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配戴角膜塑形镜致眼总和散光增高一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时间配戴角膜塑形镜致眼总和散光增高一例
赵燕军;王超英
【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
【年(卷),期】2016(029)003
【总页数】2页(P116,80)
【关键词】近视;散光;角膜塑形
【作者】赵燕军;王超英
【作者单位】050082 石家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050082 石家庄,解
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8.11
[DOI]10.3969/j.issn.1002-3429.2016.03.038
作者单位: 050082石家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
女,15岁。

因双眼视力逐渐减退3年就诊。

3年前因双眼视力逐渐减退拟配戴角
膜塑形镜矫正视力到我院就诊。

初次测眼压及角膜厚度,行裂隙灯、眼底、角膜地形图检查,泪液分泌功能测定,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客观检影及综合验光仪验光等,排除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眼部及全身禁忌证,使用美国Euclid公司的角膜塑形镜对
患者进行验配。

初诊裸眼视力:右眼4.5,左眼4.6;屈光状态为OD -1. 75Ds; OS-1.50Ds-0.50Dc×180。

治疗期间每晚佩戴角膜塑形镜,戴镜半年(冬季)测双眼视力5.0,摘镜后日间双裸眼视力5.0,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塑形效果良
好。

此后每年暑期复查,每次复查前需停戴20 d后再行角膜地形图及复方托吡卡胺快速散瞳后屈光检查,发现双眼总合散光度数增加,戴镜后第一年OD-
2.00Ds-0.50Dc×180,OS -1.75Ds-0.50Dc×180;第二年OD-
2.50Ds -0.75Dc×180,OS-2.00Ds-1.00Dc×180;第三年OD-2.
75Ds-1.50Dc×180,OS-2.50Ds -1.75Dc×180。

结果显示患者眼总和
散光度数由最初的-0.50D (左、右眼)分别增长到左眼-1.75D,右眼-
1.50D,轴向与角膜前表面散光方向一致(180°) ;角膜地形图检查发现患者角膜曲率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变平坦,散光及角膜曲率变化见表1、表2。

角膜塑形镜是采用逆几何的方式,通过物理作用及特殊设计,改变角膜的中央曲率,使之逐渐平坦,从而降低或矫正近视眼的屈光度数。

青少年患者配戴后在控制近视发展方面具有快速、有效、安全、可预测、可逆转、可调控等优点[1]。

但长时间配戴角膜塑形镜亦可带来一定的并发症,如泪液功能异常、角膜异常、结膜异常、视觉功能性异常等,角膜曲率的变化和屈光状态的改变可能导致散光的变化[2]。

眼总和散光包括角膜散光和眼内散光,角膜散光主要是角膜前表面产生的,而眼内散光则是由角膜内表面、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等产生的,在眼内散光中晶体散光起主导作用,且角膜散光与眼总和散光间存在着一定关系[3]。

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越高,眼总和散光相关程度越高[4]。

本例患近视眼后配戴角膜塑形镜3年,角膜散光变化不明显,但眼总和散光明显增加,与王雪等[5]报道的情况一致。

晶体散光随着角膜塑形镜配戴时间的延长,通过眼总和散光与角膜散光的差值可以看出其度数明显减小。

晶体散光多为反规性,具有部分中和及补偿角膜散光的能力[6],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初期眼总和散光明显小于角膜散光,但随着戴镜时间的延长,患者角膜组织细胞重新分布,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中央曲率变平,原有的角膜散光在治疗期间暂时性消失,视物或用眼时不再需要晶体散光来中和。

由于晶体散光是一动态散光,与睫状肌各个方向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有关,可在不同状态下
发生度数或轴位的变化[7],人眼的自适应状态导致晶体
散光度数降低,使眼总和散光增高。

但不同患者角膜散光、晶体散光与眼总和散光间的关系亦不同,眼屈光系统及其他器官对眼总和散光所造成的影响亦不同,且每个人的用眼习惯不同,导致对眼总和散光的影响亦不同,因此,临床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综上,临床应用已验证角膜塑形镜在控制青少年近视过快增长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安全有效,但角膜塑形镜对散光患者尤其是散光度数>-1.50D或逆规散光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只能针对角膜散光进行一定量的矫正,并不能影响到眼内散光。

通过本例诊治,我们体会临床验配角膜塑形镜要严格配戴适应证,对于角膜散光明显大于眼总和散光的患者,应更多关注角膜塑形镜佩戴后角膜曲率的变化对眼总和散光影响的动态过程,在制定镜片时,应选择更合适的参数,以减少长期佩戴后对患者视力的不良影响。

【相关文献】
[1]谢培英,迟惠.实用角膜塑形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49.
[2]Fan D S,Rao S K.Astigmatism in Chinese preschool children: prevalence,change,and effect on refractive development[J].Br J Opthalmal,2004,88(7) : 938-941.[3]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589-2591.
[4]胡正再,欧阳红专,李琳,等.国人近视人群角膜前表面散光与眼球散光的定量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8) : 1580-1581.
[5]王雪,马薇,杨必,等.角膜塑形镜配戴后眼总和散光发生改变一例[J].华西医药,2013,28(1) : 157.
[6]Duki-elder S.The practice of Refraction[M].7th ed.London: Churchill,1963: 94.
[7]梁丹,关证实,林建民.角膜散光晶体散光与总合散光关系的研究[J].眼科学报,1995,11(2) : 70-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