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考试复习重点
07031物流管理概论自考重点复习

07031物流管理概论自考重点复习07031 物流管理概论-重点知识【名词解释】1、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活动:是指物流功能的实施与管理过程。
物流活动由物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物流情报等项工作构成。
3、物流作业:实现物流功能时所进行的具体操作活动。
4、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等活动,是各个物流环节独立运作的物流管理方式。
5、现代物流:是指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6、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
7、资金流:是指在营销渠道成员间随着商品实物及其所有权的转移而发生的资金往来流程。
8、信息流:是指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中的流动。
9、效益背反定律:亦称为二律背反,是指物流功能要素之间或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
10、商物分离:是指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路线与商品实体转移路线不一致的流通情形。
11、物流系统:是由相互作用而又相互依赖的若干物流要素或物流环节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2、物流节点: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路线的结节之处。
13、物流线路:广义指所有可以行驶的和航行的陆上、水上、空中线路;狭义仅指已经开辟的、可以按规定进行物流运营的路线和航线。
14、物流网络:是指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的结合。
15、运输: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16、储存:保护、管理、储藏物品。
17、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18、分拣:是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堆放的作业。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考试重点知识点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考试重点知识点1.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的概念和目标:物流管理是指将原材料、组件、产品、信息等从供应商运输到客户的过程。
其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将物流活动组织起来,确保物流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物流管理的流程:包括需求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
-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主要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库存成本、包装成本等。
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物流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
包括ERP系统、WMS系统、TMS系统等。
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原则:供应链管理是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合作与协调,将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和最终客户等各个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共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供应链管理的流程:包括需求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
-供应链绩效评估:通过制定合适的指标体系,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优化。
主要指标包括供应链总成本、供货能力、响应能力、服务质量等。
-供应链协同与合作:供应链管理强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通过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等方式来实现供应链优化。
3.仓储管理-仓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仓储管理的目标是合理利用仓库资源,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和运转效率,确保物流过程的顺利进行。
原则包括货物的合理摆放、合理破损、合理包装等。
-仓库布局与设计:包括仓库场地的选择、货架的设置、通道的规划等。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可以提高仓库的存储能力和操作效率。
-仓库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仓储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
包括库存管理、货物跟踪、订单处理等功能。
-仓库作业管理:包括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库内作业等。
通过合理的作业管理,可以提高仓库的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除了以上提到的知识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还涉及到供应商选择和评估、运输方式选择和优化、物流网络优化、风险管理等内容。
物流管理考试重点

物流管理考试重点一、物流管理的定义和意义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流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以提供最佳的物流服务和运输效果。
它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物流管理可以降低成本,通过合理的物流策略和流程来优化成本结构。
其次,物流管理可以提高服务水平,确保产品及时、准确地到达终端客户手中。
最后,物流管理可以增加企业竞争力,通过物流管理的优化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
二、物流管理的主要流程1. 物流需求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信息,确定物流需求,如货物数量、质量、运输时效等。
2.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对物流所需的原材料、配件等进行采购,并建立健全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3. 仓储管理:对于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进行仓储管理,包括入库、出库、库存管理等环节。
4. 运输管理:选择最适合的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
5. 订单管理:对客户订单进行管理,包括接单、派单、跟踪等环节。
6. 信息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物流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实现物流过程的可视化和数据化管理。
三、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运输成本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运输设备和人员的成本、油费、路桥费等。
为降低运输成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不同的产品和距离适合不同的运输方式,如陆运、水运、铁路运输等。
2. 利用物流网络:通过建立物流网络,实现货物的批量整合和集中配送,降低运输成本。
3. 增加运输效率: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减少空驶率,提高运输效率。
4. 与运输商谈判:与运输商进行谈判,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和服务条件。
四、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对物流过程进行全面、准确的监控和管理。
物流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订单跟踪系统:通过订单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对订单的跟踪和监控,及时了解订单的状态和进展。
2. 仓储管理系统:通过条码或RFID等技术手段,对仓储管理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
物流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物流的概念和基本职能一、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资有形或无形地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资物质实体的流动。
具体的物流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和信息等诸项活动。
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流通加工活动还可能创造物资的形质效用。
这个定义中,明显地包含了几个要点:①“有形”、“物资物质实体”,强调实体流动;②“从供应者向需求者”,强调是分销领域,亦即流通领域;③“有形或无形”,有形指物质实体,无形指信息;④“流动”,而不是“流通”;⑤“具体的物流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和信息等诸项活动;⑥物流的功能包括“可以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
这个定义中,明显地包含了几个特点:第一,突出了流通,即把物流看成是流通的一部分。
因为,它强调了“从供应者到需求者”,强调了“流通加工”等;第二,突出了专业物流活动,强调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等几项专业活动;第三,突出了物流的功能:“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
二、流通的功能流通的功能,一是通过购销等商品交易活动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二是通过运输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三是通过储存创造物资的时间效用,将商品转移到用户手中。
流通活动包括购、销、运、存、包装、装卸、加工和信息。
其中,购、销以及商流信息活动属于商流活动,而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和物流信息活动属于物流活动,商流信息和物流信息共同构成流通信息流活动。
三、商流的定义商流,是物资在由供应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流动,主要表现为物资与其等价物的交换运动和物资所有权的转移运动。
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
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这个定义中,也包含了几个要点:①“物资社会实体”,强调物资价值实体的流动;②“从供应者向需求者”,强调是流通领域;③“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流动”,强调与物资物质实体流动,即物流的伴随关系;④“流动”,而不是“流通”;⑤商流主要表现为等价交换和所有权的转移,“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⑥商流的功能包括“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物流管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物流管理考试知识点整理一、物流管理的定义与发展物流管理是一种协调、组织和控制物资流动和信息流动的活动,旨在实现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通与运输,以及信息在各个环节的有效传递与管理。
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再到物流管理的过程,逐渐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1. 物流指的是在实现企业生产和销售目标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计划和组织,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对物品、元件、信息等进行调度、具体操作、监控和控制的活动。
2. 物流系统由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料管理、包装管理、信息管理等部分组成的一整套物流运作体系。
3. 供应链管理强调统筹考虑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通过信息的共享与协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快速高效运作。
4. 运输管理包括运输计划的编制、运输工具的选择和调度、运输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等,确保物资能够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运输。
5. 仓储管理负责存储、保管和货物配送的管理工作,包括仓库的选择、布局和管理、货物的入库、出库、盘点和存储等。
6. 物料管理是指对物资进行需求预测和计划、采购、入库、发放和库存管理等活动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以最低的成本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
7. 包装管理在物流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包装设计,保护商品的完整性,提高货物搬运和储存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和损耗率。
8. 信息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物流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使用,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灵活性。
三、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物流管理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成本物流管理能够通过优化物流运作流程,减少运输、仓储等环节的成本,实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
2. 提高服务水平物流管理能够通过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利用,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缩短交货周期,为客户提供更加准确、及时和满意的物流服务。
3. 增强竞争力物流管理能够通过优化供应链、加强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合作,提高企业整体运作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物流管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物流管理考试知识点整理一、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这一概念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供应链流程。
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优化库存管理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物流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
二、运输管理(一)运输方式常见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1、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强、门到门服务、短途运输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运输量小、长途运输成本高、环境污染等缺点。
2、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输成本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但灵活性较差,建设成本高。
3、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输成本低,但运输速度慢,受港口和航道限制。
4、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长途运输和紧急货物运输,但运输成本高、运量小。
5、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运输液体、气体和粉末状货物,运输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强,但建设成本高,运输货物种类受限。
(二)运输决策在进行运输决策时,需要考虑运输成本、运输时间、运输可靠性、运输能力、运输安全性等因素。
例如,对于时效性要求高的货物,可能会选择航空运输;对于大宗货物且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可能会选择水路运输。
(三)运输合理化运输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的产销条件下,采取有效的运输组织措施,力求货物运输量、运输里程、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等达到最优。
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包括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发展直达运输、配载运输、“四就”直拨运输等。
三、仓储管理(一)仓库类型仓库可以分为自有仓库、租赁仓库和公共仓库。
自有仓库可控性强,但建设和运营成本高;租赁仓库灵活性好,但租金成本可能较高;公共仓库服务范围广,但个性化服务可能不足。
(二)仓储作业流程仓储作业流程包括入库、在库管理和出库。
入库时要进行货物验收、分类、编码和存放;在库管理要做好货物的保管、盘点和养护;出库时要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货物准确、及时出库。
物流管理考试重点

2.3 外包和第三方物流服务 物流从一般活动成为系统活动有赖于信息的作用。
如何利用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如何计算?
如何理解保税制度、保税仓库、保税工厂? 如何制订合适的物流客户服务政策? 什么是条形码?在物流领域有哪些应用? 在(s, S)定货策略中,库存控制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在定期检查策略中,库存控制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流通活动是由商品交易和物的流通两个基 本活动领域组成的。
物流产生的基础是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 间上的分离
从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作用角度分,可以分为供 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 物物流。供应物流是指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 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 间的实体流动。生产物流是指生产过程中,原材 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 体流动。销售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 商品时,物品在供方和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回 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 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 体流动。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 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 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 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查策略) 安全库存: 为应付需求的不确定性,或者生
产周期或供应周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而设置 的一定数量的库存。
第九章 物流信息技术
内容
9.1 信息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9.2 物流信息系统 9.3 物流信息技术
小结与思考题
什么是物流信息系统?它的主要子系统包括哪 些?
高效的信息系统可以带来哪些方面的好处? 订单管理系统处理哪些业务? 仓储管理系统处理哪些业务? 运输管理系统处理哪些业务? 什么是条形码?在物流领域有哪些应用?
物流管理考试重点

2、现代物流管理特征(1)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①物流中心网络的优化;②物流主体选择的合理化;③物流信息系统的高度化;④物流作业的效率化。
(2)现代物流管理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3)现代物流管理注重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4)现代物流管理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34、仓储的功能(1)经济功能○1储存、保管功能○2加工功能:流通加工○3分拨转运与配送功能(2)服务功能○1支持企业市场形象的功能○2市场信息的传感器(5)现代物流管理重视以信息为中心信息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经营方式由原来的投机型经营转向实需经营的需要。
3、物流管理的原则(1)服务性原则---现代物流业必须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要。
(2)通用性原则---采用通用化的物流设施与设备,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以降低物流成本。
(3)合理化原则---物流管理遵循合理化原则,要求衡量物流系统各个作业环节各方面的利害关系,使物流系统综合效益最大化。
(一)运输的概念: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运输作用: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实现物品的使用价值;4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5、运输的两大功能(1)货物位移的功能:就是通过运输转移货物的空间位(2)货物临时储存的功能6、运输的两大原理(1)规模经济原理是指随着运输工具装载规模的增长,每单位载重量运输成本下降的原理。
(2)距离经济原理也称递远递减原理,是指每单位运输距离的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7、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1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是运输2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关键是运输3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8、运输的特点:不生产有形产品2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3是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资本密集型产业4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5可以创造“场所效应”6“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来源9、储存作用:(1)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储存可以创造时间效用,实现物品的使用价值;(3)储存具有缓冲与调节作用,并可创造价值和增效。
物流管理复习要点

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物流: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顾客需要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控制过程。
3供应链:包含所有与产品流动和加工有关的活动,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动,从原材料阶段一直到最后用户。
物流和信息的流动可能沿供应链顺流而下也可能逆流而上。
3物流战略的三个目标:降低成本、减少成本、改进服务。
28物流规划的层次:战略规划、策略规划、运作计划。
3080-20曲线和ABC分类法:销售额前20%的产品为A类产品,其次30%的产品为B类,其余为C类。
产品中恰好有20%的品种完成80%的销售额。
A类热销,B类居中;C类最慢。
53 确定销售情况和库存水平。
第四章:客户服务:履行客户订单的整个过程,包括接受订单,管理支付过程,备货和包装工程,运输,交付,为最终用户提供服务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退货。
70销售-服务关系的模型:四种方法:两点法、事后-事前实验法、游戏法、买主调查法。
81 确定最优服务水平:最大利润点的确定;利润变化量=安全库存变化量85第五章:订单处理过程:包括订单准备、订单传输、订单录入、订单履行、订单状况报告。
99影响订单处理时间的其他因素:除去硬件和系统:110订单处理的先后顺序2.并行处理和顺序处理3.订单履行的准确度4.订单的批处理5.分批处理6.合并运输第六章:运输基础知识多式联运: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的组合。
驼背运输:铁路和卡车运输的组合;鱼背运输:卡车运输和水上运输的组合。
133第七章:运输决策运输服务的选择取决于6个服务变量:运输费用;可靠性;在途时间;灭失、损坏、投诉处理和货物跟踪查询;托运人市场特征;承运人特征。
167177-180几个图需要仔细研究:行车路线和时刻表的制定:制定原则:8条原则179;制定方法:183.第九章:库存决策库存:是在企业生产和物流渠道中各点堆积的原材料、供应品、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
保有库存的原因(库存作用和副作用):255库存管理思想:拉动式库存管理法和推动式库存管理法258/263库存成本构成及悖反关系:采购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复习重点

——————————————————第一章——————————————————1.运输方式的分类:1公路运输2铁路运输3水路运输1沿海运输2近海运输3远洋运输4内河运输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2.实现运输需求的方式:第一,可以使用私营的车队设备;第二,与专业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合同;第三,一个企业可以向各种提供以单独装运为条件的运输承运人预定服务;这三种即私人运输、合同运输和公共运输3.物流的分类:1宏观物流2微观物流3社会物流4企业物流5国际物流6区域物流7一般物流8特殊物流4.运输的的两大功能:产品转移和产品储存5.运输的原理:指导运输管理和营运的两条基本原理分别是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规模经济的特点是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距离经济的特点是指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6.物流运输的地位和作用如下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4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7.不合理运输的表现:1对流运输2倒流运输3迂回运输4重复运输5过远运输6运力选择不当7托运方式选择不当8.迂回运输与过远运输的区别:过远运输是指选择供货单位时,不就地就近获取某种商品或物资,而舍近求远从外地或远处运来同种商品或物资的运输;迂回运输是本可以选取短距离进行运输而不办,却选择路程较长路线进行运输的一种不合理形式;两者虽然都属于拉长距离、浪费运力的不合理运输,但两者不同的是,过远运输是因为商品或物资供应地舍近求远的选择延长了运输距离,而迂回运输则是因为运输线路的选择错误延长了运输距离;9.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2减少劳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应利用公路运输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6配载运输7提高技术装载量8进行必要的流通加工10.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所谓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体系;——————————————————第二章——————————————————11.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和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其具备两个条件:一有购买运输的服务的欲望或要求;二是具有购买能力;12.运输需求的六要素:1对象2流量3流向4运程5运速6运输价格13.运输需求的特征:1广泛性2派生性3多样性4个别需求的异质性5时间特定性6空间特定性7部分可替代性8总体需求的规律性14.物流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3运输网的布局与运输能力4市场价格的变动5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6人口增长与分布15.运输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者有出售商品的愿望;二是生产者有生产的能力;16.运输供给的特征:1非储存性2不平衡性3部分可替代性4外部性17.运输供给的影响因素:1政治因素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4技术因素18.物流运输企业的生产特点:1运输生产不改变劳动对象的属性或形态2运输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3运输企业生产力三要素有特殊的组合形式4运输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强5运输产品价值的特殊构成6运输企业生产活动空间广阔19.物流运输企业的经营特点:1服务性2波动性3产品的无形性与异质性4销售活动的超前性5生产活动的开放性——————————————————第三章——————————————————20.换算周转量:是指将旅客周转量按一定比例换算为货物周转量,然后与货物周转量相加成为一个包括客货运输的换算周转量指标;它综合反映了各种运输工具在报告期实际完成的旅客和货物的总周转量,是考核运输业的综合性的产量指标;计算公式是:换算周转量=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客货换算系数21.铁路运输货物按一批运输办理的条件:铁路运输货物以批力单位;“一批”就是一个运输单位,也是承运人计算货物运输费用的一个单位;一批货物的托运人、收货人、发站、到站、装卸地点必须相同整车分卸的货物可以例外;整车货物以一车为一批但跨装、爬装及使用游车的货物,可以每一车组为一批,零担货物以每张货物运单所托运的货物为一批,集装箱货物以每张货物运单所托运的集装箱数为一批每批必须同一箱型,至少一箱,最多不得超过铁路一辆货车所能装运的箱数;22.铁路运输中下列情况不能按一批办理:1易腐货物与非易腐货物2危险货物与非危险货物3根据货物性质,不能混装运输的货物4保价运输货物与非保价运输货物5.投保运输险与未投保运输险的货物6运输条件不同的货物;23.铁路轨距:按其大小不同可分为宽轨、标准轨和窄轨;我国铁路基本上采用标准轨距台湾和海南为窄轨24.铁路限界: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分为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两种25.货车的种类1通用货车又可分为棚车、敞车和平车三类2专用货车是专供装运某些指定种类货物的车辆分为:保温车、罐车、长大货物车、通风车、家畜车等3特种货车26.货车的标记:一般常见的标记主要有:路徽,车号,配属标记,自重,载重,容积,车辆全长及换长,定期检修标记等;部分货车基本型号参照:棚车P敞车C平车N砂石车A煤车M矿石车K保温车B集装箱车X家畜车J罐车G水泥车U长大货物车D27.铁路货物运输的种类:1整车货物2零担货物3集装箱货物28.整车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1整车货物已每一货车所装货物为一批2承运人原则上应按件数和重量承运货物3货物重量由托运人确定4按照货物运输途中的特殊需要允许托运人派人押运5允许在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内装车或卸车29.零担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1一件体积不得小于立方米;但一件重量在10公斤以上时则不受此最小体积限制2零担货物每批件数不得超过300件3不易于计算件数的货物、运输途中有特殊要求的货物、易于污染其他物品的货物,不得按零担办理4托运人应在每件货物上标明清晰的标记即货签,以便作业中识别5货物的重量由铁路确定,但对于标准重量、标记重量或附有过磅清单的零担货物,允许由托运人确定重量,但铁路课进行复查和抽查6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派押运人30.零担货物运输可组织整装零担车整零车和沿途零担车沿零车31.集装箱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1每批必须是同一箱型2每批至少一箱,最多不得超过铁路一辆货车所能装运的箱数此上两项是为了保证以一张运单托运一批集装箱货物能用一辆货车同时装运3货物重量由托运人确定4铁路按箱承运,不查点箱内货物32.货物运到期限:是由货物发送期间、货物运输期间和特殊作业期间三部分时间组成的;规定如下:一、货物发送时间为1日;二、货物运输期间:每250运价公里或其未满为1日;按快运办理的整车货物每500运价公里或其未满为1日;三、特殊作业时间,如:需要中途加冰的货物,每加冰一次,另加1日;运价里程超过250公里的零担货物和1吨、5吨型集装箱货物,另加2日,超过1000公里加3日;一件货物重量超过2吨、体积超过3立方米或长度超过9米的笨重零担货物及危险零担货物另加2日;整车分卸货物,每增加一个分卸站,另加1日;准、米轨间直通运输的整车货物,另加1日;货物运到日数,是指从发站承运货物的次日起算,至到站由铁路部组织卸车的,至卸车完时终止;在到站由收货人组织卸车的,至货车调到卸车地点或交接地点时终止;货物运到期限的时间起码为3日;33.铁路货物运输单证管理:1货物运单2领货凭证3铁路货物运输服务订单4货票5运费杂费收据6普通记录7货运记录34.货物运单由托运人向发站提交,在到站随同货物交付给收货人;领货凭证领取货物时出具的证明,但不是唯一证明;铁路货物运单的传递过程为:托运人、发站、到站、收货人;货票一式四联,甲联为发站存查联,乙联为报告联,由发站上报,丙联为承运证及收款凭证,丁联为运输凭证,作为运输合同完成的唯一依据,随同运单和货物递至到站,由到站存查;35.计费重量的确定:以吨为单位,吨以下四舍五入;零担货物以10公斤为单位,不足10公斤进为10公斤;另外,整车货物一般按货车标重计算;零担货物按货物重量计算;36.铁路货物运价管理运价计算货物运费按下式计算:货物运费=发到基价十运行基价×运价里程×计费重量箱数铁路建设基金=基金费率×计费重量箱数或轴数×运价里程铁路新路新价均摊运费=均摊费率×计费重量〈箱数或轴数×运价里程电气化附加费=附加费率×计费重量箱数或轴数×电气化里程——————————————————第四章——————————————————37.载货汽车的发展特点:1载货汽车的构成向轻、重型车两极发展2重型载货汽车中,半挂车和汽车列车的使用十分广泛3载货汽车向着专用化的方向发展4汽车动力向柴油机化方向发展38.公路运输的分类:1计费重量3吨及以下的为零担货物运输2计费重量3吨以上或不足3吨,但其性质、体积、形状需要一辆汽车运输的,为整批货物运输;因货物的体积、重量的要求,需要大型或专用汽车运输的,为大型特型笨重物件运输3集装箱汽车运输4在规定距离和时间内将货物运达目的地的为快件运输;应托运人要求采取即托即运的为特快件货物运输5危险货物汽车运输39.公路运输货物的分类:1普通货物2特种货物3轻泡货物货物每立方米体积重量不足333公斤;其体积按货物外廓最高、最长、最宽部位尺寸计算40.公路货运组织的运行方式:1汽车合同运输2集中运输3循环运输4汽车零担货物运输5汽车集装箱运输6公路大件运输及超重型汽车列车7汽车包车运输41.公路运价计算:a.计费公式如下:运费=货物计费重量×计费里程×运价率+货物计费重量×计费里程×运价率×加成率或者是:运费=货物计费重量×运价率+货物计费重量×运价率×加成率b.特种货物计费特种货物的计费要按特定运价来计算1对于托运易碎、超长货物长度注7米,烈危货物,按质量计费;2对于超重每件货物重量注250公斤,及轻泡货物,按整车计费;3对于同一托运人托运的双程运输货物,则按其运价率的85%计费;4超重货物按运价加成30%计费,而烈危货物按运价加成110%计费;5过境公路运输采用的是全程包干计费,或者按合同条款规定办;6对于特大型货物,则采用协商议价办法;7对于同一托运人以去程或返程运送所装货物包装的,按其运价的50%计费42.公路运价收款办法:1预收费用方式2采用现金结算方式3托收结算方式4预交转账支票方法;——————————————————第五章——————————————————43.内河运输的形式:拖带运输、顶推运输和机动驳运输44.顶推运输方式与拖带运输相比,具有如下优越性:1阻力小、航速高2操作性能好3可改善驳船船员工作和生活条件4加强技术管理45.驳船队运输与机动货船运输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吃水小、运送速度快,运输质量高2经济性和灵活性好3动力装置的利用率高4抗风浪能力较机动货船差5航速较低;46.驳船队非常适宜在内河运输,它是内河货运的主要形式;47.世界上分节驳船队主要有两种类型:全分节驳船队和半分节驳船队;分节驳运输主要特点是:1载货量大2阻力小、航速高、节能3投资省4运输成本低5分节驳编队整齐、操纵灵活,可以整队通过船闸、桥梁6易于标准化和系列化48.班轮运输的特点:1“四固定”即航线固定、港口固定、船期固定和费率的相对固定;这是班轮运输的基本特点2运价内已包括装卸费用;货物由承运人负责配载、装卸,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不计算滞期费和速遣费3承托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豁免以船公司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49.班轮货运程序:1揽货和订舱2装船3卸货4交付货物补充50.提单的性质与作用:1提单是承运人出具的接收货物的收据2提单是海上运输合同的证明3提单是承运人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51.提单的分类:1已装船提2收货待运提单3清洁提单4不清洁提单5记名提单6指示提单7不记名提单8倒签提单9预借提单10甲板货提单52.提单的签发:提单由承运人、船长或他们授权的代理人签发;53.租船运输的特点1租船运输没有固定的航线、固定的装卸港口和固定的船期2没有固定的运价3租船运输一般是整船洽租并以装运货值较低,成交数量较多的大宗货物为主54.租船运输的作用:1租船一般是通过租船市场由租船双方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船舶,满足不同的需要,为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便利2国际间的大宗货物主要是以租船运输,由于运量大,单位运输成本较低3租船运价是竞争价格,所以租船运价一般比班轮运价低,有利于低值大宗货物的运输4只要是船舶能安全出入的港口,租船都可以进行直达运输5一旦贸易增加、船位不足,而造船、买船又难以应急时,租船运输可起到弥补需要的作用;另外,如一时舱位有余,为避免停船损失,课租船揽货或转租55.租船方式三种方式区别:1定程租船以航程为基础的租船方式2定期租船3光船租船船东不负责提供船员只是将船交给租方使用56.租船合同洽商程序:1询盘:目的和作用是让对方知道发盘人的意向和需求的概况2发盘:又称报价;承租人或船舶所有人围绕询盘中的内容就租船涉及的主要条件答复询盘方3还盘:是指接受发盘的一方对发盘的一些条件提出修改或提出自己的新条件并向发盘人提出4受盘为明确接受或确定对方所报的各项租船条件,这是租船程序的最后阶段5签约:正式的租船合同是在合同主要条款被双方接收后开始拟制的57.租船合同范本:分为标准租船合同格式、非标准租船合同格式和厂商租船合同格式;其中的标准租船合同格式包括统一杂货租船合同标“金康”不分货种、航线、定期租船合同“土产格式”最常用和标准期租船合同“波尔的姆”58.班轮运费的计算标准:1按货物的毛重计收W2按货物的体积计收M3按货物的毛重或体积计收运费,计收时取其数量较高者W/M4按货物的价格计收运费,又称从价运费adval5按货物重量或体积或价值三者中最高的一种计收W/Moradval6按货物的件数计收7大宗低值货物按议价计收运费8起码费率——————————————第六章.航空货物运输————————————————59..航权:航权是指国际航空运输中的过境权和运输业务权;第一航权:领空飞越权;第二航权:技术经停权;第三/四航权:目的地下/上客和货权;第五航权:中间点权和延远权;第六航权:桥梁权;第七航权:完全第三国运输权;第八航权:国内运输权;第九航权:国内运输权非连续的60.航线:民航获得许可证后必须按规定线路进行,可以在允许的一系列站点即城市范围内提供航空客货邮运输服务;由这些站点形成的航空运输路线为航线,航线由飞行的起点,经停点,终点,航路,机型组成;61.航段:通常分为旅客航段和飞行航段;旅客航段指能够构成旅客航程的航段、62.航路:由政府批准飞机能够在地面通信导航设施指挥下沿一定高度宽度和方将在空中作航载飞行的空域;63.航空货物运输方式:1.班级运输2.包机运输3.集中托运是指航空货运代理公司把若干皮单独发运的货物组成一整批由航空公司办理托运采用一份航空总运单集中发运到同一到达站,或者运到某一预定的到站由航空货运代理公司在目的地制定的代理收货然后再报关并根据集中托运人签发的航空分运单分拨给各实际收货人的运输方式,也是航空货物运输中最普遍的运输方式4.联合运输方式5.航空快递业务6.送交业务7.货到付款64.航空运单的性质作用:航空运单是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的运输合同,是由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签发的一份重要的货物单据;它有别于海运提单,不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物权凭证,因此是不可议付的单据,必须做成记名抬头不能背书转让;1承运合同2货物收据3运费账单4报关单据5保险证书6承运人内部业务的依据65.航空运单运价——————————————第七章集装箱运输—————————————————66.成组运输:是运输领域内的一种运输自动化大生产方式;它采用一定的办法,把分散的单件货物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规格化标准化的大的运输单位进行运输;67.集装箱运输:是以集装箱为集合包装的运输单位,适合门到门交货的成组运输方式是成组运输的最高形态;68.集装箱运输特点:1提高货运速度加快运输工具及货物资金周转2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3节省货物包装费用减少运杂费支出4运输成本降低69.集装箱运输关系人:无船承运人即集装箱运输经营人,实际上市中间承运商他在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起中间桥梁作用;70.整箱与拼箱1门到门:运输特征是整个过程完全集装箱运输无货物运输,适宜整箱交整箱接2门到场:由门到场站为集装箱运输,由场站到门是货物运输,适宜整箱交拆箱接3场站到门:门到场站是货物运输,场站到门市集装箱运输,适宜拼箱交,整箱接4场站到场站:除中间一段为集装箱运输两端的内陆运输为货物运输,适宜拼箱交拼箱接门指发收货人工厂或仓库,场指港口集装箱堆场,站、指港口货运站71.集装箱运费计算——————————————第八章.多式联运——————————————————72.国际多式联运概念: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通常以集装箱为运输单位,将不同运输方式有机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份单证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73.特征:1必须具有一分多式联运合同2必须是用一分全程多式联运单证3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贯运输4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5必须有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物运输的全程负责6必须是全程单一运费费率;由此可见其主要特点是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托运人签订一个运输合同统一组织全程运输,实行运输全程一次托运,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74.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责任期间是从接受货物至时起到交付货物之时为止;分三种类型:1统一责任制经营人对货主负不分区段的运输统一原则责任2分段责任制经营人责任范围一个区段运输原有责任为限,赔偿分别按各区段国际法限额赔付3修正统一责任制介于上两种责任制之间范围与统一责任一样,赔偿与分段一样75.国际多式联运的组织形式1海陆联运2陆桥联运3海空联运与陆桥不同路桥运输整个过程使用同一集装箱,空桥则要在航空港换入航空集装箱,运费时间比全程海运少,运输费用比全程空运便宜,目前有远东-欧洲;远东-中南美;远东-中近东、非洲、澳洲,总之运输距离越远采用海空联运优越性越大——————————————第九章运输成本管理————————————————76.运输成本:是指运输生产者为完成客货位移所造成的费用总和,包括直接运输费用与管理费用两部分;它分为运输总成本和单位运输成本两个概念;77.运输成本包括固定设施成本、移动设备拥有成本和运营成本三个部分,1固定设施成本2移动设备拥有成本3运营成本78.运输成本影响因素:1.距离2、运量3、产品密度4、运量构成5.搬运难易程度6.运输能力7.装载能力8.装载率9.运输责任10.市场因素79.不同运输方式的成本特征:1铁路运输固定成本费用高,变动成本费用低2公路成本最低变动成本高3水路运输运输能力达变动成本低4航空固定变动成本最高5管道运输运量大固定成本高80.运输成本控制原理1成本可控空间2成本控制时效性81.成本控制形式1成本反馈控制2成本前馈控制。
物流管理学复习要点

物流管理学复习要点一.填空题1.“物流”一词的英文翻译是( Logistics )。
2.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装卸搬运管理、包装管理、配送管理等诸多(物流活动要素)的管理。
3.物流节点选址是否合理,对物流战略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不属于选址时必须考虑的原则是(开放性原则. )4.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和销售,以及伴随(生产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
5.销售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存在着一种二律背反(效益背反)的关系6.物流系统中,库存成本与客户服务水平之间呈现(效益背反)的关系。
7.通过将物流功能达到最佳的组合,企业物流管理可以创造多种价值,其中(流通加工)可以创造形式效用。
8.对于物流设施的规划、建设、维修、运用等方面的管理属于(物流技术管理)。
9.将大批量运到的货物分成批量较小货物的物流节点是(物流分货中心)。
10.时间、(可靠性)、通讯和(方便性)作为销售物流服务的四个要素,对买方成本和卖方成本的影响都很大。
11 .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配送环节)处于流通过程的最后环节。
12 .应对可预期的需求变化的进攻性工具是(企业物流战略规划),是企业具有长远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战略规划。
13.物流系统的网络化是将物流经营管理、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按照网络的方式在一定的市场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实时,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总成本最优等要求的过程14.拉动式模式物流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常把计算机管理和(看板管理)相结合。
15.企业物流管理的各项功能中,能够创造时间效用的是(仓储)。
16.企业选择自营仓储还是公共仓储属于物流战略规划的(选址战略)。
17.企业物流系统的转换是指(企业生产物流),它是企业物流的核心部分。
18.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是在满足期望的服务水平的同时,使得系统在(成本最小)的目标下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仓库、零售商和顾客有效的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并将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送达到正确的地点。
物流管理考试重点及相关内容

一、物流的概念(7R 的概念):恰当的产品 (Right Product);恰当的数量 (Right Quantity); 恰当的条件 (Right Condition);恰当的地点 (Right Place);恰当的时间 (Right Time);恰当的顾客 (Right Customer);恰当的成本 (Right Cost)。
二、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运输(transportation);存储(warehousing and storage);包装(packaging);物料搬运(material handling);订单处理(order processing);预测(forecasting);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采购(purchasing / procurement);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选址(location);其他活动(如零部件与服务支持、回收物品处理、废品处理等)。
三、物流与生产、营销的界面:1.物流与生产活动的界面活动:产品计划、材料采购。
2.物流与市场营销的界面活动:顾客服务标准、包装、销售地点、销售能力。
a.生产活动:质量管理、详细的生产计划、设备管理、能力计划、作业计划、工作测定与标准。
b.物流:输送、库存、订货处理、仓储、材料加工。
c.市场营销:促销、市场研究、产品组合。
四、物流活动与物流总成本:物流系统的输出是用户服务。
要建立物流总成本的概念,向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1.库存维持成本:库存管理、包装、反向物流。
2.渠道/用户服务水平:用户服务、产品和服务支持、回收处理。
3.运输成本:交通运输。
4.仓储成本:仓库和储存管理、加工厂与仓库地点选择。
5.订货及信息处理成本:订货处理、通讯、需求预测/计划。
6.批量成本:物料管理、采购。
五、循环物流(名词解释):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发生形态改变后再从接收地通过各种途径返回供应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物流管理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1、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1)、物流过程一体化2)、物流技术专业化3)、物流管理信息化4)、物流活动社会化5)、物流活动国际化2、效益悖反含义:“效益悖反”学说表明在物流系统中的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物流系统中的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系统中的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
3、现代物流系统的7S标准:①优质服务(Service)②迅速及时(Speed)③空间有效利用(Space Saving)④安全性(Safe)⑤规模优化(Scale Optimization)⑥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⑦总成本最小(Sum Cost Minimum)4、供应链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5、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①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物流管理是指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②一方面,供应链管理是在物流管理由内部一体化向外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管理思想,与物流管理之间存在不可割裂的联系,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③另一方面,供应链管理虽源于物流管理,却高于物流管理,与传统的企业内部的一体化的物流管理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6、仓储合理化的标志①质量标志保证被仓储物的质量,是完成仓储功能的根本要求。
②数量标志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有一个合理的数量范围。
③时间标志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仓储时间④结构标志是从被储物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花色的仓储数量的比例关系对仓储合理性的判断⑤分布标志指不同地区仓储的数量比例关系⑥费用标志。
物流管理运输管理考试重点

1运输的特点:一, 运输具有生产的本质属性。
二, 运输服务的公共性。
运输服务的公共性是指, 运输服务在全社会范围内与公众有利害关系的特征。
三, 运输产品是无形产品。
四, 运输生产和运输消费同时进行。
五, 运输产品具有非储存性。
运输产品既不能储存, 也不能调拨。
只能在运输生产能力上做一些储备。
六, 运输产品的同一性。
各种运输方式生产的同一产品—运输对象的位移。
运输产品的数量由统一的客货运量和客货运周转量来描述。
2. 现代运输手段四要素与其特点:一, 运输工具和装卸设备。
车、船等运输工具是装载货物并实现货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而装卸设备是实现高效化的重要保证。
运输工具日益先进、高效, 主要体现在运输工具和装卸设备的大型化, 高效化、专业化和自动化上。
二, 运输动力。
节能、环保、高效是对运输动力的发展要求。
三, 运输线路。
运输工具只有与运输线路向配合, 才能发挥效用。
四, 通信设备。
它是现代化的主要手段, 现代运输迫切需要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信息传递和消息公布, 才能实现高效率, 大范围的运输。
3. 运输的两大功能货物位移和货物临时储存。
货物临时储存是对动力部分的巨大浪费, 尽管利用运输工具静态储存的代价是昂贵的, 但有时受仓库储存能力等条件的限制, 存在此现象属正常。
4. 运输的原理: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
规模经济的特点表现为随运输工具装载规模的增长, 每单位载重量运输成本下降。
距离经济指每单位运输距离的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运输的距离经济亦指递远递减原理, 即运费率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5. 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1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是运输2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关键是运输3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
6. 研究运输的意义:1, 提高运输服务水准。
2, 提高运输的现代化水平。
3, 降低物流全过程的总费用。
4, 实现物流过程的一体化管理。
5, 促进运输经营观念和组织方式等的变革。
7. 我国的交通信息化建设应该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搞好交通行业各级政府办公业务系统的建设, 形成系统规范, 内容丰富, 与时更新的各级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 在信息安全保密的前提下, 实现各级政府间办公业务的网络化, 信息资源共享化和公开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通行业和社会需求。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复习重点)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第一章物流运输管理根底知识主要知识点:了解运输的地位与功能了解运输与物流的关系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掌握运输市场及运输本钱第一节物流运输的概述一、物流运输的概述〔一〕、运输的概念1、概念一般来说,运输是指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实体空间位置为目的的一切活动。
广义的运输经营活动还包括货物集散、装卸搬运、中转仓储、干线运输、配送等。
理解:①实体借助于运力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活动。
运输过程虽然不生产新的物质产品,但它可以创造货物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从而到达物质产品增值的效果。
②本课程所介绍实体专指流通领域的货物和产品运输。
〔二〕、运输的地位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运输是国民经济的根底和先行。
马克思将运输称为“第四个物质生产部门〞是将运输看成是生产过程的继续。
尽管它不创造新产品,但它使生产能继续下去,使社会再生产不断推进。
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
场所效用指:同种“物〞由于空间场所不同,其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那么不同,其效益的实现也不同。
例如:海南的新鲜水果,通过运输提高了物品的使用价值。
4、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第一利润源泉:降低资源消耗第二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利润源泉:物流领域〔三〕、运输的功能1、产品转移功能运输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本钱将物品转移到指定地点。
2、产品临时储存功能运输过程中可以将运输工具〔车辆、船舶、飞机、管道等〕作为临时的储存设备。
二、运输与物流各环节的关系〔一〕运输与装卸的关系运输活动必然伴随着装卸活动。
装卸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运输活动的顺利完成与否。
同时,装卸又是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环节。
〔二〕运输与储存的关系储存保管是货物暂时停滞的状态,是货物投入消费前的准备。
货物的储存量虽直接决定于需要量,但货物的运输对储存也会带来重大影响。
尽量降低库存量,缩短货物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对于节省物流费用,增加利润收益有一定帮助。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资料重点整理

1.物流的概念: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物流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2.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物流是生产不断进行的前提条件, 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环节。
物流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外部和内部的经营环境,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是企业生产运行的根本保证。
②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 是联系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纽带。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由众多的产业、部门企业所组成的, 这些企业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竞争, 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物流就是维系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的产业、部门和企业的纽带。
物流这条纽带把众多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和部门及众多产品连接起来, 成为一个有序运行的国民经济体系。
③物流是保证商流顺利进行、实现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的物质基础。
商流和物流构成了商品流通的两大环节, 商流和物流相互促进, 共同作用, 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④物流技术的发展是决定商品生产规模及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物流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商品生产的消费条件, 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而且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 物流对社会生产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⑤物流发展是提高微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物流实践证明, 通过采用合理化组织运输和配送、减少装卸搬运次数、改进商品包装和装卸设备机具、提高物流效率、减少商品损耗等措施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利润水平。
3.物流的基本服务职能: 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职能4.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①加强物流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关键措施。
②加强物流管理是强化物流技术、提高物流效率的根本途径③加强物流管理是改善物流质量、提高物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④加强物流管理是推行物流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措施。
物流学考点整理(完整版)

物流学考点整理第一章物流概念1.物流的概念?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我国国标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2.物流系统的概念、目标?概念: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质资料于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及通信联系等若干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目标:(5s)服务目标(Service):物流是后勤、供应、服务性行业、连接着生产与消费,有着很强的服务性。
节约目标(Save):节约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规律。
快速而及时目标(Speed):不仅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商品流通对物流提出的要求。
规模适当化目标(Scale Optimization):在流通领域要讲究规模效益。
库存调节目标(Stock Control):物流系统通过本身的库存来实现各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保证。
3.物流管理的定义和内容?(GB/T 18354-2001)定义:在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内容:对物流活动过程诸要素的管理。
包括诸如运输、储存等七大功能要素环节的管理。
对物流各活动过程中诸要素的管理。
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实施的管理。
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第二章物流理论1.商物分离、黑大陆学说、第三利润源、冰山学说、效益背反都指什么?•商物分离:所谓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的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
•黑大陆学说:著名管理学权威P·F·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法现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重点归纳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重点归纳现代物流管理是指通过有效合理地组织、计划、实施和控制物流活动,以提供优质和高效的物流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在现代物流管理的学习和考试中,有一些重点内容是需要重点掌握的。
以下是对现代物流管理考试重点内容的归纳。
1. 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是指在供需双方之间,通过信息、物资和资金的有序流动,实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
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管理方法。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理解物流管理的定义、目标、原则和作用。
2. 物流系统和物流网络物流系统是由物流组织、设备、技术和信息系统组成的一种有机整体,它通过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运行。
物流网络是由物流节点和物流路径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客户等。
3.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协调各个环节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客户,通过共享信息、资源和风险,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和提升。
学生需要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特点和主要原则。
4. 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产生的各种成本,包括采购成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等。
物流成本管理是通过优化物流活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学生需要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5. 运输管理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涉及到物流的时间、距离、成本和服务质量等方面。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运输管理的分类、计划和组织方法。
6. 仓储管理仓储是物流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物料存储、保管、配送和信息管理等方面。
仓储管理是指通过优化仓库布局和操作流程,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学生需要了解仓储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技术。
7.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学生需要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功能和作用。
总结起来,现代物流管理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和物流网络、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以及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等方面。
(完整版)物流管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1、比较优势原则促进消费和生产的分离。
2、物流是贸易的核心。
高效的物流系统创造价值。
3、以运输为中心的物流活动不仅推动了市场范围的扩大,而且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
反之,社会分工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广度,促进物流活动的高度发展.物流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对货物、服务及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以及为使能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
物流概念的拓展:以一体化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为以最小成本并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水准下,对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间的整个渠道的整体管理。
物流系统功能(组成)要素包括(by CLM):客户服务、需求预测、分拨系统管理、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单处理、零配件和服务支持、工厂和仓库选址、区位分析、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处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关键性物流活动:客户服务、运输、库存管理、信息流动和订单处理支持性物流活动:存储、物料搬运、采购、保护性包装、与生产/运作部门合作、信息维护关键性物流活动在每一个物流渠道都会发生,或者占总物流成本比重很大,或者是有效协调、完成物流工作的关键环节。
客户服务水平决定了产出的水平和物流系统反应的能力。
运输和库存是成本消耗最大的物流活动。
各占物流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订单处理占用成本很少,但它是启动产品运输和服务的活动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物流成本很高、供给和分拨线路拉长、物流对企业战略意义重大、物流显著增加客户价值、客户不断要求快速、个性化的反应物流的价值:1.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2.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收入 3.物流管理6Right:Product、Quality、Condition、Customer、Place、Time 、Cost物流的价值不仅仅是成本,更重要的是创造竞争优势第二章物流战略和规划物流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物流战略服从企业战略、物流战略要与企业战略整体平衡在物流方面,需要做出的决策包括:仓库选址、确定库存政策、设计订单录入系统以及选择运输方式.物流规划解决的四大问题:客户服务目标(产品、物流服务、信息服务)、设施选址战略(设施数量规模、存储点供货量、自营/公共仓库)、库存决策战略(预测、仓储基本知识、采购和供应决策、仓储决策)、运输战略(运输方式、运输路线时刻、运输批量/合并运输)物流战略三大目标:1.降低总成本 2。
物流管理考试重点

物流管理考试重点一、物流系统的特点:物流系统具有一定的整天目的性、构成物流系统的子系统和要素为达到物流的整体目的而发挥作用,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物流系统作为其上位系统的子系统发挥作用、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二、影响货物验收比率的因素:货物的性质、货物的价值、生产技术条件、工厂和供货单位的信誉、包装情况、运输条件、气候变化、计重货物、新产品或积压产品。
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的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在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RFID可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ABC库存控制法的基本原理:由于企业的资源有限,对所有的库存品种均给与相同程度的重视和管理是不可能的,为使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物力等企业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应对库存物资进行分类,将管理的重点放在重要的粗存物资上,进行非类管理和控制。
ABC控制法是将手头的库存按年度货币占有量分为三类,A级是年度货币量最高的库存,库存只占库存总数的15%,库存成本却占到总数的70%~80%的品种;B级是年度货币量中等的库存,库存量占全部库存的30%,库存成本占总数的15%~25%;C级是年度货币量较低的库存品种,占全部年度货币量的5%,却占库存总数的55%。
利用ABC分析法可以保证确定更好的预测、现场控制、供应商的依赖幅度以及减少安全和库存投资。
五、包装材料的种类:金属包装、玻璃包装、木质包装、纸质包装、塑料包装、复合包装。
六、零库存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创造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
所谓零库存有两层意思:一是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二是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消耗同时趋于零。
优点:如果企业能够在不同环节实施零库存,效益显而易见,如,库存占用资金的减少,优化营收和衣服账款、加快资金周转、库存管理成本的降低、规避市场变化和物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物流: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5)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23)
供应链:供应链包括有关生产及配送最终产品或服务的环节,从供货商的供货到客户的客户,这包括管理供给与需求、原材料与零部件、制造及装配、仓储与货物追踪、订购与订单管理以及跨区域直接配送给客户。
(29)
配送中心:接受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多品种货物进行分拣,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拣选、加工、组配等作业,并进行送货的设施和机构。
(174)
运输:商品的载运和输送。
(155)
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使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饰和标志的工作的总和。
(209)
第三方物流:是有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业务模式。
(209)现代物流增值服务:是指在完成物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客户提供的各种延伸业务活动。
(22)
牛鞭效应: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
(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
物流的七个功能要素(见物流定义25)
简答题
效益背反理论:(二律背反)主要是指在相互关联的各方中,追求一方就必须舍弃另一方的一种状态。
(198)
配送的作用:(169)
库存的类型:周期库存补货过程中产生的库存,周期库存用来满足确定条件下的需求,其生成的前提是企业能够正确地预测需求和补货时间。
在途库存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处于运输路线中的物品。
在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可以将在途库存看做是周期库存的一部分。
安全库存由于生产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企业需要持有周期库存以外的安全库存。
持有这个观点的人认为企业的平均库存水平应等于订货批量的一半加上安全库存。
投资库存持有投资库存不是为了满足目前的需求,而是出于其他原因,如价格上涨、物料短缺等。
季节性库存季节性库存是投资库存的一种形式,指生产季节开始之前累积的库存,目的在于保证稳定的劳动力和稳定的生产运转。
闲置库存指在某些具体的时间内不存在需求的库存。
库存成本:库存成本指在存仓储在仓库里的货物所需成本,它还包括订货费、购买费、保管费。
库存是供应链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一个组织所储备的所有物品和资源,库存成本就是那些物品和资源所需成本。
多式联运:(159)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称为多式联运。
特点:缩短了货物运输的在途时间,提高了运输工具的利用率,简化了运输手续,有利于开展集装箱单元化运输,实现一站式物流服务。
大陆桥运输:借助于不同运输方式,跨越大陆或地峡,沟通两个互不毗连的大洋或海域之间的运输形式。
多为国际联运。
目的是缩短运距,减少货物在途时间,节省费用。
特点:1. 缩短了运输里程 2. 降低了运输费用 3. 加快了运输速度 4. 简化作业手续 5. 保证了运输安全,简化了货物的包装
填空题
ABC分类法:是将库存物资按重要程度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和不重要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
(164)
包装的功能:保护商品、方便物流过程、促进商品的销售,以及方便顾客消费、提高服务水平。
(148)
货物存放活性指数:(搬运的活性指数:搬运活性指数是指搬运某种状态下的物品所需要进行的四项作业(集中、搬起、升起、运走)中已经不需要进行的作业数目。
)
企业物流的主要环节:1.采购2.运输3.存储4.物料搬运5.生产计划6.订单处理7.工业包装8.客户服务9.存货预测(200)
物流的主要功能:包括服务商流、保障生产和方便生活三个方面。
运输方式:旅客和货物运输所赖以完成的手段、方法与型式。
一般分铁路、公路、内河、海运、航空、管道6类常规方式。
(156)
配送: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169)
案例分析
第二章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1、客户服务目标(服务水平、功能定位);2、物流网络(物流节点的选址、物流节点的数量、功能、运输通道);3、物流节点的内部布局;4、仓储系统;5、运输管理;6、运营管理;7、管理组织。
论叙题
对某个城市物流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目前面临的问题,该如何发展,提出你的看法。
“黑大陆”学说
1962年美国经营学者德鲁克(PF Druker)在《财富》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经济的黑暗大陆”的文章中指出,消费者所支出的商品价格的约50%是与商品流通活动有关的费用,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领域。
物流冰山说概念:物流冰山说指人们对于物流运输总体所需支付的费用并不是十分了解,我们在支付物流费用时,所支付的费用不过是委托的物流费(这一部分的费用只是物流运输总体所需支付费用的其中一小部分而已),还有很多费用都是物流运输总体费用中的隐形成本没有支付的说法。
第一利润源:资源领域(廉价的原材料、燃料、降消耗)
第二利润源:人力领域(提高生产率,机械化自动化降低劳动耗用)
第三利润源:物流领域
商物分流说:所谓商物分流,即商物分离。
是指流通中的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
“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
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可能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
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似乎尤其严重。
成本中心说:“成本中心”是指在整个企业经营中,物流只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
“成本中心”,一指物流是企业主要成本的产生源,一指物流是降低企业成本的关注点。
也称物流是“降低企业成本的宝库”。
利润中心说:“利润中心”是指,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
服务中心说:“服务中心说”是指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为企业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或增加利润,而是在提高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丽洁公司的主打产品是面粉,每年从加拿大进口小麦,散装船海运进港,装袋,用汽车运进工厂仓库内存放。
每天加工面粉10吨,送到粮食批发市场。
为防止受潮,采用双层塑料复合袋包装,50斤一袋,如果面粉超过一个月没卖掉,就低价处理给饲料厂。
分析该物流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要点:丽洁公司在粮食批发市场设面粉加工点,按定单数量加工面粉,实行配送服务。
某物流公司的主要工作是每天从内地粮食产地将玉米装进麻袋,火车运进转运站,晾晒,再将干玉米用皮带机运进粮仓。
一个月后,再装麻袋,用火车将粮食运进港口的后方库场落地堆放。
运粮船靠泊的前一天,将粮袋由后方库场移至码头前沿。
第二天装船时,吊车将麻袋吊至舱口,装卸工割口,将玉米倒进船舱。
分析该物流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要点:粮食产地将粮食直接晾晒,用集装箱或集装袋将玉米装运进火车货运站,再用运粮专用列车将玉米运进码头的粮仓,卷扬机或是其它输送设备装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