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和氧究竟哪个更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和氧究竟哪个更强
氯和氧究竟哪个更强?
00
关于氯和氧,氯气和氧气谁更强,谁氧化性强,谁非金属性强,大家
有很多疑问,在化学课上,在网上,百度知道,问问中也有很多人问。

老师和
网友们回答的有的是不正确的,有的是不全面,下面我们通过对它们的化学性
质进行比较来看看,氯和氧哪个更强!
在元素周期表的所有元素中,氟元素高高在上,氟有最强的非金属性,氟单质有最强的氧化性,这个是公认的毫无疑问。

但氧和氯均弱于氟,处于对
角线位置,较难比较。

其实通过他们不同的化学性质可以得出结论。

一.氯的化学性质
氯,氯元素属于卤族元素,位于氟的下面,元素符号Cl,原子序数,17,原子量35.5,第一电离能为1251千焦/摩尔。

氯原子有3层电子,最外层
电子数为7,很容易得到电子。

氯拥有最强的电子亲和势,数值为349,大于氟的328,这也增强了氯得电子的能力。

氯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很强,氯很容易得到电子。


素电负性为3,最新数据为3.16(鲍林数据)。

氯元素有很强的非金属性,可
以和所有的金属发生反应,和除惰性气体,碳和氮之外的非金属化和。

氯元素的表现形式为氯气,符号为Cl2,包括氯在内的所有卤族元素都
是双原子分子,两个原子间通过化学键连接,键能为242千焦/摩尔。

氯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有刺激性味道的黄绿色有毒气体。

氯气容易
液化,在零下34.4度就开始变成液体。

氯气液体成为液氯。

氯气和液氯都是单质,注意液氯和氯水的区别,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液体,为混合物,里边
含有水,盐酸和次氯酸。

氯气密度为3.214克/升,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1774年,瑞典的舍勒用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得氯气;1810年由戴维确定了氯元素的存在。

制取氯气的方程式为:
MnO2+4HCl===MnCl2+H2O+2Cl2↑(条件:加热)
也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获得,常温即可
2KMnO4 + 16HCl = 2KCl +2MnCl2 + 5Cl2 + 8H2O
工业制取大量氯气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
2NaCl + 2H2O = 2NaOH + H2↑+ Cl2↑
氯化物除了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于水,氯化亚汞比氯化银更不易溶于水。

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它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可以和所有的金属和除碳,氧,氮和惰性外的非金属直接化和。

正因因此,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氯。

其化合价为,-1,0,+1,+3,+5,+7..氯气的电极电势为1358,有较强的氧化性。

干燥的氯气不和铁反应,氯气可以用铁罐来运输。

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结合一个电子,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状态,因此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氯气的强氧化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消毒剂
氯气可以作为一种廉价的消毒剂,一般的自来水及游泳池就常采用它来消毒。

但由于氯气的水溶性较差,且毒性较大,及会放出特殊气味,容易产生有机氯化合物,故常使用二氧化氯(ClO2)代替氯气作为水的消毒剂(如中国内地、美国等)。

2.漂白性
湿润的氯气可用于纸浆和棉布的漂白,不同于SO2的漂白性,氯气的漂白性为不可还原且较为强烈,因此不宜以此作为丝绸之漂白剂。

之所以强调湿润的是因为
Cl2 + H2O → HCl + HClO (可逆反应)
HClO → HCl + [O] (可逆反应;生成的[O]是游离氧,正是这个游离氧氧化了有机染料使之褪色)次氯酸的分解反应在光照或受热时速度加快。

因此干燥的氯气并不具有这个性质。

3.与金属反应
氯气可与钠等活泼金属直接化合。

也能跟铜等不活泼金属起反应。

2Na + Cl2 → 2NaCl (反应慢,点燃的时候剧烈反应)
Cu + Cl2 → CuCl2 (反应条件加热或点燃)
4.与非金属反应
氯气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 + Cl2 → 2HCl
值得一提的是反应条件对上述反应的现象有很大影响:
如果氢气与氯气事先充分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
如果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现象为苍白色火焰,同时伴有白雾(HCl溶解于空气中的水形成的盐酸小液滴)生成。

5.氯气和一些有机物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例如在光照条件下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
CH4+CI2→CH3CI+HCI
CH3CI+CI2→CH2CI2+HCI
CH2CI2+CI2→CHCI3+HCI
CHCI3+CI2→CCI4+HCI
二.氧的化学性质
氧元素的化学符号为O,原子序数为8,原子量为16,氧原子有两个
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电子。

氧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在
空气中仅次于氮元素,在宇宙中,居第三位,仅次于氢和氦。

氧的电负性为
3.5,最新数据3.44(鲍林数据),第一电离能1314,电子亲和能为141,只
有氯元素的1/3。

化合价,-2,-1,0,+1,+2,一般为-2价和零价,-1价存
在于过氧化物中,正价存在于和氟组成的化合物中。

氧元素的表现形式,目前有氧气O2,臭氧,O3,四分子氧,O4.其中O4
研究较少。

他们均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稳定性,O2稳定性最高,O4稳定性最差,普通条件下不存在,O3居中;氧化性O4氧化性最强,和氟相仿或者超过氟,臭氧居中,O2氧化性最弱。

O4的详细性质,化学家们正在研究中。

氧的非金属性仅次于氟,有很强的非金属性,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容易得到电子,但是得电子能力小于氟,同时氧的电子亲和能只有141,
明显小于氟和氯。

氧元素可以和除惰性气体外的所有元素直接化和。

和绝大多
数有机物发生反应(一些含氟的有机物除外)和惰性气体氙能间接生成化合物,如三氧化氙,四氧化氙等。

而氟元素可以直接和惰性气体氙化和生成二氟化氙,四氟化氙,六氟化氙,这说明氧的得电子能力弱于氟。

A.氧气,化学是O2,分子式,32,。

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
气体,密度,1.429克/升,零下183度会变成液态。

氧气的溶解度较小,标准
情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0.049体积的氧气。

水中溶解的氧气是水生物维持生
命的基础。

氧气是双原子分子,氧分子的结构比较特殊,并不是纯粹的双键,氧
分子单键的键能经过测试为141千焦/摩尔,如果是真的双键,氧气分子的键能也就是282千焦/摩尔罢了,可事实上氧气分子的键能高达498千焦/摩尔;另
外氧气分子有明显的顺磁性,表明氧气分子中有成单电子,也就是单个的电子。

它的结构应该是首先共用一对电子形成一个键,而上下各共用三个电子(必须
有成单电子)形成pai键。

所以总的来看,它是共用了4对电子。

所以氧气分
子化合键的键能远大于普通的双原子分子,而又明显小于氮气分子的三键。


么大的键能显而易见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氧的活泼性。

氧气有较强的氧化性,是很活泼的氧化性气体,其标准电极电势为
1.23.氧气可以和除黄金外的所有金属元素直接化和,和金的反应有争议,有些化学家认为能反应,但是过程很慢,已知的两种金的氧化物三氧化二金和氢氧
化金;氧气不能和氟,氯,溴,碘直接反应,也不能和惰性气体直接反应,但
是可间接生成氟氯溴碘的化合物,和惰性气体氙的化合物。

其他非金属元素均
能和氧气直接化和。

氧气能和大多数有机物直接反应。

氧气的制取:
最早用氧化汞加热分解来获得:
HgO===Hg+O2↑(加热)
双氧水分解:
H2O2===H2O+O2↑(光照,加热或者金属离子催化比如二氧化锰,硫酸铜,氯化铁等)
氯酸钾分解,需要用二氧化锰催化:
2KClO3===2KCl+3O2↑ (用二氧化锰催化,加热)
高锰酸钾分解:
2KMnO4===K2MnO4+MnO2+O2↑(加热)
工业大量制取:
将空气液化,然后根据变成液体的空气成分液化温度不同,来得到纯

电解水:H2O===H2↑+O2↑ (持续放电,写成电解即可)
氧气化学性质表现(主要是氧化性)
1.和活泼金属反应
4Na+O2===2Na2O
2Na+O2===Na2O2
2.和不活泼金属反应
Cu+O2===CuO (加热)
3.和非金属反应
H2+O2==H2O (点燃)
4..和有机物反应
CH4+2O2==CO2+2H2O (点燃)
氧气是地球上的生物存在的基础,另外一个条件是水。

B.臭氧
臭氧,化学式O3,分子量48,密度,2.144克/升,零下112.4度液化。

常温常压下有刺激性的味道,类似氯气,呈淡蓝色。

臭氧在标准状态下溶于水,溶解度是氧气的10倍多,1体积水能溶解,约0.6体积的臭氧。

臭氧的分子结构,臭氧分子是三原子分子;具有等腰三角形结构,含
有一个3中心4电子离域π键,三个氧原子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顶角
为116.79度,密度约为氧气的1.5倍,其沸点和凝固点圴高于氧。

低浓度的臭氧闻起来就像下过雨后出门闻到的“新鲜空气”的那种气味,十分怡人。

臭氧
是抗磁性,这意味着它的电子都是成对的。

臭氧的制取,一般是放电或者紫外线照射。

2O==3O2 放电,或者强紫外线照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臭氧性质不稳定,常温就会缓慢分解,在光照,催化剂条件下,分解
明显变快,加热到200度以上会明显分解,270度以上迅速分解。

臭氧分解会
产生少量的原子氧,因而具有比氧气强得多的氧化性,其标准电极电势为
2.076,在单质中仅次于氟。

在常温下可将银氧化成氧化成过氧化银,将硫化
铅氧化成硫酸铅,还能强烈的腐蚀橡胶等有机物,能使色素失去颜色。

臭氧的用途:
1.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如果没有臭氧层,
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包括人类将会灭绝。

只会在深水存在一些低等生物。

2.用臭氧来杀菌消毒。

据介绍,臭氧是目前已知最强的氧化剂之一,
是广谱、高效、快速杀菌剂。

它对于使人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病毒和微生物有
很强的杀灭作用。

其杀菌效果与氧乙酸相当,强于甲醛,杀菌力比氯高10倍。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杀灭率高达99.5%。

臭氧在常温光照下大约30分
钟就会自行分解变成氧气,因而没有任何残留和二次污染。

臭氧极易溶解于水,而生成臭氧水。

臭氧水浓度在0.1-0.2mg/L时即可杀菌,达到0.4mg/L时可杀
灭病毒。

灭菌速度比氯及其他灭菌剂高600-3000倍。

3.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来实现一些化学反应。

臭氧能迅速氧化碘离子成碘单质,这被用来检测臭氧的含量。

氧气氧
化碘离子的过程比臭氧慢的多。

三.氧和氯化学性质的差异
物理性质的差别网上有,大家一看就知道了,比如密度,溶解度,液
化温度等等。

现在我们来看化学性质的异同。

他们的相似的化学性质,都有很强的非金属性;其单质有较强的氧化性。

不同点:
1.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氯元素,氧原子的氧化性也强于氯原子。

注意,非金属性一般指元素,氧化性指原子或者元素单质。

表现
A.氧元素的电负性为3.44,氯为3.16,氧大于氯
B.氯和氧组成的化合物,氯显示正价,氧为负价
C.氯气溶于水发生歧化反应,部分氯失去电子被氧原子氧化显示正1价
D.用紫外线照射,或者放电,臭氧可以将氯氧化成六氧化二氯,如果两元素都是原子状态,无需条件直接反应
E.加热的情况下,氧气(不是空气)可以和绝大多数氯化物反应,将氯离子氧化成氯气,(一些加热就分解的氯化物除外),其实就是置换反应。

比如:
4FeCl3+3O2===2Fe2O3+6Cl2 (加热,要求纯度较高的氧气,用空气反应不明显,甚至无反应)
F.高浓度的臭氧,可以迅速将氯化氢或者盐酸氧化,生成水,氧气和氯气(需要注意的是空气中的臭氧含量达到百分之10就会爆炸,所以这个反应很少有人去做)
臭氧也可以将氯化物氧化
2NaCl+4O3===2NaClO3+3O2(在密封环境下通入臭氧),空气环境中不反应。

G.氧气和硫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臭氧能生成三氧化硫,而氯气在加热的情况下可以和硫反应生成+1和+2价的硫,生成+4价的硫很困难。

不能将硫氧化成+6价;
H.由于非金属性不够强,氯原子的的电子能力也不够,所以氯不能将氮氧化,而氧在高温或者放电情况下可以将氮气氧化。

2.氧气和氯气氧化性比较(不是两个元素比较)
A.测试证明,氧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1.23,氯气为1.358,说明常温
下氧气的氧化能力弱于氯气
B.氯气能和包括金铂在内的所有金属发生反应,而氧气由于和黄金反
应过慢,过程可能几个月甚至好多年,被认为不和金反应(金有亲卤族元素的
性质,连碘都能和金反应)
C.氯气和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铁为+3价,而氧气和铁反应(条件
同为点燃)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是+2和+3价铁的混合,说明氯气的氧化性稍强于氧气
D.氧气和氢气混合,如果不加热,不点燃,放几年也不会反应变成水,光照也不会反应;而氯气和氢气混合,光照的时候会反应甚至爆炸(臭氧会和
氢气缓慢反应,混合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有水珠生成;而氧气不行)。

说明氧
气的氧化性弱于氯气
E.光照情况下,将氯气通入水中,过一会儿有氧气生成,而将氧气通
入盐酸中无反应。

说明氯气氧化性稍强于氧气。

反常情况:常温下,很活泼金属和氧气反应的速度比氯气快,没有条
件就能反应;而氯气如果不加热,不点燃,和钠,镁等很活泼金属反应很慢。

加热或者高温条件下。

氧气的氧化性比氯气强的多,可是依然不能和
黄金反应,金元素有很强的厌氧性;连碘,和碲都可以和金反应,强大的氧气
却偏偏不能和金结合?但在和非金属,有机物反应的方面,氧气比氯气强的多。

比如氧和硫,和碳,和有机物的反应。

同样,由于氧气的氧化能力不够强,氧气不能将溴和碘氧化,而氯气
却可以,一方面是氯溴碘为同一主族,相互亲近,另外也说明,常温下氧气的
氧化性确实弱于氯气。

甚至加热的情况下氧气也不能将溴,碘氧化。

换成氧化
能力很强的臭氧,在光照条件下就可以将溴和碘氧化
4O3+4I2===2I2O5+O2 (日光照射或者40度)
总结:
1.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氯元素,氧原子的氧化性强于氯原子
2.常温下,氯气的氧化能力稍强于氧气(但和很活泼的金属除外),
不管是常温或者高温,氯气和不活泼金属的反应活性都强于氧气,原因是,氧
气分子的键能太大,束缚了氧原子,另外氯的电子亲和势为349,氧只有142,相差3倍。

3.加热或者高温的情况下,氧气分子化合键削弱,反应活性增加,可
以将大多数氯化物中的氯离子氧化成氯气,置换出来。

这时候氧气的氧化性强
于氯气。

4.和非金属和有机物的反应中,氧气的活性强于氯气,特别是加热,
点燃的情况下。

比如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可以将绝大多数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
碳和水和其他元素,而氯气和有机物发生的一般是取代和加成反应。

比如和甲
烷反应,即使加热高温氯气只能将甲烷中的碳从-4氧化到零价。

氧气却能将碳
氧化成二氧化碳,碳为+4价,再如和硫的反应,加热的情况下,氯只能将硫氧
化到+2价,而且反应速度很慢,需要一天的时间。

而氧气在加热的情况下可以
马上将硫氧化到+4价。

特殊:
1.氯气不能和碳发生反应,不是氧化能力不够,是分子结构限制
2.干燥的氯气不和铁反应
3.氧气不能和氟,氯气,溴,碘卤族元素反应。

原因是氧气的氧化性
不够强,还不足以将非金属性很强的卤族元素氧化。

4.氯气不能和氮气反应,高温,放电也不能,根本原因是氯元素和氮
元素的非金属性很接近,原来的数据是一样的,现在氯的是3.16,氮是3.04(鲍林数据);甚至在另外两种电负性数据中,氯弱于氮;在三氯化氮中,氯
和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氮原子,氯为+1价。

5.氯不能和惰性气体反应,也没有任何化合物,有报道说有二氯化氙,还没有被证实。

氧也不能和惰性气体反应,但是和氙有化合物。

6.氧气,甚至臭氧被认为不能和黄金反应,许多化学家认为反应,只是过程过慢,不然自然界哪里来的三氧化二金和氢氧化金,金元素有很强的厌氧性。

好了先说到这里,大家如果有疑问,欢迎指出!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