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2分)
1.一位先秦思想家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哪个学派?()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2.《汉书·元帝纪》载:“三月壬戌,日有蚀之。
诏曰:‘朕战战栗栗,夙夜思过失,不敢荒宁。
惟阴阳不调,未烛其咎。
’”材料中的思想被称为()
A.大一统B.天人感应C.罢黜百家D.表彰六经
3.“真知与常知异。
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
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
”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
4.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5.明代思想家李贽曾大力赞扬“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因此他被当时很多人所批判,称其“离经叛道”,关于李贽的思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当时具有思想启蒙意义D.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6.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B.国家危难和整个民族的沦亡
C.统治者不施仁政,民不聊生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国家分裂
7.阅读表格,下面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B.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D.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8.清代乾隆年间,学者洪亮吉曾言:“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至矣……故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
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由此分析洪亮吉人口论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认识到人口激增会带来社会动乱B.发现了清代人口增长的客观规律
C.肯定了人口多是国家富强的前提D.意识到盛世之下隐藏着人口危机
9.柏拉图解释某一命题时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据此判断该命题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理念论D.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10.下面是高二文科班某同学关于某宗教教义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该宗教是()
A.东正教B.加尔文宗C.路德宗D.天主教
11.他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他的学说在《1787年宪法》中得到了充分的践行,他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他是()
A.伏尔泰B.卢梭C.孟德斯鸠D.狄德罗
12.通过竹枝词我们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下面的四首竹枝词反映的传统节日在一年中的先后顺序是()
①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②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
③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④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④①③②D.③①④②
13.我国传统中医中将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先生”,这一称谓来自()A.张仲景B.华佗C.扁鹊D.李时珍
14.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有一种印刷技术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
该技术最早出现在()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5.据宋代笔记《醉翁谈录》记载“柳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所至,(人)爱其有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
(人)多以金、物资给之。
”由此反映出宋代()A.词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B.宋词颇受市民阶层的喜爱
C.市民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D.文学艺术呈现商品化趋势
16.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是诺贝尔奖之一。
该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物理学领域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马可尼、普朗克三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重要成就分别是()
A.相对论、有线电报、量子力学B.光电效应、无线电报、量子假说
C.相对论、无线电报、量子力学D.光电效应、有线电报、量子假说
17.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
人们的这种做法最恰当的解释是()
A.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工作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
B.他们都把把造物主从各自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
C.他发表了《物种起源》,成为了生物学界的牛顿
D.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18.清代刘锡鸿认为:“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据此判断刘锡鸿属于()
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顽固派
19.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有一段记载:“民国初年,北平的一个包车夫,他曾经是一个虔诚狂热的义和团团员,但其时则已成为热心的天主教徒,房间里供有耶稣和圣母玛利亚像,问他:‘为什么改信宗教?’回答说:‘因为他们的菩萨灵,我们的菩萨不灵嘛。
’”对这段史料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清政府取缔了义和团的一切行动B.国人都在寻求洋教给予的保护
C.洋教比义和团更有势力D.传统意识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解体
20.近代某文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
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
”这说明()
A.戊戌变法不如启发民智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戊戌变法绝对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21.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22.1927年陈炯明所着的《中国统一刍议》提到:“三民主义及其发表之政纲,类皆东抄西袭,绝少独立之思想,一贯之理论,而于国情亦未适合。
在今日视之,已属陈腐不堪,亟待修正。
有何神圣而必强求青年,桎其心思,梏其趋步耶!”可见陈炯明
A.赞成民主共和B.反对三民主义C.鼓吹暴力革命D.倡导君主专制
23.“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流行的歌谣反映了当时()
A.移风易俗是革命的主要目的B.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24.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泽东家乡的韶山中学举办纪念活动,校方为办好这次活动收集了一批资料。
其中不能够入选的是()
A.在《革命》半月刊上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土地革命时期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C.总结了中国革命经验的《论人民民主专政》D.新中国成立后发表的《论十大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15分)文学艺术作品不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展示,也是展现时代文化特征的窗户。
材料一:魏晋时期,敦煌石窟的壁画和佛像
◎舍身饲虎的壁画气氛血腥悲惨,而佛像却带着睿智的微笑,超脱人世的苦难。
材料二:唐代,敦煌石窟的壁画和佛像
◎飞天壁画没有流血牺牲,只有体态轻盈的飞天快乐起舞,而佛像以健康丰满的体态出现。
材料三:
◎壁画展现商业活动等世俗生活的场景,佛像也退去了神圣的光环,成为现实人的写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为什么佛像比较流行?(3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壁画和佛像的特点,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6分)
(3)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谈谈对对文化时代特征的认识。
(6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
郑人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之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未也,而谓似丧家之犬,然哉!然哉!”
——摘自《史记·孔子世家》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发展。
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
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之纲常阶级说也。
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材料四:孔子学院的标志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孔子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并简要阐述发生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
(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
(3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3分)
(3)回顾历史,孔子有时被“神圣化”,有时又被“妖魔化”,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地位不断变化的认识?(4分)
27.(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
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
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眩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对你们讲话!
——布什总统的国庆演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6分)
(2)概括材料二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作用。
(9分)
(3)材料二中布什说自己“被关在笼子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人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方法来自于哪里?(2分)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4分)
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2分)
8.解析:D。
此题考查的知识是清代学者洪亮吉的人口论思想。
通过材料可知洪亮吉认为人口的增长速度远大于生产资料(土地、房屋)的增长速度,这样会导致人地矛盾逐渐计划,存在着危机,故选D项。
9.解析:A。
此题考查的知识是人文主义的起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事物呈现的样子不同取决于呈现对象的不同,换言之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取决于人们自身,级人是万物的尺度,故选A项。
10.解析:B。
根据材料中的“简化宗教仪式”“民主教会”“选民”等信息可知,该宗教是加尔文宗,故选B项。
11.解析:C。
本题考查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理解。
根据教材可知,孟德斯鸠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主张君主立宪,他的“三权分立”学说在《1787年宪法》中得到践行,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知,他是孟德斯鸠。
故选C项。
12.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文化常识,结合生活经验来分析,“闹龙舟”指端午节、“月饼”指中秋节、“风卷纸钱”指清明节、“拜年、财神、爆竹”指春节。
故选B项。
13.解析:A。
本题考查的是教材知识的识记,故选A项。
14.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印刷术,根据题干可是描述的是彩色套印技术,该技术在宋朝出现。
由此判断正确答案是C项。
网
15.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的商品化,北宋商品经济发达,柳永的词作可以转化为金钱,体现了文学作品的商品化趋势,故选D项。
16.解析:B。
爱因斯坦在1921年因光电效应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马可尼在1909年因无线电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普朗克在1918年因量子假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故选B项。
17.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牛顿力学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D项和C项明显错误,A项是科学家所共有的品质,不能构成题干要求的原因。
牛顿否定了天主教的神学理论,达尔文否
定了上帝造人说,故选B项。
18.解析:D。
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故选D项。
19.解析:D。
本题材料通过团民信仰的变化来折射整个中国近代社会民众的心理变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意识的心理防线已经被西方的文化冲击的支离破碎。
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1)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不安,人民饱受战乱、饥荒、疾疫之苦,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佛教成为了人民的精神寄托。
(3分,言之成理即可)
(2)材料二: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社会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充满希望和生气;(3分)材料三:反映了宋代的世俗生活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充满自省的文人时代,关注人的价值)。
(3分)
(3)认识:①文化是特定的时代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②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6分)
26.(1)变化:社会地位急剧上升,由“丧家之犬”变为“唯我独尊”。
(3分)原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分)(2)理由:阻碍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宣扬封建纲常等级学说。
(3分)
影响: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思想基础。
(3分)
(3)认识:①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②时代不同、出发点不一样,就会得出不同的认识;③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值得继承和发扬。
(4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27.(1)主张“美德即知识”;教育造就治国人才;人要认识自己。
(6分)(2)思想: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
(3分)
作用: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促进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6分)
(3)来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学说。
(2分)
(4)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
(任意答出两点即可,2分)影响: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人类的解放;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任意答出两点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