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实习报告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实习报告
佟瑞芳
新疆伊犁电大园林技术
一、实习目的:
(1)进一步明确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专业思想,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联系群众、了解社会、了解生产,将所学习的理论应用于生产;
(2)提高实践技能,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从2011年11月1日到2011年11月15日,我们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实习。

实习地点是察布查尔县苗圃站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形式多样,有亲自动手实践、观察、参观、咨询、调查等等。

老师给我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会上主要讲了这次实习的目的、任务、注意事项及重要性。

还给我们进行了分组,我被分在
第一组,指导教师是,组长。

会后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实习便正式开始。

(一)苗圃站实习:我们去了苗圃站,苗圃站给了我们很多感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及局限性,理论知识无法应用在实践操作上,实际动手能力更是差的离谱,这让我们开始正视自己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次,我们来到一户农户家,这家农户大棚中种的是番茄,番茄苗已长至10cm左右,今天我们的实习内容便是给番茄苗吊蔓。

番茄苗吊蔓的方法是:丝绳一端系于大棚顶端铁架上,用丝绳另一端系在秧苗茎部,注意不能系成死扣,否则采收后拔秧会造成不便。

然后绕蔓,注意不要将侧枝绕在绳里面,这样后期栽培管理时会给整枝带来不便。

还需特别注意的是:在系绳时不能给植株造成创口,否则秧苗易感病染病,直接影响产量。

在秧苗绕到2-3圈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碰掉花,因为番茄结果主要在第一到第三花序上。

所以操作时应格外小。

(二)温室番茄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
一、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的设施条件
主要利用现有的节能日光温室进行番茄有机生态型无
土栽培。

温室内还需安装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主要包括栽培槽、栽培基质和灌水设施等。

1、栽培槽温室内北边留80厘米做走道,南边余30
厘米,用砖垒成内径宽48厘米的南北向栽培槽,槽边框高24厘米(平放千层砖),槽距72厘米;或按48厘米宽,在地上挖深12厘米的槽,边上垒2层砖成半地下式栽培槽。

为防止渗漏并使基质与土壤隔离,槽基部铺一层0.l厘米厚塑料薄膜,膜边用最上层的砖压紧即可。

膜上铺3厘米厚的洁净河沙、沙上铺一层纺织袋,袋上填栽培基质。

2、灌水设施应具备自来水设施或建水位差1.5米的蓄水池,以单个棚至建成独立的灌水系统。

除外管道用金属管,棚内主管道及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均可用塑料管。

槽内铺滴灌带1-2根,并在滴灌带上覆一层0.1厘米厚的窄塑料薄膜,以防止滴灌水外喷。

3、栽培基质有机基质的原料可用玉米秸、菇渣、锯末等,使用前15天基质堆20-25厘米厚,喷湿盖膜0以消毒灭菌,并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物,如沙、炉渣等。

我县混合基质采用煤矸石、锯末、玉米秸为1:2:2。

1米3基质中再加入2公斤有机无土栽培专用肥,10公斤消毒鸡粪,混匀后即可填槽。

每茬作物收获后可进行基质消毒基质更新年限一般为3-5年。

二、实施无土育苗
邹城采用卡鲁索、毛粉802进行有机无土栽培,两品种均表现出了较好的耐低温、弱光性和丰产、抗病性强的优点。

当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为育出高质量的无病虫健壮幼苗,应采用人工无土穴盘育苗法。

即先按草炭:蛭石为3:1配好基质,1米3基质中再加入5公斤消毒鸡粪和0.5公斤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72孔吸塑盘,每孔一粒,上覆蛭石1厘米,盘下用塑料薄膜与土壤隔开。

出苗前温度保持25-30℃;出苗后温度白天
22-25℃,夜间10-l5℃,苗盘保持湿润。

约30天,苗3-4片真叶即可出盘定植。

三、定植
番茄定植前先将基质翻匀整平,每个栽培槽内的基质进行大水没灌,使基质充分吸水,水渗后番茄按每槽2行调角扒坑定植,基质略高于苗坨;株距30厘米,667米2定植3000株。

栽后轻浇,以利基质与西葫芦根系密接。

四、定植后的栽培管理技术
1、肥水管理番茄有机无土栽培时,浇水宜根据植株的形态,外界气候等情况进行。

一般定植后5天浇一水,保持根际基质湿润,不可使植株过旺徒长,也不能控成“小老苗”。

坐果后勤浇,一般睛天上午、下午各浇一次,时间均为15-20分钟,阴天可视具体情况少浇或不浇。

追肥一般在定植后20天开始,此后每隔10天追一次肥,每次每林追专用肥10-15
克;果后7天追一次肥,每次每株25克。

肥料均匀撒在离根5厘米处,即可随滴灌水渗入基质;也可将肥料掺入基质,不可接触根部,以免发生肥害损伤植株。

针对温室内二氧化碳气体亏缺的实际,可于棚内进行二氧化碳气体追肥,以增强番茄的抗逆性,提高产量。

2、温度、光照管理番茄定植后,温度应保持白天22-25℃,夜间10-15℃;坐果后提高温度,保持白天25-28℃,夜间12℃左右。

深冬季节棚温可短时达到30℃,不可通大风降温,以防温过低。

严冬过后,恢复正常温度管理。

番茄喜光性强,在整个栽培期间,只要保证正常的室温,不过分降低棚内温度,应早拉晚放草苫,尽量让植株多见光。

3、吊蔓与整枝打杈番茄6-7片叶时,每林用一根聚丙烯塑料绳吊蔓,绳上部固定在棚架铁丝上,下部系在茎基部,茎蔓与吊绳相互缠绕,保持直立生长。

我市晚熟番茄品种越冬栽培时用单干整枝,即只保留主轴生长结果,摘除全部叶腋内的侧枝。

为保证植株生长健壮,打杈应在侧枝10-15厘米长时进行。

4、保花保果与疏果番茄温室栽培中,湿度大,温度低,不易受精结果。

可于早晨7-9时,用10-15毫克/公斤的2.4-D 或25-35毫克/公斤的番茄灵蘸花,以提高坐来率。

为确保果大质优,均匀一致,每穗果应保留3-4个,其余畸形花果,小花果及时疏除,以免消耗养分。

五、采收
果实进入自熟期后即可准备采收上市。

采后即上市销售的,可在成熟期果着色较好时采摘;隔天上市的可在变色中期采收;如需长途贮运,应根据贮运时间在果实
自熟期用1000毫克/公斤的乙烯利催熟或不催熟采收,并去掉果柄,以防运输中把果实扎坏。

三、实习结论:
经过两周的实习,我们学到了比较全面的知识。

在察县苗圃站实习中,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了问世番茄有机生态型栽培的全过程,我们没有经验,但我们努力做好每一步。

遇到问题,我们查资料,向老师请教,努力解决问题。

虽然不完美,但完整的过程将我们以前学的知识很好的串联在一起,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加强记忆。

在实习过程中,在经验丰富的农民和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学到了很多真正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并且已经能够做到熟练操作,如吊蔓、打杈、施肥、覆膜等。

这些技巧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到的,不同于书上讲述的方法。

难道是书上写错了吗?不,这些只是在提醒着我们:不可不看书,也不可尽信书,书上的方法也不可能永远是对的,起码不可能是永远最实用的。

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变化,所以我们应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

同时我们对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这个专业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学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范畴一般可分为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无土育苗、定植、定植后的栽培管理技术四大类,其中每一类又可分出很多研究方向。

这次为期两周的实习,让我们实实在在的看到了上理论课时无法想象的东西,形象生动,方便记忆;也实实在在的体验了生产的艰辛、管理的繁琐、还有自己知识与经验的不足;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粒粒皆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