案件一盛弑
D.土氮土堆一境墓
7 .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A. “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 “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 “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 “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8.“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 从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8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口.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9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A.伯牛有疾,子冏之。

*
C.五毂皆熟焉有年也。

*
10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A.怕乎辗篇,澹乎自持。

*
B.子焉父死,亡所恨。

A.若余罔在铜,有脩而不紊。

B.敢冏以H 幸艮隹t 者奈何? *
C.臧屹新鹿力之昌制以
出。

D.I 1危矣,若使烦之武冕秦君,自市必退。

B.左右以君峻之也,食以草
具。

*
D.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
C.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渠已购。

*
D.下臣不幸,^常戎行。

00536古代汉语第1页共8页
11.下列句子,“之”连接主谓结构的一句是()
A.民之有口,彳酋土之有山川也。

B.夫搏牛之赢不可以破蟋蠡。

C.姜氏何^之有?
D.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篥典?抑亦盗跖之所篥典?
12.“君焉我呼入”句中的“焉”字,其词性和语法作用是()
A.动词,作谓语。

B.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的实际发出者。

C.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

D.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13.“太后之色少解”的“少”字,其词性是()
A.形容词
B.副词
C.名词
D.动词
14.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
A.射之,豕人立而啼。

B.行仁羲而慎西戎,遂王天下。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余色江河。

D.踵F号而告文公。

15.下列句子,加着重号的“於”字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A.今之嗣主,忽於至道,皆惜於教,尚L於治;迷於言,惑於言吾。

.
B.臣之客欲有求於臣。

*
C.上古兢於道德,中古逐於智^,常今争於氟力。

*
D.季氏符有事於颛臾。

*
16.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故天下翥以扁昔鸟焉能生死人。

B.范增数目项王,聚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管仲,世所言胃翼臣,而孔子小之。

D.秦窜降官者侯,言者侯吏卒乘瞒,多奴虞使之。

17.下列句子,具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曾^虞常,欲因此畤降武。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强良。

C.孟鲁君客我。

D.^中阻山河四塞。

18.下列句子,具有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A.雎使五尺之童遹市,莫之或欺。

B.^典,哭者?
C.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D.I1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9.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A.是社稷之臣也。

B.楚左君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四t亶不勤,五毂不分)孰焉夫子?
D.千金,重酹也。

2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句中的“莫”字,其晋司性是()
A.副词
B.名词
C.形容词
D.无定代词
2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简化字的是()
A.窈窕淑女,钟鼓架之。

B.遹莽着者,三7食而反,腹彳酋果然。

・・
00536古代汉语第2页共8页
^布帛晨短同,刖贾相若。

D.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
22.下列句中的“诛”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A.商罪贯盈,天命言朱之。

B.於予典何言朱?
・・
C.言朱履于徒人费,弗得。

D.不言朱之刖焉尚L。

・・
23.下列」各组汉字,形符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脩倏脩修B激毂彀縠
C偌腾腊滕 D.旗施24.下列各组字,都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旌旃)
A.甘朝冏篇
B.即戒^及
C.行莫亦大
D.雷遘集各
25.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A荒书全 B.^WW^
C.脱文解字
D.古^^常用字字典
26.《爵女圣•七月》:“五月斯螽勤股,六月莎奚鸟振羽”后面的诗句,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七月在宇,八月在户,九月在野,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B.七月在户,八月在野,九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C.七月在野,八月在户,九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D.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27.王维的五律《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氟晚来秋,明月松^照,清泉石上流。

竹暄皇帚
浣女,建勤下渝舟。

随意春芳歇,王繇自可留”这首诗尾联出句的平仄格式是()
A.仄起仄收式
B.仄起平收式
C.平起仄收式
D.平起平收式
28.古代注疏在辨析意义相同或相类的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时,常用的注释用语是()
A.言胃之
B.言胃C彳酋 D.之焉言
29.根据教材所标注的古音,对“大宛、吐蕃、莫邪、偻射”标音全对的一组是
A.Dayua n Tu bo Mox ie pu yi
B.Dayua n Tu bo Mox ie pu s he
C.Dayua n Tu fa n
Moye pu yi
D.Dayua n Tu bo Moye pu yi
30.在“宣子脱,乃馨酹”句中,“脱”字后来通常用“悦”代替,下面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
与“脱”字的情况相类似的一句是()
A.嫂她行匍伏,四拜自跪而翡九
B.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

・・
C.故^蕨之春,幼弟不育襄。

D.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
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在《^^ •七月》中,“十月”之后出现的词语有()
AW内禾稼 B.穆稻 C.亨葵及菽
DW内于凌隙 E.塞向墐户
3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联绵词的是()
A.取彼狐狸,焉公子裘。

・・
B.凡民有提,匍匐救之。

・・
C.璟堵萧然,不蔽凰日。

・・
00536古代汉语第3页共8页
D.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噗。

・・
E.孟鲁君焉相数十年,^^介之祸者,^^之^也。

・・
33.下列各组词在上古属于同义词的有()
A.追一逐
B.贫一W
C.省一视,
D.盗一贼
E.更一改
34.下列各组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结构都具备的有()
A.末然人牧B周亦焚徒 C.上燕徒^
D.隼采灸逐
E.羊亦佞口舄
35.下列古书的注解,内容为串讲文意的是()
A.《楚尚辛•蹄蚤》:“日月忽其不淹兮,春典秋其代序。

”王逸注:“言日月查夜常
行,忽然不久,春秋往来,以次相代。


B.《^^ •相鼠》:“相鼠有皮,人而辗倭。

”奠B笔:“视鼠有皮,雎虑高之虞,偷食
苟得,不知廉耻,亦典人辗威倭者同。


C.《^^ •汝境》:“既冕君子,不我遐弃。

”孔颖连疏:“不我遐弃彳酋云不遐弃
我。


D.《左傅・曦公元年》:“不羲不曜,厚符崩。

”孔颖连疏:“高大而塌言胃之崩。


E.《^^ •采薇》:“彼路斯何?君子之隼。

”奠B玄笔:“君子言胃符率。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释词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

36.今募天下入粟臬系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
臬系官:
37.此雎免乎行,彳酋有所待者也。

*
待:
38.项籍少畤,擘耆不成,去;擘剜,又不成。

*
害:
39.^^君子晨阈家者,非辗照之患,而辗令名之^。

*
患:
40.下臣不幸,^常戎行,辗所逃曦,且,瞿奔辟而忝雨君。

*
忝: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41.大人世及以禹橙,城郭潢池以禹固,橙羲以禹纪。

・・
以翔
42.夫星之除,木之口乳是天地之燮,除随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
是:
43.竦良,楚姓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擘於中H;北方之擘者,未能或之先也。

*
或:
44.大天而思之,孰典物畜而制之?・・
孰典:
45.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超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撵也。

・・
所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00536古代汉语第4页共8页
46.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古今意义,并以此为例,分析说明古今词义在词义色彩上发
生的变化:
(1)晨安中言雷言日:“兄乞兄,典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
(2)下流之人,聚毁所息帚。

・・
(3)蒲唐已老醵吹嘘。

・・
(4)然^臣典爪牙之士,不可不叠而撵也。

・・
(5)吏治者利其然,刖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刖锻师周内之。

・・
(6)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斓之吏,持心近薄。

・・
47.根据文字学的观点,“莫”字的本义是昏暮,但是它主要被借用来表示语言中的无定代
词,表示“没有谁(什么)",昏暮的意思后来用“暮”字表示。

“夫”字的本义是成年男子,但是它同时也被借用记录语言中的指示代词,如“夫执舆者为谁'。

“疲”字的本义是疲劳,但古书里疲劳的意思常用“噩”来记录。

请分析一下这三种用字现象的共同点及区别。

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
代汉语。

癸酉,自市竦于塞。

丙夏御膂侯,逢丑父焉右。

晋解张御郤克,哪丘幺爰禹右。

膂侯日:“余姑翦泣此而朝食!不介焉而驰之。

郤克^于矢,流血及履,未余色鼓音,日:“余病矣!”张侯日:“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余折以御,左翰朱殷。

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爰日:“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聿,子岂^之?然子病矣!”张侯日:“白币之耳目,在吾旗鼓,暹退徙之。

此聿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

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

48.余姑翦滋此而朝食
49.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50.苟有陂,余必下推隼,子^^之
51.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52.左并辔,右援枹而鼓
六、古文标点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53.给下面一段古文加上新式标点:
鄱典鲁1^穆公冏日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言朱之刖不可腭言朱不言朱刖疾视其畏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刖可也孟子封日凶年^蕨君之民老弱醇乎潢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襄千人矣而君之盒廪^府廛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豳者反乎豳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辗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貌其上死其畏矣
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秦穆公使贾人戴蜜,微^贾人。

贾人^百里奚以五羖羊之皮,使符隼之秦。

秦穆公觐
蜜,・・冕百里奚牛肥,日:”任重道速以除,牛何以肥也?”举寸日:“臣欲食以畤,使之不以暴。

有陂,先彳爰之以身,是以肥也。

”秦穆公知其君子也,令有司具沐浴,禹衣冠,典坐。

公大悦。


昇日,典公繇支^政,公繇支大不事,日:“君耳目聪明,思感寄察,君其得娶人手”公日:“然。

吾悦夫奚之言,彼^聚人也。

”公繇支遂帚,取雁以贺,日:“君得社稷之娶臣,敢贺

社稷之福。

”公不尚辛,再拜而受。

明日,公繇支乃致上卿以^百里奚,日:“秦阈虞僻,民
陋 *
以愚辗知,危亡之本也。

臣自知不足以虞其上,言青以^之。

”公不言午。

公繇支日:“君不用寅
00536古代汉语第5页共8页相而得社稷之娶臣,君之禄也;臣冕翼而^之,臣之禄也。

今君既得其禄矣,而使臣失禄,可乎若青幺冬致之。

”公不言午。

公繇支曰:“臣不肖而虑上位,是君失偷也。

不肖失偷,臣之谩; 暹督退不肖,君之明也。

今臣虞位,屡君之德而逆臣之行也。

臣揩逃。

”公乃受之。

故百里奚焉上卿以制之,公繇支焉次卿以佐之也。

(一)54.从文中找出两句宾语前置句,并说明它们前置的类型
(二)55.从文中找出两句判断句,写在下面(如多写,评分时只取前两句)
(三)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
56.任重道逮以陂。

57.臣管欠食以畤,使之不以暴。

58.吾悦夫奚之言,彼^^人也。

59.暹翼退不肖,君之明也。

(四)说明文中加着重点号词的词性和意义(若无实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6分)
60.贾人^百里奚以五羖羊之皮。

.
以:
61.使符隼之秦。

*
之:
62.有陂,先后之以身。

*
之:
63.敢贺社稷之福。

*
敢:
64.公繇支乃致上卿以^百里奚。

*
致:
65.民陋以愚无知,危亡之本也。

*
以: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C
2.A
3.C
4.B
5.D
6.D
7.D
8.A
9.C10.D
11.A12.C13.B14.A15.A
16.C17.A18.A19.C20.D
21.A22.B23.D24.B25.D
26.D27.A28.A29.D3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B32.BD 33.ACE34.AE35.AB
三、释词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6瞒官:汉代对天子或朝廷的称呼。

(答“天子”、“皇上”、“朝廷”都算对)
37特:凭藉,依靠。

38.书:文字。

(或:认字,写字)
39.患:担忧,忧虑。

(或:畏惧)
00536古代汉语第6页共8页
40.忝:辱。

使蒙受耻辱(或带来耻辱)。

41.以:介词。

焉:动词。

以为:把... 作为。

42.代词(或“指示代词”)
“这”(或“此”)(或“起复指作用”)。

43.或:无定代词。

有人。

44.孰:疑问代词。

典:介词。

孰与:表示比较,这句中意为“何如”、“哪里比得上”。

45.所:代词(辅助性代词)。

以:介词。

“所以”在本句中意为“用……方法”、“用……手段”。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46.谣言:民间的歌谣谚语,中性词;现代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带贬义。

下流:地位低下,处境低下,中性词;现代指品德恶劣,贬义词。

吹嘘:替人宣扬、称扬,中性词:现代指说大话,贬义词。

爪牙:古代用于人,指得力助手,褒义词;现代指走狗帮凶,贬义词。

锻炼:玩弄法律陷害别人,贬义词;现代为中性词,在“锻炼意志”等场合还含有褒义。

上述实例说明,古今词义在褒贬色彩上发生了变化,有的从原来的中性词发展为贬义词。

也有的从原来的贬义词变为中性词或褒义词。

47.共同点:“莫”作无定代词。

“夫”作指示代词,“噩”表疲劳的“疲”都是假借现
象(或同音假借)。

・・・・
区别:“莫”借作无定代词为本无其字的假借;但“莫”字的本义由后起字“暮”承
・・・・
担。

“夫”借作指示代词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夫”字兼表本义和借义(或未造后起
字。

)。

・・・・
“噩”借作“疲”为本有其字的通假(或假借)。

・・・・
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8.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

49.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肘。

50.如果有地势不平(或“难行”)的路,我一定要下来推车,你难道知道这些情况吗?
51.怎么能由于伤重而坏了国君的大事呢?
52.(张侯)把右手所持的缰绳并握在左手中,右手接过郤克的鼓槌击鼓。

六、古文标点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鄱典鲁1^。

穆公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言朱之,刖不可瞒言朱;不言朱,刖疾视其畏上之死而不救。

如之何刖可也”孟子封曰:“凶年^蕨,君之民,老弱醇乎潢壑,壮者散而之西方者,黑千人矣!而君之盒廪^,府廛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豳者,反乎豳者也。

'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

君辗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貌其上,死其畏矣。


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0分)
(一)54.牛何以肥也?(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
是以肥也。

(“是”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二)55.本文中的判断句有:危亡之本也;君之禄也;臣之禄也;臣之谩;君之明也。

(三)56.(车子)负载很重,路途遥远又不好走。

57.我按时给它(牛)喂食喂水,并且不用粗暴的手段役使它。

58.我喜欢那百里奚说的话,他像是个圣人(贤明、明智的人)。

00536古代汉语第7页共8页
59.举用有贤能的人,黜退不贤的人,是您圣明的体现。

(四)60.以:介词,用。

61.之:动词,到…去。

62.之:代词,作宾语(指牛)。

63.敢:副词,表谦敬。

64.致:动词,交出。

65.以:连词,连接两个形容词(相当于“而”)。

00536古代汉语第8页共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