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学生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文档
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竹里馆(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抚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意】我单独坐在清静的竹林里,时而抚琴时而长啸。
竹林深处幽静沉寂无人了解,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似解人意,
来相照映。
【主题】这是一首写隐者的安逸生活情味的诗,描述了诗人月下独坐、抚琴长啸的安闲生活,传达出诗人安静淡泊的
心境。
【练习】
1.鉴赏“独坐幽篁里,抚琴复长啸”一句。
答:这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写诗人在幽静安静的竹林里单独抚琴啸歌,以琴声歌声烘托出月夜竹林的清静,表
现出诗人安静淡泊的心境。
2.作者在对自然的叙写中,抒发了一种如何的感情?
答:这是一首写隐者的安逸生活情味的诗,表达出诗人安静淡泊的心情。
3.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倾洒银辉的明月当作与自己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知音,显示出诗人新奇而独到的想象力。
4.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请睁开联想与想象,描述一下本诗显现的画面。
答:诗人单独坐在幽静静谧的竹林里,又是抚琴又是大声吼叫。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洁白的明月
透过茂盛的竹林照耀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意】不知谁家精巧的笛子暗暗发出婉转的笛声,陪伴着春风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就在今晚的乐曲中,听到了令
人悲伤的《折杨柳》的曲调,此时现在,谁能不被勾起对故土的想念之情?
【主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旅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抒发分别行旅之苦的笛声,抒发了诗人对故土和亲人的
想念之情。
【练习】
1.理解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答:就在今晚的曲中,听到了故土《折杨柳》的曲调,此时现在,谁能不被勾起对故土的想念之情呢?诗人借此表达
了自己的思乡怀亲之情。
2.“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为何说“折柳”是全诗的重点词?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要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类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杨柳》的笛声惹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重点。
逢入京使(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立刻相遇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全。
【诗意】走开长安已很多天了,回顾东望故土,路程遥远。
想念远方的亲人,泪水潸但是下,擦抹的两个衣袖全都
湿了。
途中与回京做事的驿使相遇,想要写信却没有纸笔,劳烦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就说我全部安好。
【主题】本篇即作于此次赴边境的途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时的思乡怀亲之情。
【练习】
1.睁开联想和想象,描述“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所显现的画面。
答:离走开长安已很多天了,回顾东望故土,路程遥远。
想念远方的亲人,泪水潸但是下,擦抹的两个衣袖全都湿了。
2.“凭君传语报安全”表达了诗人如何的心理?
答:表达了诗人牵挂亲人却无可寄望,又担忧亲人牵挂自己的复杂心理。
3.第一、二句“龙钟” “泪不干”的浓墨重彩与第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安全”的轻描淡写仿佛有些矛盾,你是如何理
解的?
答:第一、二句“龙钟” “泪不干”的浓墨重彩表现了作者思乡的深切,故土的亲人最牵挂的就是诗人能否安全,但是
“立刻相遇”没有纸笔,只好托友人捎回安全的口信。
这一做法正表现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4.初唐诗人宋之问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诗句,依据你对《逢入京使》的理解,谈谈宋之问诗中表达的感
情。
答: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日子长远,不知亲人音讯,担忧亲人安危生死,而不敢向他人咨询的惧怕心理。
晚春(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情,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意】花草树木知道春季立刻回去,都想留住春季的脚步,竞相争奇斗艳。
就连那没有漂亮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
不甘孤独,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主题】表达了诗人珍惜岁月,珍惜春季的美好感情,同时也启示人们抓住机遇,应时创建。
【赏析】奇妙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草树木人品化,经过描绘花草树木得悉不久春季就将回去,于是各逞姿色,
争奇斗艳,欲将春季留住,就连那原来没有姿色的杨花和榆荚,也不甘服输,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队列,
表达了诗人珍惜岁月,珍惜春季的美好感情,同时也启示人们抓住机遇,应时创建。
1.赏析“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答:花草树木得悉不久春季就将回去,于是各自努力显现自己的姿色,大自然中花团锦簇,百花争奇斗艳,欲将春
季留住。
这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予花草树木以人的情思,它们以争芳斗艳的方式来表达对春季的珍惜和迷恋
之情。
2. “杨花榆荚无才情,惟解漫天作雪飞”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
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答: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朴实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服输,化作雪花随风飘舞,表达对春
季的迷恋。
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岁月、不失机机的人生态度。
3.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答: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节气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漂亮情况。
4.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况。
答:柳絮朵朵,像白雪同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飞扬。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涕下!
【诗意】(追想历史)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神往将来)今后不见后代求才的明君。
(登楼远眺)想到宇宙邈远、广阔无边,(我深动人生的短暂和人的微小),单独凭吊,止不住满怀伤心潸然泪下。
【主题】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愁闷的情绪。
【练习】
1.“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先人”和“来者”详细指代什么人?
答:“先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英明君主;“来者”指诗人此后的英明君主。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答:诗人叹息自己生不逢时,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愁闷。
3.赏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涕下” 。
答:这两句把个人置于广阔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微小孤寂,进而让人产生一种苍莽的孤单感,表现了诗人
孤单悲苦的情绪。
4.《登幽州台歌》在遣辞造句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千百年来却向来不减它动人心魄的力量。
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
理解,并剖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答:①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此中的孤单感,唤起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哪处
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②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不借助详细的景或事,而靠感情自己的力量来感动
人。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意】五岳之首的泰山是什么样的呢?横跨齐鲁大地,青色的山峰绵延不停。
大自然将奇特和艳丽集中于泰山,山
南和山北的天气被切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层云升腾,使气度震荡,张大眼睛全力眺望飞鸟归林。
终要登上泰山的巅
峰,那时俯瞰的群山会是多么微小!
【主题】该诗经过描述泰山宏伟澎湃的气象,热忱赞叹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概和奇特艳丽的风景,表露出了对祖国河
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巅峰、俯视全部的壮心随和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激情壮志。
【练习】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近望泰山所见光景,此中“钟”“割”两字用的好,试剖析幸亏哪处?
答:“钟” 是齐集的意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形象地写出是大自然把泰山创建得奇特艳丽。
“割”是切割的意思,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一样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
铺天盖地的形象。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
答:山中云雾缭绕,诗人张大眼睛看飞鸟归林,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河山的无穷依恋和热爱之情。
3.联系全诗,谈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诗人如何的精神随和概?
答:示例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梦想。
充足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登攀绝
顶,俯视全部的壮心随和概。
同时包含真理:只有不畏艰险地登攀,才能进入俯视全部的雄奇境地。
示例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登上泰山巅峰的信心,表现了诗人敢于征服大自然的气度。
此
中包括了深刻的真理:人生的进步好像登高望远同样,只有胸襟宽广,高瞻远瞩,才能展望明日,掌握将来。
4. 诗中“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泰山(绵延不停)的特点,“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高大雄伟)的特点。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意】飞来峰烽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闻鸡鸣时分能够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由
于我站在塔的最高处。
【主题】表达了不畏艰险、自信向上、踊跃进步的人生态度。
【写法】夸张;借景抒怀(寓理)
【练习】
1.这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眼前的困难、阻碍、挫折等。
2.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答:首句“千寻”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写峰上古塔之高,次句虚写在高塔上能看到旭日东升的情况,为下边的抒
怀、谈论做铺垫。
3.诗人擅长把抽象的事理寓于详细形象之中,这首诗解说了如何的人生真理?
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止,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谈谈你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
答:站得高就不会被浮云遮住视野,能够看得清、看得远;深层含义是有成就大事业的气度,才能无所恐惧。
这句诗
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政治志向和对前程充满信心的精神境地。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朴实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敲门。
【诗意】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污浊,在丰产之年有丰足的菜肴招待客人。
山峦重叠水流波折正担忧无路可走,柳绿
花红突然眼前又出现了一个山村。
快要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地可闻,村民们穿着朴实,古
代的风气仍旧保留。
此后假如还可以趁着月明来闲游,我必定拄着手杖随时来敲门。
【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朴实、安逸的田园生活的喜爱(神往)之情。
【练习】
1.首联中“莫笑” “足”字用得好,请你谈谈幸亏哪里。
答:“莫笑”是不要笑的意思,道出了诗人对乡村朴实风气的欣赏。
“足”字形容菜肴丰足,写出农家在丰产之年用丰
足的菜肴招待客人,表现了农家招待客人倾尽全部,热忱好客的风气。
2.请简要剖析颔联在写景中包含的真理。
答:真理 : 只需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困难险阻不退却,不恐惧,勇于开辟,奋发行进,那么,前面将是一个充满光
明与希望的崭新境地。
3.尾联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朴实、安逸的田园生活的喜爱(神往)之情。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大离愁白天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意】(我)怀着无尽的离愁向着日落西斜的方向远去 ,马鞭向东一挥,走开北京,此后辞官奔赴天涯。
飘落的花瓣不是无
情之物,它化作春泥后会更好地培养新花。
【主题】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显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沦落、一直要为国家效劳的坚毅性格和献
身精神。
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想奇妙,寓意深刻。
【练习】
1.“浩大离愁白天斜”中的“离愁”应如何理解?
答:“离愁” 不是离家怀亲的那种凄凉之情,而是分别京城,分别自己的事业,分别自己赖以报效国家的岗位时的那种
悲苦情绪。
以“浩大”修饰“离愁” ,写出离愁的深广;以“白天斜” “天涯”烘托“离愁” ,加强了诗人离京时的依恋、迷惘、失意、孤单等各种情怀。
2.这首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返乡的无穷愁思,而最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踊跃思虑。
这
里寄望了诗人如何的情怀?
答:寄望了诗人为培养人材以及为自己的崇敬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答:飘落的花瓣不是无情之物,它化作春泥后会更好地培养新花。
这里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诗人固然辞了官,
却仍旧关注公众、心系国家的前程和命运,盼望为国为民持续奉献。
泊秦淮(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意】轻轻的雾霭和淡淡的月光,笼盖着秦淮河的河水和沙岸。
夜晚把船停靠在秦淮河岸边凑近酒家
的地方。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在高唱《玉树后庭花》。
【主题】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因荒淫享福终至亡国的历史,嘲讽那些不从
中吸取教训而花天酒地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非常关切和深深的忧愁之情。
【练习】
1.品读全诗,睁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显现的画面,并谈谈这一画面拥有如何的特点。
答:轻轻的雾霭和淡淡的月光,笼盖着秦淮河的河水和沙岸。
这一画面拥有模糊、冷寂的特点。
2.作者在诗的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请联合全诗简要赏析其作用。
答: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睦地交融在一同,构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
既写出水边夜色的
迷茫、冷寂,也确立了全诗感慨、忧愁的基调。
3.真实“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如何的感情?
答:真实“不知亡国恨”的是花天酒地的统治者。
全诗表现了诗人伤时感事的感情。
4.“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犹”字用得幸亏哪里?
答:“犹”字语重心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况,把历史的教训、现实
的状况和注定消亡的命运联系起来,以辛辣的嘲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愁,也包含着对世道的感触。
贾生(唐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意】汉文帝为了求贤曾在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里召见被逐之臣,论那贾谊的政治才能,的确是十分脱
俗超群。
惋惜的是谈到三更子夜陡然向前移席,他问的其实不是天下百姓,而只可是是鬼神的事。
【主题】这是一首托古讽今的诗,意在借助贾谊的遭受,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触。
本诗选用汉文帝宣
室召见贾谊,夜半讨论鬼神的情节,揭露了晚唐皇帝只知道求仙访道,不可以任用人材的社会现实。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爱。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诗意】莫说从岭上下来就不难,在下山以前常骗得那些行人空欢欣一场。
走入崇山峻岭之中,你才从
一重山里出来,但是又被另一重山拦住了。
【主题】诗人借助光景描绘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经过写山区行路的感觉,说明一个拥有广泛意义的深刻道
理:人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对行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足的预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所沉醉。
约客(宋 ?赵师秀)
黄梅节气家家雨,青草池塘到处蛙。
有约不来留宿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意】黄梅节气到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传来阵阵蛙鸣。
时间已过子夜,已约好的客人还没
有来,(我)无聊地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落了灯花。
【主题】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夏夜单独等待客人来访的情况。
诗歌采纳以景寄情的写法,显现了诗
人心里复杂的思想感情,含而不露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