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第3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制气化工艺流程框图
液化气 汽车槽车 LPG储罐
LPG泵
热水锅炉 热水循环泵
气化器(或电热)
调压器
城市管网
计量
采用50kg钢瓶,可 以采用气液两相引出 的钢瓶。 高峰时,依靠强制 气化供气; 低峰或停电时依靠 自然气化供气,即可 以节省电能,又提高 了供气的可靠性。
第三节 液化石油气混气站
原始温度:t 、容器内初始压力: P
当容器内气体不断被导出时,液体不断气化,为保证P不变, 就需要Q热量。开始时,液体t与周围介质t一样,不能传热。 所以,只能消耗自身显热→气化,使液体t↓。
这时,有了温差,LPG从传热获得热量。随着液体t↓,传热↑。
经过时间 后, 0 气化Q=传进Q时,液温就稳定在 ,不t再0 下
影响气化能力的因素:G0
1KFt

t0
环境温度t、最低允许液温t0、K、F。 K:对地上50kg钢瓶,在无风状态下,可取7~8.2W/(m2.K); 在空气有少许流动时可取11~17.5 W/(m2.K)。 当气化过程中,由于液温下降使容器外表面结露或结冰时, 取正常情况的1/3。 对于埋设于冰冻线以下的容器,一般取3~6 W/(m2.K) F为变量,随着气化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降。以后所需的热量全靠传热供给。
在实际使用条件下, 从实验结果得知,在 气化稳定前的这段时 间内,如果导出气流 的速度一定时,液体 温度将以近似直线的 形式下降,而容器内 的液量也不断减少。
在气化稳定前的这段时间内:
压力逐渐下降; 液体温度逐渐下降; 气化速度(导出速度)的组成及变化:
利用显热气化的速度w1 ; 原有气体因压力降至P‘0时向外导出速度w2 ; 依靠传热的气化速度w3 ;
2. 加压强制气化
3.减压强制气化
第二节 LPG的气化站
一、气化站站址选择 为了保证用户的供气压力稳定,站址宜靠近负荷区。气化站、 混气站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场所,站内储罐与明火、散发火花地 点和建筑物、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相关规范的规定。
二、气化站平面布置
包括储罐、气化间、调压间、值班室等建筑物、构筑物。
站区四周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m的非燃烧体实体围墙,储罐应 与气化间及其他建筑物用防火墙隔开。
三、气化站内的工艺
根据供气规模的大小、输气距离的远近、环境温度的高低确 定液化石油气管道供应的气化站是自然气化或强制气化、低压 输送或中压输送。
1.自然气化的管道供应
自然气化管道供应适用于用气量不大的系统(几百户), 这种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一般采用50kg的钢瓶,布 置成两组,一组为使用侧,一组为待用侧。钢瓶起到储气 和自然气化的作用。
第三章 LPG的气化和管道供应
第一节 LPG的气化原理
LPG从气源厂→储配站→罐瓶,以液相为主进行输送,这样需 要的管径小,容积小;而使用时是LPG的气相,易和空气混合, 燃烧效率较高。烧锅炉用的残液也是气化后再燃烧。
液态LPG转化为气态的过程叫气化过程。
按受热方式分类:
自然气化 强制气化
一、自然气化
二、混气工艺要求
1、互换性 2、混气比 液化石油气的体积分数必须高于其爆炸上限的1.5倍。 3、温度 采用管道供应气态液化石油气,或液化石油气与其他气体混 合时,其管道外壁温度应比管道内气体露点温度高5℃以上。
三、混气工艺流程
液化气 汽车槽车 LPG储罐
城市管网
LPG泵
热水锅炉 热水循环泵
气化器 空气
液量减少 ,换热面积减小,气化速度减小。
二、强制气化
强制气化就是人为地加热从容器中引出的液化石油气使其气化 的方法。在专门的气化装置中进行。
适用条件:用气量较大;要求热值稳定;用自然气化不经济。
(一)强制气化的特点
1.气化后的气体组分始终与原料液化石油气的组分相同; 2.通常在不大的气化装置中可气化大量气体,不同于自然
(3)再液化问题
① 如果液体LPG 温度同周围介质温度相同,不会再液化 ② 如果液体LPG 温度低于周围介质温度,也不会再液化。因
为发生液化的条件是温度低于该压力下的蒸汽露点温度,所 以周围介质的温度等于或高于气化时温度不会液化。 ③如以很高的蒸汽压长距离输送,而且高压部分的环境温度 比气化容器的环境温度低,那么这部分气体会出现再液化现 象。 (4)气化速度变化
一、液化石油气混空气的原因
液化石油气混空气作为中小城镇的气源,与人工燃气相比, 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建设周期短、供气规模弹性大的 优点;
与液化石油气自然气化和强制气化管道供应相比,由于混合 气的露点比液化石油气低,即使在寒冷地区也可以保证常年 供气。
同时,这种系统还适宜作为城镇天然气到来之前的过渡气源, 在天然气到来之后,混气站仍可作为调峰或备用气源留用。
上述三部分气化量分别为:
G1 1GCpmtt0
式中: r —气化潜热(kJ/kg) G’—容器内的液量(kg)
G 2 V G 0
t —气化前的液温 t0—最低允许的液温
G3
1KFtt2t0
0

Cpm—液态LPG在气化 前状态至液温降至为t0间的平 均比热 kJ/(kg.K)
如果t0为最低允许液温,则 0 时间内容器内的气化量及气化速
度可以用下式表示:
G G 1 G 2 G 3w 00
式中: G——总气化量(kg); G1——依靠本身显热气化的量(kg); G2——依靠压力降低而导出的气化量(kg) ; G3——依靠传热的气化量(kg); w0——气化速度(kg/s); τ0——气化时间(s)。

加压进液强制气化



分 类
减压进液强制气化
1
、 等 压 进 液 强 制 气 化
储罐 1 中的液化石油气借本身的压力通过液相管道,经过滤 器 8 、浮球式极限液位调节器 2 至气化升压器 3 中。
浮子式极限液位调节器控制汽化器内的最高液位。
气化量自动调节:在载热体的流量、温度稳定的情况下,气 化升压器内液位高度取决于液化石油气的用量。
自然气化:液态LPG吸收本身 的显热,或通过器壁吸收周围 介质的热量而进行的气化,叫自 然气化,是在贮存容器中自然进 行的。
由于靠吸收自身的显热或周围 热量,所以热量较小,气化量 也较小,用在家庭和小型的公 共事业中。
1、容器内气化过程及气化能力
假设在气化过程中容器内的LPG总液量不变(换热面积不变)
强制气化站可以采用50kg钢瓶的瓶组,也可以采用较大容积 的金属储罐。在强制气化系统中,钢瓶瓶组或储罐只起储存 作用,和换热面积没有关系。液态液化石油气在专门的气化 器中进行气化。
强制气化的供气系统根据输送距离的远近可以选择中压供气 或低压供气两种方式。与自然气化管道供应方式一样,当采 用中压供气时,在用户处需要二次调压。
可根据用户所需的气化能力计算总湿表面积,继而求得所需钢 瓶数量。
3、自然气化的特点
(1) 组分的变化 LPG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低沸点的物质易气化,在液相中
的比例减少;高沸点的成分在液相中的比例增多。 蒸气压也在改变。 (2)气化能力的适应性 在初始阶段的短时间内可获得较大的气化量;且如果减少或 停止气化,液温可以回升,还可以再次利用由此积蓄起来的显 热在短时间内以较大的速度气化。
实际上,容器出口压力应不低于调压器入口的最低压力P0, LPG的温度不低于蒸气压力P0时的温度t0。 为了要连续导出气体并使气化压力保持在P0以上,就必须以 比 w小0 的w0导出气体。
P0越高,液温t0 也越高,气温与液温差值越小,则气化速度
就越小。
称t0为最低允许液温。
2、气化能力的计算
若在此气化温度压力下(40℃、0.6Mpa)输出,环境温度 25℃,发生液化。
如果要在环境温度25℃时不再液化,其最高压力约为0.3Mpa, 以防止出现再液化。
(二)强制气化的工流程
液化石油气的强制气化属于等压气化,即进入汽化器的液体 压力等于导出气体的压力。

等压进液强制气化




计量
加压
混气工艺流程框图
调压器 混合器 储气罐
目前国内常用的混合器有: 文丘里引射式混合器 助推式混合器 高压比例式混合器
四、混气站的平面布置
由储罐区(包括液化石油气储罐和混合气储气罐)、气化混 气间及辅助用房组成
液化石油气与空气可混合成中压或高 压混合气,直接输人城市管网,而且 随着用气负荷的波动自动按比例调节, 因此可不设置混合气储罐。
在0~ 0 段内,w1+w2从 w 0 逐渐减小到0,w3则从0变到 ; 以后w 0全靠 0 传热气化。
分析气体的导出速度与稳定后温度、压力的关系:
导出速度越大,稳定后的压力越低,液温越低; 导出速度越小,稳定后的压力越高,液温越高;
能否无限大?
临界值:气体压力为大气压,液温为该压力下的饱和温 度,气化速度最大,记为 w 0 。
V —容器的内容积 ρ—气态LPG在气化前状态时的密度(Kg/m3) ρ0—气态LPG在液温降为t0状态的密度(Kg/m3) K—传热系数(kW/m2.K) F—液量为G’时的湿表积(m2)
液温达到t0后的连续气化能力为:
G0
1KFt

t0
式中:G0—当液温为t0时的连续气化能力(kg/s)。
根据高峰负荷及自然气化的能力确定钢瓶的数量。
当输气距离较短、管道阻力较小时,气化站通常采用高低 压调压器,管道采用低压供气。
当输气距离较长(超过200m时),气化站可设置高中压调 压器或自动切换调压器,中压供气,在用户处二次调压。
2.强制气化的管道供应
液化石油气强制气化管道供应方式的特点是:供气量与供应 半径较大。
气化受条件限制; 3.如仍然保持气化时的压力进行输送,则可能出现再液化
问题。所以应尽快降到适当压力,或加热提高温度。处于过 热后再输送。
强制气化系统再液化的条件
环境温度25℃,组分50%丙烷,50%丁烷,其饱和蒸气压 0.6Mpa,气化;
如果在0.6Mpa下不再液化,其最低温度约40℃ ,因此加热 温度不宜低于40℃ ,否则剩液中丁烷越来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