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通常可以持续数小时而不惊醒患者。夜间低血糖 可以导致患者猝死。
如果患者睡前血糖水平低于6.0-7.0mmol/L,
则表明患者有可能在睡前需要加餐。
无意识性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无意识性低血糖。
严格的血糖控制、以往的急性低血糖、睡眠期间以及饮酒,均可诱发无意识性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时,也容易发生反复的低血糖。
运动不足
超重肥胖
不可改变的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家族史等遗传因素
6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全面控制危险因素
– 生活方式要改善
– 血脂达标很重要 – 血压管理要记牢 – 血糖管理别忘掉 – 定期体检要坚持
7
控制危险因素 ,全面回归健康生活
• 生活方式要改善 • 血脂达标很重要 • 血压管理要记牢 • 血糖管理别忘掉 • 定期体检要坚持
15
高血脂和冠心病脑卒中关系紧密
• 血清总胆固醇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越大, 时间也越早
冠心病、脑卒中危险性增高
好胆固醇 减少
坏胆固醇
甘油三酯
增高
好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 坏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 16
高血脂为什么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 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在 动脉壁内聚集形成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斑 块发展导致血管狭窄 甚至阻塞
8
体重要达标
2007 AHA/ACC/SCAI PCI指南特别提出:
– 肥胖患者体重指数应控制在18.5~24.9 kg/m2
– 男性腰围<102 cm,女性<89 cm
2007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 根据国人资料,提出超重和肥胖诊断标准: 体重指数≥24 kg/m2为超重,体重指数≥ 28 kg/m2为肥胖 – 腹部肥胖的标准: 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现有他汀类药物使LDL-C水平下降30%~40%所需剂量(标准剂量)
药物 阿托伐他汀 洛伐他汀 普伐他汀 辛伐他汀 氟伐他汀 剂量(mg/d) 10# 40 40 20~40 40~80 LDL-C降低(%) 39 31 34 35~41 25~35
瑞舒伐他汀
5~10
39~45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390-419.
• 高风险患者≤130/80 mmHg • 老年人收缩压≤150 mmHg
中的降压药
• 钙拮抗剂 :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赖诺普利等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等
• 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等
• β阻滞剂:美托洛尔等 • 肾素抑制剂:雷米克林等
• 复方制剂
30
控制危险因素,全面回归健康生活
• 生活方式要改善
• 血脂达标很重要 • 血压管理要记牢 • 血糖管理别忘掉 • 定期体检要坚持
31
糖尿病诊断标准
① 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 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随机血糖≥11.1 mmol/L,或 ② 空腹血糖≥7.0 mmol/L,或 ③ 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 mmol/L。
22
FDA药物安全通讯:不同剂量的多种他汀比较
瑞舒伐他汀可强效降低LDL-C达55%
LDL-C 下降百分比
10 mg 40 mg 1 mg 20 mg 20 mg 10 mg 5 mg
30%
80 mg 20 mg 40 mg 80 mg 2 mg 4 mg 40 mg 80 mg 80 mg 40 mg 80 mg 20 mg 40 mg 80 mg 10 mg 20 mg
13
控制危险因素,全面回归健康生活
• 生活方式要改善
• 血脂达标很重要 • 血压管理要记牢 • 血糖管理别忘掉 • 定期体检要坚持
14
导致高血脂的原因
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都对血脂有影响:
• 吸烟 • 高血压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低 • 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 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 缺乏运动 • 饮食缺少蔬菜水果
• 每周两次耐力训练
• 最低目标:5次/周,30~60分钟/次 • 最理想目标:每天运动30~60分钟
• 运动时每分钟最快心跳=170 -你的年龄
如果出现胸痛或气短和疲劳,应立刻停止
11
生活工作巧安排
• 不可过度劳累,更不能吸烟、酗酒
过度劳累
酗酒
吸烟
12
健康心态要建立
• 减少生活压力,调整心态
• 避免焦虑的情绪 • 多与家人、朋友或病友沟通
– 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35
特别要注意的低血糖
主要症状: 头晕、心悸、出汗多、全身发抖,甚至手脚抽搐或昏迷,如不及时发现就会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 mmol/L,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 夜间发生的低血糖:夜间血糖监测发现,老年糖尿
病患者夜间经常发生生化性低血糖,并且这些低血
注:HbA1c:糖化血红蛋白;
控制血糖的常用药物
• 口服降糖药
–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 –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 -糖苷酶抑制剂)
• GLP-1受体激动剂 • 胰岛素
– 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 – 常规(短效)胰岛素 – 中效胰岛素
– 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26
控制危险因素,全面回归健康生活
• 生活方式要改善
• 血脂达标很重要 • 血压管理要记牢 • 血糖管理别忘掉 • 定期体检要坚持
27
高血压的危害
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增加
血 压 水 平 升 高
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增加 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增加 肾脏疾病发生危险增加 大动脉及周围动脉病变危险增加
28
降压治疗的目标
注: ①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测量。
② 空腹状态指至少禁食8小时。
③ 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 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 ④ 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 高血糖病史,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以确定糖代谢状态。
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 应及时将血压降低到目标血压水平,但并非越快越好 • 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而非数天)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 水平:
– 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快一点; – 老年人、病程较长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应慢 一点。
降压治疗的目标水平:
• 高血压患者≤140/90 mmHg
•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 糖尿病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影响身体各个器官或组织
眼睛
脑血管
心脏
多食
肾脏
神经系统 足 血管系统
33
血糖控制目标
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以使血糖达标
检测指标 血糖(mmol/L) HbA1c(%)
目标值 空腹:3.9~7.2;非空腹:≤10.0 <7.0
• 冠心病
给心脏供血的血管狭窄或堵塞,使 依赖其供血的那部分心肌缺血或坏 死,从而导致死亡、心肌梗死、心 绞痛等严重后果
• 卒中(中风)
给大脑供血的血管堵塞,使依赖其 供血的那部分脑组织缺血、坏死, 从而导致死亡、偏瘫等严重后果
冠心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可改变的 危险因素 不健康饮食:高钠盐,高脂肪、高糖 吸烟 过量饮酒
9
饮食要控制
• 摄入食物热量要适当
膳食平衡盘 主食50~60%
• 平衡膳食(如右图)
• 食物要多样化 • 多饮水,少喝酒
蛋白质10~20%
饮食要控制方面,脂 肪小于30%(对于冠 心病患者,建议应该 小于25%) 10
运动有帮助
• 每天半小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步走),增加日常活动量(步行、 园艺、家务)
血清总胆固醇每降低1%,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1.内科学 259.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 390-419.
18
调脂治疗应当达到的目标
• 极高危患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降至<1.8
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数据
• 城市
45 40
死亡构成比(%)
• 县城
45
死亡构成比( %)
35 30
25 20 15 10 5 0
心脏病 20.77 27.01 脑血管病 20.36 10.54
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心脏病 17.21
25
他汀类药物要服用多久?
• 导致血脂异常的因素会在体内长期影响着血脂 • 当血脂降到接近期望水平,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而不应立即 完全停药 • 任何一种调脂药物,都无法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一旦停 药血脂往往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二次治疗会有很大的困难。
长期坚持服药,近期看到的是血脂指 标的改善,远期受益的将是心脑血管 疾病发生率、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 所以长期服药是有道理的。
mmol/L(70mg/dL)
– 或在原有基线上降低50%以上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动脉硬化学会(EAS) 2011年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Reiner Z, et al. Eur Heart J. 2011;32(14):1769-818.
19
常用的调脂治疗药物
降血脂药主要是干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吸收和代谢
• 斑块破裂,血小板粘 附在破裂处形成血栓 • 血栓堵塞血管,引起 急性心肌梗死、缺血 性脑卒中,导致猝死
17
“降脂”可以降低冠心病风险
• 降低血脂可以使1:
– 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降低30%
– 心肌梗死危险性的下降达62% • 对于已接受PCI的患者,积极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可明 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2
脑血管病 23.19
24.26
14.96
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中国卫生部:/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ty/digest2010/index.htm
4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和卒中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降低内源性胆固醇合成 减少细胞内的游离胆固醇 加速循环中极低密度脂蛋 白(VLDL)残粒(IDL)和低密 度脂蛋白(LDL)的清除
直接降低血清中总 胆固醇和LDL水平
21
鄢华, 高炜. 他汀类药物作用和作用机制的新认识. 临床内科杂志.
他汀类药物的服用方法
• 起始剂量不宜太大,在每4~ 6 周监测肝功能与血肌酸激 酶(CK)的条件下合理调整药物用量
• 他汀类:降血脂一线药物
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 贝特类
氯贝丁酯、吉非贝齐、苯扎贝特、非诺贝特
• 烟酸及其衍生物
烟酸、烟酸肌醇酯
• 其他降血脂药
不饱和脂肪酸、阴离子交换树脂、硫酸粘多糖类
20
药理学 210.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 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主要表现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 白(LDL)、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适度升高。 • 其降脂作用有剂量相关性
38%
41%
47%
55%
23
/Drugs/DrugSafety/ucm256581.htm
常用剂量的治疗费用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常用剂量的日治疗费用(元)
瑞舒伐他汀 (原研产品) 阿托伐他汀 (原研产品)
剂量 日治疗费用
10mg(1片) 7.8
剂量
日治疗费用
20mg(1片)
远离冠心病,全面回归健康生活
• 生活方式要改善
• 血脂达标很重要 • 血压管理要记牢 • 血糖管理别忘掉 • 定期体检要坚持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
护血管 享人生
主要内容
• 关注心脑血管疾病
• 控制危险因素,回归健康生活
2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首要致死原因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卒中
Chronic Diseases and Health Promotion – www.who.int/chp/en
3
我国心脑血管死亡构成比超过40%
8.9
瑞舒伐他汀(原研产品)常规治疗剂量最高零售价:54.5元(10mg*7片) 阿托伐他汀(原研产品)常规治疗剂量最高零售价:62.3元(20mg*7片)
24
如何正确理解血脂达标
• 不能只看化验单上的箭头!
• 应关注您的检测值是否符合以下标准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小于1.8 mmol/L(70mg/dL) – 或在原有基线上降低了50%以上
如果患者睡前血糖水平低于6.0-7.0mmol/L,
则表明患者有可能在睡前需要加餐。
无意识性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无意识性低血糖。
严格的血糖控制、以往的急性低血糖、睡眠期间以及饮酒,均可诱发无意识性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时,也容易发生反复的低血糖。
运动不足
超重肥胖
不可改变的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家族史等遗传因素
6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全面控制危险因素
– 生活方式要改善
– 血脂达标很重要 – 血压管理要记牢 – 血糖管理别忘掉 – 定期体检要坚持
7
控制危险因素 ,全面回归健康生活
• 生活方式要改善 • 血脂达标很重要 • 血压管理要记牢 • 血糖管理别忘掉 • 定期体检要坚持
15
高血脂和冠心病脑卒中关系紧密
• 血清总胆固醇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越大, 时间也越早
冠心病、脑卒中危险性增高
好胆固醇 减少
坏胆固醇
甘油三酯
增高
好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 坏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 16
高血脂为什么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 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在 动脉壁内聚集形成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斑 块发展导致血管狭窄 甚至阻塞
8
体重要达标
2007 AHA/ACC/SCAI PCI指南特别提出:
– 肥胖患者体重指数应控制在18.5~24.9 kg/m2
– 男性腰围<102 cm,女性<89 cm
2007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 根据国人资料,提出超重和肥胖诊断标准: 体重指数≥24 kg/m2为超重,体重指数≥ 28 kg/m2为肥胖 – 腹部肥胖的标准: 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现有他汀类药物使LDL-C水平下降30%~40%所需剂量(标准剂量)
药物 阿托伐他汀 洛伐他汀 普伐他汀 辛伐他汀 氟伐他汀 剂量(mg/d) 10# 40 40 20~40 40~80 LDL-C降低(%) 39 31 34 35~41 25~35
瑞舒伐他汀
5~10
39~45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390-419.
• 高风险患者≤130/80 mmHg • 老年人收缩压≤150 mmHg
中的降压药
• 钙拮抗剂 :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赖诺普利等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等
• 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等
• β阻滞剂:美托洛尔等 • 肾素抑制剂:雷米克林等
• 复方制剂
30
控制危险因素,全面回归健康生活
• 生活方式要改善
• 血脂达标很重要 • 血压管理要记牢 • 血糖管理别忘掉 • 定期体检要坚持
31
糖尿病诊断标准
① 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 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随机血糖≥11.1 mmol/L,或 ② 空腹血糖≥7.0 mmol/L,或 ③ 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 mmol/L。
22
FDA药物安全通讯:不同剂量的多种他汀比较
瑞舒伐他汀可强效降低LDL-C达55%
LDL-C 下降百分比
10 mg 40 mg 1 mg 20 mg 20 mg 10 mg 5 mg
30%
80 mg 20 mg 40 mg 80 mg 2 mg 4 mg 40 mg 80 mg 80 mg 40 mg 80 mg 20 mg 40 mg 80 mg 10 mg 20 mg
13
控制危险因素,全面回归健康生活
• 生活方式要改善
• 血脂达标很重要 • 血压管理要记牢 • 血糖管理别忘掉 • 定期体检要坚持
14
导致高血脂的原因
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都对血脂有影响:
• 吸烟 • 高血压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低 • 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 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 缺乏运动 • 饮食缺少蔬菜水果
• 每周两次耐力训练
• 最低目标:5次/周,30~60分钟/次 • 最理想目标:每天运动30~60分钟
• 运动时每分钟最快心跳=170 -你的年龄
如果出现胸痛或气短和疲劳,应立刻停止
11
生活工作巧安排
• 不可过度劳累,更不能吸烟、酗酒
过度劳累
酗酒
吸烟
12
健康心态要建立
• 减少生活压力,调整心态
• 避免焦虑的情绪 • 多与家人、朋友或病友沟通
– 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35
特别要注意的低血糖
主要症状: 头晕、心悸、出汗多、全身发抖,甚至手脚抽搐或昏迷,如不及时发现就会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 mmol/L,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 夜间发生的低血糖:夜间血糖监测发现,老年糖尿
病患者夜间经常发生生化性低血糖,并且这些低血
注:HbA1c:糖化血红蛋白;
控制血糖的常用药物
• 口服降糖药
–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 –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 -糖苷酶抑制剂)
• GLP-1受体激动剂 • 胰岛素
– 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 – 常规(短效)胰岛素 – 中效胰岛素
– 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26
控制危险因素,全面回归健康生活
• 生活方式要改善
• 血脂达标很重要 • 血压管理要记牢 • 血糖管理别忘掉 • 定期体检要坚持
27
高血压的危害
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增加
血 压 水 平 升 高
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增加 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增加 肾脏疾病发生危险增加 大动脉及周围动脉病变危险增加
28
降压治疗的目标
注: ①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测量。
② 空腹状态指至少禁食8小时。
③ 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 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 ④ 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 高血糖病史,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以确定糖代谢状态。
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 应及时将血压降低到目标血压水平,但并非越快越好 • 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而非数天)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 水平:
– 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快一点; – 老年人、病程较长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应慢 一点。
降压治疗的目标水平:
• 高血压患者≤140/90 mmHg
•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 糖尿病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影响身体各个器官或组织
眼睛
脑血管
心脏
多食
肾脏
神经系统 足 血管系统
33
血糖控制目标
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以使血糖达标
检测指标 血糖(mmol/L) HbA1c(%)
目标值 空腹:3.9~7.2;非空腹:≤10.0 <7.0
• 冠心病
给心脏供血的血管狭窄或堵塞,使 依赖其供血的那部分心肌缺血或坏 死,从而导致死亡、心肌梗死、心 绞痛等严重后果
• 卒中(中风)
给大脑供血的血管堵塞,使依赖其 供血的那部分脑组织缺血、坏死, 从而导致死亡、偏瘫等严重后果
冠心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可改变的 危险因素 不健康饮食:高钠盐,高脂肪、高糖 吸烟 过量饮酒
9
饮食要控制
• 摄入食物热量要适当
膳食平衡盘 主食50~60%
• 平衡膳食(如右图)
• 食物要多样化 • 多饮水,少喝酒
蛋白质10~20%
饮食要控制方面,脂 肪小于30%(对于冠 心病患者,建议应该 小于25%) 10
运动有帮助
• 每天半小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步走),增加日常活动量(步行、 园艺、家务)
血清总胆固醇每降低1%,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1.内科学 259.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 390-419.
18
调脂治疗应当达到的目标
• 极高危患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降至<1.8
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数据
• 城市
45 40
死亡构成比(%)
• 县城
45
死亡构成比( %)
35 30
25 20 15 10 5 0
心脏病 20.77 27.01 脑血管病 20.36 10.54
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心脏病 17.21
25
他汀类药物要服用多久?
• 导致血脂异常的因素会在体内长期影响着血脂 • 当血脂降到接近期望水平,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而不应立即 完全停药 • 任何一种调脂药物,都无法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一旦停 药血脂往往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二次治疗会有很大的困难。
长期坚持服药,近期看到的是血脂指 标的改善,远期受益的将是心脑血管 疾病发生率、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 所以长期服药是有道理的。
mmol/L(70mg/dL)
– 或在原有基线上降低50%以上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动脉硬化学会(EAS) 2011年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Reiner Z, et al. Eur Heart J. 2011;32(14):1769-818.
19
常用的调脂治疗药物
降血脂药主要是干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吸收和代谢
• 斑块破裂,血小板粘 附在破裂处形成血栓 • 血栓堵塞血管,引起 急性心肌梗死、缺血 性脑卒中,导致猝死
17
“降脂”可以降低冠心病风险
• 降低血脂可以使1:
– 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降低30%
– 心肌梗死危险性的下降达62% • 对于已接受PCI的患者,积极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可明 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2
脑血管病 23.19
24.26
14.96
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中国卫生部:/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ty/digest2010/index.htm
4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和卒中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降低内源性胆固醇合成 减少细胞内的游离胆固醇 加速循环中极低密度脂蛋 白(VLDL)残粒(IDL)和低密 度脂蛋白(LDL)的清除
直接降低血清中总 胆固醇和LDL水平
21
鄢华, 高炜. 他汀类药物作用和作用机制的新认识. 临床内科杂志.
他汀类药物的服用方法
• 起始剂量不宜太大,在每4~ 6 周监测肝功能与血肌酸激 酶(CK)的条件下合理调整药物用量
• 他汀类:降血脂一线药物
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 贝特类
氯贝丁酯、吉非贝齐、苯扎贝特、非诺贝特
• 烟酸及其衍生物
烟酸、烟酸肌醇酯
• 其他降血脂药
不饱和脂肪酸、阴离子交换树脂、硫酸粘多糖类
20
药理学 210.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 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主要表现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 白(LDL)、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适度升高。 • 其降脂作用有剂量相关性
38%
41%
47%
55%
23
/Drugs/DrugSafety/ucm256581.htm
常用剂量的治疗费用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常用剂量的日治疗费用(元)
瑞舒伐他汀 (原研产品) 阿托伐他汀 (原研产品)
剂量 日治疗费用
10mg(1片) 7.8
剂量
日治疗费用
20mg(1片)
远离冠心病,全面回归健康生活
• 生活方式要改善
• 血脂达标很重要 • 血压管理要记牢 • 血糖管理别忘掉 • 定期体检要坚持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
护血管 享人生
主要内容
• 关注心脑血管疾病
• 控制危险因素,回归健康生活
2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首要致死原因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卒中
Chronic Diseases and Health Promotion – www.who.int/chp/en
3
我国心脑血管死亡构成比超过40%
8.9
瑞舒伐他汀(原研产品)常规治疗剂量最高零售价:54.5元(10mg*7片) 阿托伐他汀(原研产品)常规治疗剂量最高零售价:62.3元(20mg*7片)
24
如何正确理解血脂达标
• 不能只看化验单上的箭头!
• 应关注您的检测值是否符合以下标准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小于1.8 mmol/L(70mg/dL) – 或在原有基线上降低了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