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枯叶蝴蝶》教案

合集下载

24 枯叶蝴蝶 教案2

24 枯叶蝴蝶 教案2

《枯叶蝴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阖、枯槁”等字词。

2、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联系生活,增强崇尚真善美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法、学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观蝶导入:教师出示蝴蝶的图片,并提问(这张图片上有几只蝴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枯叶蝴蝶。

接着出示3张枯叶蝴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赏对枯叶蝴蝶有个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正课,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蝶:1、学生齐读“自学指导”,明确学习要求,教师进行学法点拨。

(1)自学指导:①大声朗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词,结合课下注释读一读、写一写。

②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一种怎样的枯叶蝴蝶?(2)学法点拨: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读不准的生字词可以同桌间议一议;对于枯叶蝴蝶可以从外形、特点、现状及命运等角度考虑;也可以圈划出文中的关键词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概括。

2、限时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随堂个别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展示,积累易混难写的生字词,如“阖、枯槁”等;鼓励学生结合具体句段谈初读感受,读文识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讨论明确:枯叶蝴蝶是一种美丽、珍贵、善于装假作伪、濒临灭绝、命运可悲的蝴蝶。

三、合作探究,品蝶悟情:1、学生小组合作,带着下列问题精读课文,反复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入探究,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1)作者借助枯叶蝴蝶的可悲命运向我们阐明了什么哲理?(2)字里行间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小组代表交流,教师鼓励学生补充或发表自己的见解,适时点拨,并板书关键词:表里如一、追求真善美、保护环境。

3、教师小结,补充明确本课写作特点,板书“先叙后议、托物明理”。

4、学生有感情朗读,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七年级上册语文《枯叶蝴蝶》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枯叶蝴蝶》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和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提高朗读水平,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枯叶蝴蝶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通过展示蝴蝶标本、图片等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枯叶蝴蝶的奇妙之处,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成语,讲解重点词语的用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对课文进行详细解读,分析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手法。
3.价值观塑造: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使他们从小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观念。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语文学科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量,但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等方面的掌握还有待提高。《枯叶蝴蝶》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蝴蝶的奇妙世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蝴蝶的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要求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
2.讨论主题如下: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枯叶蝴蝶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特点?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枯叶蝴蝶》教案2

《枯叶蝴蝶》教案2

《枯叶蝴蝶》教案2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谈话:今天呀,我非常高兴,因为有幸认识了这幺多的老师和同学,因此能和这幺多优秀的同学共同学习,老师也信心大增,不知道在坐的同学有信心吗?(声音还是不够响亮,有没有信心?)
细心的同学们或许早就发现了,今天的课堂跟往常不一样。

这样坐呀为大家创造了一个更加便于展现自我魅力的平台,我们呢也准备采用竞赛的形式,谁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正确了就能给自己的小组得一分,咱们看看哪个小组能将自主、合作更好地结合,最后啊,我们还要评选出最佳组合。

哎,我还需要一个助手帮忙来给各组记分。

大家给我推荐一位计分员吧。

各个组的计分牌在这里。

看来大家都非常信任你,你能做个公正公平的计分员吗?老师也相信你能做的很好。

大家准备好了吗?上课!
教学建议
七年级上册是根据生活内容编排单元的。

第五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风筝》写手足之间童年的故事;《羚羊木雕》写子女与父母的矛盾;《散步》写三代人的和谐美满;《世说新语》两则是写少年儿童成长中的聪明机智的故事;而。

语文《枯叶蝴蝶》教案

语文《枯叶蝴蝶》教案

《枯叶蝴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读课文,积累字词。

2、能力目标:品味精美语言。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领悟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

重点难点:识记字词,品味语言。

教学准备:蝴蝶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听写字词。

开阖收敛逸出枯槁憔悴二、创设情景:1、出示几幅蝴蝶图片:同学们,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蝴蝶?(美丽漂亮五颜六色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等)2、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这几幅图片:图片上有几只?有什么特点?3、总结提示:这就是枯叶蝴蝶,你想了解有关枯叶蝶的更多知识吗?让我们在作家徐迟的引领下,一起走近《枯叶蝴蝶》三、点拨探究:方法指导:自学四步法:读题目—读内容—读结构—读语言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3、读语言品哲理。

方法提示:(1)我喜欢的句子是——————,因为它写出了——————-(2)我最欣赏课文中的——(哪句话),-----(哪个词)用得好,好在——(3)我认为——哪个句子写得好,因为它告诉我-------------的道理教师小结:赏析一个句子,可以抓住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从修辞入手,还可以从感情入手,欣赏语言的精美,品味作者的思想。

4、问题探究:(1)原本美丽的蝴蝶为什么要形似枯叶?保护自己(2)枯叶蝶为什么会濒临灭绝?装假作伪害了自己。

(3)借助枯叶蝴的悲剧,作者阐明了一个哲理,请你从文中找出说明哲理的句子。

四. 归纳提升文章托物明理,通过对枯叶蝴蝶悲惨命运的描述,提出了“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的殷切希望,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表里如一,不仅有外在美,更要有内在美,真诚的对待生活。

五、检测反馈:检测题自选超市:1、学过本课后,你一定有许多收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2、放飞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一只枯叶蝶,你想说些什么?板书设计:枯叶蝴蝶(徐迟)阖翅:枯叶表里如一记叙对比——议论张翅:漂亮真善美的追求附:巩固练习题枯叶蝴蝶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枯叶蝴蝶教案范文

枯叶蝴蝶教案范文

枯叶蝴蝶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枯叶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提高学生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材及准备:1.PPT和图片资源;2.枯叶蝴蝶的模型或挂图;3.枯叶、树叶和树枝等实物。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枯叶蝴蝶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枯叶蝴蝶的照片,引起学生对枯叶蝴蝶的兴趣。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表一些关于枯叶蝴蝶的看法和猜测,例如它的生活环境、它是如何保护自己等。

Step 2: 学习(15分钟)Step 3: 实践活动(30分钟)教师可以将一些枯叶、树叶和树枝等实物放在教室里,然后让学生模仿枯叶蝴蝶的方式,用这些实物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枯叶蝴蝶模型。

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枯叶和树枝来做翅膀和躯干,然后用颜料或彩色纸来制作蝴蝶的花纹和颜色。

完成后,学生可以在教室或操场上释放自己制作的枯叶蝴蝶模型,观察它在树叶和枯叶中的保护效果。

Step 4: 讨论和分享(20分钟)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枯叶蝴蝶模型分享给同学们,并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例如:树叶和枯叶为什么能够起到保护作用?枯叶蝴蝶的保护色对其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有何作用?Step 5: 总结(10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枯叶蝴蝶的生存策略和环境适应能力,并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可以用一些图片展示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枯叶蝴蝶等生物受到的威胁,以此引导学生对环境保护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意识。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枯叶蝴蝶相关的作业,如绘画、写作、实地考察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枯叶蝴蝶及其生态环境。

扩展活动: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观察和记录枯叶蝴蝶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2.可以与英语老师合作,开展阅读或口语活动,让学生用英语介绍枯叶蝴蝶的特点和习性。

教学反思:通过上述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枯叶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并提高了学生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枯叶蝴蝶》

《枯叶蝴蝶》

《枯叶蝴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展示两张有关枯叶蝴蝶的两张图片让同学们认识枯叶蝴蝶)导语:同学们,看到这两幅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你可知道,飞翔着的枯叶蝴蝶还有美丽的一面吗?下面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徐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枯叶蝴蝶》,开始一段独特的探秘之旅!二.明确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

2.语言品读,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

3.走进作者,领悟文章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环节:(一)故事会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运用第一人称“我”完成——“一只枯叶蝶的诉说”诉说你不平凡的遭遇...... (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园丁心语:小小的枯叶蝶,我想对你说: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旅程也太短暂/既然生命的乐章萌发出了嫩芽/就应该让它勇敢地成长/绽放鲜花/结成硕果/不要不敢面对生命的鲜活/希望——你的生命,你的真美/在这尘世的喧嚣中尽情演绎!(二)、辩论会枯叶蝴蝶极尽灭绝,我们不禁要问:是谁之过?请各个小组经过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一次小型的辩论赛。

(完成对中心主旨的探究)园丁心语:“是说蝴蝶呢,还是自我抒怀呢?”——徐迟做人要真诚,不能虚伪,要显示出人的精神个性。

——徐迟先生的写照(三)、见面会假如,我们邀请作家徐迟来到了我们现场,大家可以在小组内扮演不同的角色:徐迟、主持人、记者......进行一个小小的人物访谈节目。

(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园丁心语:作家徐迟老人写作本文时已近古稀,也许到了这个年龄的人由于生活的沧桑会更加事故,但徐迟先生仍然是满怀激情,对人生仍然是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正如他在文后所说“惟愿:能永保这对魅力与真理的翅膀与各位共勉”!四、板书(枯叶蝶的简笔画)希望这只蝴蝶不仅在课堂上,飞舞在你我的心间,更希望在大家的人生旅途中洒下真善美的芬芳!。

《枯叶蝴蝶》教案

《枯叶蝴蝶》教案

《枯叶蝴蝶》教案《枯叶蝴蝶》教案《枯叶蝴蝶》教案教学创新思路:运用多媒体手段引起学生对枯叶蝴蝶的兴趣,采用整体感知、体验探究和温馨交流的教学顺序让学生自主地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质的理解作者写作目的及写作方法,圆满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2)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崇尚真善美的思想意识。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上课前低音播放《蝴蝶泉边》的葫芦丝乐曲,同时展示一张有三句描写蝴蝶的古诗,让学生大声朗读,然后问同学们这几句古诗是描写什么昆虫的,请同学们结合以上诗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蝴蝶给你的印象。

(教师总结引出课题)你知道吗?这世界上还有一种蝴蝶,它非常与众不同,因为它特别爱把自己丑陋的一面表现给别人看,它的名字就叫做:枯叶蝴蝶。

(板书:枯叶蝴蝶徐迟)紧接着展示出一张枯叶蝴蝶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继续讲解:那么这种枯叶蝴蝶的生存方式以及命运到底如何,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一篇诗意与哲理交融的散文来揭开谜底,让我们一起走近徐迟的《枯叶蝴蝶》。

二、学习课文:(一)初读课文:要求同学们带着下面两个问题,采取自由阅读的方式初读课文,时间五分钟。

语言积累:1、你能读准吗?阖收敛逸出枯槁憔悴行径2、你能理解吗?憔悴装假作伪生生不息以上问题解决完毕,带领学生大声地读两遍。

(二)激情朗读:全班同学大声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1、枯叶蝴蝶得名的原因。

2、枯叶蝴蝶伪装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它最后的结局怎样?先让学生独立找出答案,然后全班同学大声朗读答案并进行分析,尤其注重第三段中的一组排比句,突出枯叶蝴蝶的外在特点,揭示枯叶蝴蝶得名的原因。

教师总结:从前只是听说有一种美:破落而流光溢彩。

今天透过枯叶蝴蝶我们真正地领略到了这种美。

我们的枯叶蝴蝶,聪明而又痴傻,因为太注意一种本能的保护,所以变得敏感而又迟钝,当它停落枝头以为被幸福平安包围的那一刻却是危险逼近之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枯叶蝴蝶》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枯叶蝴蝶》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由迷枯叶蝶的悲剧你联想到了什么?说出来,与同学共同探讨。
四、精读课文,探究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师点拨:(一)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描写之细腻:
1、枯叶蝴蝶是如何装假作伪的?(第三自然段)
2、下面我们仔细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枯叶蝴蝶的伪装的?在这段话中有些词语作者用的比较贴切,你能找出来吗?
五、小组展示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枯叶蝴蝶》,懂得了做人要坦诚,要以真面目示人,要表里如一,不要装假作伪的道理,在这里我送给大家一句话:让诚实成为品格,让学习成为习惯。这是本文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我们做人的最高境界!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做一个坦诚之人。
七、布置作业




枯叶蝴蝶
徐迟
装假作伪
枯叶蝴蝶———————————濒临灭绝
做人要坦诚 表里如一
写作手法:对比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
先记叙后议论,叙为议设,议从叙生
课外作
业布置
必作
伴你学
选作
阅读名著
教后心得
课 题
枯叶蝴蝶课型新授课主备 Nhomakorabea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教学
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描写之细腻。
2、结合语境,领悟作者议论的独特深刻,揣摩含义深刻的句子,探究文章主旨。
教 学
重点
难 点
1、在学习中体会描写的细腻
2、体会关键语句的含义,探究文章主旨
教学资源
多媒体、导学案
教法与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3、还有没有哪些词语作者用的好?
4、分析枯黄与枯槁的区别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除了比喻外作者在本段中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枯叶蝴蝶教案(评委用)

枯叶蝴蝶教案(评委用)

《枯叶蝴蝶》教案设计濮阳市第六中学邹建茹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阖、枯槁”等字词。

2、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联系生活,增强崇尚真善美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法、学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观蝶导入:教师出示蝴蝶的图片,并提问(这张图片上有几只蝴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枯叶蝴蝶。

接着出示3张枯叶蝴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赏对枯叶蝴蝶有个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正课,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蝶:1、学生齐读“自学指导”,明确学习要求,教师进行学法点拨。

(1)自学指导:①大声朗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词,结合课下注释读一读、写一写。

②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一种怎样的枯叶蝴蝶?(2)学法点拨: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读不准的生字词可以同桌间议一议;对于枯叶蝴蝶可以从外形、特点、现状及命运等角度考虑;也可以圈划出文中的关键词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概括。

2、限时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随堂个别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展示,积累易混难写的生字词,如“阖、枯槁”等;鼓励学生结合具体句段谈初读感受,读文识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讨论明确:枯叶蝴蝶是一种美丽、珍贵、善于装假作伪、濒临灭绝、命运可悲的蝴蝶。

三、合作探究,品蝶悟情:1、学生小组合作,带着下列问题精读课文,反复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入探究,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1)作者借助枯叶蝴蝶的可悲命运向我们阐明了什么哲理?(2)字里行间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小组代表交流,教师鼓励学生补充或发表自己的见解,适时点拨,并板书关键词:表里如一、追求真善美、保护环境。

3、教师小结,补充明确本课写作特点,板书“先叙后议、托物明理”。

4、学生有感情朗读,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枯叶蝴蝶》课例设计

《枯叶蝴蝶》课例设计

《枯叶蝴蝶》课例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本文重点生字词。

2、联系文本赏析理解蕴含深刻哲理的语句,领会作者写作意图。

3、结合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学习重难点】1、品味课文中描写细腻和议论精妙的语句。

2、学习课文由物及人,托物言理的写作手法。

3、体会本文所蕴含的哲理,认识到装假作伪的危害性。

【教学方法】对话式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有没有同学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蝴蝶?全世界大约有14000多种蝴蝶,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是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

而中国有1200种。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组蝴蝶的图片,大家来猜一下蝴蝶的名字。

(PPT出示蝴蝶图片:88蝴蝶、猫头鹰蝴蝶、蓝闪蝶、枯叶蝴蝶)师:在我们的印象里,蝴蝶都是美丽的,可是最后一种蝴蝶为什么看起来形似枯叶呢?它到底有何独到之处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当代作家徐迟的哲理散文《枯叶蝴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首先请大家大声齐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出示学习目标),接下来文本的学习过程中请大家时刻注意我们的学习目标。

2、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本文作者徐迟(PPT出示作者生平,择生读)。

其影响最大的就是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有同学知道吗?就是如何证明1+1=2?这个世纪难题被中国伟大的数学家陈景润攻破。

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试着去证明一下,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陈景润!3、关于作者徐迟的文学常识我们就先聊到这儿,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检查一下大家字词的预习效果。

(PPT出示字词:收敛憔悴hé()起áo()翔枯gǎo (),择生读,纠正字音后齐读三遍加强记忆)4、看来大家对于文本字词的预习扎实充分,接下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同时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勾画出文中相关语句。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回答出:美丽、珍贵、丑陋、装假作伪、濒临灭绝等。

枯叶蝴蝶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枯叶蝴蝶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枯叶蝴蝶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课程名称:枯叶蝴蝶教学目标:1. 了解枯叶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提高学生的生物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枯叶蝴蝶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枯叶蝴蝶的外貌和颜色。

3. 枯叶蝴蝶的栖息地和活动范围。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呈现一张枯叶蝴蝶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枯叶蝴蝶是什么样的蝴蝶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吗?探究活动:1. 学生观察枯叶蝴蝶的图片和描述。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观察到的特点和描述,共同整理出枯叶蝴蝶的特点列表。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整理结果,教师帮助学生修改和完善。

拓展活动:1. 学生自主查找枯叶蝴蝶相关的资料,了解它的外貌和颜色。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所查找到的资料,并与其他组分享。

巩固活动:1. 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 枯叶蝴蝶栖息在哪些地方?b. 枯叶蝴蝶主要活动在什么时间段?c. 枯叶蝴蝶的食物来源是什么?2.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问题的讨论,并整理出答案。

作业布置:1.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写一篇关于枯叶蝴蝶的简短文章,包括枯叶蝴蝶的特点、外貌、栖息地和活动习性。

2. 学生可以用图片、文字或其他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设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枯叶蝴蝶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学生还可以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和提高。

作业的布置,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初中课文枯叶蝴蝶教案

初中课文枯叶蝴蝶教案

初中课文枯叶蝴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枯叶蝴蝶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枯叶蝴蝶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枯叶蝴蝶的生活场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枯叶蝴蝶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枯叶蝴蝶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课文中所涉及的生态知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枯叶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种神奇的生物。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枯叶蝴蝶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完善。

(2)针对课文内容,开展小组讨论:枯叶蝴蝶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5. 探究与实践(1)运用多媒体展示枯叶蝴蝶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小组合作,设计一个保护枯叶蝴蝶的活动方案。

6. 小结与反思(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枯叶蝴蝶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参与环保活动,践行保护大自然的理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意识等。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4枯叶蝴蝶》word教案(2)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4枯叶蝴蝶》word教案(2)

24 枯叶蝴蝶课文学习设想《枯叶蝴蝶》是当代著名作家徐迟的散文作品。

此篇文章中作者语言凝练,生动有力,富于激情,意蕴深远。

借助枯叶蝴蝶善伪装的习性发表议论,赞美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呼吁保护生物物种。

主题含义深远,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理解、想象和思索空间,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主题。

前置预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并理解生字生词;积累词语。

2、反复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2、通过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符合关键语句的含义,探究文章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珍稀动植物的优良品质。

重难点1、识记并理解生字生词;积累词语。

2、反复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

课学习内容学法指堂流程导一目标认定2分钟(放映有关枯叶蝴蝶的幻灯片让同学们认识枯叶蝴蝶)导语:这就是峨眉山上珍贵美丽的枯叶蝴蝶,它濒临灭绝。

它极善于伪装自己,但即使它伪装得再“枯槁与憔悴”,“还是逃不脱被捕得命运”,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见利忘义者的自私吗?你可知道,枯叶蝴蝶还有美丽的一面吗?下面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徐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枯叶蝴蝶》。

情境导入,直接进入文本。

二自主学习1 8分钟学生读课文,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提示:细读课文两遍,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一、(1)枯叶蝴蝶的产地在哪?(2)枯叶蝴蝶以“枯叶”为名的原因是什么?枯叶蝴蝶的特点是什么?(3)枯叶蝴蝶怎样伪装自己?伪装的目的是什么?伪装的结果是怎样的?(4)枯叶蝴蝶“快要绝种了”的原因是什么?它“要绝对绝灭了”的原因是什么?二、借助枯叶蝴蝶可悲的命运,作者阐明了一个哲理,请你从文中找出体现哲理的句子。

三、放飞思想,心灵对话:枯叶蝴蝶的悲剧引人深思,此时此刻,你想对蝴蝶、人类、徐迟说些什么?学生自己预习,注意随手写写画画,把答案从课本中标记出来。

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2 0分钟展示交流:一、(1)枯叶蝴蝶的产地在哪?(2)枯叶蝴蝶以“枯叶”为名的原因是什么?枯叶蝴蝶的特点是什么?(3)枯叶蝴蝶怎样伪装自己?伪装的目的是什么?伪装的结果是怎样的?(4)枯叶蝴蝶“快要绝种了”的原因是什么?它“要绝对绝灭了”的原因是什么?二、借助枯叶蝴蝶可悲的命运,作者阐明了一个哲理,请你从文中找出体现哲理的句子。

枯叶蝴蝶教案

枯叶蝴蝶教案

枯叶蝴蝶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描写之细腻。

2、读懂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品味语言,揣摩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4、联系自身生活体验,理解故事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二、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揣摩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揣摩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四、学生课前搜集:1、搜集描写蝴蝶的诗词2、搜集蝴蝶的有关生物知识(学科渗透)3、搜集枯叶蝴蝶的知识(学科渗透)4、生活中弄虚作假给人们带来危害的事例。

(联系生活实际)5、搜集“去伪求真”的名人名言或谚语。

五、教学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藏有枯叶蝴蝶正侧两面的图片,请学生观察,直观感受枯叶蝴蝶的伪装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感受枯叶蝴蝶高超的伪装技巧。

(1)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你看到了几只蝴蝶?学生交流。

(2)有关蝴蝶的知识你都搜集了哪些资料?学生交流设计意图:与生物学科知识进行渗透(3)我们的哪些古诗词中有对蝴蝶的生动描写?学生交流设计意图:知识拓展(4)那枯叶蝴蝶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学生交流设计意图:与生物学科知识进行渗透师:看来昆虫再怎么伪装也瞒不过人的,不过大家可能想不到上面那只美丽和这只如枯叶的蝴蝶是同一种昆虫。

它为什么要隐藏起自己的美丽,隐藏后的命运又如何呢?下面和老师一起走进当代著名作家徐迟的散文《枯叶蝴蝶》(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多媒体出示: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1)谁来读一读?(2)谁来写一写?师语:我们学习字词不仅要掌握它的字音字形还要掌握它的含义。

看“枯槁”一词,哪个同学能在文中找到它的近义词?引导学生体会“枯槁”与“枯黄”一词的区别。

“枯黄”一词只是写出它的颜色,而“枯槁”还写出了它的神态。

( 3)、学生读生字词3生交流所加修饰语。

可能:美丽的枯叶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联系生活,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所蕴含的哲理,认识到
装假作伪的危害性。

教学方法:对话式教学
教具准备:
《枯叶蝴蝶》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带、录音机
时间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看,蝴蝶,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蝴蝶吗?
生:美丽的
生:五颜六色的
生:五彩斑斓的
生:漂亮的
师:这是我们同学眼中的蝴蝶,下面请同学再看一幅图片,你能快速的告诉我这上面有几只蝴蝶吗?
生:5只
生:7只
师:其实,这上面一共是7只蝴蝶,一种像枯叶一样的蝴蝶
(二)枯叶蝴蝶档案
师:那么,对于枯叶蝴蝶你了解多少?你预习课文的时候都查到哪些资料?
生:读自己所查的资料
师:同学们查的比老师还多,老师也查到了一些有关于枯叶蝴蝶的资料,请同学们集体读读(大屏幕显示)
师:在我们的印象里,蝴蝶都是美丽的,可是它为什么看起来形似枯叶呢?同学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这种蝴蝶?
生:想
师:那么,今天就和老师一起走进当代作家徐迟的哲理散文《枯叶蝴蝶》(板书课题)(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想
师:老师有3个要求。

1、标上段号2、思考为什么它形似枯叶?3、它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师朗读完课文学生回答)
(四)读中品语言,品中读道理
师:朗读课文,背你最欣赏的语句段落,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

可采用下列方式展开交流:
1、我喜欢的句子是(),因为它写出了()。

2、我最欣赏课文的()句话,()词用的好,好在()。

3、我觉得()写的好,告诉我们()。

(五)合作探讨小组释疑
师:下面请大家跳读课文,找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将问题记在卡片上。

如:
(1)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2)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

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六)让情感在对话的天空升华
师:通过同学们组内积极的合作、激烈的争论,我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么,枯叶蝴蝶、人类、作者徐迟这三者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下面请同学看一段采访:
教师拟定采访稿:
(1)枯叶蝴蝶,你很美丽,尤其是张开翅膀的时候,可是,为什么要阖上翅膀?
(2)你知道吗?这种做法非但没有保护到你,还加重了你的灭亡?
(3)人类,枯叶蝴蝶越来越少了,你为什么视法律不顾仍执迷不误?
教师总结:
是装假作伪害了枯叶蝴蝶,而装假作伪也是人的特技之一,也许枯叶蝴蝶今天凄惨的命运就是装假作伪者的明天!正如孔子那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七)心灵对话的舞台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枯叶蝴蝶、捕蝶者、作者徐迟说什么?(一句最简洁的、最真诚的话语表达心声)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交流:
(1)枯叶蝴蝶,我想对你说:“--------------------。


(2)人类,我想对你说:“------------------------。


(3)徐迟先生,我希望您:“----------------------。


(八)放飞想象的翅膀
师:由枯叶蝴蝶的悲剧你联想到了什么?写出来,与同学共同探讨。

(提示:可多角度立意,可以抨击那些见利忘义者,可以联想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谈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方面。


(九)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十)布置作业
作业:假如我是最后一只枯叶蝴蝶……..
我是一只寂寞的蝴蝶
秋风里阖上我的翅膀
如同一片飘落的枯叶
我是那一只枯叶蝴蝶
并不想有人留意我的存在
我想逃开那些关注的目光
我向往着自由
向往着肆意的快乐
于是将我所有的美丽
换取了一身憔悴枯萎
没有娇艳的容颜
没有柔曼的舞姿
也没有轻如鲛纱的美丽翅翼
只有一个形象的如蝶般凄美的名字
我以为这样刻意伪装
便会逃开所有猎射的眼神
以为和我周围的世界浑然一色
便可以去自由的飞舞但我
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
不是因为我的美丽
而是用来隐蔽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这个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
他们的真相。

教学反思
最后,作者以“我要”、“我愿”表明自己的心迹,表现出犀利的解剖功夫和可贵的社会责任感,从中有隐含着做人要表里如一,不需要伪装的道理。

对于这一小生灵的命运,作者另辟蹊径,表现出独到的感悟。

让人读了之后,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当然在本节课中,我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向老教师学习,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方法,以便改善自己的课堂,促进自己在教学能力上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