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堂价值观念引领作用的最大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思政课堂价值观念引领作用的最大化研究
摘要:随着高中思政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加深学生观念的引导作用已经成为一
项基本要求,但如何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值得每一位高中思政教师去深思。
基于此,文章就立足以高效导入为基,启发学生在事物上的客观认知感;着力“教”与“学”
的相协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以互评活动为保证,帮助学生在事物上
做出正确判断和抉择三方面,就其实践路径加以论述。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堂;价值观念引领;作用最大化;实践路径
引言:
从高中思政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出发,思想、价值、道德观念的引领显然是
核心所在,但从以往高中思政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思想与道德观念的引领往往
是侧重点,而学生价值观那您的引领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为此,文章就以此
为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望广大高中思政教师能够从中加以借鉴。
一、以高效导入为基,启发学生在事物上的客观认知感
毋庸置疑,学生一切观念的形成都必须要有强烈的兴趣作为重要前提,加之
教师的大力引导,由此方可正确形成,学生价值观念自然也不例外。
为此,高中
思政教师在探寻课堂中加之观念引领作用最大化的路径中,必须将学生的兴趣激
发作为基础,让学生在事物上的客观认知感上能够受到强烈启发,这样才能为引
领作用最大化发挥奠定坚实基础,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显然是必然之选。
以《社会发展的规律》第1课时教学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要善
于用问题为铺垫开展导入工作,让学生的目光能够聚焦于“生活”,有生活的视角
去客观感知事物发展规律。
即:“黑格尔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谁知道是什么?在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将其说明呢”由于这一问题让学生能够积极踊跃的去联想生活,所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较高,同时教师将课前所整理好的素材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去思考去交流,进而启发学生客观感知和认知事物,并将课堂教学
的主题顺利引入进来。
这显然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创设出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学
习的兴趣,更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着力“教”与“学”的相协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结合高中思政课堂一般教学流程来看,课堂导入阶段后的基本阶段显然是核
心所在,因为该阶段是课堂教学成果得以形成的主要平台,因此在确保学生价值
观念引领作用的最大化过程中,必须确保该阶段教学的高效性与实用性。
其间,
实现“教”与“学”的相互协同显然至关重要,能够为学生正确树立价值取向发挥出
强有力的引导作用。
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为例,在“基本阶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向学
生提出合作探究的项目,由此来做到“教”与“学”的相协同,即:“为什么革命先烈
要舍生忘死的去夺取每一次战斗胜利,刨去军人的意志品质大家还想到了什么?”随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倡导学生自行建组、自行确立项目负责人、
自行分配任务、自行开展探究、讨论与总结。
并且教师要以“学生”的角色接受任务、参与探究与讨论,这样能够了解学生考虑“价值观念”的视角所在,为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而在学习成果展示阶段中,教师要鼓励
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同时调动学生能够积极形成师生间的博弈,在博弈的
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价值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更是在奉献中来实
现的,这显然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并将创造并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学习
的动力,这势必会为学生正确树立价值取向提供积极引导力,价值观念的引领作
用也能够充分展现出来。
三、以互评活动为保证,帮助学生在事物上做出正确判断和抉择
就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而言,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应是全程性的,要切忌至关
注某一阶段而忽视全局。
也就是说,课堂收尾阶段依然要高度关注,因为该阶段
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在事物上做出正确判断和抉择的作用。
在此期间,以师生互评
的形式来进行显然效果最佳。
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为例,在课堂“总结与评价”环节中,教师先
要针对学生课上知识点的掌握、学习参与度、价值观念的启发做出明确的总结,
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课上究竟学了什么,以及有着怎样的感悟,随后要立足“双主体”开展教学评价。
在“教评学”的环节中,教师不仅要从学习成果上加以肯定性的评价,同时还要就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感知上做出明确点评,进而指点学生在接触
新事物时,如何用课上所学知识去合理做出判断和抉择,体现学生价值观念引领
的高效性。
在“学评教”的环节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说出关于情境创设与合作
学习时的真实看法,并提出可行性意见与建议,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更好的发
挥出价值观念引领作用提供有力保证。
通过以上论点不难看出,在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中,实现最大程度发挥出学生
价值观念引领作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在各个教学阶段中明确教学任务与目标,同时要合理采用教学形式和手段,由此方可达到该做用的最大化。
为此,怎样进
一步将上说三项工作不断加以深化就成为今后教研工作的重点所在,还望广大教
师能不遗余力的展开深入探究,力求学生价值观念的正确树立。
参考文献:
[1]徐和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中学政史地:教学
指导版.2015,(7).
[2]王维刚.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课堂建设初探 [J].当代教研论丛.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