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10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古诗三首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默写《竹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根据注释理解古诗 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事物,体会被赋予的诗人的人格志向。(重 点) 3.体会三首古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难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有关诗人的生平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重点) 2.体会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 特点。 (难点)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课时作业
三、朗读诗歌,分析。 青松
近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首诗歌咏的对象是( 青松 ),诗中的青松处于大雪重压之下,但却依 然( 挺拔笔直),表现了诗人陈毅( 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高洁情操。
拓展延伸
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黑色的煤炭出生于混 沌的地层,燃起的火炬如春风,烈焰照破黑夜。后四句有感而发,抒 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
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 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 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 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 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交流资料
于谦相貌英伟,善谈吐,声音宏亮,每次奏对,极有条理,引起 了明宣宗的注意。他又淳朴忠厚过人,忘身忧国,性格刚强,才思畅 通敏捷,考虑得周到仔细,一时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又看不起怯懦无 能之辈,在朝中颇遭忌妒。但他很受英宗器重,大小事情均按于谦意 思办理。主持兵部工作时,正值明朝四面内忧外困之时,他采取正确 方针,号令严明,化解了危机。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 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 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 正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拓展延伸
蝉 唐·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问题:《蝉》一诗歌咏的是什么?描写了蝉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人生志向?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拓展延伸
咏物诗是我国古诗中的一大类别,数量丰富,请课后再积累三首自 己喜欢的咏物诗,了解诗人的生平故事,加深对诗人志向的理解。古人 不仅在诗中表达志向,画里也常有乾坤,请看55页单元导语中的插图, “岁寒三友”——松竹梅,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然可以保持顽强的 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找来 这样的诗文画作来欣赏,感受作者高尚的品格。
交流资料
他是著名画家,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 上的一首诗。作者73岁所作《竹石图》,就是他这种傲岸和刚 直人格的写照。在他为官期间,做了不少益民利众的好事,深 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却得罪了知府和地 方豪绅。他刚正不阿、心系民众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 格,耻于折腰,便藐视权贵,解绶挂印,毅然辞官而归,回扬 州卖画为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反映的 就是就是他的正直倔强、铮铮铁骨和任性潇洒的个性。
交流资料
于谦
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 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 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 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 的诗篇。据说此时于谦才十二岁,他写下的不 只是石灰的形象,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于 谦少年时十分仰慕文天祥,除了读书,还努力 钻研古今治乱兴衰的道理,“慨然有天下己任 之志”。
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 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 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 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这就是“托物言志”。
探究志向
三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呢? 请找出相关诗句,并作好批注。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板书设计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作者的志向就是投笔从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探究志向
《石灰吟》中“烈火焚烧”,指的是烧炼石灰石,加 “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 象征着诗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 等闲。“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 “浑不怕”三字又使人感受到其中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最 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 纯洁清白的人。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拓展延伸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jué)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拓展延伸
诗中所描写的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 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 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赞扬了立身品格高 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 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课时作业
一、背诵古诗,说说志向。 《马诗》借咏(马)表达了诗人李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的志向,《石灰吟》 借咏( 石灰 )表现了诗人于谦(不怕牺牲、坚守情操 )的志向,《竹石》是一首 咏物诗,也是一首( 题画)诗,刻画竹子的同时表现了诗人郑燮 ( 正直倔强、铮铮铁骨 )的精神。 二、总结写法。 咏物诗是运用(托物言志)写法的诗歌,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歌咏,表达诗人的 ( 人生志向 )。
探究志向
《马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的“金络脑”, 表示对自己的期望很高,自己是龙种天马,应当装备精良。 “快走踏清秋”,表明自己乐于效力,定然不负所望。一个 “踏”字写出马之矫健。然而前面冠以“何当”两字,却使 热烈的期盼化为一声长叹。“金络脑”“锦襜”“金鞭”统 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希望建功立 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郑 燮
感悟写法
三首诗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感悟写法
⑴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⑵诗人运用象征或比拟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 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 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拓展延伸
虞世南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 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 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 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 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 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 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 以及有自知之明。
这首诗表面写竹,实际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刚正不阿、正直倔 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也写无数地位低下 条件不佳的劳动者,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品格。
交流资料
交流课外资料 感受诗人志向
交流资料
李贺
李贺少有才名,本来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但是被人嫉妒放出流言,进士的“进”和其父亲李晋 肃的“晋”谐音,古代对于避讳很看重,所以经过有 心之人的传播,说李贺不能考进士,要不然就是对其 父不敬,不孝之类的。所以李贺一生是很失意的,所 做诗词多有愤愤不平之意,《马诗》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其人本是一匹有远大理想的千里马,渴望“金络 脑”,“快走踏清秋”。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问题:《咏煤炭》一诗歌咏的是什么?描写了煤炭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
志向?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整首诗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 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探究志向
《竹石》中的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千磨万击还 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坚韧不拔 的品质,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 观的精神面貌。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 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默写《竹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根据注释理解古诗 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事物,体会被赋予的诗人的人格志向。(重 点) 3.体会三首古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难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有关诗人的生平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重点) 2.体会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 特点。 (难点)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课时作业
三、朗读诗歌,分析。 青松
近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首诗歌咏的对象是( 青松 ),诗中的青松处于大雪重压之下,但却依 然( 挺拔笔直),表现了诗人陈毅( 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高洁情操。
拓展延伸
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黑色的煤炭出生于混 沌的地层,燃起的火炬如春风,烈焰照破黑夜。后四句有感而发,抒 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
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 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 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 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 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交流资料
于谦相貌英伟,善谈吐,声音宏亮,每次奏对,极有条理,引起 了明宣宗的注意。他又淳朴忠厚过人,忘身忧国,性格刚强,才思畅 通敏捷,考虑得周到仔细,一时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又看不起怯懦无 能之辈,在朝中颇遭忌妒。但他很受英宗器重,大小事情均按于谦意 思办理。主持兵部工作时,正值明朝四面内忧外困之时,他采取正确 方针,号令严明,化解了危机。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 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 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 正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拓展延伸
蝉 唐·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问题:《蝉》一诗歌咏的是什么?描写了蝉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人生志向?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拓展延伸
咏物诗是我国古诗中的一大类别,数量丰富,请课后再积累三首自 己喜欢的咏物诗,了解诗人的生平故事,加深对诗人志向的理解。古人 不仅在诗中表达志向,画里也常有乾坤,请看55页单元导语中的插图, “岁寒三友”——松竹梅,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然可以保持顽强的 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找来 这样的诗文画作来欣赏,感受作者高尚的品格。
交流资料
他是著名画家,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 上的一首诗。作者73岁所作《竹石图》,就是他这种傲岸和刚 直人格的写照。在他为官期间,做了不少益民利众的好事,深 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却得罪了知府和地 方豪绅。他刚正不阿、心系民众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 格,耻于折腰,便藐视权贵,解绶挂印,毅然辞官而归,回扬 州卖画为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反映的 就是就是他的正直倔强、铮铮铁骨和任性潇洒的个性。
交流资料
于谦
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 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 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 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 的诗篇。据说此时于谦才十二岁,他写下的不 只是石灰的形象,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于 谦少年时十分仰慕文天祥,除了读书,还努力 钻研古今治乱兴衰的道理,“慨然有天下己任 之志”。
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 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 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 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这就是“托物言志”。
探究志向
三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呢? 请找出相关诗句,并作好批注。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板书设计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作者的志向就是投笔从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探究志向
《石灰吟》中“烈火焚烧”,指的是烧炼石灰石,加 “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 象征着诗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 等闲。“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 “浑不怕”三字又使人感受到其中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最 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 纯洁清白的人。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拓展延伸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jué)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拓展延伸
诗中所描写的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 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 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赞扬了立身品格高 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 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课时作业
一、背诵古诗,说说志向。 《马诗》借咏(马)表达了诗人李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的志向,《石灰吟》 借咏( 石灰 )表现了诗人于谦(不怕牺牲、坚守情操 )的志向,《竹石》是一首 咏物诗,也是一首( 题画)诗,刻画竹子的同时表现了诗人郑燮 ( 正直倔强、铮铮铁骨 )的精神。 二、总结写法。 咏物诗是运用(托物言志)写法的诗歌,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歌咏,表达诗人的 ( 人生志向 )。
探究志向
《马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的“金络脑”, 表示对自己的期望很高,自己是龙种天马,应当装备精良。 “快走踏清秋”,表明自己乐于效力,定然不负所望。一个 “踏”字写出马之矫健。然而前面冠以“何当”两字,却使 热烈的期盼化为一声长叹。“金络脑”“锦襜”“金鞭”统 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希望建功立 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郑 燮
感悟写法
三首诗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感悟写法
⑴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⑵诗人运用象征或比拟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 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 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拓展延伸
虞世南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 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 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 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 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 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 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 以及有自知之明。
这首诗表面写竹,实际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刚正不阿、正直倔 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也写无数地位低下 条件不佳的劳动者,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品格。
交流资料
交流课外资料 感受诗人志向
交流资料
李贺
李贺少有才名,本来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但是被人嫉妒放出流言,进士的“进”和其父亲李晋 肃的“晋”谐音,古代对于避讳很看重,所以经过有 心之人的传播,说李贺不能考进士,要不然就是对其 父不敬,不孝之类的。所以李贺一生是很失意的,所 做诗词多有愤愤不平之意,《马诗》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其人本是一匹有远大理想的千里马,渴望“金络 脑”,“快走踏清秋”。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问题:《咏煤炭》一诗歌咏的是什么?描写了煤炭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
志向?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整首诗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 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探究志向
《竹石》中的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千磨万击还 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坚韧不拔 的品质,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 观的精神面貌。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 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27张ppt)公开课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