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课件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若男女患者数量相差较大,则很可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遗传病,此时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若系谱图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则该病可能是伴X染色 体隐性遗传病;
②若系谱图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则该病可能是伴X染色 体显性遗传病;
2.人类红绿色盲症——伴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1)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2)色盲基因(b)和它的等位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 相应的等位基因。(B、b的遗传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人类的X染色体携带的基因多,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8.5% 左右,携带基因较少。故许多在X染色体上有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缺 乏相应的等位基因。
二 遗传系谱图分析和遗传方式判断
要点归纳 1.首先确定是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 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无女性患者,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 2.其次判断显隐性(如图)
(1)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为隐性遗传病(即无中生有),如图甲所 示。
(2)双亲患病,子代有表现正常者,为显性遗传病(即有中生无),如 图乙所示。
(A )
B.带有红绿色盲基因的个体为携带者
C.Y染色体上无致病基因的等位基因,因此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
基因的分离定律
D.具有“双亲都患病,子女不一定患病”的遗传特点
[解析] 人类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中女性少于 男性,A正确;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带有红绿色盲基因的表型正 常的个体为携带者,B错误;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致 病基因的等位基因,但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因此该性状的 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错误;人类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具有“双亲都患病、子女一定患病”的遗传特点,D错误。
XbXb
_X__B_Y__
XbY
表型 正常
正常(携带 _色__盲_____ 正常 者)
_色__盲_____
(2)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___多__于___女性患者; ②往往有隔代__交__叉__遗__传____现象; ③女性患者的__儿__子____一定患病。
2.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基因的位置:_____性__染__色__体__(_X_)___上。
(2)性别决定遗传图解:
[易错提醒] 伴性遗传的两个理解误区 (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存在不决定性别的 基因,但表现出伴性遗传现象。 (2)决定与性别相关的性状的基因不都在性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的 基因决定的性状也可能与性别相关联,如限性遗传、从性遗传现象;细 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出母系遗传现象。
( √)
〔思考〕 1.女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儿子一定是色盲吗?父亲呢? 提示:她的父亲、儿子均患有红绿色盲。因为她的基因型是 XbXb(设红绿色盲致病基因为b),其中一个致病基因由父亲遗传而来,并 且她的一个致病基因也会传给儿子。 2.如果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其遗传有什么特 点? 提示:患者一定是男性,患者后代只要是男性一定患病。
(3)XBXB)
男正常×女携带者 (XBY×XBXb)
男正常×女色盲 (XBY×XbXb)
男色盲×女正常 (XbY×XBXB)
子女可能基因型、表型 男:XBY(正常) 女:XBXB正常
男:XBY(正常)、 XbY(色盲)
女:XBXB(正常)、 XBXb(携带者) 男:XbY(色盲)
第3节 伴性遗传
课程要求
核心素养
概述性染 色体上的 基因传递 和性别相 关联。
1.通过实例分析,认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传递和性 别相关联。(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分析各种婚配组合的遗传情况,归纳遗传病的遗 传规律。(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3.通过案例分析,探索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 用。(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易错提醒] 关于伴性遗传的两个理解误区 (1)隔代遗传不是伴X隐性遗传特有的特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具 有此特点,因此隔代遗传是所有隐性遗传的特点。 (2)交叉遗传不是伴X隐性遗传特有的特点:伴X显性遗传也具有此 特点,因此交叉遗传是所有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特点。
典例剖析
典例 1 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课内探究·名师点睛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
1.性别决定:
要点归纳
(1)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
类型
性别
体细胞性染 生殖细胞性 色体组成 染色体组成
代表生物
雌性 XY型 雄性
XX XY
雌性 ZW型 雄性
ZW ZZ
X X或Y Z或W
Z
哺乳动物、人、果蝇等动物、部 分植物
鸟类、鳞翅目昆虫(如蝶、蛾类)
(× )
(2)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一定患病。
(× )
(3)色盲基因都是由外祖父经他的女儿传给外孙的。 ( × )
(4)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病男孩,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
( ×)
(5)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 × )
(6)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正常女性的儿子全正常。
(2)患者的基因型 ①女性:____X_D_X_D_____和____X__D_X_d____。
②男性:____X_D_Y____。
(注:抗VD佝偻病基因用D/d)
(3)遗传特点 ①女性患者__多__于____男性患者; ②具有___世__代__连__续__性___; ③男患者的__女__儿____一定患病。
②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如图 丙、丁所示。
方法技巧: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口诀 父子相传为伴Y;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有正(一 方或双方都正常)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有正 (一方或双方都正常)非伴性。
4.不能确定的类型 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就只作不确定判断,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 面推断,通常的原则是: (1)若代代连续遗传,则很可能为显性遗传。 (2)若男女患者各占1/2,则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 病。
致病基因的情况。
4.人类外耳道多毛症——伴Y染色体遗传病 (1)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 (2)典型系谱
(3)分析 ①因为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所以患者全为 男性,女性全正常。 ②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也称为限雄遗传。具 有世代连续现象。
知识贴士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体内的一对异型性染色体——X、Y构成 了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X和Y染色体都有一部分与对方不同源,但也 有一部分是同源的。二者关系如图所示:
变式训练1
(2020·浙江杭州月考改编)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的叙述,正
确的是
(C )
A.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只有XY型和ZW型两种
B.哺乳类、两栖类和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都是XY型
C.性染色体可以存在于生物(2n)的生殖细胞中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以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解析] 生物的性别通过性染色体决定的常见方式有XY型、ZW型 等,性别还可以由卵细胞是否受精决定或环境条件决定等,A错误;哺 乳类的性别决定方式都是XY型,但两栖类和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不都是 XY型,B错误;正常情况下,生物(2n)体细胞中含有一对性染色体,生 殖细胞中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C正确;不是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和 常染色体之分,D错误。
女:XBXb(携带者) 男:XBY(正常)
女:XBXb(携带者)
后代色盲比例 无色盲
男性中1/2 色盲
男性均色盲 无色盲
双亲表型、基因型
子女可能基因型、表型
男色盲 ×女携带者 男:XBY(正常)、XbY(色盲)
(XbY×XBXb)
女:XBXb(携带者)、XbXb(色盲)
男色盲×女色盲
男:XbY(色盲)
3.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2)致病基因(D)和它的等位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
相应的等位基因。(D、d的遗传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3)相应的基因型与表型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型 女性患病 女性患病 女性正常 男性患病 男性正常
说明:只要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就表现为患病;不存在携带
知识导图
基础知识·双基夯实
一、伴性遗传 1.特点:___性__染__色__体___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___性__别___相关 联。 2.常见实例 (1)人类遗传病:人的___红__绿__色__盲___、___抗__维__生__素__D__佝__偻__病___和血友 病等。 (2)果蝇:__眼__色__遗__传____。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鸡的性别决定 (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___异__型___的(ZW)。 (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___同__型___的(ZZ)。
2.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图例如下: (注:芦花、非芦花基因 B/b)
〔活学巧练〕
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决定性别。
(3)亲子代都有患者,无法准确判断,可先假设再推断,如图丙所 示。
3.最后确定是不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 (1)隐性遗传病(如图)
①女性患者的父亲或儿子有正常的,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如图 甲、乙所示。
②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如图 丙、丁所示。
(2)显性遗传病(如图)
①男性患者的母亲或女儿有正常的,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如图 甲、乙所示。
(XbY×XbXb)
女:XbXb(色盲)
后代色盲比例 男性中1/2色盲 女性中1/2色盲
男、女均色盲
(4)红绿色盲(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的遗传特点 ①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女性只有两个X染色体上都有红绿色盲 基因(b)时,才表现为色盲,而男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b),就表现 为色盲。 ②交叉遗传: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 给女儿。 ③女性患病,其父亲、儿子一定患病。
1.控制人类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只位于B区段,在 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2.控制人类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只位于D区段,在X染色体上无相 应的等位基因。
3.也可能有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A、C 区段),即可能出现下列基因型:XAYA、XAYa、XaYA、XaYa。
(2020·广西钦州质检一)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决定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患者的正常子女也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
B.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女儿和儿子的患病概率都是1/2
[解析] 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正常个体不可能携带该致病 基因,A错误;患者至少有1条X染色体上携带该致病基因,而该X染色 体必然由双亲之一遗传而来,由于女性有2条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1 条,因此人群中患者女性多于男性,B正确;女性患者可能是杂合子, 所以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儿子和女儿都有可能是患者,也都可能有正常 的,C错误;男性患者将X染色体遗传给女儿,将Y染色体遗传给儿子, 因此,其后代中女儿均患病,儿子均正常,D错误。
二、性别决定 自 然 界 中 性 染 色 体 决 定 性 别 的 方 式 有 ___X__Y_型____ 和 ___Z_W__型____ 两 种。
三、人类红绿色盲症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 1.人类红绿色盲症 (1)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_X__B_X_B___ _X__B_X_b_
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什么规 律?
提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和常染色体上的基 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学霸记忆〕 1 . XY 型 性 别 决 定 的 生 物 , 雌 性 的 性 染 色 体 组 成 为 XX , 雄 性 为 XY;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为ZW。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③交叉遗传。 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