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赵华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08期
摘要:本文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分析讨论,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更新自我,学会运用美学原理给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特点功能方法语言情境
一、体育教学艺术的特点:
1.实践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体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
例如,课前场地的准备,器材的准备,实际是教师作为艺术的课堂演技创造“运筹帷幄”,可见,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实践过程。
因此,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在长期的反复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
2.特殊性
体育教学艺术与其它学科的艺术相比较有其鲜的特殊其它学科教学形式较单一,大多采用语言表达的方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体育教学授课形式则丰富多彩,教师除采用语言表达外还可以通过无声语言和示范两种的艺术加工,这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特点的特殊性。
3.创造性
教师教学水平是教学艺术的表现,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是在继承性和创造的基础上发展的。
因此,只有在改革和创新,总结和完善,才能使教学艺术得以升华。
4.表演性
教学就像演剧,教师既是演,又是演员,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导演和演技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演关键是表演能否动情动感同时要注意,声调的特殊意义,无声语言的表达示范的紧密配合,以增强教师表演的感染力。
5.审美性
体育教学的美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内在美主要是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富有科学美,具有丰富的内涵;外在美主要上指教学表达的语言美、动作美,及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美。
如,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身轻如燕,动作准确美观的示范美;教师形象及场地布局,队形变化的多样美等等。
二、体育教学艺术的功能
1.体育人功能
教师教学艺术的展现,对学生会引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可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形成。
2.陶冶功能
由于体育教学艺术具有情理交融的特点和感染力很强的审美形式,使之形成鲜明的情境性和非理性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潜有的教育功能。
3.谐悦功能
体育教学是在欢乐的气氛,明快的节奏中进行,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教学艺术的表现,教师则起主导作用,清析明亮的口令,悠扬悦耳的语言表达,轻松优美的示范,再加上一点调料——幽默感。
对教学起催化剂作用。
4.交往功能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交往的过程,教学艺术是信息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教学艺术越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敬佩感,愿意和教师多交往,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增强信息传递和接受信息的量,还可以大大提高情感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三、教学方法的“美”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意思是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教法没一个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一般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师本身特长,采取得心应手的教法,形成教师独特的风格。
一般来讲,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导”是教学的支柱,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当然,这种要求应有益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教师的“导”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使他们朝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教师应该重视“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悟出成功的秘决。
例如,我在教学生长跑地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一开始就用尽全力去跑,到后来就支持不住,没力气往下跑,成绩也往往不尽人意。
于是,我启发学生,在跑过程中要进行合理分配,控制跑步的速度,学会运气,果然在以后的长跑中同学们都跑得比较轻松成绩也有所提高。
在今后的实践中,也学会运用窍门去学新知识。
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变通,在选择教材要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因此,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把单一沉闷的教材与活泼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接受各种能力的培养。
例如,我在教短跑的过程中,不是一味让学生跑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学会要灵活多变,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自身的美,器材教具的形状和使用,场地的安排。
具全内容在下一个环节作具体分析。
体育教学要体现多“练”。
要求学生在“练”中悟出真谛,悟出要领,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使教学可以有的放矢,达到教学目的,注意在多练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也非常重要,在必要时,引导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也要在多练中进行合理的休息,以便有更好的精力进行下一步学习。
另外,体育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具,充分展示运动美和身体美,加强学生的美学修养。
例如,我在教体操过程中,适当地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优美精彩的录像或图片,从而,改变了单一沉闷的课堂教学,使之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对美追求,更加强学生对美的修养。
四、教学语言的“美”
锻炼教学语言是提高教学效果,体现教师学风格的基本功之一,美的教学语言应该具备以下几点:首先,教师的语言要饱含热情,给学生以鼓舞和信心,如“不要紧张,胆子再大点的就一定做得好了。
”当一个差生在偶然一次能完成或练习任务时,教师应及时作出表扬,给予肯定“你做得非常好,我想你下次也会做得这么好。
”这样,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会更加的融洽。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幽默诙谐,在教学中要恰当的使用体育术语,口诀或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再次,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结合。
因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向学生传递信息,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手势,眼神,微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的眼睛应饱含深情,亲切和信任,要时常做到庄重中有微笑。
可见,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没有一定的效应基础,缺乏应有的力度,就不能够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技能,再发智力的作用。
五、教学情境的“美”
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活动,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龄前效果的前提。
因此,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就谈谈几种方法:
1.利用语言创设情境。
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因为在教学中,直观的手段必然与语言的说相结合,把学生导入情境,可见,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把学生吸引入境,因此,教师的语言必然具有形象性,准确性启发性等。
2.利用回忆创设情境。
这是在大脑层中再次重视动作过程的一种练习是加强和提高动作与技术的一种手段。
例如:学生在学习跨拦动作时,由于模仿而产生了许多多余的动作,并且动作有变动。
于是,我马上让学生暂停练习,冷静坐下,对跨拦动作作一个回忆,特别是腿的要领等,这样,能够使学生容易掌握动作的技巧,并能形式正确的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3.利用绘图创设情境。
在学习新的动作时,单凭教师的一两示范有时还达不到预期效果。
于是,我在教学中经常配合图示,特别是某些动作不能在空中静止时利用绘图帮助学生理解,我一边揽图一边加以点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利用音乐创设情境。
随着电化教学的广泛使用,音乐也进入课堂教学,因为抒情的音乐可以给轻松自然的感觉,可以缓和紧张的学习,激情的音乐可以振掌握的技术也会更加的牢固,所以,我在备课时就动脑去考虑如何才能充分投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综合上述,不难发现,“美”能促进体育教学在我的教学中,将“美”引入体育的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上下求索、不断进取。
参考资料:
1993《体育教学与训练》1.2合刊;
《体育教学艺术的特点及功能探究》作者:李金华
《教法指导“五要”》作者:郑民主
《运用体育美学提高教学效果》作者:刘寒青
《创新教学情境五法》作者:杨兴玉
《浅谈体育教学的艺术》作者:夏思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