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供求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供求关系
1.市场供求关系与价格决定
一般来说,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反过来,供求决定价格,并通过调节不同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影响市场价值的形成与决定。
因而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价格与市场供求关系形成一种辩证关系。
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首先是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决定价格,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是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内在基础和实体,是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价格调节着市场供求关系,而市场供求关系反作用于价格,成为支配或影响市场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基本因素。
因此,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从短期来看,市场供求是决定市场价格的直接因素,它使价格围绕着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从长期来看,市场价格调节着市场供求的平衡与不平衡,调节着生产要素的流入或流出。
其次,短期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着市场价格偏离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的方向和程度。
一般来说,市场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往往高于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市场供过于求,市场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
不仅如此,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决定着市场价格偏离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的程度大小。
最后,长期供求关系直接影响着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形成的条件,进而影响市场价值。
一般来说,长期供过于求很少出现,而供不应求是长期供求关系的主要形式。
正如马克思所说:“以致当价格由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来调节也不降低,那么,这种在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就决定市场价值。
这种情况,只有在需求超过通常的需求,或者供给低于通常的供给时才可能发生。
”这种情况,也适合生产价格的形成。
马克思说:“市场价值(关于市场价值所说的一切,加上必要的限定,全都适用于生产价格)包含着每个特殊生产部门中在最好条件下生产的人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把危机和生产过剩的情况完全除外,这一点也适用于所有的市场价格,而不管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或市场生产价格有多大的偏离。
”
2.需求曲线
(1)需求的含义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量。
它包括两个条件,即消费者愿意购买和有支付能力。
如果消费者没有支付能力,即使有获得某种使用价值的愿望,也不能形成有效需求。
(2)需求函数和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数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为此,我们用一个函数式来表示,即:
d Q =f (P ,T ,I ,s P ,c P ,
e ,A )
为此,我们对影响市场需求的基本因素作些具体分析:
1)商品自身价格(P )。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一种商品的价格越低,其需求量将会越大。
2)消费者偏好(T )。
偏好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
很显然,消费者的偏好与商品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3)消费者收入(I )。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
这类商品被称为正常品。
而对另外一些商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会使得需求量减少,这类商品被称为低档品。
4)替代品的价格(s P )。
所谓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
同一需要的商品。
如洗衣粉与肥皂、植物油与动物油、石油和煤炭,等等。
一般来说,在相互替代商品之间,某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就会把需求转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从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被替代品的需求减少;反之亦然。
5)互补品的价格(c P )。
所谓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相互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
如汽车与汽油、家用电器与电,等等,在互补商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随之降低。
6)对未来价格的预期(e )。
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就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就会推迟购买。
7)其他因素(A )。
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气候、国家政策、风俗习惯,等等,都会影响商品的需求量。
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某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及其变化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需求曲线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设T 、I 、s P 、c P 、e 、A 等因素不变,集中考察商品自身的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由此,需求函数可简单地表示为:
d Q =f (P )
但是,需求曲线也存在例外,具体为:
1)某些商品的价格越下降,需求越小。
例如,珠宝、项链等装饰品,是代表一定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的,如果价格下降,它们不能再代表这种社会地位与身份,对它们的需求就只会减少。
2)某些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就越大。
例如,古董、古字画、名贵邮票等珍品,往往是价格越高,越显示出它们的珍贵性,从而对它们的需求就越大。
3)某些商品,小幅度的降价,需求按正常情况变动;大幅度升降价,人们就会采取观望的态度,需求将出现不规则的变化。
例如,有价证券、黄金市场上就常有这种情况。
3.供给曲线
(1)供给的含义
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经营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产品量。
其中包括新提供的商品和已有的存货。
(2)供给函数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为此,我们也用一个函数来表示,即:
s Q =f (P ,t ,r ,0P ,e ,B )
式中:P--商品的自身价格;
t--生产技术水平;
r--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价格; 0P --相关商品的价格;
e--经营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B--其他因素。
(3)供给曲线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集中考察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
在此,我们可将供给函数简化为下式:
s Q =f (P )
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价格呈正比关系。
这也被称为供给规律。
一般来说,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
但是,供给曲线也存在例外。
某些商品的供给不一定与价格成正比关系。
如劳工的供给最初会随工资的提高而增加,但当工资上升到足以维持其生活水平后,劳工对货币的需要将不那么迫切,而希望有较多的闲暇和较少的工作。
因此,工资水平如再上升,劳工的供给也不会增加,甚至还有可能减少。
又如古董、古字画、名贵邮票等珍品价格上升到一定限度后,人们意识到这是值钱的东西,于是不再卖出,供给反而减少。
再如黄金、有价证券等商品价格小幅度变动,供给按正常情况变动,如果大幅度变动,人们就会观望,待价而沽,供给将出现不规则变化。
4.供求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弹性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在经济学中,弹性总是有同样的含义。
它是一个因变数的相对变动和一个自变数的相对变动之比。
需求价格弹性往往简称为需求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动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数
如果设d E 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Q 为需求量,△Q 表示需求增量,△P 为价格增量。
那么:
d E =Q
Q ∆·P P ∆ 如某商品价格上升1%,使需求量下降2%,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
由于需求量变动的方向总是与价格变动的方向相反,因此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负数。
但为使用方便,一般省略负号而用其绝对值来表示。
2)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
根据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可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需求富有弹性,d E >1。
也就是说,当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例如,价格下降2%使需求量增加4%。
在实际生活中,奢侈品多属此类。
第二,需求单一弹性,d E =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数。
在实际生活中,也是罕见的情况。
第三,需求缺乏弹性,O <d E <1,当需求变动的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数。
在实际生活中,生活必需品多属此类。
第四,需求完全弹性,d E =∞,需求曲线为水平线。
也就是说,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
格变动的反应非常灵敏。
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不多见。
第五,需求无弹性,d E =0,需求曲线是一条与纵坐轴平行的直线。
也就是说,无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却不会变。
在实际生活中也罕见,通常认为火葬费就属此类。
3)需求价格弹性的测算。
测算需求价格弹性的方法主要有:点弹性计算方法、弧弹性计算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
相对来说,数理统计方法要复杂一些。
故此,我们主要介绍点弹性和弧弹性。
第一,点弹性。
它是指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设1P 、2P 分别为时期1、时期2的价格,1Q 、2Q 分别为时期1、时期2的需求量,那么价格增量为△P=1P -2P ,需求增量△Q=2Q -1Q ,因而其计算公式为:
d E =(△Q/△P)(1P /1Q )
但是,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价格范围,它的点弹性系数存在着差别。
第二,弧弹性。
它是需求曲线两点之间即一段弧的弹性。
运用弧弹性计算方法来测算需求价格弹性主要是为了解决点弹性计算因资料数据缺乏所造成的困窘,是点弹性计算方法的发展。
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d E =)(2121Q Q Q
+∆÷)(2121P P P +∆
4)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由于需求价格弹性是用于衡量价格变动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比率的,它直接涉及到价格和需求量两个因素。
而总收益等于价格乘以销售量。
所以,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具有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因而总收益的变化也将会不同。
第一,当d E >1时,价格下降会使总收益增加,反之会使总收益减少。
第二,当d E =1时,价格无论如何变动,总收益都不变。
这是因为价格变化所增减的收益恰好为销售量减增的收益所抵消。
第三,当O <d E <1时,价格下降会使总收益减少,反之会使总收益增加。
这是因为降价后销售量的微小增加不足以抵消降价带来的损失,故总收益减少。
第四,当d E =∞时,价格下降会使总收益无限增加,反之,会使总收益无限减少。
第五,当d E =0时,价格升降会使总收益同幅度地增减。
在这种情况下,销售量是固定常数,价格增减多少,导致总收益也增减多少。
但是,对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并非降价越低总收益就越大;对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
品,并非提价越多总收益越大。
也就是说,价格变动是有一个极限的,否则,会使总收益减少。
(2)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供给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供给弹性,用s E 表示。
它反映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和需求弹性类似,它的定义是:供给弹性是价格的相对变化与所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s E =价格的相对变化供给量的相对变化=Q Q ∆÷P P ∆=Q P ·P Q ∆∆
式中:s E --供给价格弹性;
Q--供给量;
△Q --供给变动量;
P--价格;
△P --价格变动量。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所以,s E 的符号始终为正值。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根据s E 的大小,也可分为几个范围,即:若s E >1,称为供给富有弹性;若s E <1,称为供给缺乏弹性;若s E =1,称为供给单元弹性;若s E =0,称为供给完全缺乏弹性;若s E =∞,称为供给弹性无穷大或供给有完全弹性。
一般来说,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生产周期短、生产技术设备简单、投资少、产量增加比成本增加快的商
品,供给弹性都比较大。
反之,供给弹性较小。
3)供给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对一个经营者来说,其总收益同样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价格与供给量。
一般来讲,市场价格越高,经营者愿意供给的数量就越多,总收益就越大。
反之亦然。
总的来说,不管供给价格弹性富有或缺乏,其总收益与价格的变动总是同方向运动的,只是变动的幅度因弹性的大小而有所不同罢了。
5.均衡价格
所谓均衡价格,就是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如图3-1-1所示,DD 为需求曲线,SS 为供给曲线,DD 与SS 相交于e 点,e 点也称为均衡点,对应的价格0P 为均衡价格,对应的商品数量0Q 为均衡产量。
也就是说,当价格为0P 时,市场“出清”,经济效率最高。
同时,均衡价格也是相对稳定的。
例如,当价格为2P 时,因价格提高,需求量减少到d
Q ',而相应地,供给量增加到s
Q '',与均衡状态相比,需求减少了0Q Q d ',而供给增加了s Q Q ''0,供过于求,价格必然下降,必然向均衡价格靠拢。
同样,当价格由均衡价格0P 降为1P 时,
供给量减少了0Q Q s
',而需求量增加了d Q Q ''0,这时会因供不应求而使价格上升,向均衡价格靠拢。
所以,均衡价格具有稳定性。
如果因商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使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发生位移,会引起均衡价格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