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游弋泉水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之百成活。
一个十几平米的小塘,减去成本,五年最少能净赚三四千元。
我在村中越过一条小溪,在七十来岁的胡老伯屋子西边,终见到传说中的泉水鱼儿。
眼前的鱼池挖得很深,水面离地面至少两米,四周青石垒砌成坝。
水池面积仅为一张桌子大,水清见底更显清幽,似以“小石潭”称之更贴切。
石潭上空,葱郁杉树旁葡萄藤枝叶形成的荫翳,使鱼儿休憩的深凼上方能避阳光直射。
石潭巧借地势引溪涧上游泉流,
利用落差凿洞让溪流徐徐打着旋涡注入潭内,再从底部泉眼渗出,池内时刻处于“活水流入,活水流出”的状态,终年保持4尺左右水位。
池中,五十多条尺余长的草鱼攒堆间杂几条红鲤,气定神闲从容摆尾游弋,更有一大群活力无限的小鱼如影相随。
艳阳下,池鱼叠人影,野趣兀自生。
流连徐源村头,令人诧异的是,这么金贵的鱼儿养在户外,竟然家家无人守护,更无任何防盗监控设施。
作陪的村干部的解释是:小山村民风淳
山腰游弋泉水鱼
文图
/ 阿友
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的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是一片山林的王国。
板桥乡地处休宁南部,是久负盛名的山水画廊新安江的源头之一。
板桥乡山高林茂雨沛泉丰,在净水与清凉气候润泽下,特产一种与徽菜一绝“臭鳜鱼”齐名的珍稀美味——板桥泉水鱼。
早在南宋时就有先人喂养板桥泉水鱼了,至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
板桥乡先人建塘之初主要用于防火消灾,后来才利用起来养几条鱼供自家过年过节享用。
泉水鱼因终年少见阳光,生活在海拔300~800米、水温4~12C°的清冽流动幽冷山涧中,鱼体色泽乌黑,故又称“板桥黑鲩”。
又因其一年生长不足半公斤,从鱼苗长到2公斤成鱼至少需5年,故此特产更显珍稀。
仲春一日,从休宁县城向西行一小时,便至浙岭公路边的板桥乡徐源村。
我放眼搜寻,半山腰零星人家房前屋后,溪涧边都有用石块砌筑的池塘。
徐源村有八十多口鱼塘。
步入徐源村中,只见穿村而过的小溪两边密布大大小小鱼池,池内放养几十条到一百多条泉水鱼。
而泉水鱼的食物为山民就地取材的苦马菜、玉米叶、野草、水草等自然野生植物,绝不用饲料。
养殖泉水鱼技术简单,加上当地水质好、水温低,鱼也不易生病,几乎是百
62
风┃情┃风┃味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朴,泉水养鱼蔚然成风,故有村落与鱼池共生、人与鱼相伴的和谐醉美画卷,也是山民们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绿色发展的生动诠释。
由于生长缓慢,冷水鱼的寿命相当长,当地村民对鱼儿也寄托了深深的情感。
这不,今年75岁的汪老太家中至今还养有一条46岁25公斤重的鱼,身长一米有四。
前年,一个江西游客出价6000元,软磨硬缠老人两天,硬要买走鱼王,可老人不为所动,一口回绝。
“鱼王就是我的孙子,更是我家镇宅之宝,谁见过拿孙子当摇钱树使的?!”原来,老人一直把家中人才辈出和睦安康看成是鱼王恩庇所得,对鱼王自然宠爱尊敬呵护有加。
如今,老人家的鱼王成了村里一景,游客一来总要慕名欣赏。
傍晚,春雨淅沥,期待中的
泉水鱼大餐终于上桌。
只见两
只大砂锅中尤物红(火腿)、绿(香
菜和青葱)、白(鱼汤肉)、黄(鱼
骨)四色交相辉映,鱼身汤与清
蒸火腿鱼头两个菜虽是农家粗
做,却香汁沸腾,散发出令人垂
涎的浓香。
那浓香迅速在空气中
弥漫开,只是努力去深嗅便已是
无上享受。
夹块鱼肉放到嘴边,
一股清香沁人心脾,鱼肉入口即
化。
轻嘬一口乳脂般的浓汤,醇
香扑鼻,舌尖味蕾刹那间遭遇从
未有过的撩拨挑逗,快感妙不可
言。
而火腿清蒸出的鱼头肉鲜嫩
滑爽有韧劲,口感非常细腻。
老
板称,泉水鱼营养丰富,入菜红
烧、清蒸皆可,烹制后鱼肉洁白
如凝脂,鱼骨淡黄柔软,富含
胶原蛋白与硒元素,具有抵抗
衰老、软化血管、益肠明目等功
效。
为挖掘美味潜力,2014年板
桥乡政府与黄山学院烹饪教研室
合作,对泉水鱼菜品进行深度开
发和包装,将每条鱼的鱼肉、鱼
皮、鱼骨还有内脏全都利用起
来,研发出具有江南徽式特色的
饕餮“全鱼宴”:清汤鱼丸、枸
杞鱼米羹、凉拌鱼皮、香酥鱼
条、金汤鱼片、锅仔煨鱼、麻椒
鱼丁……清汤鱼丸,汤汁奶白,
形如其名,醇香味鲜;香酥鱼
条,松软嫩香,盘中齐整;金汤
鱼片,椒葱相映、咸辣相宜……
每一道菜,都将泉水鱼的精华浓
缩起来,在味蕾上释放,把泉水
鱼独特的肉质和口感传递给天南
海北食客。
美景与美味联姻,可谓佳
偶天成,珠联璧合。
与徐源村
隔山相望的呈村则是油菜花的
海洋,浙水河将小山村巧夺天
工地围成了一个近200亩天然
圆形。
骑行花海间,徜徉在绿
色仙境与生态天堂中,芳香的
空气变得至纯,饱受城市雾霾
荼毒的肺得以在清新空气中呼
吸,大脑也骤然亢奋灵动起
来。
视野所及,粉墙黛瓦的徽
州民居星罗棋布点缀其间,好
一幅天人合一的绝美画卷!
如今,大山里的板桥的泉水
鱼早已声名远播,游进上海滩,
游进杭州湾,游进金陵城,点缀
了都市人假日盛宴。
告别板桥乡
的归途上,回味着泉水鱼美味,
我油生妙想:在古时,休宁籍状
元数量居全国之首,新中国七十
多位皖籍院士中,休宁籍也占6
位。
一个山区小县,何以诞生这
么多经天纬地之才?恐不仅是因
休宁贴近“程朱阙里”的古徽州
篁墩,又与朱熹桑梓婺源为邻而
饱受文韬熏染之故,最关键的也
许是吃了不少健脑益智的泉水
鱼,方使他们拥有发达的大脑
吧?
责任编辑/刘洋
63
风┃情┃风┃味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