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读后感
纪某在一次论坛中曾自爆中学时代的“疑惑”:“百家”不过儒、道、墨、法、名、农、杂、阴阳、纵横、小说十家,非要说“百家”是不是夸张?就这简单的十家代表人物,那时既没有汽车,也没有火车,天南海北,想见个面都很难,还怎么争鸣?
后来,纪老师学到稷下学宫,才知道真的曾经有过“百家”,而且这“百家”真的曾经“争鸣”!才知道,这参与“争鸣”的“百家”,居然就生活在方圆不足5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才知道,这块方圆不足5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在曾经辉煌了八百年的齐国都城临淄!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建设好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主要举措之一就是建成开放孔子博物馆、研究建设稷下学宫模拟展馆。
作为山东文化的主脉,孔某在大成殿的甬道开设杏坛以六艺而教众贤,代表着鲁文化的严密性、体系与独特性,而齐国在稷门建高门大屋以成百家争鸣,体现的则是齐文化的前沿性与多元化。
本期“人文”就来重点介绍一下稷下学宫。
最早的国家社科院、政府智库,古代公立大学的先驱,博士制度的先声……形容稷下学宫的名头实在是太多了;讨论、游学、社会实践……稷下学宫实施的教学形式也真够超前。
百家争鸣取得的成就更是不胜枚举:稷下先生编辑、整理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行政管理百科全书——《管某》;孟某融合齐文化的民本思想,提出了影响中国2000多年的“民为贵、君为轻”的“仁政”主张;荀子曾三次担当稷下学宫的领袖——祭酒,其礼法结合、王霸并用的政治理论,奠定了中国历朝治国模式的基础……作者张九龙认为,正是稷下学宫独有的自由、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促使学者各抒己见,才形成了战国诸子百家的一座座文化高峰。
这个文化地标不仅在中华大地独一无二,在同期的世界文明史上还有着神奇的呼应。
早在20世纪之初,晚清国粹派人士邓实在《古学复兴论》中说:“周某子之出世,适当希腊学派兴盛之时,绳绳星球,一东一西,后先相映,如铜山崩而洛钟应,斯亦奇矣!”有人说,那个时代真是智能大爆发,古希腊的哲学家在希腊海边思考的时候,印度的哲学家在恒河的岸边打坐,中国的哲学家在黄河的岸边散步。
余某在《中国文脉》中说,雅典学园和稷下学宫,在名称上可算是亲密对仗。
柏拉图创建雅典学园的时间,比稷下学宫的建立大概只早了二十年,应该算是同时;孔子去世后十年左右,苏格拉底出生;墨子比苏格拉底小一岁,比德谟克利特大八岁;孟某比亚某小十二岁;庄某比亚某小十五岁;阿某比韩某子大七岁……“人类历史那么长,怎么会让这么多开山立派的精神巨人、这么多无法超越的经典高峰,涌现于一时?”这个问题真是个“天问”。
稷门之下,系水之侧。
两千多年前稷门旁的官道野径,路边的农人也许能看到许多学子,或乘木轮车,或踏麻鞋,从四方赶来:淳某、孟某、田某、环某、鲁某……还有成千上万的学生。
两千年后,积极研究建设稷下学宫模拟展示馆,也许可以用更直观的方式拉近我们与稷下学宫的距离,让更多人领悟:山东乃至中华文脉,都
与临淄老城门下这处曾经辉煌的文化建筑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