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课 Lesson Thirty-four_七年级英语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四课 Lesson Thirty-four_七年级英语教案
第三十四课Lesson Thirty-four
一、教学内容
1.词汇(略)。
2.句型:You’d better catch a bus.
3.日常交际用语:[询问方向和指点方向]1)Excuse me.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2)Walk along this road and take the fourth turning on the letf/right. 3)It’s about a hundred metres along on the left/right. 4)It’s about four kilometres away. [表示需要]1)Which number do
I need, please? 2)I think you need a number 47.
二、教具
录音机;上一课使用的挂图等。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
教师出示挂图,复习上一课所学句型、单词(具体做法参考上课教学步骤3)。
2.打开书,学生看图。
借助图片,教师教授本课生词及短语。
T:Look at the picture. Is it bEijing? (Ss:No.) Is it Shanghai? (Ss:No.) It’s London! How many people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s:Two.) Right. This is a policeman. He is English. Look at this man. He’s Chinese. He’s Mr Fang. He’s in London now. He’s looking for some places. He needs some help.
重复两遍,将出现的生词及短语抄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猜测其含义。
教剩下的其他词语。
教师领读生词及短语,学生反复练习。
3.准备放课文录音。
教师为三段对话分别设计听前提问。
根据学生情况,可以分段去听,也可以整课听下来。
各段听前提问是:
1)Where is Mr Fang going? 2)How far is the police station? Which number does Mr Fang need? 3)What is Mr Fang looking for?
录音放一至两遍,引导学生回答黑板上的问题。
再放录音,学生跟读,反复三遍。
教师讲解对话中的难句(见难点讲解1、2)。
4.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用课本上所给的替换词,将对话再练一遍。
教师小结本课中出现的有关询问和指点方向用语。
5.指导学生做练习册习题。
6.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本课对话;2)抄写生词、短语;抄写对话第1、2两段;3)完成练习册习题。
四、难点讲解
1.He’s looking for different places. 他在找几个地方。
动词短语look for是“寻找”的意思。
它易与动词find混用。
find意为“发现”。
请看以下例句:
A: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干什么?
B:I’m looking for my pen. I can’t find it. 我在寻找我的钢笔。
我找不到它了。
2.You’d better catch a bus. 你最好乘坐公共汽车。
You’d better是you had better的简略形式。
“had better+ 动词原形”这一结构表示“最好做其事”,用来向对方提出建议或劝告。
例如:
It’s cold. You’d better put on your sweater. 天冷了,你最好穿上毛衣。
这个结构还有否定式,即在had better后加表示否定的not,意为:最好不要做某事,例如:
We’d better not be late next time. 下次我们最好别迟到了。
3.Which number do I need, please? 我需要乘坐哪路车?
动词need表示“需要”,后面可接名词、动词不定式短语等。
例如:
You need a number 47. 你需要乘坐47路汽车。
You need to write with a pen. 你需要用钢笔书写。
4.Walk along this road, and take the fourth turning on the left. 顺着这条路往前走,在第四个路口往左拐。
这是在指点方向时常用的句式。
句中along是介词,后接this road, this street, 或某条街的名称;表示第几个路口时,要使用序数词。
如:the second turning,第二个路口。
5.Go along this road. 沿着这条街往前走。
句中along是介词,意思是“沿着”。
It’s about a hundred metres away along on the road. 在这条路前方大约一百米的地方。
句中along是副词,意思是:“向前”。
知识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谈论有关时间的情况,围绕what time do you get up? It’s time to get up.等句型,谈论人的日常生活中一天从早到晚的活动。
交际用语学习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go to school..?
语法学习
一般现在时用来表示经常的或者习惯性的动作,常与often,usually,sometimes等副词连用。
语音
掌握字母组合ar,or,er,ir 和ru的拼读规则。
掌握句子重音和语调的训练。
情感目标:
本单元的核心教学项目是“习惯性为”,即用英语询问某个人物的职业在不同时间的活动的语言。
教育学生询问他人的时候用句型what time do you get up?要求学生掌握好助动词do 在不同人称特别是第三人称单数后的变化。
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使学生了解人在不同时间所作的事情。
能力目标:
1.要求学生能熟练的运用表达习惯行为的句型、掌握与之相关的短语。
2. 复习巩固以what time开头的一般现在是特殊疑问句的用法。
进一步理解,熟悉,运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
教学建议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习惯行为”(Habitual actions)。
围绕What time do you get up? It’s time to get up.等句型,谈论人的日常生活中一天从早到晚的活动。
Lesson 105通过讨论一星期中工作日和周末假日生活作息,运用一般现在时,重点掌握up, early, late, weekly, breakfast, leave和begin等单词和get up,have breakfast词组、以及What time do you..?句型。
Lesson 106第一部分运用现在进行时,描述人物正在进行的动作。
Lesson 107第一部分看图根据所
提示的词语用What time does Mr. Morison?或一般疑问句进行问答。
第二部分围绕Jim’s day展开回答,变换人称,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新的语言项目。
Lesson 108归纳字母组合ar,or,er,ir和ur在重读音节中的读者和句子重音与语调。
口语教学建议
为了加强课堂教学的交际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典型情景、图画,可将书中插图放大或利用教学挂图,先让学生熟悉这些情景,以便使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运用,利用书中插图或教学挂图。
每幅图都可以练习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
如第105课的几幅图,教师可以引导下面的对话,
图1:What’’Jim doing?
He’s sleeping.
What time does Jim get up every day / on weekdays?
He gets up at seven thirty on weekdays.
图2:Jim gets up at 7:30 in the morning.
He’s getting up now because it’s 7:30.
图3:Jim’s sister is talking to his mother.
What’s Jim doing?
He’s putting on his school clothes.
What does he often do after he gets up?
He washes after he gets up.
图4:Does Jim go to school on weekdays?
What’s he doing now?
Where’s he going?
He’s going to school.
What day is today?
Today is Sunday. Jim does not go to school today.
He is not late. He’s early today.
第2项问答练习中,询问平时每天何时起床、吃早饭、离家上学、上课及周末的一般活动情况。
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第106课和第107课两课中的连环图分别描述了Wang Hat与Mrs. Morison一天的生活,这给学生反复练习熟悉句式提供很大方便。
学生既可以练习一般现在时的用途,也可以做两个时态(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的对比练习。
还可以结合班中的实际情况与学生问答,进一步理解、熟悉、应用两个时态,以下几组对话可供教师参考:
1. T: Do you do your homework every day?
S1: Yes, I do.
T: Are you doing your homework now?
S1: No, I’m not.
转身问另一个学生S2:
T: Does S1 do his/ her homework every day?
S2: Yes, he / she does.
T: Is he/ she doing his / her homework now?
2.问第3个学生(或全班学生)S3
T: Do you read / write every day?
S3: Yes, I do.
T: Are you reading / writing now?
S3: No, I’m not. I’m speaking now.
3.问全班学生Ss:
T: Do you clean your classroom every day?
Ss: Yes, we do.
T: Are you cleaning the classroom now?
Ss: No, we aren’t.
同样,教师可向第一组(G1)学生提问,然后转问第2组(G2)有关GI的情况,主语改用they。
4.可问有关其他教师的情况:
T: Who teaches you Chinese?
Ss: Mr./Miss A does.
T: Is he/ she teaching you Chinese now?
Ss: No, he/ she isn’t. He/ she is teaching Chinese in Class Three now.
5.用What time do you get up / have breakfast /go to school / begin classes / go to bed? 和What time does your mother / father / grandma / get up / have breakfast / go to bed?等两个句式让学生按实际情况两人一组进行问答。
先由教师和一两位学生做示范,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问答练习。
最后再找两三组学生给全班演示,这个练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学生一定喜欢做。
做起来也并不太难。
彼此了解各自每天的生活安排会很有趣味。
语音教学建议
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练习好重音和语调,一般来说,特殊疑问句要用降调。
另外,在引导学生学习拼读规则时,还可让学生根据规则想出一些以前学过的单词,甚至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一些尚未学过的单词让学生来拼读,只练习拼读,并不需要学生知道其意思。
如:ar harm, mark, barn, park, dark, cart, market, guard, lark, harp
or ford, lord, bored, mort north, pork sort, torch, horse, form
er serve, mercy, merchant, service, nervous, term
ir first, firm, dirty, girl, third, birthday
ur hurt, nurse, curse, bum, church, purse
在口语训练上教师要突出一个练字,要在给学生一、二个示范后,就要让学生分组练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上课的活动中来,有些老师喜欢单个叫学生回答问题,其实,单个问答会浪费很多时间,最好的办法是,教师轮流抽查几个学生,然后让学生继续练习,练习之后再抽查几个学生,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就有练习发言的机会。
其实,在学完了What time do you get up?这个句型之后,学生就可以相互了解一天的生活了。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
语法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语法重点是一般现在时的特殊疑问句,即掌握What time do you…?What time doe she/she…?两个句型。
这两个句型首先要在口语训练中多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决定练习的增补量。
教师若发觉学生仍不太熟练,可以将有关一天的短语逐条写在一张纸条.上让学生先练习短语,然后加上前面的助动词及人称,最后加上后面的时间、地点状语,组成整句。
阅读教学建议
第107课阅读课文Jim’s day用的是第一人称。
围绕课文展开的口语活动,可以讨论Jim一天的生活。
这样便可以练习一般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的句式了。
而学习完这篇课文后要引导学生自述一天的生活。
第108课的阅读也是以第一人称写的,但这是以钟表的口吻写
的,学生可以认真阅读此文,然后再做口头问答。
如有必要,教师可以相应地找一、二段描写一天生活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但生词不应太多。
词语分析
1. have/eat/take/ at table
它们都表示“吃”,区别为:
1) have常和三餐名词连用,不涉及到具体吃的内容,作及物动词。
如:
She has lunch at 12:30 and has supper at 7:00. 她十二半吃午饭,七点吃晚饭。
2) eat常和具体的食物连用,也可单独使用。
如:
The girl likes eating apples. 那女孩喜欢苹果。
Don’t eat too much. It’s bad for you. 别吃得太多,对你没好处。
3) take可指吃药,作“吃”解时多用于正式场合。
如:
Take the medicine before 7:00. 请在七点之前把这药吃了。
They are taking dinner with the guests. 他们正与客人共进晚餐。
4) at table泛指在吃饭这一状态(请注意table前无冠词)。
如:
Where’s Jim? He’s at table. 杰姆在哪儿?他正在吃饭呢。
2. put on/wear/ be in
1) put on强调“穿”的动作,指穿(衣服、鞋等)的过程。
如:
—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干什么?
—I’m putting on my shoes. (I’m putting my shoes on.) 我正在穿鞋子。
这里的on是副词,若是代词则必须置于put与on之间。
如:Put them on, please.
2) wear 强调“穿、戴”的状态。
如:
The boy is wearing a yellow hat. 那男孩正在戴一顶黄色的帽子。
3) put on与wear都可独立作谓语,而in是介词。
它必须与be连用构成系表结构。
be in 也用来指某件衣服穿在身上这一状态。
如上述2中例句可改写为:The boy is in a yellow hat.
3. look for / look up/ look like
look for 意思为“找,寻找”。
e.g
---- What are you doing?你在干什么?
重难点分析
1.熟练运用表达“习惯行为”的特殊句型,四会掌握一些短语(特别是表达一天的一般性活动的短语)。
2.通过自己或他人的一天的生活安排,加强写作训练,加深对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的理解,同时注意时间介词的用法。
3.学习短语或句子中相邻词语的连读,继续训练句子重音和语调。
4.复习巩固以What time开头的一般现在时特殊疑问句的用法,进一步理解、熟悉、应用一段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
Lesson39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四会单词一个:find, 三会单词一个:broom.
2.四会掌握以下句型及短语:I can’t find the …. Can you see it/ them?
Is it under the teacher’s desk? I know, it’s behind the door.
3.听懂一会短语:Close your eyes./Open your eyes.
二.本课重点
课文第一部分的句子:I can’t find the broom.Can you see it?
Is it under the teacher’s desk?
三.本课难点
句型:I can’t find the …It’s over there, under the desk.
四.教师教法
本课口语训练要注重实际交际活动,可以采取创设实际情景进行教学。
教师可事先有意将自己的物品(笔、书、尺等)放到教室某处,最好不引起学生注意。
在进行训练时,可以故意表示找不到所需要的物品,然后询问:“Where is my…?”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也可以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让学生如实回答。
创设这种真实的情景,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自由问答,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具
录音机、幻灯、图片、笔(或书、尺、橡皮、文具盒)等实物。
六.教学过程
Step 1 Revision
1.Duty report.根据值日生报告,提出问题,然后叫其他学生问答,使学生养成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同时训练学生的听力。
2.Free talk.叫几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编对话进行表演。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3.利用教室的实物,通过下列对话复习What can you see…?Can you see…?句型和介词in/on/under/ behind的用法。
教师先叫起一名学生问答,T:What can you see in the classroom?
:I can see a / some…
再叫起另一名学生问答,T:Can you see the…?
:Yes,I can.
T:Where is it?/ Where are they?
:It’s / They’re in/ on…
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按上面的对话四人一组分组练习(学生练习对话时,教师将笔、书和尺等分别放到地板上、学生的桌子上和椅子下面,做好下一步准备工作)。
然后叫起两组学生表演。
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师从桌子下面拿起一把扫帚自问自答:What’s this?It’s a broom.板书broom并领读。
把broom放到门后。
然后教师说:“Oh, where is my pen?I can’t find my pen!”叫起一名学生问:“Can you see it?”让学生找到笔,然后说:“Yes,it’s here.”接着练习找书、尺等。
板书:I can’t find…Ca n you see it?并领读。
2.叫起一名学生问答:
T:I can’t find the broom. Can you see it?
S:I’m sorry, I can’t.(帮助学生回答)
T:Is it under your desk?
S:No, it isn’t.
T:Is it under that window?
S:No,it isn’t.Oh,I know.It’s behind the door.
T:(向门后看一看,拿出来)Yes,you’re right. It’s behind the door. Thanks.
板书:I can’t find the broom.
Can you see it?
Is it under the window?
Yes,you’re right. Thanks.并领读。
Step 3 Read and act
1.Now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Then answer my questions. 放录音带之前提出问题:Where’s the broom?Who can find it?接着学生听录音,告诉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语音语调,然后叫学生回答所提问题。
2.打开书,先齐读课文,然后把班级分成两组交换角色朗读课文。
3.给学生时间,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并表演对话(当学生练习对话时,教师将书、笔、扫帚、文具盒等物品放到教室的不同地方,并确保一些学生能看见老师放东西的动作)。
4.叫几组学生表演。
Step 4 Drills and practice
1.叫起一名学生和老师进行示范问答,然后做连锁问答:
T:I can’t find my book.Can you see it?
:Yes,I can.It’s on your desk.
(让问)Where’s the teacher’s pen?Can you see it?
:Sorry,I can’t.Oh, yes. It’s on the floor.(to ).Can you see the raincoat?
:Yes,I can.It’s behind the door.(to )I can’t fi nd….Can you see…?
2.打开书,看本课第二部分,教师先和一名学生示范对话,然后领读一遍。
3.让各行学生连锁操练对话(练习表格里的替换词)。
4.叫几组学生站起来分别问答一遍。
Step 5 Look, ask and say
1.打开书,领读第三部分对话,解释Do you know?然后齐读对话。
2.让学生三人一组或四人一组看幻灯设置情景,根据第三部分内容自编自演对话。
3.叫几组表演。
Step 6 Consolidation(Exercises for Lesson39)
I.英汉词组互译。
1.一些书包_____________ 2.在墙上_____________
3.在那窗下面_____________ 4.在门后_____________
5. On the blackboard_____________
6.near the window_____________
II.句型转换
1.I can find the broom.(改为否定句)
2.It’s under the teacher’s desk.(改为一般疑问句)
3.We can see our football under the table.(改为一般疑问句)
4.I can see some flowers near the desk.(就画线部分提问)
5.The books are in the box. (就画线部分提问)
Step 7 Workbook
Ex.2,先举例和学生一起做第1小题,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他几道题,然后叫四名学生朗读自己的答案。
Steps 8 Summary
教师看黑板上所写句型,总结本课内容,并让学生重复,然后全班齐读黑板上句型,加深记忆。
Step 9 Homework
1.背写本课单词和句型,背诵表演第一部分对话。
2.根据本课句型自编对话。
3.笔头作业,把Workbook.Ex.3抄写到作业本上。
七.板书
Lesson 39
New words:
I can’t find the broom.
Can you see it?
broom [brum] n. Is it under the window?
find [faind] vt. Yes, you’re right! Thanks.
Do you know?
第二十五课Lesson Twenty-five
一、教学内容
1.词汇(略)。
2.句型:Here you are.
3.学习物主代词的运用。
二、教具
录音机;与本课词汇、句型有关的物品,如铅笔盒、橡皮、茶杯等。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所学过的日常用语。
复习上一单元学过的句型。
2.教师拿起一个同学的铅笔盒,提问:
T:What’s this in English?
S1:It’s a pencil-box.
教师又拿起另外一个同学的橡皮,问全班:
T:Is this a pencil-box, too?
Ss:No, it isn’t.
T:It’s an eraser.
教师板书eraser这个词,领读。
然后手拿这两样东西,分别走回到刚才的两位同学那里,提问:
T:Excues me, is this your pencil-box?
S1:Yes, it is.
T:Here you are. (并把铅笔盒递过去)
让全班同学猜这句话意思。
并引导这个同学应答:Thank you.
用同样的方法将橡皮还给另一位学生。
教师领读生词和新句型。
3.放课文第一段录音。
学生先听,后跟读,反复几遍。
两人一组,使用诸如铅笔盒、钢笔等道具,进行练习。
教师可找两组同学,在班上表演。
4.教师走到学生甲前,拿起学生乙的一块橡皮与学生甲进行如下对话:
T:Excuse me, is this your eraser?
S1:No, it isn’t. (指向自己旁边的学生)I think it is his(her) eraser.
T:(叫着学生乙的姓名)…, is this your eraser?
S2:Yes, it is.
T:Here you are.
S2:Thank you.
T:That’s OK.
如教师发现班上有的学生并未全看明白表演的内容,教师可再与另两位同学演示一遍。
放课文第二段录音,学生听后跟读,反复几遍。
教师指挥学生3人一组,进行练习。
5.放课文第三段录音,学生先听,后跟读。
这一段内容可以不用3人一组练习。
6.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册上的朗读、表演。
学生可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讲解练习2,并做几个示范。
7.布置作业
1)生词及短语;2)练习朗读本课对话;3)完成练习册习题。
四、交际用语
1.Here you are! 给你。
当别人需要某物,你把东西递过去时,可以使用这个句子。
也可以说:Here it is. (你要的东西在这里。
)下面的句子则有不同的意思。
Here we are! 我们(终于)到了。
(指到达目的地)
Here they are! 他们到了。
2.A:Yes, it is. Thanks. 是的,它是。
多谢。
B:T hat’s OK. 不客气。
thanks是名词,可以用来表示感谢。
除此之外,还可以说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s a lot. 等。
当别人向你表示感谢时,你可以说:That’s OK. 也可以说:That’s all right. 或Not at al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