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课件 新人教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祸 兮,福 之 所 倚;福 兮,祸 之 所 伏
道家学派创始人
《 道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面性! 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什么是百家争 鸣?百家争鸣的局 面是怎样形成的?
“百家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 说,广收门徒,针对社会问题,争相 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期待统治者采用。
孔子在教育方面 有什么贡献?哪些教 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
学习有指导意义?
教育成就
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
因材施教
要经常温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要说谦虚乎,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三实人实行的学,习必态有度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
原因:客观环境:变法、动荡
人才准备
现实需要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百家”主要 指哪些学派?各派 代表人物有哪些?
孔儒子 家
孟子
墨家
墨子
兵家
孙膑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学派 人物 时代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主要思想
孟子名片
孟子
亚圣 孟子
•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提倡“仁政” 治国,提出“春秋无义 战” ,倡导“自然资 源”持续利用的思想。
墨子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书影
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庄子名片
庄子
庄子
• 宋国人,战国时期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韩非子名片
韩非子
韩非子
• 韩国人,战国时期法家学 派的集大成者,主张“改 革”“法治” ,反对空谈 仁义,提出建立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孙子兵法》是古代著名的 兵书,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
有的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可强加于人。正 所谓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此乃仁也。 • 弟子3:那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 • 孔子:不同阶层的人要加强个人修养。国君要有国君的 风度,大臣要有大臣的忠诚,长辈要有长辈的表率,晚 辈有晚辈的顺从。这样人人循规蹈矩,岂不天下太平! • 众弟子:弟子明白了。
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尊 称孔子为〝圣人〞, 他有哪些主要的历史 贡献?
• 孔子: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国家只有两个字——“仁” 和“礼”! 弟子1:请问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
• 孔子: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 和睦相处。“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的要求。
• 弟子2:弟子不明白。怎么样才能做到“仁”? • 孔子:仁者爱人,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天下所
西方学者说世界有三个 圣人,一个是基督教的 创始人耶稣,另一个是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还有一个是中国古代思 想家孔子。
孔子生平
请给孔子先生 做一张名片
子名片
孔子
圣人 孔子
•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 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 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 家,大教育家,中国思 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 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孙武
著有《孙 子兵法》
继承发展了 孙武的军事思 想, 反对空谈 仁义,提出“战 孙武 胜而强立,故天
孙膑 下服矣” 。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孟子
战国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民贵君轻”; 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荀子 战国 “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
道家 庄子 战国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曲 阜 三 孔
孔子如此伟大还经常向 一个人请教问题,孔子 说他是能上天入地的人, 他是谁?
孔 子 问 礼 于 老 子 图
老子
老子
• 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 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 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 “辩证法”思想,著有 《道德经》。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老 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难 —— 易 长 —— 短 高 —— 矮 强 —— 弱 前 —— 后 生 —— 死
吗?
《孙子兵法》书影
孙武
《孙子兵法》,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馆
兵家学派创始人
清版《孙子兵法》书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武
孙膑
兵家 孙膑 战国
继承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 想,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 矣” 。
孙武名片
孙武名片
兵圣 孙武
兵家 孙膑
• 春秋晚期
杰出的军
事家,兵
家创始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兼爱,非攻” “春秋无义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孔子教育思想:
• 1 教育对象: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 2 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 生
思考问题 • 3 学习态度:老老实实,谦虚好学 •4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文化成就
我们今天如果研究 孔子的话,可以主 要查阅哪些古籍?
整理古籍
文化成就:
编定《春秋 》、 《诗经》
言论记录 《论语》
荀子 战 国
“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墨 家
墨子 战 国
“兼爱”、“非攻”
道 家
老子
春 秋
《道德 经》
事物有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以柔克刚
庄子 战 国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 家
韩非 战 国
改革;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孙武
春 秋
《孙子 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家 孙膑 战 国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也”
思想主张: “仁”的学说
儒家思想的核 心是“仁”,“仁” 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你知道吗?
孔子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它体现 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畅想天地 孔子倡导的“仁” 在当时社会适用吗?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1.提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仁”的学
政治 思想 方面
2说.主张“爱人”, “为政以德”
3.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法家 韩非 战国 改革;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孙武 春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兵家
孙膑
战国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 服也”
学派 人物 时 代 著作
主要思想
孔子
春 秋
《春
秋》、 人们应相互爱护,反对暴政,提倡“仁”
《论语》
儒 家
孟子
战 国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民贵君轻”;使自然资源能够持 续利用
孟 母 与 孟 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子》书影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 然规律办事
孟子、荀子 其中哪一个主张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
孟 子
墨子名片
墨墨子子
•• 名名翟翟,,战战国国时时期期鲁鲁国国人人,, 墨“墨“兼家兼家爱学爱学”派”派“创“创非始非始攻人攻人”,”,主主张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