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探究
□邵云杰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高校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
其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部分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比重较低,存在一些问题,美术教学的内涵也难以得到有效丰富。
现阶段,高校美术教学不仅要进行审美教育,而且要持续提升审美教育的有效性。
该文分析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难点,就如何开展审美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审美教育
高校美术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而且要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和审美能力,这也是丰富美术教学内涵的必要选择。
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较为具体,但要想提高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并非易事,审美教育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鉴于此,探索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十分必要。
一、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概述
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十分重要,但在部分高校的实际教学中,审美教育往往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美术教学目标较为单一的背景下,审美教育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处境较为尴尬。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可以丰富教学的内涵与层次。
对于学生而言,提高审美能力对于其学习美术知识、感悟艺术风格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很多高校十分注重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地位,但部分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缺乏,审美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审美教育的难点往往会制约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不仅导致审美教育进程缓慢,而且导致审美教育目标难以达成。
对于高校及美术教师而言,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是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二、高校美术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难点
1.审美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较低
高校美术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首要难点体现为受重视程度较低。
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地位较低,后续审美教育的相关活动也难以得到保障。
部分高校虽然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尝试,但并不重视审美教育,断断续续进行审美教育,导致实际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审美教育甚至成为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教育。
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审美教育环境。
在教与学这两个主体对审美教育缺乏足够了解和重视时,审美教育便难以成为美术教学体系中的基本单元,缺少与之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
此外,在一些考试和考核中,与学生审美能力相关的考核机制并不健全。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地位。
2.教学方法陈旧
部分高校的审美教育效果有待提高,与教学方法陈旧有关。
当前,课堂教学是高校美术教学的基本形式。
一些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的占比较大,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部分教师机械地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让学生自我体会,并通过创作实践进一步领会知识与技巧。
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美术教学质量,但难以有效开展审美教育。
如果采用机械的教学方法,审美教育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往往会将自己的审美偏好强加给学生。
这样可能导致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带有较强的共性特征,违背了审美教育的初衷。
3.专项审美教育活动缺失
部分高校的美术教学缺乏专项的审美教育活动,这也是审美教育难以开展的一个原因。
审美教育形式同常规的美术教学形式基本相同时,开展审美教育的难度相对较高。
陈旧的教学方法会压缩审美教育的空间,如果审美教育形式固化、缺失专项的审美教育活动,教育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
部分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同一般性学科知识或技巧讲述没有明显差别,这导致审美教育更像是一种形式上略为新颖的常规美术教学形式。
此外,由于缺失专项的审美教育活动,审美教育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感较低。
在这一状态下,提升审美教育质量面临困难。
久而久之,审美教育容易
130
教学心得ART EDUCATION RESEARCH
流于形式。
4.学生的美学思维有待开发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学思维十分重要。
审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学思维和审美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高校美术教学中涉及多个层面的教学事务,审美教育亦是如此。
一般来说,在学生的审美思维较强时,教师开展审美教育活动较为轻松和顺利,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也较为容易。
但是,部分初中、高中的美术教学以升学为目标,导致部分学生的美学思维有待开发。
部分高校的常规美术教学活动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美学思维,部分学生难以从美学和艺术的角度出发鉴赏绘画作品。
三'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路径
1.提升审美教育的受重视程度
要想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审美教育,首先要提升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受重视程度,这也是审美教育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一个基础。
因此,高校需要借助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契机,将美术教育作为美术教学层面调整、优化与创新的一个现实选择,使审美教育可以成为高校美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性构成。
如,鲁迅美术学院在20世纪初就将审美教育纳入美术教学体系,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很高。
其他一些高校也需要提升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地位,并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升美术教师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鼓励并引导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进行审美教育尝试。
同时,高校要将审美教育评价纳入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并结合审美教育实际进行评价标准的细化和量化。
通过定期进行审美教育评价,审美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可以被及时发现,这对于不断进行审美教育层面的调整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依托互动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引导
高校美术教学要革新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驱动审美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动教学法进行审美教育层面的引导,从而将审美教育较为自然地嵌入美术教学活动。
如,在中西方美术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西方写实画派的代表作品与国内同时期美术代表作品作为互动教学媒介,引导学生思考中西方美术史观的差异、中西方美术创作的特点等互动性较强的问题,并借助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形式,从发现艺术美的角度教授基础学科知识。
互动教学法以及很多创新教学法都能够成为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形式,对于高校美术教师而言,其在借助创新教学法讲解基础学科知识与技巧时,也要注重融入审美教育理念,使审美教育成为美术教学中的有机构成元素。
3.定期开展审美教育专项活动
为了提升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质量,教师定期开展专项的审美教育活动十分必要,这也是丰富审美教育形式的重要选择。
如,教师可以将齐白石画的虾作为审美教育中的范例,通过局部放大图片进行艺术鉴赏教学,开展审美教育。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放大的作品,让学生感知绘画中的细节技巧和整幅作品的艺术美感。
美术教师也可以从纹理、线条、笔触变化等层面引导学生鉴赏,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名家作品富有时代特色和艺术特色,定期开展专项审美教育活动,以名家作品为审美对象,能使学生在感悟艺术魅力的同时,对绘画美有更为清晰和透彻的理解。
此外,开展专项审美教育活动后,美术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绘画任务,让学生把在鉴赏活动中体会的美感通过画笔表达出来。
4.鼓励学生基于美学思维进行艺术创作
培养学生的美学思维是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基本目标。
在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作为基础构成元素,美术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美的认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绘画的基本形式,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审美偏好养成一定的审美习惯。
绘画艺术较为多元,高校美术教师在审美教育中要避免将自身对于美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创作技巧以及鉴赏名家作品的过程中感知美、思考美,使学生能够发现美、感知美、评价美。
学生具有一定的美学思维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围绕既定的美学主题开展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教师继续传授审美教育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为透彻地感悟美、理解美。
结语
高校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审美教育,确保审美教育相关活动落到实处。
值得注意的是,审美教育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高校不仅要将审美教育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改革工作,而且要科学地规划审美教育活动。
此外,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不仅要分析审美教育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从教学实际与学生实际出发,将审美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美术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石.基于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艺术科技,2017(10).
[2]王勇.高校美术审美教育学科渗透的作用和实施途径探讨.潍坊学院学报,201&3).
[3]王晨.基于高校审美教育的美术馆功館研究一以江西地区为例.戏剧之家,2018(12).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兜创新设计研究院)
编辑王旭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