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9分)
1. (3分) (2018八上·石林期末) 已知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质量为790g的一块正方体的铁,截去一半后,剩余铁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体积是________。

2. (2分)(2020·平定模拟) 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大家出门都佩戴口罩,呼出的水蒸气顺着口罩边缘扑在冷的眼镜片上________成小水珠,使我们视线模糊。

回到家里,看到妈妈正在喷洒消毒酒精。

当壶内酒精深度为10cm 时,壶底受到酒精的压强为________Pa(ρ酒精=0.8×103kg/m3 , g取10N/kg)。

3. (4分)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到方式叫做________。

助听器利用了________的原理,使部分因耳障碍失去听觉的人听到声音。

4. (5分)在自然现象中,日食、月食是由于光的________ 形成的;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________ 而形成的________ 像,看到的鱼儿是由光的________ 而形成的________ 像。

5. (2分)(2017·镇江模拟)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如图1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6. (2分)(2016·泰宁模拟) 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_越剧烈.
7. (2分)(2012·泰州) 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_______
热,使云层中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
8. (3分)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如图b),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这时,若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则要想在光屏上看到像,需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不动”).
9. (3分) LED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光源,其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________导电性,它的主要材料是________.温度极低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成零,这是________现象.
10. (3分)在海产品批发市场上,经营者将冰块盖在海鲜上面来保鲜,这是因为冰块使周围空气的温度__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体积________ ,空气密度________ 会下沉,使保鲜效果更好.(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二、选择题 (共6题;共14分)
11. (2分)(2016·乐山)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 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B . 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C . 普通自行车轮的半径约为1m
D . 家用空调的功率为50W
12. (2分)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的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 .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象
C .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景物在眼中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D . 用来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
13. (2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防虫用的樟脑丸日久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B .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 .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汽化现象
14. (2分)(2016·长春模拟)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冬天,温暖车厢的车窗模糊是因为车外水蒸气液化
B .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是液化现象
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 . 冬天,河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
15. (3分)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 . 春天来到,积雪熔化
B . 秋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 . 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D . 寒冬,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16. (3分) (2016八下·蓟县开学考) 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虚像
B . 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镜子更远
C . 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
D . 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
三、简答题与计算题 (共4题;共30分)
17. (5分)炎热的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用温热毛巾擦脸也能使人感到凉爽,请说明理由.
18. (10分) (2020八下·宽城期末) 质量为0.27kg的苹果漂浮在水中时,约有的体积位于水面之上。

求:
(1)苹果受到的浮力大小;
(2)苹果的密度。

19. (10分)(2019·扬州) 小明准备用空矿泉水瓶做一个“救生衣”已知小明的质量是50kg,身体平均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为确保安全至少他的头部要露出水面,头部的体积约占身体总体积的1/10。

(不计空矿泉水瓶的质量和塑料的体积)
(1)求小明头部的体积。

(2)请你帮小明计算一下,制作“救生衣”需要多少个图示的空矿泉水瓶。

20. (5分)小刚同学的体重为600N,当他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体积为0.01m3的重物A时(重物始终未出水面),他对地面的压强为8.75×103Pa。

已知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 ,当他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空气中另一个重物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

已知重物A重物B所受重力之比GA:GB=5:9,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求:
(1)提升重物A时小文对地面的压力;
(2)物体A的密度;
(3)动滑轮重;
(4)提升重物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四、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29分)
21. (2分) (2016八·台安月考) 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测量值是________cm,分度值是________mm.
22. (5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_______ 些.
(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________ .
23. (6分)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刻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

在称量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应该________;
(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g.若将该物体放到太空中,则此物体的质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 (7分) (2019八上·阳泉期中)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某固态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

(1)在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时,应按________(选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的顺序。

实验中采取“水浴法”加热是为了让固态物质受热________。

(2)分析图象可知,该固态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

(3)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__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

25. (3分)(2020·东莞模拟) 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⑴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包括其中的液体)的质量为 76.2g;
⑵另取一只 100mL 的量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
⑶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包括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托盘天平的读数为________g;则该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kg/m3。

26. (6分) (2019八上·昌图期中)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30°30°
240°40°
350°50°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

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__内,此时,在纸板B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

可见________。

(4)实验时,纸板应________放置。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9分)
1-1、
2-1、
3-1、
4-1、
5-1、
5-2、
6-1、
7-1、
8-1、
9-1、
10-1、
二、选择题 (共6题;共14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三、简答题与计算题 (共4题;共30分)
17-1、
18-1、
18-2、
19-1、
19-2、
20-1、
四、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29分) 21-1、
22-1、
23-1、
23-2、
23-3、
23-4、
24-1、
24-2、
24-3、
25-1、
26-1、26-2、26-3、2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