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全国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 语文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衡水市滏阳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衡水市滏阳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衡水市滏阳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②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

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

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③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个小地方。

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④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可以想像我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

李暖暖的妈妈说,那是李暖暖最爱吃的。

没办法,我就拖着几大袋子的零食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

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⑤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放在毛驴车上。

剩下的那两公里路,他一直在跟我说李暖暖,恭敬地一口一个小李老师。

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镇,来到了李暖暖教书的学校。

⑥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

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⑦女孩穿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

她抬起头来看我。

那个瞬间,我看清了女孩的面容。

我心疼了。

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⑧“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就抱住了我。

身边那些孩子不明所以然,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了一起。

等李暖暖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

⑨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上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了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

李暖暖说,他们是班上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

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

河北省衡水市2020届全国新高三开学联考语文卷(有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2020届全国新高三开学联考语文卷(有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2020届全国新高三开学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育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后者大体可以涵盖前者。

审关教育不仅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素养的培育,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审美教育;不仅包括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教育,也包括各种审美实践场景中艺术技巧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审美价值观塑造等。

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

可以说,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

如果忽视了文化精神的培养,美育就是不完整的。

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芑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和障碍就会迎刃而解。

比如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必须要掌握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要联系宗教精神来赏析;我们欣赏中国绘画,其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淡等,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神韵。

文学的鉴赏也是如此。

从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开始,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就将个人情志的抒发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乃至现实政治的讽喻结合起来,儒家诗教传统深深地影响了诗歌的发展,阅读各个朝代的诗歌,都需充分考虑诗人共同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念,才能体会诗中比兴寄托所表达的种种意味,才能明白诗句所传达的哀怨悲欢的情感。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美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被作为一个启蒙郑重提出,承載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

从梁启超的“趣味教育"理论、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鲁迅文艺“拯救国民性”的啐吁,到丰子恺、刘海粟、林风眠等艺术家提倡以艺术教育推选美育的观念,都深深地融入关注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責任意识。

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全国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I)语文答案

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全国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I)语文答案

·语文·蚕菩答案及解忻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全国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I).语文一、现代文阅读1. 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H,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C项,“经常被乡民采用来弥补国家法的不足“错误,原文是“采用民间法的规定“”来规避或突破国家法的适用限制”。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判断论证方法的类型。

重点把握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论点以及论证的方法。

B项,说明了“唐代契约活动异常活跃"的表现,而非“原因“。

3.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步要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要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A项“当时所有的市场交易行为都必须在签订契约的前提下完成“的说法过千绝对;B项"《唐律疏议》和《杂令》就是主要的契约法律文献“错,原文意思是,关千契约的国家法集中体现在这两部法律中;C项“轻者会受到民间法处罚,重者会受到国家法严惩"错,原文中,国家法和民间法是并列关系,即一个人如果违背了契约,不管轻重都可能受到民间法和国家法的制裁。

4.C【解析】解答此类题H,一般先要找出文中重要概念在文中相对应的语旬,然后结合上下文认真揣摩,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以确定答案。

C项中“二十四节气是对从种植到收获等农业生产活动节律的科学总结“错,据原文,二十四节气依据太阳周年回归运动规律制定,用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5. A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文本所提供信息及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作出判断。

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要`因地制宜'地`顺天应时'“,A项中的谚语体现的只是两地不同的气候,没有体现因地制宜、顺天应时的意思。

6.CD二十四节气所体现的顺天应时的文化精神,也应该是当代社会重要的行事准则。

2020届河北省衡中同卷新高考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2020届河北省衡中同卷新高考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2020届河北省衡中同卷新高考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的进化是非线性的,是可以断裂和迅速消亡的。

历史上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就是明证。

所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抵御单极化和文化整合效应,也是我们应当积极支持的。

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文化整合效应,已经导致许多传统文化的消亡,导致许多文明形态的边缘化。

以某些大国为代表的强势文化的统摄力和冲击力,引起了全球许多国家的高度警觉。

这两年我们常常听到关于“文化安全”的讨论,就是一种防御策略和姿态。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有了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倡导。

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是这么表述的: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就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

2020-2021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今日(1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

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认知,新型冠状病毒对于儿童等年纪小的人来说不易感。

而在此之前,网上流传出一张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里名为“大众畜牧野味”店的菜单,显示有活狗狸獾、活猪狸獾、活竹鼠、竹鼠肉、活果子狸、果子狸肉等野生动物,令人不寒而栗。

多少年来,已经有无数的科普,反复强调野味的营养价值无甚特异之处,大多属于“智商税”食物,抑或是展现某种特权的炫耀性消费。

也早有专家指出,野生动物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且野生动物远离人类,人类对其病毒与细菌的研究并不充分,往往难有特效药。

在科学上,“吃野味”已被否定,却并没有内化成全体民众的认知共识,变成全民的基本科学素养。

在文化上,“吃野味”在神秘主义叙事与营销技巧鼓吹的加持下,反而有被美化的倾向,变成了可艳羡之事。

如今,面对不断更新的病例数字,可见“大补”“特效”的顽固信念是何其荒诞与愚昧,今天疫情的出现又令人何其心痛。

痛定思痛,“吃野味”必须有一场深入社会心理层面的反思。

这不能只局限在执法层面对非法野味的打击,也不能只是停留在所谓规范市场、确保卫生的整治措施,必须从民众心理彻底瓦解“吃野味”的合理性。

十几年间,从SARS到新型肺炎,两次沉痛教训应该得出一个社会共识:吃野味,就是与健康为敌,与文明为敌。

(摘编自“光明网”《是时候彻底反思“吃野味”了》)材料二: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我国有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98种、国家二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308种,还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591种以及昆虫120属所有种等都纳入保护范围,禁止包括食用在内的上述所有行为。

河北省衡水市中学新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河北省衡水市中学新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河北省衡水市中学新高考语文三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城里的鸵鸟阿辞在鸵鸟的世界里,是可以妻妾成群的。

但有这么一只鸵鸟,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决定一辈子只娶她一个。

他们相亲相爱地生活了很多年,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厄运突然降临了,他们被猎人抓住了,然后卖给了一个农场主。

幸运的是,农场主没有杀他们,而是把他们圈养起来,当成了种鸵鸟。

每天有人给他们吃的,日子倒也悠闲自在。

可是好景不长,农场主为了提高繁殖速度,给鸵鸟先生送来了五位年轻的鸵鸟姑娘。

鸵鸟太太伤心地躲到一个角落里发呆,鸵鸟先生明白妻子的心事,他很想告诉妻子,他只喜欢她一个。

可他不会说话,所以只有用行动来表示,他整天跟在妻子的身边,对那五位鸵鸟姑娘不理不睬。

妻子明白了他的心意,很开心,农场主也明白了他的心意,很不高兴,竟然当着他的面,把他的妻子抓走了。

鸵鸟先生急坏了,他知道,农场主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也许会一生气把他的妻子给杀了。

可是,他只是一只鸵鸟,没有能力去救自己的妻子,他能做的,就是对五位鸵鸟姑娘继续冷淡,让农场主明白,他是绝不会要她们的。

后来,他觉得这样还不行,就开始绝食,那意思就是,如果妻子不在了,他也不活了。

这一招果然凑效,农场主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第三天终于把他的妻子放了。

不过,没有放回他的身边,而是送给了另一只雄鸵鸟。

鸵鸟先生气坏了,可他毫无办法,只能趴在栅栏边,远远地望着妻子,痛苦地呜呜叫。

鸵鸟在成年之前能发声,但在成年以后,它们就失去了语言能力。

奇怪的是,这一急,鸵鸟先生又能发出声音了。

鸵鸟太太在另一个围栏里,远远地望着丈夫,也呜呜地发出了声音,绝望地叫起来。

【KS5U解析】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KS5U解析】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第五段借孔子“乐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美育可以使人的感情发达,精神自由,是培养“身体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B.中华诗词中的优秀诗句可以让人疏导自我感情,产生共鸣,坚定人生的选择。
C.我们只要通过对中华诗词的意象把握,就能窥探到诗人生命情感的感悟与认同。
任何的生命现象、生命状态、生命活动,总是感性的、形象的,人们也正是通过对生命的感性形象的审美感悟,感知和把握生命的审美价值。中华诗词向来注重意象的缔造,而诗词中的意象历经几代文人的传承,已是我们民族的一种生命沉积,是我们民族生命的感性存在。对这些意象的感知与把握也正是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同。“春、江、花、月”的美妙始终伴随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寒山寺的钟声将永远响彻在我们的生命旅程。
审美的最高层次就是造就一种自由的审美世界,这种审美世界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实在性,是一种澄明透彻的心境。在这一境界中,超越了不自由心境的“我”,排除了杂乱无序的精神状态,是情感的、精神的、本真的心灵境界。这也正是孔子所谓“乐”的心态,庄子所谓“游”的境界。我们在鉴赏传统诗词时,对意象的解读及由此连发的情感移置,正是进入了此种境界。在此过程中,心中除了那轮明月外,别无他物,并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物我两忘并进而物我同一的境界。人的心境亦随之豁然开朗,达到通澈透明。
D.当代中学生学习中华诗词,可以杜绝青少年不珍惜自已生命的极端事件的发生。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