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才能
作者:陈继军
来源:《成才之路》 2013年第14期
甘肃通渭陈继军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如今踏上讲台已十几载了,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在一篇篇的美文
中我感受着文学的浩瀚和思想的启迪,从鲁迅到冰心,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正是这一篇篇优美
的文章才让我们的学生成长了。
然而“学以致用”,我们怎样才能把他们欣赏到的这份感动和
受到的熏陶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呢?
中学考试中阅读写作占了60%,这样大的比例充分说明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同的文体
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阅读教学也是提高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从
不同方面都能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在课内阅读中找到属于学生自己的位置
语文阅读在课内的课文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课本上选的课文都是名篇经典课文,学生
在学习课文时不光要学习这些文章的思想内容,更要通过这些内容来认识本文的作者,把握文
体进而学习鉴赏语言促进自己的写作水平,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考试中掌握做阅
读理解的方法与技巧,试题中的阅读理解都要靠平时在课堂上所掌握的方法获取信息。
所以在
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要进行合理的引导,举一反三。
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老师首先要发放导学案,导学案一方面指导学生自己学习,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阅读理解题型。
比如,我们在学习《散步》这篇课文时,我们给
学生发到的学案就是一篇非常成功的阅读理解,学案的内容里有故事发生的时间、季节、发生
了怎样的分歧等,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分歧的,在这篇课文中你能看到那些优良传统,在这时
学生会很容易地从课文中找到信息,学生就在这种学案的引导下逐渐学会了怎样得心应手应对
考题中的题型。
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归纳总结能力,更让他们了解了课文的框架结构,学生按
照作者的思路进行鉴赏学习,这在无形之中就影响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个导学案就能让学生
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在整体感知中理清思路,并且学生也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调
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展开相关话题的写作训练。
二、阅读教学中以课本为主,亲身体验作者的写作状态
怎样才能学好语文,这是困扰着每个语文老师的难题,怎样才能让学生会读书并善于读书呢?陶渊明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境界学生怎样才能达到呢?首先学生要与作者产
生思想共鸣,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投身体会作者的写作状态。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先自学,
设身处地地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他当时的写作心理动机是什么,文
中所要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作者要给我们传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对学生能起到怎
样的教化作用。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学生在掌握了课文
内容之后就要给学生留下很多自己的思考空间,作者在悬崖上的心理,老师鼓励学生联系自己
的生活经历进一步思考作者当时的处境,“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吗?”“那时你的心情是怎
样的?”这时,学生会静下心来思考搜索自己的记忆与之相关的记忆,在这时老师不可急于讲
课本内容,顺势让学生根据莫顿亨特的经历和感受写下自己的内心感受。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
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在短期内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有一
个学生就叙述了自己一次走夜路的经历,“我感觉我后面紧跟着一个人要把我上来撕碎,我不
敢回头,心缩在了一起,想起了奶奶给我讲的鬼故事……”这时学生的内心就会和作者的思维
相碰撞,在这时老师就是点燃学生思维火焰的最佳时机,适时的点拨能让学生走进作者与之对话。
三、在诵读中提高语文的感知
对于一些名篇在讲解欣赏中一定要让学生有意识积累,这些名篇要让学生背诵并能把别人
的语言作为自己的语言来使用,只有在诵读中学生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朱自清的《春》这些
课文就很适合学生背诵,背诵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积累字词和名言名段,这
些名段名句不仅可以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更能在平时考试的综合性
运用中用到。
因为有时候综合性学习考查是一道简短的写作题。
四、掌握阅读方法,弄清写作思路
我们都知道在每次的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都占很大的比重,那么如何让学生做好阅读理
解拿到高分?首先学生看到题目之后先不要急于去读内容,文字的内容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学生,长段的内容读下来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也没有任何效果。
做阅读理解最好就是先看后面的
问题,学生要先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中去,在很多时候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
文本的内容,在读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已经基本上知道了文章要讲述的主要内容,所问的问题
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语段,有时候一些难懂的语句就在后面的问题设置中有了具体的
答案。
把问题读完之后我们再去读文章,理清写作思路,研究文章的主旨,联系上下文段,找
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重要字词,弄懂事情的前因后果,勾画出一些重要语段和几句精彩语言,找出一些过渡段,归纳文章的写作方法。
这时在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学生无形之中就明白了
作者的写作思路,无论在学生配套练习上还是在平时的辅导书上都有很多的美文供学生练习阅读。
如何利用好这些文章为自己的写作服务这就是我们做阅读理解的第二要素,有很多学生和
老师就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思考问题的答案而不会向写
作方面考虑。
殊不知,这些美文都是非常好的典型之作,对学生的写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我们不利用手头上有的资料来帮助我们的学习了?何必要舍近求远了?利用阅读来提高
学生的写作水平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
(甘肃省通渭县碧玉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