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汇总[1]
高中高一化学各篇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化学各篇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高中高一化学中的各篇知识点。
第一篇:化学基础知识
-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 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平衡原理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热效应
第二篇:化学原子结构
-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 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
- 元素的主要性质与电子结构的关系
- 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 元素化合价和电子互换的原理
第三篇:化学化合物
-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 主要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表示- 共价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和分子式表示- 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构型和键角理论
-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结构特点的关系
第四篇:化学的变化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
-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关系
- 反应热和反应焓的计算方法和表达方式-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
第五篇:溶液的特性与酸碱反应
- 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浓度计算方法
- 溶剂和溶质的相互作用及溶解度规律
-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 酸碱中的电离程度和强弱度
- 酸碱反应的基本过程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第六篇: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电荷守恒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作用
- 电化学电池的构成和基本原理
- 电化学反应和电流方向的确定
以上是高中高一化学各篇知识点的概要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高一化学必备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一化学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子结构1. 化学与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2. 元素、化合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与性质3. 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4.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组成与特点二、化学计算1. 摩尔与摩尔质量的概念2. 化学计量关系与化学方程式的应用3. 溶液的浓度计算4. 命题计算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三、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原子与分子的稳定性及相关性质2. 元素的性质与周期变化规律3. 化合物的构成及性质4. 气体、液体与固体的性质比较四、原子结构与化学键1. 原子核结构与质子、中子、电子的概念2. 电子的分布与填充规则3. 元素化合态与电子排布的关系4. 化学键的形成与键能五、气体与气体的化学反应1. 气体的特性与气体定律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3. 理想与非理想气体的行为差异4. 气体的扩散与溶解六、溶液的理论与性质1. 溶液的组成与形成过程2. 溶解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3. 酸碱中和反应与pH值的测定4. 溶液的电离与电导性七、化学反应与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的特征与类型2. 反应速率与转化率的计算与关系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定量关系4.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的性质八、酸碱与中和反应1. 酸碱的定义与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关系3. 强酸弱酸与强碱弱碱的鉴定方法4.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如中和滴定、酸碱溶液的调配)九、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性质2.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3.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鉴定方法4.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如电化学反应、电解与电池)十、能量与化学反应1. 热与化学反应的关系2. 热力学基本定律与热力学函数3. 热量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4. 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反应的特点总结:以上是____年高一化学必备的知识点总结,总共约____字。
这些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与原子结构、化学计算、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气体与气体的化学反应、溶液的理论与性质、化学反应与反应速率、酸碱与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能量与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化学高一高二的所有知识点

化学高一高二的所有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相互转化以及能量变化的科学。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化学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一和高二学年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点。
一、高一化学知识点1. 基础概念- 物质与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分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 基本微粒概念: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概念,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的相互关系。
2. 元素与周期表- 元素的周期性:原子量、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周期规律。
- 周期表的结构:周期表的分区、各个区域的性质。
- 元素的周期趋势:周期表中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的趋势。
3. 化学键和化合物- 共价键和离子键:原子键的形成,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性质和区别。
- 分子和键长:分子的概念,键长的影响因素。
- 酸、碱和盐:酸碱的基本概念,酸碱反应和中和反应。
- 有机化合物基础: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和分类。
4.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 摩尔和化学计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计算,化学计量的应用。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平衡的条件,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和量。
-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性质和分类,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5. 化学反应与氧化还原- 反应速度:反应速率和影响速率的因素。
-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
-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高二化学知识点1. 离子平衡- 酸碱平衡:酸碱中的电离反应和离子平衡。
- 水离子自动电离:水的电离,酸性和碱性溶液的pH值。
- 酸碱滴定:滴定的概念和方法,滴定曲线的形状和解析。
2. 化学热力学- 反应焓和反应焓变:焓和焓变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
- 熵和自由能:熵和自由能的概念,熵变和自由能变的计算。
- 化学反应热力学: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的关系。
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1)

一、浓硫酸“五性”
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难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二、浓硝酸“四性”
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三、烷烃系统命名法的步骤
(1)选主链,称某烷
(2)编号位,定支链
(3)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
(4)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使用时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①最简化原则
②明确化原则,主要表现在一长一近一多一小,即“一长”是主链要长,“一近”是编号起点离支链要近,“一多”是支链数目要多,“一小”是支链位置号码之和要小,这些原则在命名时或判断命名的正误时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标价态、列变化、求总数、定系数、后检查
一标出有变的元素化合价;
二列出化合价升降变化;
三找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相等;
四定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五平:观察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六查:检查是否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通常通过检查氧元素的原子数),画上等号。
高一高二必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一高二必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以及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在高一和高二的学习中,化学知识点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下面是高一和高二必考的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一、基础概念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指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
2. 分子与离子:分子是由元素共用电子形成的稳定结构,而离子是由元素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的带电物种。
3. 原子与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原子质量与碳-12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分子质量与碳-12的质量比。
二、化学反应1. 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
3. 摩尔关系: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和质量关系。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电子轨道与杂化:电子轨道是电子分布的区域,而杂化是指原子轨道组合成新的轨道。
2. 共价键与离子键:共价键是通过电子的共用而形成的,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
3. 分子结构:包括线性结构、平面三角形结构、四面体结构等。
四、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颜色、气味、硬度等:物质的直接可观察的性质。
2. 燃烧、溶解、酸碱性等:物质的变化特征。
3. 物质的密度、沸点、凝固点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性质。
五、物质的组成与分离技术1.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单一种类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2. 蒸馏、过滤、萃取等:用于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技术方法。
六、离子反应与酸碱中和反应1. 阳离子和阴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2. 离子反应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中,需要平衡离子的数量与电荷。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水与盐的化学反应。
七、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 氧化与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高一到高三化学知识点汇总

高一到高三化学知识点汇总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等方面。
从高一到高三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将学习许多不同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高一化学知识点1. 物质与能量- 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 能量是物质运动和变化所具有的属性,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了所有已知元素,可以揭示元素之间的规律性和周期性。
3. 化学键与化合物-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合成和分解。
4. 酸碱中和反应- 酸和碱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可以根据其产生的离子来进行定义。
-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二、高二化学知识点1.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量,可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 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在物质之间的转移过程,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参与。
3. 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是研究配位键形成、配位化合物性质和反应的科学。
- 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通过配位键相互结合形成的。
4. 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定过程中等量点的改变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三、高三化学知识点1.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与氢以及其他元素构成的物质的分支科学。
- 有机分子可以通过共价键进行连接,形成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2.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由大量重复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材料。
- 塑料、橡胶和纤维等都是常见的高分子材料。
高一高二高三化学知识点

高一高二高三化学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极为广泛,本文将就高一、高二和高三阶段的化学知识点进行逐一介绍。
一、高一化学知识点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无法分解成其他物质的基本单位,如氧、氢、碳等。
而化合物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高一化学主要引入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以及元素的分类与性质。
2. 化学键和分子化学键是将原子聚集在一起的力,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分子是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集合,可以是单质分子(如O2、H2)或化合物分子(如H2O、CO2)。
高一还会介绍共价键的形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等概念。
3. 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是用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
高一的化学反应类型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学生需了解反应类型的特点及实际应用。
二、高二化学知识点1.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正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高二化学中会学习平衡常数、平衡表达式、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等内容。
另外,还会介绍有关平衡移动、化学平衡条件和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2. 酸碱理论高二化学将深入学习酸碱理论,包括强酸弱碱、强碱弱酸的性质及其溶液的电离度、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等。
同时还会介绍酸碱指示剂的应用、酸碱滴定等实验操作。
3. 金属与非金属高二化学涉及了金属的性质、金属的提取过程和原理等内容。
还会学习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的特点和应用。
三、高三化学知识点1. 有机化学高三化学引入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涉及到有机物的命名、结构式的表示方法、官能团等。
同时还会学习有机反应的类型和机理,如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等。
2. 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重复单元构成的巨大分子,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高三化学会学习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性质以及应用,还会介绍聚合反应和共聚反应等概念。
高一高二化学必背知识点

高一高二化学必背知识点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规律进行排列。
以下是一些高一高二化学中必须掌握的元素周期表知识点:1. 元素符号及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元素都有一个符号和一个原子序数,例如氢的符号是H,原子序数是1。
2. 元素周期表的分组和周期: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规律分为横向的周期和纵向的族(或称为组)。
3. 主族元素和过渡族元素:主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2、13至18族的元素,而过渡族元素是指第3至12族的元素。
4. 周期性规律: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规律也会随之周期性地变化。
5. 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一些周期性趋势,如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原子量等的变化规律。
二、化学键与化合物: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力,它们在化学反应和化合物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高一高二化学中必须掌握的化学键和化合物的知识点: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
例如氯化钠(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连接而成的。
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元素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例如氧气(O2)是由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
3.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共价键可以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极性键是指电子不平衡分布的共价键,而非极性键是指电子均匀分布的共价键。
4. 分子式和结构式:化合物可以用分子式和结构式来表示。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和数量,而结构式用线段和原子符号表示分子中原子间的连接方式。
5. 化合价和配位数: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单个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化学键的能力,而配位数是指过渡金属离子周围被配位子包围的个数。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它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以下是高一高二化学中必须掌握的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知识点:1. 化学反应的表示: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一、高中化学基础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原子与分子- 元素与化合物- 混合物与纯净物2.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分解、置换、复分解)-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质量守恒定律3. 化学计量- 摩尔概念-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气体定律(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二、无机化学1. 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主族与过渡族元素2. 重要的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硫化物、盐- 酸碱与指示剂- 配位化合物3. 溶液与溶解度- 溶液的分类与性质-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特点 - 碳的杂化与键合- 同分异构体2. 烃类化合物- 烷烃、烯烃、炔烃- 芳香烃- 卤代烃3. 官能团与反应- 醇、酚、醚- 醛、酮、羧酸- 胺、酰胺、硝酸酯四、化学反应动力学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 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催化剂的作用2. 化学平衡- 可逆反应与平衡常数- 勒夏特列原理- 平衡的移动五、酸碱与电化学1.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 - 水的离子积2. 电化学原理- 电解质的导电性- 伏打电堆与电池- 电解与电镀六、热化学与能量1.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热与焓变-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量守恒2. 化学能的转换-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能量的储存与释放- 能量转换的效率七、分析化学1. 定性与定量分析- 分析方法的分类- 滴定分析- 光谱分析2. 仪器分析- 色谱分析- 质谱分析- 核磁共振(NMR)与红外(IR)光谱请根据以上概要在Word文档中创建相应的文档,并添加必要的格式元素,如标题、小标题、列表、表格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各部分的内容和顺序。
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高一高二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一个总结。
1. 基本概念1.1. 原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1.2. 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质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1.3.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式组成的物质。
1.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1.5.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6. 化学键:原子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连接。
2. 元素周期表2.1. 元素周期表的组织结构: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排列,每个元素对应一个化学符号。
2.2.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周期表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显示其性质。
2.3. 元素的主要类别:金属、非金属、过渡金属等。
3. 化学反应3.1.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发生前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发生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3.2. 反应的能量变化:反应可以释放能量(放热反应)或者吸收能量(吸热反应)。
3.3. 反应速率:反应发生的速度。
3.4. 平衡态: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达到平衡。
4. 化学平衡4.1. 动态平衡:平衡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依然发生。
4.2. 平衡常数:描述平衡反应的特征参数,与浓度有关。
4.3. 影响平衡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5. 反应类型5.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反应。
5.3.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物质。
5.4.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
5.5. 双替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离子形成两个新的化合物。
6. 酸碱6.1. 酸的性质:酸呈酸性,可与碱中和产生盐和水;酸会腐蚀金属。
6.2. 碱的性质:碱呈碱性,可与酸中和产生盐和水;碱能使红色石蕊试剂变蓝。
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介绍了元素的排列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和氧化还原数的变化。
在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做还原剂;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得到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同时伴随着氢离子浓度和pH值的变化。
盐类的性质:盐类在水溶液中可能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影响溶液的酸碱性。
盐类水解的规律是“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
卤素及其化合物:卤素包括氟、氯、溴、碘等元素,它们的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具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反应。
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化合物具有多种性质和应用。
例如,铁可以与硫蒸气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硫与浓硫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硫等。
此外,还有烷烃及其衍生物、烯烃和炔烃、羧酸和酯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燃烧反应、熔点、沸点和溶解度等物质的转化与能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
以上知识点是高一高二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需要同学们认真理解和掌握,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化学高一高二知识点大总结

化学高一高二知识点大总结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大总结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
在高一和高二阶段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概念。
本文将对高一高二化学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同学们温习和回顾相关内容。
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由于化学变化难以彻底改变而成为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分类的重要工具。
- 化合物:由两种或多种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物质。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中包含质子和中子。
- 元素周期表:分为周期和族,周期表示原子序数递增,族表示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
3.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物理性质:表征物质特征的性质,如颜色、硬度、密度等。
- 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的性质。
- 物质的分类:包括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等分类。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 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时参与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结束后形成的物质。
- 反应条件:影响化学反应进行的因素,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2. 平衡与不平衡反应- 平衡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反应终止后的浓度保持不变。
- 不平衡反应:发生化学反应后,反应物完全消耗或生成物完全形成。
3. 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生成新的物质。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
- 双替反应:两个物质交换原子或离子组成新的物质。
-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或还原过程的反应。
三、溶液与反应速率1. 溶液的组成与溶解度-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 溶剂:用于溶解溶质的物质。
-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剂已溶解最大量的溶质。
2. 浓度与稀释-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占溶液总质量或体积的比例。
- 稀释:将浓度较高的溶液加入溶剂使其变稀。
3. 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 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生成物生成量的变化。
化学高一高二知识点大总结

化学高一高二知识点大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转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是高中理科必修课之一。
在高一和高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点,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个大总结。
一、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介绍了原子的基本组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
2. 元素周期表: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3. 氧化还原反应:讲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数和电子的转移。
4. 化学键: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二、无机化学1. 酸碱中和反应:讲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氢离子浓度和pH值的计算。
2. 盐类的性质:介绍了盐类的性质和常见盐的用途。
3. 卤素及其化合物:讲解了卤素的性质和常见卤素化合物的用途。
4. 金属及其化合物:介绍了常见金属的性质和应用,以及金属的腐蚀和防腐蚀方法。
三、有机化学1. 烷烃及其衍生物:介绍了烷烃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烷烃的衍生物的合成和应用。
2. 烯烃和炔烃:讲解了烯烃和炔烃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的应用。
3. 醇、醚和酚:介绍了醇、醚和酚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4. 羧酸和酯:讲解了羧酸和酯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的合成和用途。
四、物质的转化与能量的变化1. 燃烧反应:介绍了燃烧反应的基本概念、燃烧热和燃烧的条件。
2. 化学反应速率:讲解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速率方程的推导。
3. 化学平衡:介绍了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平衡常数和平衡的移动原理。
4. 电化学反应:讲解了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电化学电池和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
五、化学实验1. 常用实验仪器:介绍了常用的实验仪器,如烧杯、容量瓶、试管和天平。
2. 实验操作技能:讲解了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能,如称量、制取和收集气体。
六、化学问题解决方法1. 摩尔概念的应用:介绍了摩尔概念的基本原理和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2. 浓度计算:讲解了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计算方法和单位换算。
高中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

高中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高中化学知识点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 原子结构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2. 原子序数与元素周期表
3.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二、化学键与化合价
1. 金属键、共价键和离子键的特点与区别
2. 分子的键长、键能和键级
3. 化合价的概念及计算
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 平衡与不平衡态的判断
2.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与平衡常数
四、溶液与化学反应速率
1.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2. 溶液的饱和与过饱和
3.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
五、酸碱与盐
1. 酸碱中的电离与中和
2. 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的区别
3. 盐的生成与盐的性质
六、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 电极、电解质溶液和离子迁移率
3. 原电池、电解池和电解质
七、有机化学基础
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方法
2. 有机反应类型与反应机理
3. 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高分子化学与材料
1. 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与分类
2. 高聚物的合成方法与性质
3. 高分子材料在工业与生活中的应用
九、化学能与化学平衡
1. 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
2.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3.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以上是高中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变化规律,认识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高一高二的所有知识点

化学高一高二的所有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
在高一和高二阶段,学生将学习到一系列的化学知识点,包括基础的物质分类、化学方程式、化学键和分子形状以及化学反应等。
以下是化学高一高二的所有知识点的简要概述:1.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离子和分子的概念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概念- 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和电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周期性规律3.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简化- 反应物、生成物、配平和系数的概念 - 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的计算- 摩尔比和计量比的关系4. 化学键和分子形状- 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概念- 氢键和金属键的特点- 分子式、结构式和Lewis结构的表示 - 分子形状的理论模型和分子极性的判断5. 物质的热学性质和溶液-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燃烧和热化学方程式- 溶解度、浓度和摩尔浓度的计算- 溶液的稀释和中和反应6. 酸碱理论和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定义- pH值和酸碱中性溶液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判断-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和应用7.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 动态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平衡常数和平衡表达式的计算- Le Chatelier原理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8.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碳的共价键- 碳链和官能团的分类和命名- 饱和和不饱和化合物的概念- 烃类和羰基化合物的反应和性质9. 化学实验与安全- 常见的化学实验室器具和玻璃仪器的使用- 安全操作和实验废物的处理- 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室技术和实验分析方法以上是化学高一高二的所有知识点的简要概述。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够理解和解释现实生活和科学领域中的化学现象和问题。
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

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化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研究物质、物质结构、性质以及其之间变化的学科。
在高一高二阶段的学习中,化学知识点将逐渐深入,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一高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
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云状结构由电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则位于原子核中。
-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进行排列的表格。
周期表中的元素呈周期性的性质变化,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化学键与化学式-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力。
主要有离子键(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键(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和金属键(金属与金属形成的)。
- 化学式: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比例与种类。
常见的有分子式(表示分子中原子的数量与种类)和离子式(表示离子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数量与种类)。
3. 反应类型与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等。
不同类型的反应具有特定的特征与条件。
-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描述。
它包含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方程式需要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4. 物质的量与摩尔计算-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数量的物理量。
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 摩尔计算:通过摩尔计算可以计算出物质的质量、体积和化学式等信息。
其中,摩尔质量是指物质单位摩尔的质量,摩尔体积是指气体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所占的体积。
5. 酸碱与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反应: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称为酸碱反应。
酸和碱的特性通过pH值来衡量。
-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物质的电子转移过程。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6.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数-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与其周围的配位体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复合物。
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2.基本程序: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1.物质的量n(mol)= N/N(A)2.物质的量n(mol)= m/M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五、胶体: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①丁达尔现象②聚沉③电泳④布朗运动3.胶体提纯:渗析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高一高二学生来说,是必修的科目之一。
通过学习化学,学生可以了解物质的性质、组成和转化,探究化学反应背后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
在高一高二阶段,学生们将接触到许多基础的化学知识点,下面我将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的基础是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到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等信息,同时也可以了解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
2. 离子和化学键离子是在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粒子,可以是正离子(即失去电子的原子或分子)或负离子(即获得电子的原子或分子)。
而化学键是连接离子或原子的力,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了解离子和化学键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原理。
3.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是指物质的转化过程,包括物质的生成、分解、氧化还原等。
化学平衡则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平衡常数是描述平衡系统稳定程度的指标,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速度。
了解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情况。
4. 酸碱与盐酸碱是指具有酸性或碱性的物质,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进行检测。
酸碱中的质子交换是酸碱中性化反应的基本过程,产生的化合物称为盐。
酸碱与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应用,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它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参与。
氧化剂是指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给予电子的物质。
通过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可以理解各类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原电池、干电池、锂电池等。
6.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量,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物的浓度变化、体积变化、质量变化等来判断。
高一高二化学必背的知识点

高一高二化学必背的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也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科目。
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来说,化学的学科内容和知识点众多,需要他们掌握并记住。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高一高二化学必背的知识点。
一、基础概念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2.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电子绕核运动。
3. 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原子序数是元素的特征性质,质量数是质子和中子的总和。
4.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原子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物质,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二、化学计量1. 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原子质量是一个元素的原子相对于碳-12原子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分子中原子质量的总和。
2. 葡萄糖的反应计算: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反应中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
3. 摩尔的概念:摩尔是物质量的计量单位,1摩尔为一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包含的物质质量。
三、离子方程式和离子交换反应1. 离子方程式:通过离子方程式来描述离子间的交换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电子,进而改变其氧化态的过程。
四、酸碱和中性溶液1. pH值和pOH值: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pH<7为酸性溶液,pH>7为碱性溶液,pH=7为中性溶液。
2.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五、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2.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指在反应中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指在反应中能够捐赠电子的物质。
六、有机化合物1. 烃:烃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为脂肪烃和芳香烃。
2. 醇和醚:醇是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醚是两个有机基团通过氧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3. 酮和醛:酮和醛都是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碳氧双键的物质,区别在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
高一高二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一高二化学必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过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等内容。
在高一和高二的学习阶段,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为将来深入学习和应用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高一高二化学必考的知识点。
一、基础概念与理论(1)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学生需要熟悉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周期表的基本结构,理解化合物的概念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规律。
(2)原子结构:学生需要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原理,并且了解电子排布的规律。
(3)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学生需要学会将物质分为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并且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4)化学反应: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且能够根据方程式推导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5)化学键:学生需要理解原子间键的形成和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并且了解键的长度和强度的影响因素。
二、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1)化学方程式:学生需要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方法,并且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平衡的化学方程式。
(2)化学计算:学生需要学会使用摩尔概念进行化学计算,包括摩尔质量、摩尔比、反应物的过量和限量问题等。
(3)氧化还原反应:学生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且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氧化数的确定和电子转移的分析。
三、酸碱与盐的性质(1)酸碱中和反应:学生需要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过程,并且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平衡的中和方程式。
(2)酸碱指示剂:学生需要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
(3)盐的制备与性质:学生需要了解盐的制备方法以及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四、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电解质溶液:学生需要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质的离解程度,并且能够通过电解质的离解程度预测离子的位置。
(2)电解和电沉积:学生需要理解电解和电沉积的原理和过程,并且能够根据电解质的离解程度预测电极反应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2.基本程序: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1.物质的量n(mol)= N/N(A)2.物质的量n(mol)= m/M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五、胶体: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①丁达尔现象②聚沉③电泳④布朗运动3.胶体提纯:渗析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①写:写出化学方程式②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①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②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七、氧化还原反应1.(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2.(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3.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八、铁及其化合物性质1.Fe2+及Fe3+离子的检验:①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Fe3+的检验:(黄色溶液)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②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⑥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⑧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九、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①N2+O2放电===2NO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2.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3.氨的实验室制法:①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②装置:与制O2相同③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④检验方法: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
NH3+HCl=NH4Cl⑤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5.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6.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7.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8.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9.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10.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十、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十一、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2.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3.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4.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5.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①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②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③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④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十二、Cl-、Br-、I-离子鉴别:1.分别滴加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2.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十三、常见物质俗名①苏打、纯碱:Na2CO3;②小苏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绿矾:FeSO4•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胆矾:CuSO4•5H2O;⑨石膏:CaSO4•2H2O;⑩明矾:KAl(SO4)2•12H2O十四、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十五、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1.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2.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3.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4.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5.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第四章烃烷烃CnH2n+2 饱和链烃烃烯烃CnH2n(n≥2) 存在C=C炔烃CnH2n-2(n≥2) 存在C≡C芳香烃:苯的同系物CnH2n-6(n≥6)(1)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1.碳原子以4个共价键跟其它原子结合;2.碳与碳原子之间,形成多种链状和环状的有机化合物;3. 同分异构现象(2) 有机物:多数含碳的化合物(3) 烃:只含C、H元素的化合物第一节甲烷1、甲烷的空间结构:正四面体结构2、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化学性质:甲烷性质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1)可燃性(2)取代反应(3)高温分解CH3Cl气体CH2Cl2液体CHCl3(氯仿) CCl43、用途:很好的燃料;制取H2、炭黑、氯仿等。
4、实验: 将充满CH4和Cl2(体积比为1:4)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经强光照射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内气体颜色_______,管内液面_______,试管内壁有________出现;取出试管,往管内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看到有______生成(均填现象).CCl4俗称______,密度比水__第二节烷烃1、烷烃:(1)结构特点:烃的分子里碳以单键连接成链状,碳的其余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2)烷烃的命名:烷烃的简单命名法: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表示系统命名法:1)找主链-----最长碳链;2)编号码-----最近支链3)写名称-----先简后繁CH(CH3)2CH(C2H5)C(CH3)3的名称是______名称2,3,3-三甲基-2-乙基丁烷是否正确(3)烷烃的通性:①分子量增大,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状态由气,液到固态(4碳原子或以下的是气态)同分异构体熔沸点: 越正越高②常温时性质很稳定,一般不与酸、碱、KMnO4溶液等起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