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真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真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宗博wān yìB.综博mānài
C.综搏mān yìD.宗搏wānài
2.给语段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贫困却虽然但B.贫穷还因为所以
C.贫瘠又尽管但D.贫乏而也许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盘旋的圆形队和轻快飞舞的鹤姿,悠悠扬扬,壮观绮丽,美不可言。
(绮丽:鲜艳美丽)
B.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砥:磨刀石)
C.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
(蛮拼的:挺努力的)
D.气温高达三十六度,我们的交警依然坚持上路指挥交通。
想一想,我也是醉了。
(醉了:陶醉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B.在2015年5月31日结束的香格里拉对话中,国防部发言人就中国礁岛问题进行了重申,可谓喋喋不休。
C.曾经发生的沉船事故至今让师生心有余悸。
D.想当年楚庄王韬光养晦,在春秋争霸中,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平凡的世界》在央视热播后,使扮演孙少安的演员王雷变得家喻户晓。
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魏源的故居坐落在风景怡人的隆回县。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2015年亚洲女子排球赛上中国女队员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激动场面,让现场观众激动不已。
6.我国素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文明用语典雅而简洁。
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偶尔使用更能平添一分书卷和儒
雅之气。
下列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操场上碰到同学时说“久仰大名”。
B.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说“不吝赐教”。
C.归还所借之物时说“请笑纳”。
D.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父亲时说“令尊”。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14题。
【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
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范晔《强项令》)
【乙】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踊①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②事,一人定国。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③;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④,不仁者以身发财⑤。
(节选自《大学》)
【注释】①踊:yī,通“一”。
偾:fèn,偾事,坏事。
③舒:慢慢消费的意思,这里指节俭。
④以财发身:用仗义疏财修养德行。
⑤以身发财:用生命敛钱发财。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宣悉以班诸吏(分发)B.使宣叩头谢主(感谢)
C.一国兴仁(兴起)D.踊人贪戾(暴戾)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后特征为洛阳令B.由是搏击豪强
C.生财有大道D.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威不能行/一令乎B.以/宣尝为二千石
C.则/财恒足矣D.仁者/以财发身
【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刻画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强项令”形象;乙文则是用格言的形式告诫世人修身以治国的道理。
B.甲文“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辆”,体现了董宣为官清廉、生活贫困;乙文“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提倡消费者应该节俭。
C.甲文从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详细记叙了董宣断案的经过。
D.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
【5】对选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乙文通过对比手法表明修身、治国之道。
B.甲文行文活泼,语言富有表现力;乙文句式整饬,语言平实。
C.甲文浓墨重彩刻画董宣秉公执法,只是为了突出他个人英雄形象;乙文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说明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D.甲文集描写、议论、记叙为一体;乙文则以议论为主。
三、其他
1.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将何以理天下乎?
(2)生之者众,食之者寡。
2.请结合甲文文意,分析“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
(2分)
四、默写
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
(8分)
(1),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
(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出师表》中表现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牵挂中。
五、语言表达
《水浒传》中人物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①、②处。
(2分)
六、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2015年端午节即将来临,班委会决定举行一次“趣味语文”活动。
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个富有文采的主题。
(2分)
(2)调动思维,趣味竞猜。
(1分)
忠言逆耳原辞楚,事不由人屈问天。
(打一古代诗人名字)
(3)名联补缺。
(1分)
一门父子三词客,。
(4)走进对联。
下面是一份《“对联”问卷调查表》,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所读到的信息。
(2分)
七、现代文阅读
1.人间草绿
王本道
①“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寒尚料峭着,周遭依然是凛冽透骨的寒气。
拨开杂陈的衰草,眼前竟泛出一片新绿!一株又一株草芽,含着几分鹅黄,嫩嫩的,鲜鲜的,钻出了土层。
春草懂得自己的使命,在刚刚融雪的泥泞坎坷中,漫生漫长起来,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意欢歌,天空也将因此又一次充满淡雅的馨香。
纤纤芳草,每年初春必得穿越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这个世界,一点一滴聚敛着微弱的生命能量,绿遍天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大千世界因此而充满生机,无数生命因此而有了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
②自然界中草的种类委实太多了,绝大多数人分不出它们的类别,叫不出它们的名字,甚至被称作是“野草”,时常被轻易除掉。
但是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每一棵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并在这颗星球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而年复一年,看到岁岁还生的芳草,让我更多想到的,却并非它们的“实用”价值,而是它给人的某种精神支撑。
四十多年前我在乡村插队,与青青芳草亲密接触,视野所及,一片茂盛。
劳动休息时躺在草地上,混杂着泥土味道的青草气息沁人心脾,那味道我至今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只能说是一种专用的味道,让我身心感到踏实清爽。
③对于人间草木,大多数人会将目光投向花与树,关注一朵花的含苞与绽放,留意一棵树何时发芽抽青,很少有人去问津一株小草。
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
草儿从刚刚被融雪洗出嫩嫩的鹅黄,便开始了自己的生长周期。
先是长出几枚纤细的叶片,继而在叶片中间钻出一棵嫩茎,很快嫩茎的枝头就长出几棵米粒大的蓓蕾,接着便会绽出细小的花瓣来。
这些“草花”,颜色各异,大小不等,密密匝匝,依附着几片绿叶,虽
不妖娆,却茁壮挺拔;虽孤寂淡然,却凭着一种自信,在山野田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
而一朵花,即便是有名的花,从含苞到绽放,姹紫嫣红,让人赏心悦目,可是花期一过,便旋即回归“草”的形象。
而对这些“花草”,依然
要栽在精美的花盆里,浇水,施肥,剪枝,精心养护,稍有懈怠就枯萎死去,永不复生。
④相对于一棵小草,树无疑就是伟岸、挺拔的。
树的寿命很长,一棵树常可以活过上百年乃至几千年,似乎是草的成千上万倍。
但草的寿命该怎样计算?岁岁枯荣的“枯”,应该是在严冬时休眠而已,每当春风一起,又是一片欣欣
向荣。
而时空年复一年无穷匮也,树与草的寿命孰长孰短呢?凡是有树的地方,周围总是有一片茵茵绿草陪伴装点着,在庄严的大树下,一棵棵小草不卑微,不羞愧,丝毫不自惭形秽,反倒坚忍从容,宁静安然,面对着树与草,我突发奇想,如果世间只有树而没有草,那么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一棵棵的树如同木桩似的插在黑土地里,突兀、孤独,树下空空如也,了无生气。
⑤转眼就是春天,“天涯何处无芳草”。
随着气温日渐回升,春草将热情奔放、淋漓尽致地挥洒它绿色的畅想。
世间
的生命,本无高贵卑微之分,如果在自然界中做不了牡丹、玫瑰,纵使做一棵小草,也要坚强挺拔,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投身经天纬地的绿色之中。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7日期,有删改)
【1】请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本文主旨的句子。
(2分)
【2】结合文意,说说第③段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2分)
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
【3】本文赞美了草卑微而不自卑、弱小却从容坚定的精神品质,也写了花和树的特点,说说这运用了什么手法?
并简要概括花和树的特点。
(2分)
【4】文章描写细腻,催人奋进。
仔细阅读第②段加点的句子,结合全文,说说我们感受到哪些精神支撑?(准确
写出两条即可,2分)
2.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刘戟锋
①上世纪90年代初,当笔者的导师,著名理论家龚育之先生开始学习电脑打字时,他自嘲道,练习电脑打字,是
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
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
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
有报纸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
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
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
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分散了。
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
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
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
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
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
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
如果有人需要与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和外部联系。
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
静与本真的生活。
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不可求。
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
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
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
【1】请根据提示,用概括的语言完成思路。
(2分)
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
【2】第④段讲到,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都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请在文段③中找到具体的危
害现象。
(任写两点即可,2分)
【3】找出文中的主要论证方法。
(写出两个,2分)
【4】结合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谈谈你预防数字化痴呆症的具体措施。
(至少写两条,2分)
八、作文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一封家书
文题二:毛毛虫问蝴蝶:“怎么才能成为一只蝴蝶?”“首先要有飞行的渴望,其次要敢于冲破束缚你的安全而温暖的茧。
”“那不是死亡吗?”“表面上是死亡,实际上是新生。
”有些时候我们不是因为难就不敢做,而是不敢做才变得难了。
这就是勇气。
请以“(勇气、自信、坚强……)让我走出困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一,请以书信的形式作文,可自拟题目;
②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湖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真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宗博wān yìB.综博mānài
C.综搏mān yìD.宗搏wānài
【答案】D
【解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蔓”有三个读音:màn,wàn,mán。
藤蔓(wàn).“拼搏”是固定搭配。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给语段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贫困却虽然但B.贫穷还因为所以
C.贫瘠又尽管但D.贫乏而也许但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意的理解。
根据语境,第一空应该填“贫瘠”,故选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盘旋的圆形队和轻快飞舞的鹤姿,悠悠扬扬,壮观绮丽,美不可言。
(绮丽:鲜艳美丽)
B.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砥:磨刀石)
C.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
(蛮拼的:挺努力的)
D.气温高达三十六度,我们的交警依然坚持上路指挥交通。
想一想,我也是醉了。
(醉了:陶醉了)
【答案】D
【解析】根据语境回答,醉了:无语了,不再说话了,服气了。
而不是陶醉。
【考点定位】压缩语段。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B.在2015年5月31日结束的香格里拉对话中,国防部发言人就中国礁岛问题进行了重申,可谓喋喋不休。
C.曾经发生的沉船事故至今让师生心有余悸。
D.想当年楚庄王韬光养晦,在春秋争霸中,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答案】B
【解析】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不符合语境经。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平凡的世界》在央视热播后,使扮演孙少安的演员王雷变得家喻户晓。
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魏源的故居坐落在风景怡人的隆回县。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2015年亚洲女子排球赛上中国女队员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激动场面,让现场观众激动不已。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A:成分残缺,把“通过”或“使”去掉一个,B:把“是”字去掉。
D:搭配不当,把“和
激动场面”去掉。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6.我国素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文明用语典雅而简洁。
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偶尔使用更能平添一分书卷和儒雅之气。
下列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操场上碰到同学时说“久仰大名”。
B.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说“不吝赐教”。
C.归还所借之物时说“请笑纳”。
D.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父亲时说“令尊”。
【答案】B
【解析】“久仰大名”所用场合:第一次见面。
赠送礼物时用“请笑纳”。
称呼对方父亲时用“令尊”。
故选B。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14题。
【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
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范晔《强项令》)
【乙】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踊①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②事,一人定国。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③;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④,不仁者以身发财⑤。
(节选自《大学》)
【注释】①踊:yī,通“一”。
偾:fèn,偾事,坏事。
③舒:慢慢消费的意思,这里指节俭。
④以财发身:用仗义疏
财修养德行。
⑤以身发财:用生命敛钱发财。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宣悉以班诸吏(分发)B.使宣叩头谢主(感谢)
C.一国兴仁(兴起)D.踊人贪戾(暴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
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谢:认错、道歉。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后特征为洛阳令B.由是搏击豪强
C.生财有大道D.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答案】C
【解析】A.后特征为洛阳令特征:古义:特意征召今义:是一个客体或一组客体特性的抽象结果。
B.由是搏击豪强古义,打击。
今义:搏斗C.生财有大道D.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古义:快。
今义:疾病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威不能行/一令乎B.以/宣尝为二千石
C.则/财恒足矣D.仁者/以财发身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A.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故:威不能/行一令乎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刻画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强项令”形象;乙文则是用格言的形式告诫世人修身以治国的道理。
B.甲文“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辆”,体现了董宣为官清廉、生活贫困;乙文“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提倡消费者应该节俭。
C.甲文从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详细记叙了董宣断案的经过。
D.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
【答案】D
【解析】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仁者以财发身”的观点。
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5】对选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乙文通过对比手法表明修身、治国之道。
B.甲文行文活泼,语言富有表现力;乙文句式整饬,语言平实。
C.甲文浓墨重彩刻画董宣秉公执法,只是为了突出他个人英雄形象;乙文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说明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D.甲文集描写、议论、记叙为一体;乙文则以议论为主。
【答案】C
【解析】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是写的国君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三、其他
1.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将何以理天下乎?
(2)生之者众,食之者寡。
【答案】(1)将拿(凭)什么来治理天下呢?(2分)
(2)生产财富的人很多,消费财富的人很少。
(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注意 “将、以、生、众、食、寡”等关键词的翻译。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2.请结合甲文文意,分析“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
(2分)
【答案】①“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 ②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
(每点1分,共2分 答到大意即可给满分)
【解析】首先要理解天子和白衣的含义。
然后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写出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应该不同等。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四、默写
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
(8分)
(1)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
(2)云横秦岭家何在?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出师表》中表现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 , ”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的牵挂中。
【答案】(1)有约不来过夜半 (2)云横秦岭家何在 (3)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与危难之间 (4)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解析】1—2小题属于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
3.4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句子。
小题1注意“约”的写法。
小题2注意“横”的写法。
小题3注意“奉命”的写法。
小题4注意“窗烛、夜郎”的写法。
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五、语言表达
《水浒传》中人物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①、②处。
(2分)
【答案】①叛逆 ,敢于造反 (1分 答到大意即可给满分)②黄巢(1分 除此答案外,均视为0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六、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2015年端午节即将来临,班委会决定举行一次
“趣味语文”活动。
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个富有文采的主题。
(2分)
(2)调动思维,趣味竞猜。
(1分)
忠言逆耳原辞楚,事不由人屈问天。
(打一古代诗人名字)
(3)名联补缺。
(1分)
一门父子三词客, 。
(4)走进对联。
下面是一份《“对联”问卷调查表》,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所读到的信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