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测试(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20七上·蓬江月考)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①农作物的种植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2. (2分) (2017七上·赣州月考) 下列选项中,对当时社会影响最大的是()
A . 牛耕的推广
B . 都江堰的修筑
C . 商业与城市的兴盛
D .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3. (2分) (2018七上·新乡期末)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 周室衰微,诸侯称霸
B . 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 . 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D . 列国争战,诸侯兼并
4. (2分) (2019七上·奈曼旗期末) 许多成语典故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 . 诸侯争霸
B . 王室衰微
C . 经济发展
D . 新经济秩序确立
5. (2分) (2019七上·深圳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 . 各国之间的争霸称雄
B . 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C . 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
D .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6. (2分) (2017七上·临川期中)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
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
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 . 牧野之战
B . 春秋争霸
C . 楚汉之争
D . 官渡之战
7. (2分) (2017七上·罗湖期中) 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秦穆公
D . 楚庄王
8. (2分)(2017·潍坊模拟) 春秋时期,各霸主都曾进行过改革以增强国力,其统治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使经济得以发展。
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
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②发展生产③整顿内政④注重军队建设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9. (2分) (2017九上·滨海月考)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主要原因是()
①位于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②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③重用贤才
④团结周天子,取得周天子的支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0. (2分)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 弱肉强食
B .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 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 . 适者生存
11. (2分) (2020七上·大通期末)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
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 . 春秋时期
B . 夏朝
C . 商朝
D . 西周
12. (2分) (2019七上·东安期末) 齐桓公在建立霸权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口号是()
A .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 .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C . 尊王攘夷
D . 挟天子以令诸侯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
13. (4分)东周分________与________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___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___年。
14. (2分)楚军在________打败晋国,________跃升为霸主。
15. (4分) (2017七上·阜阳期中) 选择搭配题(把下列人物对应的成语序号写在横线上)
A、退避三舍刘邦________
B、卧薪尝胆孙膑________
C、约法三章晋文公________
D、围魏救赵勾践________
三、综合题 (共1题;共20分)
16. (20分) (2020七上·大同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封建”意为封邦建国,“藩”指的是诸侯国。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一制度实行的目的和作用。
(2)材料二中的“平王”在哪一年开创了哪一个朝代?“周室衰微”有何具体的表现?
(3)“齐、楚、晋”三个诸侯国分别出现了哪些著名的霸主?
(4)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说一说材料一中“封建亲戚”的利与弊。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
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三、综合题 (共1题;共20分)
答案:16-1、
答案:16-2、
答案:16-3、
答案:16-4、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