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摘要:工程实践教学是高校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必修课程。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拥有众多的仪器设备,学生密集,流动性大,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本文就工程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系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是进行工程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科研生产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们在校内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
它集教学、科研、生产与生活为一体,拥有众多的仪器设备。
而且学生密集,流动性大,一旦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加强工程训练中心的内涵式建设,构建工程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系,对于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出现国家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做好高校工程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构建工程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系。
具体做法:
一、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成立安全委员会。
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签订各级安全责任书。
二、深刻理解实践教学所具有的安全内涵。
实践教学安全包括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实验用设备、设施及房屋等财产安全;实验对象的安全;室内外及周边环境、水、大气、噪声等环境安全。
三、制定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文件,其中包括:
1.制定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反应预案,以应对突发的安全事件。
在预案中应规定预案启动条件及启动程序,规定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职责。
2.制定各训练场地人员应配备的安全防护装备,并及时配备和按期更换。
3.制定并完善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车间及各训练场地墙上都要挂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实践教学用的机床上也要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学生、科研生产人员严格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实践训练和科研生产。
4.建立长效的安全工作检查制度。
定期进行安全工作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本单位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制定并完善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明确各种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使每台机床设备都贴有安全状态标识(完好、禁用、停用),使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处于禁用状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6.制定教职工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考核评价标准。
使各种仪器设备得到更好的维护保养;
7.积极进行教学设备的安全改造研究工作,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8.制定教职工安全考核评价标准,并与年终考核挂钩。
提高教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心。
四、建立安全教育机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可利用入厂教育、训练单元教育、机床前教育、宣传板报、电子屏幕宣传、网络宣传、发放学生安全手册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定期邀请省、市消防宣教中心的警官来为全体教师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使大家警钟长鸣。
五、建立本单位需要进行定期安全检定的仪器设备档案
按国家规定的仪器设备安全检定周期进行仪器设备的安全检定工作(吊车、叉车、电梯、机动车、空气泵、储气罐等),保证这些仪器设备在安全检定的有效期内进行工作。
六、建立本单位特殊工种人员档案
组织他们定期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及考核,保证他们持有有效职业证书上岗(吊车工、电焊工、电工、叉车工、机动车驾驶员等)。
如出现岗位变化,新上岗人员必须先取得有效职业证书,才能上岗工作。
七、加强消防设施管理工作
保证教学楼内的消防栓完整好用。
各训练场地均配备灭火器,并且定期更换。
各训练单元及主要通道的墙上均应贴有安全标识。
与各训练单元负责人签定安全责任书。
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人头。
八、加强硬件建设。
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安全设施。
九、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
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加强对外交流,从而带动本单位的安全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
十、有工作计划和总结。
每年度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
年底进行工作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总之,高校实践教学的安全工作事关国家财产和师生的生命安全,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
有终点。
构建了工程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不断的总结经验,把工程实践教学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