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三节《化学平衡常数及图像》质量评估试题(Wor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4)第三节《化学平衡常数及图像》质量评估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 A(g)+n B(g)p C(g)的平衡常数为K。

下列对K的说法正确的是()
A.K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C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B.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则K增大
C.温度越高,K一定越大
D.如果m+n=p,则K=1
答案 A
解析K越大,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A正确;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K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一定,K一定,与压强无关,B错误;因该反应
的热效应不确定,故C项错误;K=c p C
c m A c n B
,由m+n=p,无法判断K的大小,D 项错误。

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 x(s)+y H2(g)MH x+2y(s)ΔH<0达到化学平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MH x(s)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B.吸收y mol H2只需1 mol MH x
C.若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D.若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则v(放氢)>v(吸氢)
答案 C
解析加入少量MH x(s)时,平衡不移动,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A错误;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吸收y mol H2需要MH x(s)的物质的量应大于1 mol,B错误;该反应的ΔH<0,为放热反应,降温,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C正确;若向容器中充入少量氢气,v(吸氢)>v(放氢),故D错误。

3.对于反应2X(g)+Y(g)2Z(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于K =c 2(Z )c 2(X )·c (Y )
,随着反应的进行,Z 的浓度不断增大,X 、Y 的浓度不断减小,平衡常数不断增大
B .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K 变小
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逆反应便立即停止了
D .温度发生变化,上述反应的K 值也发生变化
答案 D
解析 平衡常数K 只与温度有关,D 项正确。

4.已知反应①:CO(g)+CuO(s)
CO 2(g)+Cu(s)和反应②:H 2(g)+CuO(s)Cu(s)+H 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和K 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 2O(g)CO 2(g)+H 2(g)的平衡常数为K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1=
c (CO 2)·c (Cu )c (CO )·c (CuO ) B .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K 1K 2
C .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D .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
答案 B
解析 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纯固体不写入其中,A 错误;由于反应③=反应①-反应②,因此平衡常数K =K 1K 2,B 正确;反应③中,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则平衡左移,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ΔH <0,C 错误;对于反应③,在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如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不移动,H 2的浓度不变,D 错误。

5.可逆反应aA(g)+bB(s)cC(g)+dD(g),其他条件不变,C 的物质的量分数和温度(T)或压强(P)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催化剂,C 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
B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方程式系数a>c+d
D.根据图像无法确定改变温度后平衡移动方向
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T2>T1,而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B正确,D错误;由图可知P2>P1,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所以c+d>a,C选项错误。

6.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L-1 CO2、0.1 mol·L-1 CH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 4(g)+CO2(g)2CO(g)+2H2(g),测得CH4平衡时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反应的ΔH<0
B.压强:p4>p3>p2>p1
C.1 100 ℃时该反应平衡常数为1.64
D.压强为p4时,在y点:v正>v逆
答案 A
解析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甲烷的平衡转化率越大,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A项错误;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压强越大,甲烷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故压强p4>p3>p2>p1,B项正确;1100 ℃时,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80.00%,故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H4)=0.02 mol·L-1,c(CO2)=0.02 mol·L-1,c(CO)=0.16 mol·L
-1,c(H
2)=0.16 mol·L -1,即平衡常数K=
0.162÷0.162
0.02×0.02
=1.64,C项正确;压强为p4时,y
点未达到平衡状态,此时v正>v逆,D项正确。

7.反应Fe(s)+CO2(g)FeO(s)+CO(g),700℃时平衡常数为1.47,900℃时平衡常数为2.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绝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温度不再变化,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 C
解析升高温度,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项错误;固体物质的浓度是定值,
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出现固体物质的浓度,B 项错误;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可知,温度升高,K 值增大,故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 项错误。

8.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830℃时,向一个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的A 和0.8mol 的B ,反应初始4 s 内A 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 mol/(L·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 s 时c(B)为0.76 mol/L
B .830℃达平衡时,A 的转化率为80%
C .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 .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0.4 答案 B
9.汽车尾气中,产生NO 的反应为:N 2(g)+O 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 2(g)和O 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 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 下N 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 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 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度T 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0-c 1
2c 21
B .温度T 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 .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 .若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ΔH <0
答案 A
解析 A.根据图像可知N 2、O 2的起始浓度为c 0 mol ·L -1,平衡浓度为c 1 mol ·L -1,NO
的平衡浓度为2(c 0-c 1)mol ·L -1,则平衡常数为:[2(c 0-c 1)]2/c 21=4c 0-c 12c 21
,正确;B.容器恒容,气体的体积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错误;C.根据图像可知曲线b 对应的平衡状态,N 2的平衡浓度更小,与曲线a 相比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改变的条件不是加入催化剂,错误;D.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曲线b 对应
的反应速率更大,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则温度升高,N2的平衡浓度减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ΔH>0,错误。

10.一定条件下,CH 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
+3H2(g)。

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φ(CH4)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
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Z的大小为a>3>b
B.该反应的焓变ΔH>0
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
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4)减小
答案 B
解析的比值越大,起始时水蒸气浓度越大,则甲烷的转化率越大,甲烷的体积分
数越小,故a<3<b,故A错误;据图分析,随着温度升高甲烷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起始加入量的比值为3,但反应中甲烷和水是按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所以达到平衡时比值不是3,故C错误;温度不变时,加压,平衡逆向移动,甲烷的体积分数增大,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
(10分)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催化剂
△2SO3(g)ΔH<0。

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升高温度,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①将2.0 mol SO2和1.0 mol O2置于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 MPa。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___。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____(填“>”“<”或“=”)K(B)。

答案 (1)c 2SO 3c 2SO 2c O 2
减小 (2)①800 ②= 解析 (1)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平衡向左移动,故K 值减小。

(2)①由图可知,0.10 MPa 时:c (SO 2)=2.0 mol ×(1-0.80)÷10 L =0.04 mol ·L -1,c (O 2)
=(1.0 mol -1.6 mol ×12
)÷10 L =0.02 mol ·L -1,c (SO 3)=1.6 mol ÷10 L =0.16 mol ·L -1,K =c 2SO 3c 2SO 2c O 2=0.1620.042×0.02
=800。

②由A 到B ,温度不变,只增大压强,K 值不变。

12.(14分)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ΔH ________(填“<”“>”或“=”)0。

(2)830℃时,向一个5 L 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的A 和0.80 mol 的B,如反应初始6 s 内A 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 ·L -1·s -1,则6 s 时c(A)=________________mol ·L -1,C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 和D 的物质的量相等
(4)1 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 (2分) < (2分) (2)0.022(3分) 0.09(2分) (3)c (2
分) (4)2.5(3分)
解析 (1)因反应中的物质都是气体,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其K = ;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 K 值减小,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0。

(2)v(A)=
0.003 mol ·L -1·s -1,则6 s 后A 减少的浓度c(A)=v(A)t=0.018 mol ·L -1,故剩余的A 的浓度为
-0.018 mol ·L -1=0.022 mol ·L -1;A 减少的物质的量为0.018 mol ·L -1
×5 L=0.09 mol,根据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关系,生成的C 的物质的量也为0.09 mol 。

(3)由于该反应是气体
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容器中压强、气体的密度都永远不变,故a、b错;c(A)随反应的进行要减小,当c(A)不变时反应达平衡,故c正确;不论是否达到平衡,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永远相等,故d错。

(4)反应“C(g)+D(g)A(g)+B(g)”与“A(g)+B(g)C(g)+D(g)”互为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1 200℃时,C(g)+D(g)A(g)+B(g)的K==2.5。

13.(12分)T℃时,在一个体积为2 L的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
过程中A、B、C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3)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4)0~4分钟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5)到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

(6)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n(A)/n(C)降低的有________。

A.充入氦气
B.使用催化剂
C.再充入2.4 mol A和1.6 mol B
D.降低温度
答案(1)2A(g)+B(g)C(g) (2)0.52 (3)放
(4)0.05 mol·L-1·min-1 (5)25% (6)C、D
解析:据图可知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A、B、C的物质的量变化值为0.8 mol、0.4 mol、0.4 mol,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 B(g)C(g)。

因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1、0.6 mol·L-1、0.2 mol·L-1,所以平衡常数K=≈0.52。

因为K(300℃)>K(350℃),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0~4分钟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4 mol -2.0 mol)÷2 L÷4 min=0.05 mol·L-1·min-1。

到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0.4 mol÷1.6 mol ×100%=25%。

恒容条件下充入氦气和使用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n(A)/n(C)不变;再充入2.4 mol A和1.6 mol B时,平衡正向进行的程度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故n(A)/n(C)降低;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比值降低。

14.(14分)面对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甲醇作为一种较好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CO(g)+2H2(g)CH3OH(g) ΔH1=-90 kJ·mol-1
②CO(g)+H 2O(g)CO2(g)+H2(g) ΔH2=-41 kJ·mol-1
写出由二氧化碳、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a mol CO与2a mol H2,
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下同),平衡常数________。

(3)已知在T℃时,CO(g)+H 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0.32,在该温度下,已知c始(CO)=1 mol·L-1,c始(H2O)=1 mol·L-1,某时刻经测定CO的转化率为10%,则该反应________(填“已经”或“没有”)达到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刻v正________v逆(填“>”或“<”)。

答案(1)CO 2(g)+3H2(g)CH3OH(g)+H2O(g) ΔH=-49 kJ·mol-1
(2)①小于②增大不变
(3)没有此时c CO2c H2
c CO c H2O =
0.1×0.1
0.9×0.9
≈0.012 3<0.32 >
解析(1)由盖斯定律,方程式①-②得CO2(g)+3H2(g)CH3OH(g)+H2O(g) ΔH=ΔH1-ΔH2=-90 kJ·mol-1-(-41 kJ·mol-1)=-49 kJ·mol-1。

(2)由图像可知,相同温度下,p2下CO的转化率大于p1下CO的转化率,由方程式①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右移,故p1<p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a mol CO与2a mol H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
右移,故CO的转化率增大;由于温度不变,故其平衡常数不变。

(3)c CO2c H2
c CO c H2O
=0.1×0.1
0.9×0.9
≈0.012 3<K=0.32,故反应未达到平衡;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v正>v 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