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日本(一)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一)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学生从生活中对日本了解较多,另外在前两单元学生已学过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气候类型北部是温带季风,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波斯湾的石油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往日本,这些知识为本节课学习作了铺垫。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人们的生长、生活的影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学习内容分析
日本(一)侧重于自然地理知识,“海岸线曲折的岛国”、“多火山、多地震”和“海洋性季风气候”三个框题。
海岸线曲折的岛国
图9.1“日本地形图”,让学生掌握:①日本是一个岛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
②四个大岛加许多小岛组成。
③重要城市东京、横滨和神户。
④海岸线曲折多良港对人们生活生产、生活的影响。
展示教学课件,围绕两个主线开展学习:一是“岛国”——领土组成——邻近海洋和国家——主要城市。
二是“海岸线的特点”——曲折——多优良港湾——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海岸线曲折多良港,航运发达,结合马六甲海峡对日本航运的重要性。
多火山、多地震
火山众多、地震频繁是日本自然环境的一大特色,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用板块学说分析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③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和他人。
海洋性季风气候
日本是海洋性季风气候,与亚洲同纬度地区气候相比日本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丰沛。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本课重点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关东平原和富士山。
②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③能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④能运用地图资料,说出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特点。
2.能力目标:
掌握一些最基本应对地震的自保常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养成关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习惯;加强减灾、防灾意识。
重难点分析
岛国、海岸线曲折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正文和海岸线曲折多良港对人们生活生产、生活的影响来完成重点。
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日本的领土组成、多火山地震和气候类型。
明确了地震来临时的防震措施,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填空题
1.海岸线曲折的岛国
(1)位置:东临____洋,西临____海。
(2)领土组成:由____、_____、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琉球群岛等近4000个岛屿组成。
(3)多优良港湾: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_____和横滨是日本著名的海港。
2.多火山,多地震。
(1)地形特点:多山的岛国,以____丘陵为主____面积较小,最高的山是____山,是活火山。
(2)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_____板块与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位于环太洋火山地震带上。
二能力题
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判断是否真实的
1.享受美味的生鱼片() 2游富士山泡温泉()
3到热带雨林探险() 4.观赏樱花()
三、拓展延伸东京
2008年5月6日至10日,应日本国政府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
通过这次“暖春之旅”,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读图,回答问题。
(1)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_,著名的山峰________山是日本的象征,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是____________.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地处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应怎样防震减灾呢?请你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一填空1. ⑴太平,日本⑵.北海道本州⑶.神户
2. ⑴山地平原⑵.亚欧太平洋
二、能力题1.对 2.对 3.错 4.对
三、拓展延伸⑴东京富士和服⑵亚欧太平洋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要惊慌是关键。
如果不幸被掩埋,应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注重工程质量,提高人类建筑物和构筑的抗震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对日本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学习较好,但是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分析不好。
创新点
通过分析日本多地震的原因,运用板块学说解释地球上发生地震原因。
指导教师点评意见
课的开始,就是一个设计和实施都很成功的教学环境,它的成功和精彩不仅仅在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巧妙的导入了新课。
本课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性: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自主探索,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比较等思想。
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主动获取了知识,而且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情感,这种认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陈西留,男,中学二级教师
2002.8 兖州市初中地理教学能手2003.8 兖州市初中地理优质课一等奖2005.9 兖州市优秀教师
2008.4 兖州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09.5 兖州市优秀自制教具一等奖
2009.4 兖州市优秀班主任
刘杰,男,中学一级教师
1998.8 兖州市初中地理教学能手2005.8 兖州市初中地理优质课一等奖2006.9 兖州市优秀教师
2009.4 兖州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