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壁导洞法通过断层破裂带支护措施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侧壁导洞法通过断层破裂带支护措施步骤
4.1导洞
开挖左导洞,进尺约2.5 m,出碴后及时施设初次支护,同时在边墙2.0 m高处及拱脚埋设位移计2个。
挂网钢筋与部分锚杆端部点焊。
为减少喷射混凝土回弹量,需掺加STC粘稠剂,C20级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速凝剂∶粘稠剂=1∶2∶1.8∶0.04∶0.02,导洞喷射混凝土前,应将洞底清理干净,回弹的混凝土拌上砂浆捣固密实后,作为仰拱混凝土的一部分。
砂浆的配比为水泥∶砂∶速凝剂=1∶1∶0.02。
两导洞的位移计埋设位置须对称,以便于数据量测。
4.2拱部
拱部开挖后,首先喷射2~3 cm混凝土,及早封闭围岩暴露面,预埋拱顶量测钢筋。
拱部锚杆安装程序为:钻孔→吹孔→注浆→插锚杆。
钻孔直径宜大于锚杆直径20 mm,砂浆的水灰比为0.43,按水泥质量的3%掺加速凝剂,注浆应注满,停止注浆后应停歇15~20 s 后再将注浆嘴拨出,然后用锤配合将锚杆插入至孔底。
拱部挂网、安置格栅方法与导洞相同,但喷射混凝土中粘稠剂量加大到水泥质量的4%,应由技术过硬的喷射手操作,以降低拱部混凝土回弹量。
4.3下台阶
开挖下台阶时,不得破坏导洞的内墙,开挖至仰拱底及时用掺加4%速凝剂的C20级混凝土封闭仰拱。
4.4拆除导洞内侧支护,施作二次衬砌
4.4.1拆除导洞内侧支护
仰拱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导洞内侧格栅及喷射混凝土。
拆除时不得破坏隧道周边支护。
内墙拆除方法为分块自上而下逐渐拆除。
喷射混凝土可用凿子凿除,钢筋用乙炔焰切割,拆除工作要注意安全。
为便于二次衬砌施工,立模前可施工部分隧底填充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填充高度与两导洞底部的混凝土面基本一致。
4.4.2量测
量测工作要贯穿自开挖导洞开始的整个施工过程。
特别在拆除内墙支护结构后,应及时进行拱顶下沉、边墙位移的量测。
施工中我们采用预埋拱顶钢筋及位移计进行量测,量测结果均满足施工需要,每循环自开挖至衬砌完毕约用时3 d,拱顶总下沉量平均在2.3 cm,比检算值1.9 cm大0.4 cm。
从埋设位移计到衬砌至预埋位移计部位时的平均位移总量约为6.1 cm,略小于检算值6.6 cm。
4.4.3施工二次衬砌混凝土
二次衬砌的立模、衬砌要及时,模板应加固牢靠,混凝土振捣要密实,且严格按配合比要求施工。
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70%以上方可拆模。
5几点体会
(1)双侧壁导洞法支护虽然开挖断面分块多,扰动大,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时间长,但每个分块都是在开挖后各自闭合的,所以在施工中间变形不大。
(2)以往遇到较差地质条件,我单位往往采用注浆加固或单侧壁导洞法施工,双侧壁导洞法用得较少。
通过双侧壁导洞法的施工实践,我们认为该法比注浆加固更节省,比单侧壁导洞法更易控制围岩变形,值得推广。
(3)该法速度较慢,部分支护材料被浪费掉,所以成本较高,但施工较安全。
笔者认为,在特殊条件下,这种施工方法具有良好的综合经济效果。
(4)使用粘稠剂减小了喷射混凝土回弹量,且部分回弹混凝土用于隧底填充,提高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