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100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1000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第四期已经播出了,这一期的主题词是“礼物”。

中央一套又播出一台新的节目《朗读者》,由董卿主持,这一次的主题是"遇见".五位嘉宾的都很吸引人,适宜的时间遇见适宜的人,使故事延续。

遇见对的人 , 就是真爱。

一对夫妻"周小林,殷洁"的生活方式和心态令人神往。

丈夫因妻子的一句话,用了十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一千两百亩的鲜花山谷,这就是他们的伊甸园。

其中夫妻俩的一句话道出了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的生活。

妻子殷洁说:"我们一直都在谈恋爱,他就是一个很浪漫的男人,而我是一个特别幸福的小女人。

"
丈夫周小林说:"她是我的妻子,也是我的情人,还是我永远的梦中情人。

"
董卿也被他们感动,送给他们一句沈从文的诗:"我们相爱一生,还是太短。

"
珍惜眼前人吧!
遇见对的职业,就是一种永不泯灭的热情。

一位96岁高龄的亚洲第一翻译人许渊冲,一生执著翻译,用延续白天的模式来工作(董卿笑侃:就是熬夜),对于走过的日子不记多少,只记得有多美好。

而且患有直肠癌数年,在医生宣布最后的日子里,非但没有停顿翻译工作,还拿到了人生的最高奖项,并延续生命7年。

翻译工作从不停顿,还要在百岁之前完成莎士比亚的翻译。

多么令人钦佩!
我们这些正常的,安康的,但懒惰的,无所追求的人啊!醒醒吧!好好利用有效的时间来学习,工作和生活,让有限的时间变得的有
质有量而精彩吧!
《朗读者》中的每一个朗读者都珍藏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在他们敞开心扉的娓娓表达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跃然而出。

在他们充满深情的朗声诵读中,传播着广博高雅的文化内涵,让听
众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从而产生发自心底的共鸣与感动,激起人们寂静已久的对知识的汲取与渴求。

《朗读者》其新颖的创意在于把文字和阅读者通过阅读的方式
严密地连结在了一起,融合在了一起,是人与文字的和谐统一。


个朗读者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部作品;而朗读者所诵读的每一部作品、每一段文字都是朗读者最真挚的心声和最切身的感悟。

首期推出的朗读者之一许渊冲,是北京大学的教授、翻译家,
至今已从事翻译长达六十多年,特别是翻译,世界称奇,号称“诗
译英法唯一人”。

他能做到英汉、法汉互译,成为中外文化传播交
流的使者。

至今96岁了还在翻译莎士比亚的著作,且立下豪言壮语,一百岁完成莎士比亚全部著作的翻译工作。

在谈到翻译林徽因
的诗《别丢掉》时,还引出了老人的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当时为
了喜欢一个女同学才翻译这首诗送给她的,但是,直到50年以后才收到这位女同学的回信。

老人说起来曾经的美好往事也是动情的热
泪盈眶,不禁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
多少日子”。

这样的朗读者,这样的故事,就是《朗读者》馈赠给
观众的饕殄大餐,面对老人活到老干到老的铮铮誓言和未泯情愫,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只争朝夕地工作,不发奋努力地修身养性?相信
每个人都会在敬仰他的同时被其深深地感染,定会思考自己的路怎样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更能表达自己的价值。

朗读者社会各界,有知名学者、文艺名流、企业家,也有普普通通的民众。

无国界医生、16年陪读失聪儿子的母亲、选择与艾滋病患儿共成长的校长等等,他们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默默诠释着人性的光辉。

他们能够敞开心扉畅谈一个个亲身经历、亲身感受的人和事,朗读着自己钟爱的作品或自己写作的作品,能够感染人的不是他们的朗读水平上下,而是朗读者背后所凝聚和散发着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份沉甸甸的爱,一份对社会、对国家及对家庭的无私的奉献精神。

关注《朗读者》,做一个朗读者吧,朗读可以让人遇见更好的自己,喜欢上朗读,你便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偷偷爱着你,朗读者的世界也因此变得绚丽多彩,充满关爱,充满和谐。

前不久,《中国大会》中,董卿让观众见识了她慧心如兰、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气质。

2月18日,由她担任制片人的文化节目《朗读者》将在CCTV-1与CCTV-3联合播出。

在昨日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白岩松作为《朗读者》“志愿者”出席,“我是应邀出席的,也是硬要出席”,他以这样的方式为首次担当制片人的好友董卿助阵。

白岩松爆料,董卿当天早晨4点还在机房忙着《朗读者》的相关工作。

董卿也坦言担任制片人远比自己想象的忙得多,而且压力非常大,导致自己最近睡眠时间很少。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办《朗读者》,那么多优美的文字就等在那里,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不办呢?”董卿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
而人就是展示生命。

”她介绍,“朗读”、“者”、“情感纽带”是这档节目三个关键内核。

节目每期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鼓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

目前节目已经邀请到了不少嘉宾,有濮存昕、柳传志、许渊冲、斯琴高娃、王学圻等,朗读的内容也包罗万象,有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文为他朗读的文学经典,有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书》,也有《写给母亲》这类表达集体记忆和群众情感的作品。

在来到《朗读者》之前,每一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朗读者》要呈现出他们作为“情感人”的一面。

比方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在《朗读者》中他的身份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

他要朗读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那种紧张、兴奋和幸福综合的复杂情感是他最真实的内心。

“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

董卿希望节目“展现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


董卿认为,朗读应该属于每一个人,为此《朗读者》也发起了线上线下的活动让节目走近生活,活动的核心就是用朗读的方式传递爱。

据了解,节目组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五大城市的街边设立了“朗读亭”,有兴趣的路人都可以走进朗读亭给自己爱的人录一段朗读。

董卿表示,“朗读亭”将会常设,并继续向其他城市扩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