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介
蒙古族的乐器品种繁多,其中马头琴最具有代表性,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马头琴的旋律,表现了蒙古民族的勤劳、勇敢,也再现了深沉、粗犷、激昂,犹有万马奔腾。
(2)欣赏《八骏赞》片段,感受马头琴特有的草原韵味。
6.总结蒙古族音乐特点
多为五声音阶。
曲调起伏较大,音域也较宽,演唱者常在演唱悠缓的长音时加入一些装饰音或装饰性的颤音,以造成活泼的情绪或委婉的风格,并往往在长音后的短小上滑音上结束,曲调柔和圆润。
设计意图:蒙古族最有特色的是长调民歌与马头琴,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教师富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了集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
对比欣赏长短调民歌,分析曲调节奏,体会长调音乐特点让学生从马头琴特有的草原韵味中,去感受蒙古民族的勤劳与勇敢。
(三)欣赏藏族民间音乐作品:
1.导入:(以录象中的画面和音乐作背景,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导入)
这里是崇山峻岭,这里是世界之巅;这里有苍苍森林,茫茫草原,这里是动植物的乐园;这里有皑皑雪峰,蔚蓝的湖泊星星点点,这里是江河之源;凄厉的法号带来千古的呼唤,不绝于耳的"六字真言"渴望着千年的期盼;永远都转不够的庙,一生都还不完的愿,追随着朝圣的脚步,雪域之外的人们,这就是青藏高原……欣赏《走进西藏》,首先将同学们的情感带入到那千里之外的雪山高原。
2.藏族音乐文化介绍
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品种多样,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3大类。
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等。
藏族山歌称“鲁”。
高亢悠长,节拍自由,音区宽广,起伏跌宕,优美而爽朗,最富高原乡土特色。
3.欣赏《酒歌》
(1)简介:酒歌是我国民歌的一种,各民族的酒歌有不同的名称。
如:西北地区的回族、汗族等称“酒席歌”;瑶族称“酒歌”;藏族称“昌鲁”;壮族称“葫芦歌”;苗族称“恰酒”。
每逢婚礼、节日、亲友相聚时,边唱边喝,歌词多为即兴编唱,内容多为祝福、赞美、劝酒等。
这首歌又称《年轻的朋友》是我国藏族广为流传的酒歌。
(2)欣赏歌曲:
(3)启发学生分析歌曲特点:开始欢呼般的引子,四个不规整的长短乐句组成;五声调式;级进的旋法;细腻的装饰音;藏族人演唱特有的音色,歌曲清新、质朴、流畅,具有浓郁的藏族民歌韵味。
4.介绍藏族的乐器
(1)介绍:藏族的传统乐器丰富多彩、品种繁多,有拉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常见的乐器有筒钦、根卡、雄林、热巴鼓等
(2)欣赏藏族鼓舞《草原上的热巴》
5.总结藏族音乐的特点:
藏族音乐的旋律线主要为高升递降型,突出对骨干音进行环绕的特点。
藏族的音乐受语言、习俗和宗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藏族音乐主要有三大方言区,康巴地区、安多地区和卫藏地区,藏族音乐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用富于情感的配乐朗诵,将学生首先带入到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
通过欣赏《酒歌》与藏族特色乐器热巴鼓,启发学生感受、分析、讨论藏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欣赏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作品
1.导入:欣赏《新疆好》片段,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把我们带入了哪个少数民族地区(新疆)
2.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介绍:
(1)请同学说说你所了解的新疆(地理位置、物产、民族、风土人情、音乐文化等)
(2)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包括维吾尔族音乐文化、哈萨克族音乐文化、柯尔克孜族和乌孜别克族等音乐文化。
这些音乐文化分别属于中国、波斯—阿拉伯、欧洲音乐体系,音乐体裁可以分为五大类:民歌、歌舞、器乐、说唱音乐、木卡姆等。
2.欣赏《一杯酒》:
(1)聆听歌曲:
(2)讨论:歌曲风格特点及表达的内容?
乌孜别克族最初从中亚迁来,传统音乐也近中亚风格。
这是一首热情豪放的新疆乌兹别克民歌。
具有浓郁的舞蹈风格,歌词简朴,富有生活气息,它生动地表现了乌兹别克族人民对家乡、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别比雅拉”意思为一杯酒,此处为欢呼之意。
(3)演唱、演奏(加入手鼓)、舞蹈来感受新疆音乐的特点
(4)归纳孜别克族音乐特点:结构严谨,乐段方整,常用起承转合的主句,多迂回级进,逐步展开,体现含蓄、深沉的性格特征,演唱时多用装饰性倚音、颤音、波音。
旋律线常作反复和波浪式起伏,曲调委婉、深情和缠绵。
3.欣赏维吾尔族套曲“十二木卡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介绍新疆少数民族乐器。
A.导入:欣赏根据《玛依拉》改编的器乐小合奏的片段。
听一听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回答:冬不拉。
(投影一组乐器,让学生辨认哪个是冬不拉。
)
B.观看新疆乐器图片并介绍:冬不拉、热瓦普、胡西塔尔、弹布尔、艾捷克、手鼓等。
(2)介绍《十二木卡姆》
(A)导入:西方文化离不开《圣经》、伊斯兰文化离不开《古兰经》、那么,我又要说,维吾尔族文化离不开《十二木卡姆》。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有胡西塔尔、弹布尔、热瓦甫、手鼓、都它尔等。
(B)欣赏维吾尔族套曲“十二木卡姆”,请同学分辨有哪些乐器。
(胡西塔尔、弹布尔、热瓦普、艾捷克、手鼓等)
设计意图:这一地区最富于特色的是新疆歌舞及《十二木卡姆》,因此采用载歌载舞的《新疆好》作为导入。
通过欣赏歌曲,启发学生分析、感受新疆地区的音乐特点,并用演唱、演奏、舞蹈来表现;通过观看、欣赏新疆地区各具特色的乐器,了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
(五)欣赏朝鲜族民间音乐作品:
1.欣赏朝鲜民谣“阿里郎”,提问何民族?为什么?
朝鲜族有一部分定居在我国延边,他们的音乐有民歌、歌舞、器乐、说唱、戏曲五大类。
朝鲜民族能歌善舞,无论年节喜庆,还是家庭聚会,男女老幼伴随着沉稳的鼓点与伽倻琴,翩翩起舞习以为常。
2.分辨、讲解朝鲜族代表乐器长鼓与伽倻琴(先投影乐器图,请说出是什么乐器?)
3.欣赏一首朝鲜民歌组合《梦之歌》
4. 学跳朝鲜舞:放《桔梗谣》,用身体语言来感受朝鲜音乐的特点
5. 总结朝鲜族音乐作品特点:
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
多用三拍子,音乐稳重,一唱三叹。
有数首鲜族民歌在我国家喻户晓。
“桔梗谣”、“阿里郎”等是鲜族民歌的代表作。
鲜族民歌少用大跳,因此显得端庄,多用环绕性旋法,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伽耶琴独特的音色中感受到朝鲜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
通过学跳朝鲜舞,启发学生用身体语言来感受朝鲜音乐的民族特点。
(六)欣赏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
1.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介绍:
可以先问同学们,西南地区有哪些少数民族(壮族、傣族、彝族、白族等)
在错综复杂的民族分布和文化氛围中,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文化交错林立。
既各有个性,又互相混融,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