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生命密码实现精准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解生命密码实现精准医疗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名牌》 2015年第13期
本刊记者/ 吴燕婷白瑜
基因蕴藏生老病死的所有规律,犹如上苍赐予每一个人独一无二的“盒子”,“盒子”里没有高山适应基因的人,不宜登山;“盒子”里有猝死基因者,跑马拉松就很危险……
华大基因创始人之一汪建近日在深圳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华大基因正紧锣密鼓地着手破译这个“盒子”——“生命天书”的项目,即对个人基因组密码进行测序,“若该项目实现产业化,将为精准医疗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
早在1990 年,全球“人类基因组计划”便已经拉开了序幕。
当时基因测序工作的昂贵时间、资金成本让国内多数科学家心存疑虑。
然而,华大基因创始人团队杨焕明、于军、汪建等认为,若中国能加入这个国际性计划,便意味着中国在全球基因科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个项目或者孕育了中国基因组学的发展和未来。
于是,作为一个民营科研所,华大基因向人类基因组计划提交了注册申请。
“4 人筹集到了5000 万元人民币的初始资金,成立了华大基因。
”汪建对当初涉足基因测序领域时的窘迫记忆犹新,但幸运的是,1999 年,华大基因成功说服了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让中国参与其中1% 的测序项目,使中国成为唯一参与这个标志性项目的发展中国家。
2000 年6 月,在6 国16 个中心众多科学家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正式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成。
作为中国代表的民营“科研所”华大基因“一夜成名”。
一扇新的大门向他们敞开。
那年,他们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的基础资金的支持,华大基因(当时名为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附属机构,二者并行开展研究工作。
然而,2003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华大基因随之失去了项目资金支持,再次陷入困境。
为了得到资助,他们决定承担起任何与基因组学相关的课题,瞄准了水稻基因组,项目由华大基因以及其国内合作者共同启动完成,以合作项目的方式争取发展资金。
2007 年,转机出现。
深圳市政府向华大基因抛出“橄榄枝”,提出免费为他们提供办公场所。
这对于渴望更大发展空间的华大基因来说,不失为一个机遇。
当时,第二代高通量DNA 测序仪问世,将DNA 测序速度提高了上百倍。
华大人思考:既然技术成熟了,为什么不做一个100% 中国人自己的基因组?仅仅6 个月后,华大基因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亚洲人基因图谱。
2010 年初,华大基因一口气买下了128 台illumina 高通量DNA 测序仪。
凭着漂亮的“成绩单”,深圳市政府决定在接下来的4 年内向他们提供总额9000 万元人民币的科研资金支持。
随后,华大基因又提出了“百人基因组计划”“千人基因组计划”。
这个计划加上后来华大主导的“人类肠道基因组计划”,使华大基因从人类基因组计划时的参与者,一跃成为全球基因科学领域的引领者。
这些年,华大基因多次在重大疫情防治中做出突出贡献。
2003 年,华大基因第一时间破译了SARS 病毒基因组序列,成功研发并向国家捐赠了30 万份诊断试剂盒。
汪建告诉记者,华大基因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数百万人DNA 的大规模数据库。
“华大‘四部曲’——科研服务、科技服务、医学服务、人人服务。
华大现在走到第三步,第四步正在加速,到了人人服务的阶段,也就基本实现了精准医疗的目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