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防雷资格证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防雷资格证考试试题
1、建筑防雷应分为几类?3类
2、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那些防雷措施?外部防雷系统和内部防雷系统
3、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几何尺寸是多少?针长1m以下:圆钢为12mm; 钢管为20mm。

针长1~2m.:圆钢为16mm; 钢管为25mm。

烟囱顶上的针:圆钢为20mm; 钢管为40mm。

4、建筑物避雷带的几何尺寸是多少?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5、各类防雷建筑物避雷网格的几何尺寸各是多少米?一类5*5 4*6 二类10*10 8*12 三类20*20 16*24
6、防雷建筑物引下线最少不应少于几根?各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各是多少米?引下线直径不应小于多少毫米?各类防雷建筑物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多少欧姆?2;12,18,25;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100 mm2,厚度不应小于4mm。

;一类和二类10欧姆三类30欧姆
7、一、二、三类防雷建筑建筑物计算避雷针高度的滚球半径各是多少米?30,45,60
8、北京市毛主席纪念堂,其建筑物防雷应划为那一类?二类
9、由于对雷电电磁脉冲敏感程度不一,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区一般划分为那几个区?LPZ0A LPZ0B LPZ1 LPZ2
10、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由那几部分组成?外部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共用接地系统,屏蔽,接地装置内部防雷装置: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安装浪涌保护器,共用接地系统
11、现代综合防雷的基本技术或措施有那些?直击雷防护技术、等电位连接技术、屏蔽技术、合理布线技术、共用接地技术、设计安装浪涌保护器(SPD)的技术等六大综合防护技术进行设计。

12、雷电电磁脉冲损坏微电子设备的主要原因有那些?1.雷电感应2.雷电波入侵3.地电位反击
13、雷电感应及雷电电磁脉冲入侵电子电气设备的主要通道有那些?电源,信号,天馈
14、SPD可按主要元件的特性组合成那几类系列避雷器?开关型,限压型
15、使用以MOV(氧化锌压敏电阻)为主要元件的箝压型SPD,因MOV老化或寿命终止,可能会造成相线对地短路,因此SPD应有那些必备保护功能?在SPD前安装断路器或者熔断丝
16、什么叫SPD的限制电压?即SPD两端的最大电压
17、在电源系统中采用多级SPD进行过电压保护时,要注意各级SPD之间的能量配合,一般要求SPD1与SPD2之间的线长应大于多少米?SDP2与SDP3之间的线长应大于多少米?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什么措施?10,5,退耦装置
18、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是由那些主要设备组成?服务器,交换机,工作站,网卡,调制解调器,集线器,网桥,路由器
19、信息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与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应采用那两种基本形式的等电位连接网络?S,M
20、EMC耦合途径主要有那几类耦合?电容,电感,电阻,磁场耦合、电场耦合电容性耦合、电感性耦合、电路性耦合三种。

2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多少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0.03
2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有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距建筑物100m 以内的管道,应每隔多少米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多少Ω?25,20
2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有: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当全线埋地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排套电费话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多少米?符合L>2根号P 但是不小于15M
24、在那些区域交界处宜选用I级分类试验的SPD ?LPZ0与LPZA
25、国家级的博览建筑物、国际通讯枢纽应划为那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
26、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应划那一类防雷建筑物?三类
27、闪电中可能出现的三种雷击是?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电磁脉冲
28、人工接地体的敷设中,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 m,垂直接地体的间距宜为多少米?在土壤中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多少米?5M,0.5M
29、防雷产品包括那几大类产品?电源,信号,天馈,避雷针,接地装置
30、电源避雷器有那些主要技术指标?标称放电电流,响应时间,电压保护水平,工作电压二、工程技术
二、简答题
1、雷电闪电现象发生的空间区域、物理特征、放电特点有那些?雷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瞬时性和长距离放电的特点。

2、综合防雷设计应坚持哪些原则?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3、雷电灾害防护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外部防雷系统和内部防雷系统
4、雷电灾害主要的入侵渠道有哪些?电源,信号,天馈
5、现代综合防雷技术包括哪些内容?直击雷防护技术、等电位连接技术、屏蔽技术、合理布线技术、共用接地技术、设计安装浪涌保护器(SPD)的技术等六大综合防护技术进行设计。

6、电源避雷器(SPD)的标称放电电流和最大放电电流的含义和表示符号是什?标称放电电流和最大放电电流各行业有什么关系?In Imax ;标称放电电流In:能够持续承受通过而不损坏的雷电流幅值。

最大放电电流:SPD能够短暂时间承受的雷电流幅值,时间过长则会损坏。

7、勘测一个综合防雷工程应勘测了解那些基本情况? 被保护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形、地物状况、气象条件(如雷暴日等)和地质条件(如土壤电阻率等);需保护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的长、宽、高及位置分布,相邻建筑物的高度;各建筑物内各楼层及楼顶需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分布情况;
8、在高土壤电阻率的地区,降低接地电阻宜采用哪些方法? 深埋法,外引接地法,换土法,采用降阻剂等
三、设计类计算题
1、距某计算机机房50m外的建筑物遭受200kA的雷击, 机房建筑物钢筋格栅网格5m, 格栅网钢材半径0.005m;计算机房的中心区磁场强度是多少A/m?
H0 = i0/(2πsa) (A/m)
H0=200/(2π50)
H0=62800A/m
2、距重要计算机设备机房中心100m远的避雷针遭到150kA雷击, 计算机房建筑物格栅形屏蔽的网格宽10m;格栅形屏蔽导体(钢材)半径5mm;计算机机房中心的磁场强度是多少A/m?
H0 = i0/(2πsa)
H0 =150/(2π100)
H0 =141300
H1 = H0/10SF1/20 (A/m)
H1 =141300/10SF1/20
3、某宾馆位于长江河畔,该宾馆高88米,长120米,宽50米;该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0天。

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要求计算该建筑物属于哪类防直击雷建筑物?该宾馆建筑物内装有大量的通信设备、微电子设备;该宾馆属五星级涉外宾馆和标志性建筑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的要求确定该建筑物内部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属于哪一级雷电防护等级?
4、在某配电盘上安装了Ⅱ级分类试验的SPD,其UP(电压保护水平)为1kV,SPD与相线的连线长度为0.5m,截面积10mm2铜线,SPD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连线长度为0.5m,截面积16mm2铜线。

此时如有感应雷电电流20kA(8/20μs)通过SPD时,后端设备将要承受多大的浪涌电压?条件说明:1)、SPD铜线连线电感为1μH/m;2)、铜线截面积1mm2,长度1m,温度200C时,铜线的直流电阻是0.017Ω;3)、SPD工作室温度: 200C。

4)、计算结果保留到伏。

5、在某配电盘上安装了Ⅱ级分类试验的SPD,其UP(电压保护水平)为800V,SPD与相线的连线长度为0.2m,截面积10mm2铜线;SPD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连线长度为0.3m,截面积16mm2铜线。

此时如有雷电感应电流20kA(8/20μs)通过SPD时,后端设备将要承受多大的浪涌电压?(精确到伏)条件说明:1)、SPD铜线连线电感为1μH/m;2)、铜线长度1米,截面积1mm2,温度200C时,铜线的直流电阻率是0.017Ω/m;3)、SPD工作室温度: 200C。

6、有一土壤电阻率1000Ω.m的土地,需要做一个1Ω的地网,请计算用2.5米长、40×40×4mm镀锌角钢做垂直接地极,埋设深度3m,埋设间距6m,需要多少根镀锌角钢?垂直接地极埋设间距8m时,约需要多大的地网面积?条件说明:1)、η:垂直接地极利用系数一般选0.8;2)、不考虑水平接地极的接地电阻;
7、有一土壤电阻率300Ω.m的土地,需要做一个工频接地电阻4Ω的地网,请计算用2米长,40×40×4mm 镀锌角钢需要多少根?直接地极埋设间距6m时,约需要多大的地网面积?条件说明:不含水平接地体;η:垂直接地极利用系数一般选0.8;
防雷资格证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几次/a,且小于或等于几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D
A、N>0.6次/a;
B、N>0.3次/a;
C、0.012次/a≤N≤ 0.6次/a;
D、0.06次/a≤N≤ 0.3次/a。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防雷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A )欧姆。

A、10;
B、20;
C、30;
D、40;
3、用滚球法确定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需要了解(ABC )数据。

A、建筑物的防雷类别;
B、防雷装置的高度;
C、被保护物的高度;
D、被保护物至防雷装置的水平距离
4、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所具有的长金属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
( B )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A 0.05欧姆;
B 0.03欧姆;
C 0.1欧姆;
D 0.3欧姆;
5、依据我国国家标准,在第一、二、三类建筑物中当高度分别超过(C)m时,应采取防侧击的措施。

A:20、30、45B:25、40、55C:30、45、60
6、防雷装置实行(A)制度
A、定期检测B、不定期抽测C、五年一次检测
7、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C)米之间装设断接卡。

A、0.5—2.0B、0·4—1·8C、0·3—1·8D、0·2—1·5
8、在TT系统中,U C不应小于( B );在TN和TT系统中U C不应小于( E );在IT系统中U C不应小于( G )。

A、1.8U O;
B、1.5U O;
C、1.55U O;
D、1.45U O;
E、1.15U O;
F、1.25U O;
G、1.15U(U O =220V U为线间电压)
9、对低电压电涌保护器的使用,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
引出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 D )系统。

A TT;
B IT;
C TN-C;
D TN-C-S;
E TN-S;
10、等电位联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联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大于或等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A)mm2的铜线;内部金属装置与等电位联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小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 D )mm2的铜线。

A、16;
B、25;
C、50;
D、6;
E、10;
F、20
11、在SPD的安装中,(ABC )。

A、电源SPD一般并接在线路中;
B、信号SPD一般串接在线路中;
C、SPD尽量靠近被保护的设备;
D、SPD连线要粗,连线较长时,可打成环形圈以备后用。

12、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时,电压开关型SPD与无限压型SPD之间的线
路长度不宜小于(10M ),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 )。

13、在TN-S系统中,SPD可(强制或在需要时)安装在如下 D 保护模式之间
A:相线与相线之间; B: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中性线与保护线之间;
C:相线与保护线之间,中性线与保护线之间;D:相线与中性保护线之间;
14、LPZ1指(B )
A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得到衰减。

B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C 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

15、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采取的基本措施是(ABD )。

A 建筑物或房间的外部屏蔽措施;
B 设备屏蔽;
C 静电屏蔽;
D 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
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的确立,一类建筑物为 30 m;二类建筑
物为 45 m;三类建筑物为 60 m。

一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5*5 m 或
4*6 m;二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10*10 m 或 8*12 m ;三类建筑物避雷
网格 20*20 m 或 16*24 m。

3、电涌保护器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雷电流,并应符合以下两个附加条件要求:通过电
涌时的最大箝压,有能力熄灭在雷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

4、信息系统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是:① S 型等电位连接网;② M 型等电位连接网。

5、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发生短时首次雷击的雷电流幅值分别为 200 KA、
150 KA、 100 KA。

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 20 KA/μs、
15 KA/μs、 10 A/μs。

6、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重要性、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
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 3 类
8、防雷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是接地
体和接地线的总合。

9、计算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的屏蔽系数时,25kH Z适用于的磁场,1MH Z适于
的磁场。

10、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设备防雷的需要,浪涌保护器品种、规格越来越多,其主要防护元器
件为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暂态抑制二级管等等
11、有一高度50米的砖结构烟囱,应设两根防雷引下线,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应不少
于Φ12㎜;采用扁钢时,其截面积应不小于 100mm2 ,其厚度不应小于 4mm 。

12、某厂区测得土壤电阻率为400Ωm,用摇表测得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为15.0Ω,引下线接地点
到接地体最远端为25.3m,则计算出接地体的有效长度l e为: 40m 。

冲击接地电阻为9 Ω。

( A=1.6 )
13、环形接地体和内部环形接导体应连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他屏蔽构建上,宜每隔 4-5 m
连接一次。

14、雷电防护区应划分为:、、、
、。

15、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多、高、强。

16、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E大于0.9,小于等于0.98时,应定为 A 级。

17、使用以MOV(氧化锌压敏电阻)为主要元件的箝压型SPD,因MOV老化或寿命终止,可能会
造成相线对地短路,因此SPD应有报警功能,并应在SPD的前端串接过流保护装
置 rcd 。

18、第一级电源浪涌保护器相线连接铜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 16mm2 ,地线连接铜导线的
截面积不小于 25mm2 ;第三级电源浪涌保护器相线连接铜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
6mm2 ,地线连接铜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 10mm2 ;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宜
采用的铜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2.5mm2 。

19、接闪器实际上是一种引雷的系统,它包括带、针、网、
线。

20、电源避雷器按内部限压元件的不同可以分为限压型、开关型、
组合型。

雷电科学基础习题库
一、填空题:
1. 晴天大气电场的日变化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主要是大陆简单型;大陆复杂型;海洋极地型。

2. 云中的大气电场和大气体电荷密度分布大致分为无规则电荷分布;正单极电荷分布;负单极电荷分布;正的双极性电荷分布;负的双极性电荷分布;多极性电荷分布六种类型。

3. 不同种类的云起电原因也不同,目前有关云的起电主要分为两类,一是
云雾粒子起电,二是_雷雨云起电。

4. 有关雷雨云起电的主要理论有感应起电理论;温差起电;大云滴破碎起电;对流起电等多种理论。

5. 晴天大气电场随高度也因地因时而异,通常晴天大气电场随高度呈(指数衰减)的分
布特征。

6. 观测表明,晴天大气中始终存在着方向(垂直向下)的大气电场,这意味着大气相对
于大地带(正电荷),而大地带(负电荷)电荷。

7. 晴天大气电导率随高度的分布与(晴天大气轻离子浓度)和(轻离子迁移率随高度的变化)有关,总的说来晴天大气电导率随高度(单调递增)。

8. 晴天大气电流可由不同性质的晴天大气电流分量组成,主要有(晴天大气传导电流;晴天大气对流电流;晴天大气扩散电流)。

9. 根据雷暴云中出现单体的数目和强度,可分成三种:(单体雷暴;多单体雷暴;超级单体雷暴)。

10. 雷暴云的移动和传播机制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移动或平流;强迫传播;自传播过程)
11. 通常情况下的降水电流密度与大气电场以(反相位)随时间变化,即降水电流密度
的绝对值和地面大气电场的绝对值随随时间的变化(同时增大或减小),两者符号(相反),
这种现象称之为镜像效应。

12. 不同类型降水的电流极性有所不同,对于雷暴降水和连续性降水电流密度以
(正)为主,阵性降水电流密度以(负)为主。

平均而言,降水粒子的负电荷
绝对值(大于)正电荷绝对值,但荷正电荷的粒子数(多于)负电荷粒子数,所以
其综合结果是平均降水电流密度(正)。

13. 晴天大气电场的日变化受两种因素制约:一是(全球性普遍日变化机制),主要取决于(全球雷暴的日变化);二是(地方性日变化机制),主要决定(局地大气状况的日变
化)
14. 大气电导率主要取决于(大气轻离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

15. 晴天大气电导率表现为(单峰;单谷;双峰;双谷)等多种变化,其变化规律随(地点和季节)而异,一般(峰值)位于下半夜到黎明,(谷值)位于上午至下午。

16. 雷暴是(发展旺盛的强对流)现象,是伴有(强风骤雨;雷鸣电闪)的积雨云系统的统称。

17. 降水粒子电荷的大小和极性,取决于降水的(类型;强度),以及(云闪的微物理条件),同时与(云下大气电状况)相关。

18. 云雾粒子起电主要是云雾大气的(离子扩散;云滴选择性吸附大气离子)引起的。

19. 扩散起电理论适用于解释(持续时间较长的层状云)起电,如(层云;雾)等。

20. 积雨云中的温差起电机制包括(云中冰晶与雹碰撞摩擦而引起的起电;较大过冷云滴与雹碰撞释放潜热产生冰屑温差起电机制),前一种称之为(摩擦温差起电),后一种称为(碰撞冷温差起电机制)。

21. 在闪电的分类中,根据闪电发生的部位,可分成(云闪;地闪)两类,根据闪电的形状可分为(线状闪电;带状闪电;球状闪电;联珠状闪电)。

22. 云闪指不与大地和地物接触的闪电,它包括(云内闪电;云际闪电;云空闪电)。

23. 一次地闪放电过程,可包括(预击穿过程;梯级先导;回击;直窜先导;继后回击)等子过程。

24. 地闪电流主要包括(先导电流;回击电流;连续电流;后继电流)等,此外(J 过程;K 过程;M 过程)也形成相应的电流。

25. 地闪电荷主要包括(先导电流输送并贮存在先导通道中的电荷;回击电流输送到地面的电荷;连续电流输送到地面的电荷;后续电流输送到地面的电荷)等。

最新防雷试题含答案
一、问答题:
1、SPD必两个条件?须满足哪两个条件
答:1、抑制浪涌(包括抑制浪涌电压既箝压和分流浪涌电流) 2、切断工频续浪(能熄灭雷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既能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2、作为干扰源的雷电电流和雷击电磁场主要通过哪几种形式干扰信息系统的电子设备?
答:主要有两种形式干扰信息系统。

第一、是通过路(线路)第二、是场(空间)电磁波(雷电冲击脉冲)3、建筑物雷电防护可分为几类?分别说明,并且举两种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答:建筑物雷电防护可分分为三类:
第一类:国家重要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重大的伤亡及大量的经济损失如:大型油库、火药库、
第二类、国家级建筑物、一般的易燃易爆场所、如:加油站等。

第三类、是除一、二种外属于第三类如:3米—5米一般的建筑场所
4、请叙述防静电措施,怎样防护电磁干扰?
答:防静电措施:主要是防静电地板,地板架与接地采用多点连接,每根线接成环型,房间湿度45—70%防护电磁干扰:1、主要采取屏蔽(设备屏蔽建筑物屏蔽线路的屏蔽)
2、设备屏蔽采用一点接地。

5、请叙述建筑物防雷设计9个要素。

答:1、避雷短针 2、避雷带 3、避雷网络 4、引线 5、接地基础 6、防侧击雷(均压环) 7、负流接地(电器) 8、等电位连接 9、总电源加装避雷器(SPD)
6、必须安装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场所或者设施有哪些?
答: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
2、石油、化工、易燃易爆物资的生产或者储存场所。

3、电力生产设施和输配电系统。

4、通信设施,广播系统,计算机售票系统
5、法律、法规、规章和防雷技术规范规定的必须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

7、《XXX防雷管理办法》对防雷产品要求是哪些?
答:1、建筑物防雷产品要达到(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质量要求,并通过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2、进入的防雷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3禁止生产、销售、安装、使用不合格产品和国家规定淘汰的防雷产品
8哪些行为气象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答:1、专门从事防雷装置设计、施工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擅自从事防雷装置设计,施工业务。

2、防雷装置文件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3 变更防雷装置设计文件、未按原审核程序报批的4、防雷装置验收不合格或未经验收擅自的使用 5、防雷装置使用单位决绝接受年检或年度检测不合格又决绝整改。

6、防雷装置检测机构未按要求与规定范围和防雷标准进行检测。

9、《XXXX防雷管理办法》中第二十五条精神是什么?
答:违反本办法规定,导致雷击爆炸,人员伤亡和财产严重损失等雷击事故的,对直接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进行法律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造成他人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填空题
1、电源SPD参数起动电压、雷电通流量、漏电流、响应时间。

2、安全距离包括电磁安全距离、高电压反击安全距离。

3、引下线材料规格圆钢φ≥8为明敷设置,φ≥10暗敷设置,φ≥12 为烟囱设置,设置,材料规格为扁钢≥20χ4。

4、人工接地体包括垂直和水平。

5、建筑防雷包括外部雷电内部雷电侧击雷及综合雷。

6、避雷针所采用材料规格分别为:当针高<1m时,采用圆钢材料规格φ≥12 ,当针高1-2m时,采用圆钢材料规格φ≥16 。

7、当磁感应强度为0.03GS时误动作,0.75GS时假性损坏,2.4GS时永久性损坏。

8、第一类建筑物首次雷击时,雷电流峰值为 200KA ,波头时间为 10US ,电荷100C,单位能量 10 ,雷电流陡度为 20KA/US 。

9、防雷分类为 4 区,分别为 LPZ0A LPZ0B LPZ1 LPZN+1 。

10、由于集肤效应,和应尽量靠近室内中间。

三、名词解释:
1、磁感应强度:答:是描述介质中磁场大小和方向的一个物理量。

2、磁场强度:答:不考虑介质影响时磁场强度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3、磁通量:答:磁感应强度及与之相垂直面积的积叫做该面积的磁通。

用表示
4、磁通密度:答:因为磁感应强度就是单位面积上的磁通,所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5、LPZO A区:答:本区内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本区电磁场没有衰减。

6、电磁骚扰定义:答:任何可能引起设备或系统或系统性能降低或对有生命及无生命及无性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

7、IECLEMP定义:答:作为干扰源的闪电电流和闪电电磁场。

8、等电位连接:答:将机柜、外壳、机架、走线架、大型金属等导体就近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上,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9、雷击点:答:雷击接触大地建筑物或防雷装置的那一点
10、共用接地系统:答:建筑物接至接地装置的所有互相连接的金属装置包括防雷装置
11、接地体:答:雷电流入地
12、直击雷:答: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

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13、信息系统:建筑物内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

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

14、短时雷击:脉冲电流的半值时间,T2短于2MS的雷击。

15、等电位连接导体:答:将分开的装置诸部分,互相,连接以便它们之间电位相等的导体。

16、接地基准点:答: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与共用接地系统之间惟一的那一连接点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