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势能”两个探究实验的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能和势能”两个探究实验的改进
作者:孙建智王旭光
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2年第08期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材上设计的个别实验由于受学校条件限制或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实验现象不明显,这样就限制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实验的不断探究、改进和实践.例如将初三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动能和势能》中的两个探究实验“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和“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加以改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教材中,采用将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撞击木块,比较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探究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1.1 原实验的不足之处
如图1所示,一是小球在斜面上滚动,其滚动的轨迹不一定是直线,且无法保证成功撞击到水平面上的木块中心;二是实验室用的木块相对铁球质量太大,木块撞击后移动距离不明显;三是铁球撞击木块后容易反弹,造成小球与木块的二次碰撞,使实验无效.
1.2 新实验的改进方法
我们采用“带槽轨道”代替斜面,“圆柱体容器”代替木块
改进后的优点:一是钢球在斜槽内滚动,保证每一次实验都能撞击物体中心;二是圆柱体容器中承装不同质量的液体,可方便调节撞击后的距离;三是圆柱体容器中液体的缓冲作用,使得撞击后不易反弹,避免二次碰撞,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性.
2 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教材中,采用将重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撞击小方桌,比较桌腿的下陷深度来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2.1 原实验的不足之处
如图2所示,一是重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无法保证正好撞击在小桌中心,如撞击偏离中心,将导致小桌歪斜,四只桌腿下陷程度不同,导致实验无效;二是撞击小桌的过程为非弹性碰撞,重力势能只一部分转化为动能,存在着能量损失,实验缺乏准确性.
2.2 新实验的改进方法
我们采用两个大小相同但质量不同的钢球和玻璃球进行实验,直接比较两球撞击沙坑陷入沙中的深度
改进后的优点:一是圆形物体撞击沙坑时,保证接触各点的压强相等,避免了小桌受力不均的情况,实验效果也更明显;二是重物直接撞击沙坑,中间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
从以上实验改进可以看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实验的改进原则是:一是“直观”.让学生能从实验中直接观察到物理过程,认识物理现象本质,避免拐弯抹角;二是“明显”.实验现象、实验过程要显著;三是“简单”.演示器材尽量的少,结构尽量简单,操作尽量简便;四是“可靠”.确保实验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